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發(fā)揮日記在作文教學中作用

發(fā)揮日記在作文教學中作用

2024-07-31 閱讀 1031

如何發(fā)揮日記在作文教學中的作用

特級教師魏書生將日記活動形象地稱之為“道德長跑”抑或“心靈的閃動”。學生將每日所做過的事、見過的人、用過的物和各種感受經驗教訓記下來,那將是一筆可觀的聚沙成塔的財富。因此,針對目前初中生習作矯揉造作、虛假雷同、蒼白無力、無病呻吟的狀況,積極鼓勵學生寫日記,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習慣,顯得尤為重要。

孩子們從牙牙學語到出口成章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就像是我們建房子,有了牢固的地基,才會有堅實的框架,只有這樣建起的房屋才能經得起風吹雨打。一年級,孩子們沒有較好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到了二年級有較好語文基礎的孩子已經具備了簡單的表達能力,而在這時,老師能夠及時引導,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練習寫簡單的日記,這樣無疑會為以后的作文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1、寫日記可以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學生恨“無米下鍋”,而日記則要將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真實的記錄下來,可以小到一個富有個性的動作眼神、一句富有哲理的話,大到國家大事、世界形勢。天長日久,源頭活水豐富了,寫作時就會下筆有神。

2、寫日記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考分析的能力。學生要將自己的日記內容寫得充實,平時必須注意觀察、思考、分析。觀察時要仔細,要抓住事物的形狀色彩,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神態(tài),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起因、經過、結果等。

3、寫日記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日記是將教材中所學到的雅詞佳句、寫作技法嘗試和運用的地方,經常寫日記,學生的模仿和運用能力就會增強,語言表達能力就會提高。

4、寫日記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指導學生寫觀察日記是鼓勵學生說真話的第一步。學生寫反省日記,就是讓學生不斷正視自己的過失、錯誤,以便吃一塹,長一智;學生寫感悟日記,就是讓學生對人生、對生命、對社會、對自然的感悟,以引起學生對真善美和假惡丑的思考。

我們還要注意拓展日記寫作的內涵和外延,讓學生獨抒性靈,弘揚個性

首先,讓自己成為學生可以依賴的真誠的朋友。這是學生愿意對你傾訴的前提。作為初中語文老師,首先要把學生當作真誠的朋友,以心換心,站到學生思維的角度平等溝通,理解他們,幫助他們,要不得半點虛偽和架子,將此自覺地運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學和課外交往中的點滴中去。這樣學生才會從心底里對我們敞開情感和思想的大門。

第二,了解學生的心態(tài),有針對性、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放手”,拓展寫作的內涵和外延。按日記內容進行定性,日記可分為記事日記、生活日記、感悟日記、觀察日記等。作為學生日記,隨著學生生活的豐富,閱歷的拓展,很自然地學生日記中的內涵和外延需要拓展,讓學生寫日記有真話可講,有真情可抒,有真感可發(fā)。日記的首要任務是掘源,即開掘寫作的源頭活水,使學生真正突破認識上的自我封閉,走向思想與觀念的開放交流與碰撞。

三、合理利用好日記的批閱和講評,形成良性的心理激勵機制

能否將日記的寫作訓練持久到推向深入,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能否合理充分地把握好評點日記的機會。我主要采取兩種激勵方式:書面批閱和課堂講評。實踐表明,書批比面批更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因而更利于激發(fā)學生對老師的傾訴和交流的欲望;而科學的講評也相當重要,,通過展示佳作,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形成穩(wěn)定的心理激勵機制,促使他們在作文和做人兩方面共同進步。

評點日記時注意把握以下幾點:一是挖掘優(yōu)點進行表揚,盡量做到恰如其分,因為太“過”易使學生形成反感,“不及”又使其易生沮喪,失去興趣;二是引導,點撥和矯正盡量做到言辭委婉、懇切;三是講民主,堵不如疏,無論其認識是否正確,我都允許甚至鼓勵他們大膽地寫出來。另外,還必須絕對尊重學生的隱私。學生掏給你知心話,除非他們愿意,否則你絕不要公開,不作為談資。

篇2:小學寫作論文多媒體在教學作文教學中運用

小學寫作論文多媒體在教學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安陸市辛榨中心小學董莉

[摘要]:運用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進行多媒體輔助作文教學,能把圖像、聲音、文字等教學材料融合,實現(xiàn)教學的優(yōu)化整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分析能力的發(fā)展,對提高作文教學質量,起著錦上添花的作用。

[關鍵詞]:想寫愛寫培養(yǎng)觀察能力開闊視野。

我從事語文教學工作以來一直努力探索以一條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作文途徑。在這方面,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作文課堂教學有著無與倫比的優(yōu)勢。運用“多媒體”有助于指導學生輕松、愉快地寫好作文。

