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上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生動活潑課堂
在課堂上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的生動活潑課堂
1、面向全體學生,滿足不同的需求,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學生在學習中存在智力、興趣性格、態度、語言基礎能力、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不同學生個體的差異,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對差生,我盡量用難度適中的問題問他們,盡量讓他們回答有把握的問題,當他們回答正確時我總會說“Verygood”“Excellent”“Wonderful”,如果回答錯誤我也會說“Thankyouallthesame.Itdoesn’tmatter.”這樣他們會因為得到鼓勵而信心大增,加強了參與意識,逐漸消除畏懼心理。而對優生,我則對他們提高要求,如單詞小測的錯誤率不得超過20%,課后要多做提高題,增加閱讀量等。
2.創造寬松、和諧的氣氛。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溝通,讓學生消除對英語學習的恐懼感,只有對英語感興趣,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取得好成績。刻板的學習,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適得其反讓他們厭惡學習英語。因此創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于英語學習。鼓勵學生大膽地說英語,并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犯的錯誤采取寬容的態度。這鍛煉了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和膽量,也在無形中發展了學生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培養他們創新靈活運用英語的習慣。
篇2:中小學生本課堂教學達標晉級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推動生本教育改革,引導教師深入研究生本課堂,最大限度調動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立比教學長效機制,全面提高教師執教生本課堂的能力和水平,逐步把教師從常規教學狀態引到教育科研狀態上來,系統開展中小學生本課堂教學達標晉級活動,整體提高教師素質,全面提升教學質量,特制定《保康縣中小學生本課堂教學達標晉級活動方案》。
二、工作目標
1、蓄積課堂教學改革后勁。面向全體教師,通過開展以生本課堂為主題的煉課和評比活動,實行分層達標、逐步晉級,充分調動全體教師開展生本課堂研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深入推進全縣課堂教學改革蓄積后勁。
2、搭建教師專業發展平臺。通過系統開展達標晉級活動,發現一批課改“新人”,培養一批學科教學骨干,成長一批有一定影響的名師,樹立一批課改先進學校,積累一批優秀科研成果,把達標晉級活動打造成為教師專業發展和學校特色辦學的重要平臺和載體,為深入推進生本教育積累人才優勢和經驗儲備。
3、整體提升教師隊伍素質。達標晉級活動注重理論研究與實踐改進相結合,通過備課、講課、說課等基本途徑,輔以科研成果評價引導,促進教師在校本煉課、逐級晉升活動中得到歷練,獲得成長,實現生本課堂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雙項提高,整體提升教師隊伍素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以適應生本課堂教學要求。
4、全面提高生本教育質量。生本課堂教學達標晉級活動立足于課堂,服務于教學,著眼于學生成長和發展,堅持“以學定教,以評促教”。通過加強研究,轉變教學方式,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策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個性發展、全面發展,整體提升學習的質量和水平,促進全縣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三、總體思路
