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辦?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沒有養成專注做事的好習慣.往往有以下這些方面的特點:
1、當孩子面對他不感興趣、不明白或者認為太容易的事情時,往往表現為自我監控能力弱,易走神;
2、注意指向分散,意識緊張度不足,易被周圍其他事物所吸引;
3、思維容易分散,注意穩定性低,做事做不下去,三心二意;
4、做自己喜歡、感興趣的事情(如看電視、做手工、玩電腦游戲、觀察小動物等)往往能夠做到注意力十分集中,不易受外界環境干擾。
如果發現孩子具備以上幾種特點,這就說明您的孩子沒有養成專注做事的好習慣。這很可能是由于家庭環境不良或父母沒有注意培養孩子這方面習慣造成的。比如小孩在家里做作業的時候,她的書桌上總是堆著幾件小玩具和果汁、點心之類的東西。家長也習慣于在看著孩子寫作業的同時,打電話和同事聊天。小孩子的學習環境中有太多的容易分散她注意力的事物,使她無法集中精力做事。當家長發現孩子作事磨蹭、拖拉時,只是不停地嘮叨、催促和訓斥,使孩子更加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所以,要培養孩子專注做事的習慣,首先要從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興趣入手。具體做法是:
1、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讓他學會在一定時間內集中注意力。孩子在不同時期,其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按照學齡階段劃分: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時間在10-20分鐘以內。超過這個時間,孩子會感覺到累,容易走神;三四年級的孩子,可堅持到30分鐘左右;到了五六年級,便可增加到40分鐘以上。對于剛入學的低年級孩子,老師會在課上到一半的時候,讓孩子們一起唱唱歌、做做操,使他們的大腦疲勞度得到緩解,以便在下而后時間里集中精力學習。到了中年級,孩子堅持的時間雖然稍長一些,但是有經驗的老師會在講課講到重點時,語速由快到慢一點,語調由低到高一些,或者把板書的重點用彩色粉筆圈一下,讓聲音的變化刺激孩子的耳朵,顏色刺激孩子的眼睛,吸引他的注意力。如果老師發現有的孩子走神了,會用眼神溝通一下,或者提醒一下孩子:“某某同學做好準備,要回答我的問題了!”既把他的思維拉回來,又不損害他的自尊。
父母在家也可以借鑒。包括:1、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父母要給予一定鼓勵(表揚、撫摸、親吻等),并讓他休息5-10分鐘。再以同樣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學習。當孩子能夠做得很好時,可逐步延長一次性集中做題的時間。2、要求孩子在審題的過程中,自己把題目的要求、條件用筆勾出來,以防止走神出錯。這些都可加強孩子的自信,讓他感覺“我能自覺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2、平時多鼓勵,不干擾孩子做好他喜歡做的事情。當孩子專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觀察小動物而忘記了吃飯時,父母切記不要干擾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興趣同時,就是在無意中培養自己的注意力呢。父母可在孩子做完他們的“工作”之后,給予孩子鼓勵:“你能這么專注地做好一件事情呀!”并及時和孩子分離他的感受,讓孩子有意識地把做這件事時的注意力和心理過程遷移到其他事情中。
3、要盡量減少對孩子嘮叨和訓斥的次數,讓孩子感覺到他是時間的主人。父母的嘮叨和訓斥只會讓孩子對相應的事情產生厭煩,從而注意力更不可能集中。不妨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時間的主人,教孩子學會分配時間:當他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集中精力做好功課,便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孩子學人自己掌控時間,有成功的感覺,做事會更加自信。
4、大聲讀書有利于訓練注意力。每天安排一個時間(10-20分鐘)讓孩子選擇他們喜歡的小文章大聲為父母朗讀,這是一個使孩子口、眼、腦相互協調的過程。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盡量不讀錯、不讀丟、不讀斷。他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把這種訓練一直堅持下去,孩子的注意力能逐步完善,理解能力也會增強。
5、營造一個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學習環境。孩子能夠保持良好的注意習慣,不但要訓練,周圍的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書桌上,只能放有書本等相應的學習用品,不可擺放玩具、食品,更不能有電視機、電話等聲音干擾。父母也盡可能不在孩子學習時進進出出,大聲干擾。此外,室內的光線也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環節,光線柔和適度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
篇2:音樂課上及時評價對學生注意力策略
音樂課上的及時評價對學生注意力策略
小學音樂教學感悟
瓊中縣第二小學教師:凌鳳
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是必不可少的。因為,評價就猶如春雨一樣,慢慢的滋潤著土地上的小草,讓小草生機勃勃,所以,課堂中及時評價更是培養學生注意力的關鍵所在。學生在課堂中的一舉一動都需要得到教師關注,教師只有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本,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表現,才能成為課堂的吸引力,深深地把學生吸引住。在教學實踐中,我對于學生的評價有時候是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句鼓勵夸獎的話語,一份精美的禮物,甚至一個大拇指都能使學生眼睛透發出自信、感動的眼神。因為這樣的評價對于學生來說,都是莫大的鼓勵和欣賞,學生也會因此而積極、努力的學習音樂,他們學習的動力也明顯提高了,我想他們都想爭取下一次的表揚吧!但是,作為音樂教師的我們,在評價時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評價,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去評價,同時還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在低年級的評價中我通常用一些表揚性的評價去激勵學生學習音樂興趣,如“你真聰明!你真厲害!小禮物屬于你的啦!你真了不起!你真能干!我好喜歡你們呀!你真是小天才!你唱歌真好聽等等。”這些語言都是我在低年級的課堂中常用的評價語言。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我通常用鼓勵性的語言激勵學生學習音樂,如“我發現這節課你有進步了哦,老師期待你下節課有更好地表現!回答的真不錯!繼續努力!我覺得你將來肯定是很不錯一個作詞家!我相信你一定能行!我想聽你們唱好聽的歌曲等等。”雖然這些都是一些最簡單不過的語言,但是,就是這些簡單的語言的影響力是最大,它能滋潤學生的心田,打動學生的心靈,感染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音樂的自信心,促進學生學習音樂的動力。所以,作為音樂教師的我們,在您的課堂中,一定不要吝嗇你們的評價語言,只要您及時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及時給予評價,那么,相信您和您的學生一定會快快樂樂的度過每一節課,這節課也會因你而精彩!
篇3:課堂上讓學生集中注意力?
課堂上如何讓學生集中注意力?
1、課堂上,學習活動的目的、任務越明確、越具體,越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所以有的老師在上課一開始就告訴學生在本課結束時,老師期望他們達到的學習目標;
2、培養間接興趣,讓學生對活動的目的和結果感興趣,以便保持注意。所以有的老師在學習活動之前告訴學生:“今天的學習內容,下課前5分鐘老師會做一個測驗,看誰學會了,滿分的同學將會獲得一份獎品”;
3、注意需要堅強的意志,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多進行自我控制,排除干擾,維持注意。所以,有的老師在課堂上經常用眼神、手勢、語言等提醒學生,控制自己注意,眼睛看著講話者;
4、注意的范圍(能清楚地把握對象的數量)與信息量有關,信息量大的東西,注意范圍就小,信息量越小的東西,注意的范圍就越大。所以,在教學中,提供給學生的信息量不宜過多,簡單明了,越有規律越好;
5、注意的穩定性與注意對象的特點有關,提高刺激物的強度和持續時間可以使注意穩定,內容豐富的對象比內容單調的對象、活動的對象比靜止的對象更容易保持人注意的穩定性。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如果只是講授或從頭到尾都用課件學生也會疲勞,需要變換各種方式方法(一會討論、一會講授,一會課件展示……)不斷地對知識進行強化,保持學生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