一、多媒體作文激發(fā)了學生“愛寫”的興趣。

運用聲象媒體,創(chuàng)設良好的習作情境,讓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下寫作,能激發(fā)學生“愛寫”的興趣。學生突破習作時“無話不說”,“無事可寫”的難點,掌握寫作技巧,是高級的智力勞動。要讓學生在心理上不緊張,不畏難,靠大談作文意義,重要性之類的抽象道理并不能奏效。必須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特點,運用直觀,形象,新穎的感染力,可視性強的多媒體調動學生觀察,思維,聯(lián)想等智力因素,已及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參與習作為樂事。如:完成“范文引路”環(huán)節(jié)后對學生說:“為了明年的桔子成熟有更多的人來品嘗桔子,我們到桔園觀賞觀賞,看看桔子有哪些地方惹人喜愛,然后寫信向外地的親朋好友介紹,好嗎?”接著顯示電腦,隨這歡快的樂曲聲,屏幕上呈現(xiàn)出一片桔子成熟的豐收景象。學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個個目不轉睛地望向懸掛在樹上的桔子,滿筐的桔子,剝了皮的桔子,如臨其境,如聞其香,如嘗其味,情不自禁地小聲議論起來。一個學生說:“桔子成熟時,當你走進桔子園,就能看到一個個桔子沉甸甸地掛在樹枝上,一陣風吹來,樹枝搖呀搖,好像在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來品嘗佳果呢!”學生說完,再次顯示電腦,選擇“桔子”“一個個桔子”“桔肉”等定格鏡頭,要求學生有順序地抓住特點觀察,描述。學生個個都會仔細看,認真想,大膽說。這樣,按學生習作的心理特點,適當運用多媒體中形,聲,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讓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交替使用,學生始終處于興奮狀態(tài),注意力集中,能很快抓住“事物”的特點,“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又能學會“從整體到部分”,“由外到內”的觀察方法,使學生“有話會說”,達到提高單位時間

篇3:小學寫作教學論文多媒體是激活作文教學有效途徑

小學寫作教學論文多媒體是激活作文教學的有效途徑

內容摘要:

多媒體作為教學活動的一種輔助手段,給作文課堂注入了新的生命,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為他們的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和全方位的指導,更重要的是能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一個便捷的展示平臺,調動小學生寫作的興趣,提高小學生寫作的能力,從而提高小學作文教學效率,使學生品嘗學習成功的樂趣。

關鍵詞:

多媒體激趣素材觀察想象評改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標志。然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卻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多媒體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為我們解決這一難題增添了新的色彩,注入了新鮮血液。利用多媒體不僅可以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熱情,而且可以彌補小學生知識面窄的不足,把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展現(xiàn)在五彩斑斕的畫面之中,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對陌生事物有較詳細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作文變得聲情并茂、生動活潑,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想象空間,讓學生作文鮮活、豐富起來。

一、激發(fā)興趣,打開思路。

作文本應是學生吐露心聲,表達真情實感的一種形式,可是有不少學生,一提到作文就頭疼,關鍵是學生對寫作沒有興趣。而借助多媒體進行作文教學有助于解決這個難題。教育家贊可夫曾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要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兒童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素材的積累離不開生活體驗。但現(xiàn)在的學生受生活環(huán)境的局限,他們很少有空閑去體驗生活。偶爾有,也存在范圍少,內容單調的弊端。利用多媒體,能夠突破時空限制,把人、事、物、景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既豐富了他們的生活,又為他們提供了作文的素材。

有一次,我布置學生回家觀察一個小動物,準備寫一篇有關動物的作文,有一部分學生就喊,他們沒養(yǎng)過小動物,從他們的聲音表情可以斷定,他們對這篇習作沒興趣。的確,沒養(yǎng)過小動物,沒仔細觀察過,怎么能寫出好的作文呢?我當時決定暫時取消這項作業(yè)。我想,如何彌補學生生活的這一缺憾呢?利用多媒體。課余我用數(shù)碼相機拍攝了小狗的生活錄像,把它時而嬉戲、時而吃食、時而睡覺的真實情景接成一個短片。還在網上搜到了小雞、小貓、小山羊、小兔子、鴨子、鵝、小鴿子、小麻雀等常見的小動物的活動短片。第二天,利用電腦先把小狗的生活錄像播放出來,學生特別興奮,個個瞪大雙眼,興趣盎然地觀察著,全體學生都格外投入。在觀察了小狗之后,叫幾位同學說說小狗的外形。他們個個神采飛揚、信心十足。就連平時作文特差的同學也舉手發(fā)言了,而且說的還比較有條理。這時我繼續(xù)點擊課件,十幾種常見的動物們躍然于屏幕上,鮮明生動的畫面,一下子就將學生的視線、思維緊緊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學生想說的欲望被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了。多媒體聲圖色光相融的特點,不僅使他們進入情境,還激發(fā)他們用語言文字來表達這種情感的欲望,在不知不覺中,情景教學就把“要我寫”變成了“我要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