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甘肅省張家川縣新建小學張建文
信息技術走進小學課堂,實現了教學信息的雙向交流,形成了雙向交流教學方式。學生一改被動的學習地位,主動地參加到教學活動中去,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力而且便于教師與學生能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個別化教學。同時還能及時將系統對學生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便于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信息傳輸與協作。教師應該利用各種手段通過各種途徑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加以積極的干預,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信息技術作為新教育形式的元素,不僅僅在于它的加入突破了傳統的校園圍墻,走出了傳統教室,還在于它帶來了教學模式的變遷。它把傳統的以“教”為主的教學形式,改變為以學生個人自主的個性化學習和交互式集體合作學習相結合的形式。本文著重談談在不斷發展的信息技術環境下對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自主探索的興趣
“創設情景,激發學習”就是創設與教學目標相適應的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心理的自學情景,利用多媒體直觀形象、具體生動地呈現自學信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情感,充分調動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并使它們協同作用、和諧發展。
1、運用新異刺激,喚起好奇注意。刺激的新穎性、醒目性、變化性、奇特性,容易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提高注意力和學習的積極性。利用多媒體具體生動地呈現自學信息,使學生在具體可感的情景中學習,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新穎獨特的教學方法、多樣而富有趣味的教學形式(如播放視頻、問題探索討論、分組比賽、上網閱讀、交互式課件、游戲、戲劇化的表演、藝術性的語言等)均可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景,調動他們自學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注意力,喚起求知欲,使他們以飽滿的情緒投入學習。
2、下降教師權威意識,調動學生學習情感。平等、民主、輕松和諧的教學氣氛,可使學生無拘無束,敢說敢做,學習熱情高漲,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認知活動就顯得更為興奮;而那些過分嚴肅、呆板、緊張恐懼的教學氣氛,學生就容易出現厭倦、懶惰、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他們上課只是應付教師被動地學習,效率甚低,嚴重阻礙了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課堂上的教學氣氛,學生的態度情感對教學效果有著很大的直接的影響。
3、教會學生確定學習目標的方法,使他們能為自己制定一個具體明確的學習目標。教學目標是“教”與“學”的導向,它在克服教學中的盲目性,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習動機,調整、控制教與學的策略、評價教學效果等方面均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有關研究表明:“與自己有關的事情,誰都會認真地干”。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自行確定學習目標,可使他們覺得足自己的事情,必須要由自己的努力去實現;可激發他們對新的學習任務的興趣及達到學習目標的渴望,引發學習動機,使之更為積極主動參與學習。
篇2: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
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
山西大同同煤一中衛曄
摘要:本文針對當前學生的作業形式,從作業設計原則和作業類型兩個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并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嘗試。希望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作業形式,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讓學生解放出來,從新型的作業中真正體驗學習英語的快樂,并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
關鍵詞:新型快樂趣味性自主合作創新
英語課外作業作為英語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是對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是學生課外學習英語的重要手段。但中學英語教學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作業量大而且形式單一:抄寫單詞5遍、10遍,背誦和抄寫對話或課文……長期以來沉重的作業量、枯燥乏味的作業內容、機械重復的勞動,這些不但加重了學生的負擔,收效甚微,很難達到激趣、鞏固的目的,而且更束縛了學生的思想,壓抑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淡化了學生的主體色彩。如何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傳統的作業形式,讓學生解放出來,從新型的作業中真正體驗快樂呢?我在教學實踐中作了如下嘗試:
一、作業設計原則
1、興趣性原則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謂“樂”指的就是“興趣”。而興趣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所以英語作業首先切忌枯燥,要以無窮的樂趣吸引住學生。一旦學生對英語作業產生了興趣,他們就會以積極的心態自覺自愿地去認真完成,反之則是敷衍了事。
2、多樣性原則
山珍海味也會有吃厭的一天,何況是學生每天要面對的作業。孩子是天生的喜新厭舊者,他們反感長期做同一類型的作業,只有形式多樣、靈活多變的作業才會激發他們內心的“戰斗欲望”,鼓舞他們不斷的攻克自己學習生涯中的一個又一個“堡壘”。
3、實踐性原則
知識的學習在于能力的轉化并運用于實踐。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書面的成績,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運用。英語教學需要培養的就是把英語作為交際工具,讓學生在實踐中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同樣,新型的英語作業要從課堂延伸至課外、從書本拓展到生活,讓學生切實體驗到英語學習的實際意義,解決生活問題,從而產生強烈的自豪感和勝利感,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層次性原則
鑒于個人學習能力的差異,學生會在英語學習中反映出一定的差距。在教學中教師要因材施教,同樣在作業的布置中也要體現這一重要原則,做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難易程度不一的作業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即:保證優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后進生吃得了。
5、合作性原則
傳統的作業都是學生單獨完成,并且教師也十分在乎學生是否獨立完成作業。但作業的形式豐富了,教師也要注重作業設計中的合作性,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根據情況可小組合作完成,或師生、家長與學生配合完成。讓學生在合作中培養團結協作努力。
篇3: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梅河口市實驗中學焦淑芝
【摘要】在信息社會大背景下,以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育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教學得到足夠的重視。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充分激發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尤為重要。但是現今的中學信息技術教學過分重視了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卻忽視了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學科特點,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因此,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顯得尤為重要。信息技術尤其是網絡的發展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機,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產生了巨大的變革。它為自主學習提供了條件與機會,還給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權。本文試從這一角度淺談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自主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自主學習就是以學生為主體,關注人的發展,所以只有自主學習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自主學習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特點來選取學習方法、學習內容,從而充分體現了學習的個性化,在這種個性化的學習中,學生的個性也會得到充分發展。自主學習能夠發展學生的個性,而個性與創新是密不可分的,個性的核心就是人的創新精神與創造性能力,個性的發展是創新精神的前提,所以說自主學習有利于創新精神的培養。
一、提供給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提供給學生學的方法,猶如交給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學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屬于學習主體位置。學生的創新意識,只有在自主探索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得到培養。因此,教學時應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出發,留給學生足夠的探索空間,讓學生通過預習、質疑等具體活動提高創新能力。
1.指導預習,設置導學提綱。
自主學習的預習,貴在獨立性,是學生獨立獲取基本知識的重要一環。指導預習按“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