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煉鋼單元熔融金屬安全風險評估規程規程

煉鋼單元熔融金屬安全風險評估規程規程

2024-07-18 閱讀 9510

一、煉鋼系統簡況公司煉鋼廠主要任務是將鐵水、廢鋼等煉成具有所要求化學成分的鋼,并使其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學性能和力學性能,主要的任務概括為“四脫、兩去、兩調整”?“四脫”:脫碳、脫硫、脫磷、脫氧;“兩去”:去除有害氣體、去除有害雜質;“兩調整”:調整鋼液溫度,調整合金料成分。⑴脫碳并將其含量調整到一定的范圍。鋼中含碳量增加,則硬度、強度、脆性都將提高,而延展性能將下降;反之,含碳量減少,則硬度、強度下降,而延展性提高。所以,煉鋼過程必須按鋼種規格將碳氧化至一定范圍。⑵去除雜質,主要包括:①脫磷、脫硫:對絕大多數鋼種來說,P、S均為有害雜質,P可引起鋼的冷脆,而S則引起鋼的熱脆,因此,要求在煉鋼過程中盡量除之。②脫氧:由于在轉爐冶煉過程中,向熔池中輸入大量的氧以氧化雜質,致使鋼液中溶入一定量的氧,它將大大影響鋼的質量。因此,需降低鋼中的含氧量。一般是向鋼液中加入比鐵有更大親氧力的元素來完成(如Al、Si、Mn等合金)。③去除氣體和非金屬夾雜物:鋼中氣體主要指溶解在鋼中的氫和氮;非金屬夾雜物包括氧化物、硫化物、磷化物、氮化物以及它們所形成的復雜化合物。在轉爐冶煉中,主要靠碳—氧反應時產生CO氣泡的逸出,引起熔池沸騰來降低鋼中氣體和非金屬夾雜物。⑶調整鋼液成份和溫度。為保證鋼的各種物理、化學性能,除控制鋼液的碳含量和降低雜質含量外,還應加入適量的合金元素使其含量達到鋼種規格范圍;為保證鋼液能順利澆鑄,根據冶煉過程的要求不斷將鋼液溫度調整到合適的范圍。⑷將鋼液澆鑄成質量合格的鋼坯。通過連鑄,將鋼液澆鑄成各種不同斷面、不同尺寸的質量合格的鋼坯。煉鋼過程通過供氧、造渣、加合金、升溫、攪拌等手段完成煉鋼基本任務。轉爐冶煉的鋼水經過脫氧合金化和溫度、成分的調整,調運到連鑄平臺,鋼液由鋼包注入中間包內,中間包暫時儲存鋼液,再澆注到結晶器內,鋼液在結晶器內迅速冷卻,形成外表為凝固坯殼內部未凝固的鋼水的鑄坯,隨著拉輥緩慢地將帶液心的鑄坯從結晶器拉出,中間包內的鋼水也連續地注入結晶器內,帶液芯的鑄坯在二次冷卻區接受噴水的強制冷卻,當拉到規定位置時,鑄坯內部完卻凝固,然后將鑄坯切割成規定的尺寸,由出坯裝置送到熱軋廠進行軋制。煉鋼廠的主要設備設施有:60T轉爐四座、120T轉爐兩座,四機四流連鑄機一座、五機五流連鑄機三座、八機八流連鑄機兩座,200T混鐵爐四座、400T混鐵爐一座。二、評估依據1、法律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年11月1日起施行)(2)《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2010年7月1日起施行)(3)《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2008年2月1日起施行)(4)《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2009年5月1日起施行)(5)《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年5月1日起施行)(6)《冶金企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定》(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7)《特種設備質量監督與安全監察規定》(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8)《起重機械安全監察規定》(2007年6月1日起施行)2、公司管理制度和相關規定(1)陜西龍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生產檢修制度(2)陜西龍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非常規作業安全管理規定(3)陜西龍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危險作業申請審批制度(4)陜西龍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安全標準化達標管理辦法3、其他相關文件或資料(1)起重機械安全規程(GB6067-2010)(2)煉鋼安全規程(AQ20**-2004)(3)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AQ/T9006-2010)三、評估范圍1、1280m3高爐兩座,1800m3高爐兩座2、鑄運:鐵水罐46個,罐架車43個,150T、125T行車各一臺四、安全風險評估表(附后)五、對策措施建議鋼鐵冶金行業高溫熔融金屬包括鋼水、鐵水及其液態爐渣。