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營銷經理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模式營銷經理崗位職責
年齡:25-40歲|性別:不限|駕照:不要求
崗位職責:
國內知名電器企業招聘
崗位職責:
1、新營銷模式創新開拓及實施;
2、品牌知名度及美譽度提升;
3、新媒體及傳播方式的應用;
4、結合廚衛產品終端體驗店進行營銷活動策劃與執行;
5、各部門之間工作對接及工作承接;
6、終端營銷模式模板建立及推廣任職要求:
崗位要求:
1、學歷:本科及以上學歷;
2、專業:市場營銷及其相關專業;
3、工作經驗:3年以上市場管理或銷售相關工作經驗;
4、具備較強的計劃與執行能力、判斷與決策能力、溝通與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產品管理能力;
模式營銷經理崗位
篇2:工程施工模式機械作業安全管理措施
1問題的提出
工程機械從規劃、設計、制造、銷售到購置、安裝、調試、使用、維修直至更新、報廢、再制造經歷了一個壽命周期,安全管理貫穿壽命周期全過程。在壽命周期的前一階段,即規劃、設計、制造、銷售階段,是生產型企業制造機械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安全管理,稱為機械安全認證,它是產品質量認證的一種,是對工程機械實物水平與相關標準的符合性認證;工程機械壽命周期后一階段,即購置、安裝、調試、使用、維修、更新、報廢、再制造階段,是施工型企業使用機械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安全管理,稱為作業安全管理,即本文所指的作業現場的安全管理,它的范圍包括作業人員、作業機械及作業環境等。
顯然,機械安全認證與機械作業安全管理是工程機械壽命周期全過程安全管理的不同階段,它們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沒有安全的機械,作業安全管理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作業安全管理的信息反饋,又有助于改善、提高機械的安全性設計。
筆者在近幾年的安全管理教學及宣貫《安全生產法》的過程中,深感工程施工企業實施安全管理,其依據是《安全生產法》,而其管理模式應為“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OSHMS)的具體化。為此本文特提出工程機械作業安全管理體系的概念。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OSHMS)與質量管理體系(ISO9000)、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0)共同成為后工業化時代全球推崇的過程管理方法。這三種管理體系共同采用的管理模式是美國管理專家戴明博士提出的PDCA管理循環。PDCA是PlanDoCheckAction的第一個字母。P--計劃,D--實施,C--檢查,A--改進,如圖1所示。
工程機械作業安全管理體系不是針對工程機械產品的本質安全,而是針對作業現場。現代的施工,機械化作業已成為必然,確保作業過程安全是工程機械作業安全管理體系的目標。它是一個動態的,自我調整和完善的管理,它強調在作業過程中,通過建立與這一體系有關的組織機構、規劃、活動、職責、制度、程序過程和資源等,來保證作業安全管理體系目標的實現。
工程機械壽命周期全過程安全管理在我國起步較晚,1997年11月經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批準授權,遵循國際通行準則建立了中國機械安全認證中心(CCMS),公布了第一批工程機械安全認證檢驗實驗室,包括國家工程機械質檢中心(北京延慶)和長沙建筑機械研究院。
1998年,中國勞動保護科學技術學會提出了《職業安全生產管理體系規范及使用指南》。1999年,我國開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研究。1999年10月,國家經貿委頒布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試行標準》,同時下發了在國內開始試點工作的通知。2000年7月,國家經貿委正式組建全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指導委員會、全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委員會和全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員注冊委員會,制定了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規范、指南、程序注冊等一系列技術基礎性文件,使我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工作更加規范并易于和國際接軌。
2工程機械作業安全管理體系的特點
工程機械的作業安全管理體系參照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應由5個方面、15個基本要素構成,其運行模式如圖2所示。該運行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實現該體系持續改進,通過周而復始地進行“計劃、實施、檢查、改進”活動使其不斷修正、完善和加強,從而預防和控制工傷事故,實現作業安全管理體系的目標。
工程機械作業安全管理是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在工程建設行業的具體化與專業化,針對特定的工程機械作業現場,它具有如下特點:
(1)強調結構化、程序化、文件化管理手段(a)它要求施工企業不僅要有從操作手、維修工到項目經理甚至總經理之間的運作系統,同時還要有一個監控系統。施工企業通過這樣兩個系統確保作業安全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
(b)要求施工企業實行程序化管理,從而避免管理行為的隨意性,也避免了部門、崗位之間的管理矛盾。
(c)要求施工單位不僅要制定和執行作業安全管理體系目標方針,還要有一系列的管理程序,以使該方針在管理活動中得到落實,保證管理、操作和維護按照已制定的手冊、程序、作業文件進行,從而符合強制性規定和規則。這些方針、手冊、程序和作業文件及其記錄構成一個文件系統。
(2)具有先進性。按照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標準建立工程機械作業安全管理體系是施工企業作業安全管理的先進、有效的管理手段。先進性體現在把作業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研究確定影響作業安全所包含的要素,將管理過程和控制措施建立在科學的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基礎上。對每個要素規定具體要求并建立和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只要堅持“寫到的,就要做到”的原則,就能保證該體系的有效性。
(3)工程機械作業安全管理體系不是一個孤立的管理系統,它是施工企業全面管理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如圖3所示。
(4)堅持持續改進和預防為主的方針。危害辨識、風險評價與控制是它的核心所在,它充分體現了“預防為主”的方針。實施有效的風險辨識評價與控制,可實現對事故的預防和作業安全的全過程控制??蓪ψ鳂I各工序實行評價,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體系策劃,形成作業文件,對各種預知的風險因素做到事前控制,落實預防為主的方針,并對各種潛在事故制定應急程序,使損失最小化。
