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1+4模式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實施要求

1+4模式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實施要求

2024-07-23 閱讀 5614

(一)年度專項辨識評估

1.辨識評估時間:每年年底布置下一年度安全生產工作任務前;

2.辨識評估人員:礦長以及各分管礦領導和相關業務科室、區隊;

3.年度辨識評估的重點:瓦斯、水、火、粉塵、頂板及提升運輸系統等容易導致群死群傷事故的危險因素;

4.年度安全風險辨識工作由礦長組織,分管礦領導參與,安檢科牽頭負責,各系統科室分系統辨識評估,建立本系統安全風險清單和可能引發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并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最終匯總在安檢科,由安檢科負責編制礦井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形成礦井總的安全風險清單和可能引發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及相應的管控措施;

5.各系統科室根據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結果確定本系統下一年度安全生產工作重點,并指導和完善本系統下一年度生產計劃、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應急救援預案。

(二)專項辨識評估

專項辨識評估分四種情況,只要存在以下四種情況中的一種就必須開展1次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

1.新水平、新采區、新工作面設計前的安全風險辨識評估。

(1)辨識評估時間:新水平、新采區、新工作面設計前;

(2)辨識評估人員:總工程師、有關業務科室;

(3)辨識評估的重點:地質條件和重大災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

(4)此種情況下的專項安全風險辨識工作由總工程師組織,生產技術科牽頭,其他系統科室配合,分系統開展辨識評估,并將新辨識出的重大安全風險和相應的管控措施分系統補充完善在礦井總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及相應的管控措施中,最終由生產技術科負責編制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

(5)各系統科室根據設計前的專項辨識評估結果完善設計方案,指導生產工藝選擇、生產系統布置、設備選型、勞動組織確定等,并存檔管理。

2.生產系統、生產工藝、主要設施設備、重大災害因素等發生重大變化時的安全風險辨識評估。

(1)辨識評估時間:生產系統、生產工藝、主要設施設備、重大災害因素等發生重大變化時;

(2)辨識評估人員:分管礦領導、有關業務科室;其中,生產系統、生產工藝和頂板類重大災害因素發生重大變化時的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由生產副礦長分管負責,主要設施設備和機電運輸類重大災害因素發生重大變化時的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由機電副礦長分管負責,一通三防、地質災害防治與測量類重大災害因素發生重大變化時的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由總工程師分管負責。

(3)辨識評估的重點:作業環境、生產過程、重大災害因素和設施設備運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

(4)此種情況下的專項風險辨識工作由分管礦領導根據分管業務不同確定牽頭單位自行組織,各有關業務科室分系統辨識評估,并將辨識出的新的重大安全風險和相應的管控措施分系統補充完善在礦井總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及相應的管控措施中,最終由牽頭單位負責編制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

(5)各系統科室、各區隊根據辨識評估結果重新編制或修訂完善本單位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并存檔管理。

3.啟封火區、排放瓦斯、突出礦井過構造帶及石門揭煤等高危作業實施前,新技術、新材料試驗或推廣應用前,連續停工停產1個月以上的煤礦復工復產前的安全風險辨識評估。

(1)辨識評估時間:啟封火區、排放瓦斯、突出礦井過構造帶及石門揭煤等高危作業實施前,新技術、新材料試驗或推廣應用前,連續停工停產1個月以上的煤礦復工復產前;

(2)辨識評估人員:分管礦領導、有關業務科室、生產組織區隊;其中,啟封火區、排放瓦斯、突出礦井過構造帶及石門揭煤等高危作業實施前以及新技術、新材料試驗或推廣應用前的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均由總工程師分管負責,連續停工停產1個月以上復工復產前的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由生產副礦長分管負責。

(3)辨識評估的重點:作業環境、工程技術、設備設施、現場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

(4)此種情況下的專項風險辨識工作由分管礦領導根據分管業務不同確定牽頭單位自行組織,各有關業務科室分系統辨識評估,并將辨識出的新的重大安全風險和相應的管控措施,分系統補充完善在礦井總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及相應的管控措施中,最終由牽頭單位負責編制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

(5)各系統科室、各區隊在編制安全技術措施時,必須以辨識評估結果為依據,并體現在安全技術措施中。

4.本礦發生死亡事故或涉險事故、出現重大事故隱患或所在省份(河南省)發生重特大事故后的安全風險辨識評估。

(1)辨識評估時間:本礦發生死亡事故或涉險事故、出現重大事故隱患或所在省份(河南省)發生重特大事故后;

(2)辨識評估人員:礦長、分管礦領導、有關業務科室;

(3)辨識評估的重點:安全風險辨識結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區;

(4)此種情況下的專項風險辨識工作由礦長組織,分管礦領導參與,安檢科牽頭負責,各系統科室分系統識別本系統安全風險辨識結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區,并將識別出的新的或完善的重大安全風險和相應的管控措施,分系統補充完善在礦井總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及相應的管控措施中,最終由安檢科負責編制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

(5)各系統科室、各區隊根據辨識評估結果指導修訂完善相關設計方案、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等技術文件。