熔融金屬事故主要起因于水汽化爆炸,高溫金屬液體容器墜落、傾翻、高溫金屬液體的反應氣體噴濺、熔融金屬泄漏等。鋼鐵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冶金設備和冶煉過程的防水、防潮以及起重運輸設備的檢測、檢驗,嚴格控制生產工藝條件,強化安全管理工作,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高溫熔融金屬傷害事故的發生。1、防止熔融金屬遇水爆炸(1)熔融金屬生產、處置和貯存設施附近、運輸線路及附近區域不得有積水,正上方不得存在滴、漏水隱患。(2)輸送、儲存熔融金屬所使用的設備設施、渣鐵溝在輸送、儲存前須經充分干燥。2、熔融金屬的安全吊運要求(1)吊運熔融金屬應當采用帶有固定龍門鉤的鑄造起重機,司機室等高溫作業崗位應當采取降溫防護措施。(2)起重機的吊具(鉤)、鋼絲繩、盛裝熔融金屬的容器(設備)的耳軸等應定期進行檢測,凡耳軸出現內裂紋、殼體焊縫開裂、明顯變形、耳軸磨損大于直徑的10%、機械失靈、襯磚損壞超過規定,均應報修或報廢。(3)起重機應由經專門培訓、考核合格的專職人員指揮,同一時刻只應一人指揮,指揮信號應符合要求。吊運時應檢查確認掛鉤、脫鉤可靠,方可通知司機起吊,起吊前應進行試重,人員應站在安全位置,并盡量遠離起吊地點。(4)吊運裝有鐵水的罐,應與鄰近設備或建、構筑物保持大于1.5m的凈空距離。傾倒熔融金屬時,鐵水罐周圍4m內不可有非作業人員,防止熔融金屬飛濺或灑落傷人。(5)放鐵時罐內鐵水距罐體上沿保持至少300mm的距離。(6)熔融金屬運輸車輛應當與建(構)筑物和作業人員保持規定的安全距離,不可與其他物體碰撞。3、運輸熔融金屬的車輛安全要求(1)熔融金屬地面運輸車輛應當采用專用運輸車輛,并設置安全監控系統。熔融金屬的運輸設備應有耐高溫、防噴濺的措施,設有完善、可靠的制動措施。(2)裝載熔融金屬的車輛在廠區道路上的行駛速度不得超過10km/h,在高爐下行駛或倒罐時,不應大于5km/h。(3)裝運熔融金屬的專用車輛,不得在煤氣、氧氣、氫氣管道下方、電纜通廊下方和有易燃、易爆物質的區域停留。跨越道路上方的管道應采取隔熱措施。(4)應對熔融金屬的運輸車輛進行定期安全檢查、檢測、維修和保養,發現隱患要立即進行整改。4、熔融金屬作業現場管理(1)冶金企業的會議室、活動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員密集場所應當設置在安全地點,不得設在風口平臺和出鐵場的下部,其門窗應避開鐵口、渣口;也不得設置在高溫液態金屬的吊運影響范圍內。(2)熔融金屬運行區域內的設備、電線電纜、管線和建(構)筑物等應當采取隔熱防護措施。(3)承受重荷載和受高溫輻射、熱渣噴濺等危害的建(構)筑物,應定期進行結構安全鑒定。(4)起重設備進行改造時,應當同時對承重廠房結構進行荷載核定,保證承重結構具有足夠的承重能力。5、熔融金屬泄漏處置(1)熔融金屬泄漏后,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應及時用熔劑或砂土擋住已流出的金屬液體,防止熔融金屬大面積流淌或流入積水,尤其是半封閉空間環境中的積水。(2)當熔融金屬引起可燃物著火時,應使用干燥沙子或其他耐火材料撲救,不得使用水或二氧化碳滅火器、水劑滅火器滅火。(3)存在高溫輻射及熔融金屬噴濺危險崗位的作業人員,應當配備阻燃服及其他防護用品。六、評估結論煉鋼廠對熔融金屬爆噴風險高度重視,對目前煉鋼廠存在熔融金屬風險的高爐、鑄運等區域,進行嚴格管控,從管理制度方面進行完善,建立了高溫金屬溶液管理辦法和事故防范控制管理辦法,針對高爐、鑄運區域作業明細及重點防范內容,制定了專項檢查表,并嚴格按照制度要求的頻次進行檢查,積極組織對發現問題進行整改治理,同時,針對個別不可控因素,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對防范重點部位進行實時監控,對設備隱患進行精細檢查,確保設備設施運行狀態安全可控。依托崗位雙述及崗位禁令的學習與掌握,強化相關從業人員的操作水平,組織基層單位定期開展應急處置措施演練學習,促進各級人員應急能力提升,促使煉鋼廠熔融金屬風險處于受控狀態。另一方面,煉鋼廠實際作業中仍存在因個別操作人員責任意識不強或管理不到位,導致的熔融金屬險肈事件,如放鐵期間鐵水裝入量過滿,檢查維護不到位導致的渣溝侵蝕泄露等問題,暴露了煉鋼廠在管理方面存在的短板,針對此類問題,煉鋼廠進一步強化管控手段與日常檢查,最大限度降低系統風險,確保安全形勢長穩久順。通過風險分析評估,煉鋼單元熔融金屬安全風險等級均為一般或較大,無重大風險,處于安全受控狀態。七、評估人(簽名)工作人員姓名資格或職務資格證書號報告負責人衛軍民廠長報告編制人王文紅孫衛平楊軍榮劉濤阮少鵬報告審核人李雪峰報告批準人郗九生八、評估日期:2014年6月24日