1、落實“三個全覆蓋”要求。全縣所有中小學都要組織生本課堂教學達標晉級活動;所有中小學在崗教師都要參與生本課堂教學達標晉級活動(每名教師至少參與一個學科的達標晉級活動);所有學科都要開展生本課堂教學達標晉級活動。
2、活動分達標和晉級兩個階段。自*年9月到20**年12月以達標驗收活動為主;從20**年春季開始以優質課晉級活動為主。
3、教學水平分“三級六等”。“三級”即學校、鄉鎮(協作區)和縣級三個層級,“六等”指三個層級分別組織驗收的校級達標課、鄉鎮(協作區)級達標課、縣級達標課以及縣教研室組織評選的三、二、一級優質課,共六個等次。
4、過程和結果量化并重。評價量化內容以現場講課、說課、備課為主,實行百分制量化,達標階段增加教師生本課堂研究成果獎勵積分,優質課晉級階段除達標階段的要求外,把教學成績納入量化。
5、分層達標,逐步晉級。教師參加生本課堂教學達標晉級活動必須以低一級達標為基礎,即被評定為校級達標課的教師才有資格申請參加鄉鎮(協作區)達標活動,鄉鎮(協作區)級達標課的教師才能申請參加縣級達標活動,被評定為縣級達標課的教師才有資格申請參加優質課晉級活動。
四、具體要求
1、整個活動分準備、達標、晉級三個階段
*年春季為準備階段,主要是研究制定《保康縣中小學生本課堂教學達標晉級活動方案》,制定達標階段的講課、備課、說課評分標準,做好基礎性工作。
*年秋至20**年秋為達標驗收階段,全面開展三級課堂教學達標活動。學校每學期至少開展一輪全員煉課和一輪達標驗收活動,鄉鎮(協作區)每學年開展一輪達標驗收活動,從20**年秋季開始,全縣每學年分學科舉行一輪縣級達標驗收活動。
從20**年春季開始舉行優質課晉級活動。一是學校、鄉鎮(協作區)繼續組織達標課驗收活動,并推薦參加縣優質課晉級活動的教師;二是縣教研室每學年組織一輪晉級(優質課評選)活動。
2、達標階段考核內容
課堂教學達標考核內容由現場講課、現場說課、現場備課和生本課堂研究成果四項構成。講課、說課、備課的考核形式按課內比教學要求進行,實行百分制量化,分別按6:2:2的比例折合計算成績,研究成果包括兩個方面:①驗收當年承擔生本課堂研討示范課(研究課)或專題培訓講座,按縣、鄉鎮(協作區)、學校三個級別每次記3、2、1分(同一性質或內容的成果只記最高級別);②驗收當年有關生本課堂教學研究的論文、案例、教學設計在國家、省、市、縣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或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評選獲獎的,每篇分別記4、3、2、1分(同一件作品只記最高級別)。研究成果內容必須與所參加達標晉級的學科、學段對應,兩項成果獎勵積分上限為10分。
3、晉級階段考核內容
縣級生本課堂教學晉級(優質課評選)考核內容由現場講課、現場說課、現場備課、生本課堂研究成果和教學成績五項構成。講課、說課、備課的考核形式按課內比教學要求進行,實行百分制量化,教學成績據實計算。講課、說課、備課、教學成績分別按5:1:1:3的比例折合計算成績,研究成果包括兩個方面:①評選當年承擔縣級生本課堂研討示范課(研究課)或專題培訓講座每次記3分(同一性質或內容的成果只記一次);②評選當年有關生本課堂教學研究的論文、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反思在國家、省、市、縣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或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評選獲獎的,每篇分別記4、3、2、1分(同一件作品只記最高級別)。研究成果內容必須與所參加晉級(優質課評選)的學科、學段對應,兩項成果獎勵積分上限為10分。非考試學科不計算教學成績,按達標階段要求執行。
4、參加優質課晉級教師資格
縣一級達標課教師中,小學近三年教學成績、初中近五年畢業班教學成績至少要有一年在縣平均水平以上,至少完成一輪相應學段循環教學,無師德失范行為和違法、違紀行為的現崗教師。
5、等級認定比例
學校、鄉鎮(協作區)組織的達標驗收活動,每次進入達標等次的教師比例為:小學語文、數學,初中語文、數學、英語控制在實際參加教師總數的40%以內,其他學科控制在50%以內;縣級達標和優質課晉級活動所有學科均按實際參加教師總數的90%進入達標課或優質課等次,被評定為一級、二級、三級優質課教師的比例分別為20%、30%、40%;講課、說課和備課三項有任意一項得分低于80分的,不得被定為相應級別的達標課或優質課教師。
近五年內獲得市級及以上優質課的教師直接定為生本課堂縣級優質課教師,近五年內獲得縣級優質課的教師直接定為生本課堂縣級達標課教師。
6、主要功能及結果運用
教師生本課堂教學水平等級逐級晉升,獲得的基礎等級作為晉升高一等級的基本資格。縣級認定的水平等級與教師年度工作考核、績效獎懲、職稱晉升、骨干教師評選、名師名校長評選、教師聘任、評先表模等掛鉤,縣級優質課作為評選名師和晉升高級職稱的先決條件。參加省、市優質課評選原則上必須是縣一級優質課教師。
