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習慣培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注重習慣培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育的真諦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而且現代教育的要求是"學生學會怎樣學習"。新課程理念下的學生學習方式已從被動的學習轉向自主的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但隨著嚴禁教師體罰與變相體罰學生,隨著家庭子女的減少,隨看電子產品的日新月異等因素,學生變得非常浮躁,課堂上顯得隨心所欲,課后作業馬虎應付,更談不上潛心學習,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了。奧維說:"任何事物都不及習慣那么神通廣大。"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以下幾種習慣的培養勢在必行。
一、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
在語文教學中,要真正達到發展培養學生自主能力的目的,首先要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注意傾聽他人的意見,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是學生學會求知的重要途徑,傾聽與表達共同組成了與人合作交流的基礎。可見,培養學生養成傾聽的習慣是何等重要。“樂于傾聽”既是一種學習方法,也是一個學習習慣。在學生上課時,他們要傾聽老師的講解、提問,還要傾聽同學的交流、發言;要針對別人的意見作進一步的研究或質疑,前提是在別人發表意見時要虛心傾聽。在教學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上課時教師說一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他們紛紛舉手,高聲嚷叫“我來、我來”,沒叫到發言的同學,就很沮喪地放下手,根本不聽其他同學在說什么,當一個學生的發言還沒完,旁邊的學生卻高高地舉起了手,大聲嚷到:“錯了,錯了……”當老師講得津津有味時,學生卻在旁若無人地干著自己的事,說著自己的話……不會傾聽的學生比比是,甚至有的根本不愿意傾聽同學、老師的語言。這樣導致了學生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紀律松散。因此,課堂交流時,教師首先應專注傾聽,做學生的楷模;其次,教師還要善于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好習慣,當同學在發言時,教師要激勵學生認真聽、認真想,比如:"學會傾聽,你就學會了學習。""學會傾聽,有益的知識將盛滿你的智慧儲藏室。""會傾聽的孩子是最優秀的鑒賞家。".......還可以采用一定的“誘導模式”。比如:“他(她)讀得怎樣?”“這樣回答完整嗎?為什么?”這樣將學生推上評判席,逐步養成善于傾聽的習慣。在“聽”的培養中,教師要不吝嗇贊揚,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一個眼神,一句贊揚,一個微笑……都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我們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促進學生認真聽講。另外,每周評選“專心聽講之星”,以鼓勵學生繼續努力,讓他們意識到專心聽講是自己的責任,從而帶動更多的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傾聽。這樣堅持下去,學生一定能夠養成傾聽的好習慣。
一顆靈魂可以在傾聽中發現、欣賞、和擁有另一顆靈魂的快樂。一顆靈魂也可以在傾聽中感悟、理解、和體會另一顆靈魂的痛苦。學會傾聽是小學語文的第一課。在語文教學中,只要教師重視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善于適時引導,就能使學生逐步養成傾聽老師講解、傾聽同學發言的良好習慣,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篇2: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
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
山西大同同煤一中衛曄
摘要:本文針對當前學生的作業形式,從作業設計原則和作業類型兩個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并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嘗試。希望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作業形式,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讓學生解放出來,從新型的作業中真正體驗學習英語的快樂,并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
關鍵詞:新型快樂趣味性自主合作創新
英語課外作業作為英語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是對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是學生課外學習英語的重要手段。但中學英語教學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作業量大而且形式單一:抄寫單詞5遍、10遍,背誦和抄寫對話或課文……長期以來沉重的作業量、枯燥乏味的作業內容、機械重復的勞動,這些不但加重了學生的負擔,收效甚微,很難達到激趣、鞏固的目的,而且更束縛了學生的思想,壓抑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淡化了學生的主體色彩。如何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傳統的作業形式,讓學生解放出來,從新型的作業中真正體驗快樂呢?我在教學實踐中作了如下嘗試:
一、作業設計原則
1、興趣性原則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謂“樂”指的就是“興趣”。而興趣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所以英語作業首先切忌枯燥,要以無窮的樂趣吸引住學生。一旦學生對英語作業產生了興趣,他們就會以積極的心態自覺自愿地去認真完成,反之則是敷衍了事。
2、多樣性原則
山珍海味也會有吃厭的一天,何況是學生每天要面對的作業。孩子是天生的喜新厭舊者,他們反感長期做同一類型的作業,只有形式多樣、靈活多變的作業才會激發他們內心的“戰斗欲望”,鼓舞他們不斷的攻克自己學習生涯中的一個又一個“堡壘”。
3、實踐性原則
知識的學習在于能力的轉化并運用于實踐。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書面的成績,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運用。英語教學需要培養的就是把英語作為交際工具,讓學生在實踐中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同樣,新型的英語作業要從課堂延伸至課外、從書本拓展到生活,讓學生切實體驗到英語學習的實際意義,解決生活問題,從而產生強烈的自豪感和勝利感,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層次性原則
鑒于個人學習能力的差異,學生會在英語學習中反映出一定的差距。在教學中教師要因材施教,同樣在作業的布置中也要體現這一重要原則,做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難易程度不一的作業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即:保證優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后進生吃得了。
5、合作性原則
傳統的作業都是學生單獨完成,并且教師也十分在乎學生是否獨立完成作業。但作業的形式豐富了,教師也要注重作業設計中的合作性,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根據情況可小組合作完成,或師生、家長與學生配合完成。讓學生在合作中培養團結協作努力。
篇3: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梅河口市實驗中學焦淑芝
【摘要】在信息社會大背景下,以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育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教學得到足夠的重視。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充分激發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尤為重要。但是現今的中學信息技術教學過分重視了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卻忽視了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學科特點,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因此,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顯得尤為重要。信息技術尤其是網絡的發展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機,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產生了巨大的變革。它為自主學習提供了條件與機會,還給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權。本文試從這一角度淺談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自主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自主學習就是以學生為主體,關注人的發展,所以只有自主學習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自主學習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特點來選取學習方法、學習內容,從而充分體現了學習的個性化,在這種個性化的學習中,學生的個性也會得到充分發展。自主學習能夠發展學生的個性,而個性與創新是密不可分的,個性的核心就是人的創新精神與創造性能力,個性的發展是創新精神的前提,所以說自主學習有利于創新精神的培養。
一、提供給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提供給學生學的方法,猶如交給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學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屬于學習主體位置。學生的創新意識,只有在自主探索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得到培養。因此,教學時應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出發,留給學生足夠的探索空間,讓學生通過預習、質疑等具體活動提高創新能力。
1.指導預習,設置導學提綱。
自主學習的預習,貴在獨立性,是學生獨立獲取基本知識的重要一環。指導預習按“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