3結束語
工程施工模式在經歷了人力機具施工、機械化施工后,正向著智能化施工方向發展,施工企業建立和實施工程機械作業安全管理體系,具有長遠和積極的效應,同時,也有助于施工企業完善和提高整體管理水平。
篇3:1+4模式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實施要求
(一)年度專項辨識評估
1.辨識評估時間:每年年底布置下一年度安全生產工作任務前;
2.辨識評估人員:礦長以及各分管礦領導和相關業務科室、區隊;
3.年度辨識評估的重點:瓦斯、水、火、粉塵、頂板及提升運輸系統等容易導致群死群傷事故的危險因素;
4.年度安全風險辨識工作由礦長組織,分管礦領導參與,安檢科牽頭負責,各系統科室分系統辨識評估,建立本系統安全風險清單和可能引發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并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最終匯總在安檢科,由安檢科負責編制礦井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形成礦井總的安全風險清單和可能引發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及相應的管控措施;
5.各系統科室根據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結果確定本系統下一年度安全生產工作重點,并指導和完善本系統下一年度生產計劃、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應急救援預案。
(二)專項辨識評估
專項辨識評估分四種情況,只要存在以下四種情況中的一種就必須開展1次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
1.新水平、新采區、新工作面設計前的安全風險辨識評估。
(1)辨識評估時間:新水平、新采區、新工作面設計前;
(2)辨識評估人員:總工程師、有關業務科室;
(3)辨識評估的重點:地質條件和重大災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
(4)此種情況下的專項安全風險辨識工作由總工程師組織,生產技術科牽頭,其他系統科室配合,分系統開展辨識評估,并將新辨識出的重大安全風險和相應的管控措施分系統補充完善在礦井總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及相應的管控措施中,最終由生產技術科負責編制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
(5)各系統科室根據設計前的專項辨識評估結果完善設計方案,指導生產工藝選擇、生產系統布置、設備選型、勞動組織確定等,并存檔管理。
2.生產系統、生產工藝、主要設施設備、重大災害因素等發生重大變化時的安全風險辨識評估。
(1)辨識評估時間:生產系統、生產工藝、主要設施設備、重大災害因素等發生重大變化時;
(2)辨識評估人員:分管礦領導、有關業務科室;其中,生產系統、生產工藝和頂板類重大災害因素發生重大變化時的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由生產副礦長分管負責,主要設施設備和機電運輸類重大災害因素發生重大變化時的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由機電副礦長分管負責,一通三防、地質災害防治與測量類重大災害因素發生重大變化時的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由總工程師分管負責。
(3)辨識評估的重點:作業環境、生產過程、重大災害因素和設施設備運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
(4)此種情況下的專項風險辨識工作由分管礦領導根據分管業務不同確定牽頭單位自行組織,各有關業務科室分系統辨識評估,并將辨識出的新的重大安全風險和相應的管控措施分系統補充完善在礦井總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及相應的管控措施中,最終由牽頭單位負責編制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
(5)各系統科室、各區隊根據辨識評估結果重新編制或修訂完善本單位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并存檔管理。
3.啟封火區、排放瓦斯、突出礦井過構造帶及石門揭煤等高危作業實施前,新技術、新材料試驗或推廣應用前,連續停工停產1個月以上的煤礦復工復產前的安全風險辨識評估。
(1)辨識評估時間:啟封火區、排放瓦斯、突出礦井過構造帶及石門揭煤等高危作業實施前,新技術、新材料試驗或推廣應用前,連續停工停產1個月以上的煤礦復工復產前;
(2)辨識評估人員:分管礦領導、有關業務科室、生產組織區隊;其中,啟封火區、排放瓦斯、突出礦井過構造帶及石門揭煤等高危作業實施前以及新技術、新材料試驗或推廣應用前的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均由總工程師分管負責,連續停工停產1個月以上復工復產前的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由生產副礦長分管負責。
(3)辨識評估的重點:作業環境、工程技術、設備設施、現場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
(4)此種情況下的專項風險辨識工作由分管礦領導根據分管業務不同確定牽頭單位自行組織,各有關業務科室分系統辨識評估,并將辨識出的新的重大安全風險和相應的管控措施,分系統補充完善在礦井總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及相應的管控措施中,最終由牽頭單位負責編制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
(5)各系統科室、各區隊在編制安全技術措施時,必須以辨識評估結果為依據,并體現在安全技術措施中。
4.本礦發生死亡事故或涉險事故、出現重大事故隱患或所在省份(河南省)發生重特大事故后的安全風險辨識評估。
(1)辨識評估時間:本礦發生死亡事故或涉險事故、出現重大事故隱患或所在省份(河南省)發生重特大事故后;
(2)辨識評估人員:礦長、分管礦領導、有關業務科室;
(3)辨識評估的重點:安全風險辨識結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區;
(4)此種情況下的專項風險辨識工作由礦長組織,分管礦領導參與,安檢科牽頭負責,各系統科室分系統識別本系統安全風險辨識結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區,并將識別出的新的或完善的重大安全風險和相應的管控措施,分系統補充完善在礦井總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及相應的管控措施中,最終由安檢科負責編制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
(5)各系統科室、各區隊根據辨識評估結果指導修訂完善相關設計方案、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等技術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