評選結果實行動態管理,每輪每次評選認定的生本課堂達標課和優質課教師以通報時間開始計算,有效期為5年。5年內參加縣級以上講課獲獎的教師納入優質課系列。
教育局為縣級達標課和優質課教師頒發證書,制發胸牌,并在主要媒體上宣傳公示。各校也要通過媒體報道、櫥窗展板、形象牌、佩戴胸牌等形式向社會宣傳,讓學生、學生家長及社會人士了解教師水平能力狀況,展示教師良好形象,提高教師知名度,增強教師榮譽感。
五、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明確職責
成立保康縣生本課堂教學達標晉級工作領導小組,教育局分管教學領導任組長,教研室班子成員任副組長,中小學教研員任成員,負責制定活動方案,組織縣級達標驗收和晉級認定(優質課評選),開展研究總結和專項檢查指導等工作。
各鄉鎮(協作區)要統籌安排轄區內的達標驗收工作,對活動過程進行指導和督辦,并按要求組織開展鄉鎮(協作區)級達標課驗收活動,推薦參加縣級達標課和優質課晉級活動教師的候選人,完成各項基礎性工作。
各鄉鎮中心學校、縣直各學校也要成立領導專班,制定系列化工作方案,統籌本鄉鎮(學校)達標驗收工作,營造校內全員煉課的環境和氛圍,開展逐級達標驗收活動。
實行達標晉級工作一把手負責制。各校要以達標晉級活動為載體,層層煉課,級級驗收,反復錘煉教師教學基本功,引導教師深入研究生本課堂,在實踐中改進完善,要把達標晉級活動作為提高教師素質、推進生本課堂、提高教學質量的系統工程抓實抓好,做出成效,做出亮點。
2、制定標準、嚴格程序
縣級達標驗收和優質課晉級,中小學分學科組建評委會,各學科根據需要選聘3至5名骨干教師(中心教研組長)擔任評委,各鄉鎮(協作區)和學校組織開展達標驗收活動可參照上述辦法,結合實際組建評委會。中小學教研員根據各學科生本課堂教學要求,分別制定達標驗收、優質課晉級階段的講課、說課、備課評價標準,各鄉鎮(協作區)和學校可以使用縣級標準,也可以結合本地實際另行制定,要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相關標準,結合教學實際理解應用,發揮標準的導向作用。
嚴格資格審查和推薦程序,嚴格把握評選認定的各項標準和過程操作,提高評選認定活動的信度。
3、精心組織、統籌兼顧
達標晉級活動是一項系統工程,要作為常規工作持之以恒抓好落實。學校學期和學年教學工作計劃要對生本課堂達標晉級活動做統籌安排,要與課內比教學、教學協作區活動、生本課堂研討及校本研究等工作有機結合,協調統一。要精心組織每輪煉課或達標驗收活動,確保活動過程規范有序、真實有效,評定結果客觀公正,令人信服。
4、強化研究,加強督導
達標晉級活動是全縣推進生本課堂研究的主要載體和途徑,目的是通過提高教師執教生本課堂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學科專業素質,實現提高學生學習質量這一終極目標,因此,煉課、達標驗收、優質課晉級等各個階段都要圍繞生本課堂這一主題開展,活動過程中要組織骨干教師和科研人員加強對生本課堂教學各環節的研究,重點在教和學的方式方法、策略技巧等方面思考改進。每輪活動結束,各校要組織教師進行反思總結,研究問題所在,思考改進之處,提出解決之策。
教研室將對各鄉鎮(協作區)組織開展達標晉級活動情況進行檢查督導,適時召開階段總結分析會,宣傳推廣成功經驗和典型做法。學校組織開展達標晉級活動情況納入校長績效工資考核、學校教學工作年度考核和學校年度目標考核。
一中和職教中心可參照本方案,結合學校實際,制定達標晉級活動方案,每輪活動結果和活動方案報生本教育辦公室備案。
重視活動過程痕跡管理。各學校、各鄉鎮(協作區)要及時將達標晉級過程資料與比教學工作資料合并歸檔,檔案資料作為檢查的重要內容,教研室要形成反映活動全貌的資料集。
篇3:運用班班通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運用“班班通”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尖山鄉燕朝小學覃登嬋
摘要本文著重從“班班通”教學設備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班班通”輔助的教學活動,給教學帶來的活力;但在應用中也存在不足。在課堂教學系統中,應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發展。運用“班班通”,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運用,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關鍵詞“班班通”精心備課高效課堂學生為主體
隨著農村“班班通”工程的實施,電腦、投影、白板進入了每個班級的課堂之中。硬件的改善促使我們每個教師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讓“班班通”服務于我們的教學成了一個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用“班班通”技術來改造傳統的課堂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開展“班班通”技術輔助教學符合現實的需要。下面就如何用好“班班通”談談我粗淺的想法。