篇2:擬并購煤業風險評估報告:整合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

擬并購煤業公司風險評估報告:整合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

(1)整合風險分析

整合風險是企業并購成功后所面臨的風險。企業并購交易的結束,并不意味著并購的成功,相反表明企業開始進入真正的并購關鍵期。如果對被并購的目標企業沒有進行有效的整合,企業難以產生規模經濟效應、財務協同效應、市場份額協同效應以及經驗共享互補效應等效果,甚至整個公司被目標企業的不良業績所拖累。

結合匯森煤業和彬縣煤業兩個公司的實際情況,未來可能產生的整合風險主要包括經營整合、人力資源整合、組織結構協同以及文化整合風險四方面的風險:

一是經營整合風險。并購完成后,未來的業務定位、市場策略、品牌融合等的重新確定都會直接影響企業的成功經營。首先,未來的市場定位方面存在不確定性,根據匯森煤業并購的戰略初衷出發,并購之后的盈利模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煤炭開采、加工及銷售獲取收益,另外一種是通過建設電廠形成煤電聯營形式獲取收益。為了更好的提高市場競爭力,未來采用怎樣的市場定位和策略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其次,銷售權的歸屬將會對公司利潤產生極大的影響,如果未來銷售權歸屬于匯森煤業,那么將會通過陜西能源集團集體銷售的方式進行,如果未來銷售權歸屬于z煤業,那么未來的銷售模式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兩種方式下,公司的利潤將會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匯森煤業能不能爭奪到銷售權,也是未來經營整合的一大風險。

二是組織結構協同風險。并購完成之后,必然會導致公司組織架構的重新設計,改變原有的經營管理模式,在有效的分工基礎上達到各職位、各部門、各層次的協調運轉,這樣劇烈的變化可能導致z煤業之前的員工無法很容易適應,從而影響兩個公司未來的協同效應。

三是人力資源風險。兩個公司的人員素質方面可能存在較大的差異,人力資本由于具有能動性和不確定性,決定了它很容易在并購過程中發生變異,可能會出現通用或獨特人力資源流失的情況發生,影響人員協同的形成。

四是文化整合風險。匯森煤業和z煤業的控股股東分別為陜西能源集團和彬縣煤炭公司,兩個公司有不同的企業文化,員工在不同的環境中工作形成了不同的工作習慣,思維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在未來整合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文化方面的沖突。

(2)應對措施分析

1、控制經營整合和組織協同風險的措施有:第一,匯森煤業應該根據未來并購之后公司的發展狀況,經過一系列的調查研究、預測分析,并結合當前的局勢、政策制定適合企業實施的企業經營戰略,根據已制定的企業經營戰略細分企業的發展規劃,發展目標,工作任務以及實施方案,做好企業經營戰略的宣傳工作,使企業的每一層次的每一個員工都能理解企業的經營戰略,并為之付出實踐;第二,建議在并購協議中明確未來的銷售權歸屬于匯森煤業,未來公司產品的銷售統一由陜西能源集團進行統一銷售,但是達成這項共識存在一定的難度,可能需要匯森煤業在收購價格或者其他方面做出一定的讓步。

2、控制人力資源整合風險的措施有:一方面,實施人才挽留制度,對被并購企業中的優秀人才采取繼續留任的辦法,加強并購企業的管理;另一方面,通過一些獎勵制度積極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消除員工對并購企業的心理障礙。

3、控制文化整合風險的措施有:首先是將并購方的每個企業的文化進行有效的分析,吸取各個文化中具有積極意義的文化,摒棄消極落后的企業文化然后,運用有效的手段區分每個文化之間的差異性,進一步對并購企業的員工進行新企業文化的培訓,實現企業文化的融合;其次企業的交流可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各自經驗與文化的交流。通過經驗交流會、實地參觀、分享會等多種形式的交流后,大家相互學習觀摩,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二是人員的交流。原屬于不同企業的人員互動交流,好的作風和習慣可以相互學習。

總體來說,并購后整合風險等級較低,并且能夠通過有效的手段進行規避。

篇3:擬并購煤業風險評估報告:資源開發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

擬并購煤業公司風險評估報告:資源開發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

(1)資源開發風險分析

z煤礦不利于開采的條件主要是勘查區瓦斯可能局部富集,煤塵具有爆炸性,煤層容易自燃,彬縣彬長礦區的煤均有此特點;此外,4號煤層直接充水含水層為直羅組和延安組砂巖裂隙含水層,部分地段洛河組砂巖裂隙水(富水性中等)通過導水裂隙帶也可直接進入礦井,對煤礦開采具有一定的威脅,且4號煤層煤層底板為砂質泥巖、鋁質泥巖及粉砂巖,屬軟弱巖層,遇水易膨脹,產生底鼓現象。

(2)應對措施分析

針對z煤礦煤塵具有爆炸性,煤層易自燃的特點以及4號煤層洛河組砂巖含水厚度大可能導致的煤礦開采威脅等問題,只要在開采過程中通過技術手段采取進一步的措施即可大幅減小此類風險。總體來說,z煤業礦井各項開采條件中,有利條件居多,且占主導地位,不利條件只要采取適當措施是可以克服的,因此,z煤礦的資源開發風險較小,且有條件規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