一、教師要精心備課
利用“班班通”有利于營造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因素,學習興趣的產生主要取決于學習內容的特性、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學生對學習的愉快情感的體驗。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多是采用講故事、實物展示、或是幻燈片輔助等方法。但是這些方法都難免容量小、手段單一。而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具有“班班通”集成性、交互性等特點,能有效地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備課是老師們必須完成的一項根本任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老師們慢慢地把寫教案當成了一件苦差事,而用“班班通”技術寫教案,這樣,一方面將給老師們帶來許多的方便,免除了很多案牘之苦;另一方面備的課因運用多種媒體而可能使質量有所提高。有的老師說,街上有賣現成的教案,有沒有賣現成的“班班通”教案?如果有,可以買現成的回來用,多方便。事實上,這樣的教案有人搞出來了,由于有文字教材配套,比較容易流通、發行,但是它往往不能反映教學特征和教師的教學風格,問題很多,不能適應千差萬別的教學需要。這樣的“班班通”教案就像樣板戲一樣,肯定是沒有生命力的。因此必須要編制出充分反映教師本人的教學風格,能夠滿足教學需要的“班班通”教案。除了教師要會使用計算機以外,用“班班通”技術備課的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要有一個使用便捷、簡單易行的編輯系統和編輯工具;另一個要有“班班通”資料庫。這樣,我們才能使用編輯工具調用資料庫中的各種資料,編我們使用的教案。那么對于教師來說,需要會使用編輯系統和擁有“班班通”資料庫。現有的編輯系統(工具)有多種。只是“班班通”資料庫難以建設。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只要我們每個教師從一節課一節課開始積累,資源庫的建設也不是無法攻克的堡壘。
二、教學課堂要高效
“班班通”教學具有新穎性、互動性、趣味性、娛樂性、知識性的特點,這些特點能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能讓學生的學生的學習興趣維持下去。由于“班班通”教學充分利用了各種信息的載體(譬如:視頻、動畫、聲音、圖片以及各種互動的手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腦、耳、眼、口等器官,使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愉快氣氛中發揮出自己學習的主動性,從而使他們的整個身心都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極參與、積極思維,大腦思維高度活躍,從而能使問題以最快的速度、最清晰的思路和最靈活簡潔的方法得以解決。創造出一個和諧、高效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班班通”在教學過程中,是傳遞信息、溝通交流的組織者和交流者。在組織和交流的過程中,可能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興趣,但不能說“班班通”的功能就僅僅是如此。媒體在傳遞過程中,是通過現代化的手段,如放大、定格、再現、動畫演示等再現課文文字及相關知識的,其數據庫、動畫演示、緊缺資料再現功能應該在整個教學中占主體地位。因此,設計軟件時,不能僅僅圍繞學生興趣而設計,過多地追求軟件的花哨效果,造成有些“有趣”的東西可有可無,沒有實際價值。“班班通”課件應當充分利用聲像文字媒介對教材中的語言文字媒介進行詮釋,進行繪聲繪色的情景創設,創造認知“沖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應該依據信息傳遞與反饋原理教學的實際需要去設計,依靠“班班通”的放大、縮小、定格、再現等技術,使學生開拓思路、勾沉舊事、引發想象,將媒介、感知與材料“三位”融于一體,在人機交互中啟發學生的想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以及文字的閱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