篇2:高溫熔融金屬作業基本安全要求

鋼鐵冶金行業高溫熔融金屬包括鋼水、鐵水及其液態爐渣。熔融金屬事故主要起因于水汽化爆炸,高溫金屬液體容器墜落、傾翻、高溫金屬液體的反應氣體噴濺、熔融金屬泄漏等。

鋼鐵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冶金設備和冶煉過程的防水、防潮以及起重運輸設備的檢測、檢驗,嚴格控制生產工藝條件,強化安全管理工作,從以下6個方面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高溫熔融金屬傷害事故的發生。

1.防止熔融金屬遇水爆炸

(1)熔融金屬生產、處置和貯存設施附近、運輸線路及附近區域不得有積水,正上方不得存在滴、漏水隱患。

(2)對原料、輔助材料嚴格檢查,確保加入爐中的原料、輔助材料干燥無水。

(3)輸送、轉注熔融金屬所使用的設備設施在輸送、轉注前須經充分干燥并保證暢通。

2.熔融金屬的安全吊運要求

(1)吊運熔融金屬應當采用帶有固定龍門鉤的鑄造起重機,司機室等高溫作業崗位應當采取降溫防護措施。

(2)起重機的吊具(鉤)、鋼絲繩、盛裝熔融金屬的容器(設備)的耳軸等應定期進行檢測,凡耳軸出現內裂紋、殼體焊縫開裂、明顯變形、耳軸磨損大于直徑的10%、機械失靈、襯磚損壞超過規定,均應報修或報廢。

(3)起重機應由經專門培訓、考核合格的專職人員指揮,同一時刻只應一人指揮,指揮信號應符合要求。吊運時應檢查確認掛鉤、脫鉤可靠,方可通知司機起吊,起吊前應進行試重,人員應站在安全位置,并盡量遠離起吊地點。

(4)吊運裝有鐵水、鋼水、液渣的罐,應與鄰近設備或建、構筑物保持大于1.5m的凈空距離。傾倒熔融金屬時,容器(罐、包)周圍4m內不可有非作業人員,防止熔融金屬飛濺或灑落傷人。

(5)吊運的熔融金屬液面應與盛裝容器口保持至少300mm的距離。

(6)熔融金屬吊運線路和運輸車輛應當與建(構)筑物和作業人員保持規定的安全距離,不可與其他物體碰撞。

3.運輸熔融金屬的車輛安全要求

(1)熔融金屬地面運輸車輛應當采用專用運輸車輛,并設置安全監控系統。熔融金屬的運輸設備應有耐高溫、防噴濺的措施,設有完善、可靠的制動措施。

(2)裝載熔融金屬的車輛在廠區道路上的行駛速度不得超過10km/h,在高爐下行駛或倒罐時,不應大于5km/h。

(3)裝運熔融金屬的專用車輛,不得在煤氣、氧氣、氫氣管道下方、電纜通廊下方和有易燃、易爆物質的區域停留。跨越道路上方的管道應采取隔熱措施。

(4)禁止用非法改裝的車輛從事熔融金屬運輸。

(5)應對熔融金屬的運輸車輛進行定期安全檢查、檢測、維修和保養,發現隱患要立即進行整改。

4.熔融金屬的鑄造安全

(1)保溫爐每次放熔融金屬鑄造前,應檢查確認流眼磚、流槽完好,并確保流眼與流槽搭接處堵塞嚴實,控制流眼流量,防止冒槽。

(2)傾倒熔融金屬時,容器(罐、包)周圍4m內不可有非作業人員,防止熔融金屬飛濺或灑落傷人。

(3)鑄造開始前應保證鑄造井內安全水位,防止熔融金屬泄漏發生爆炸。

(4)鑄造機應設置應急水源,保證在意外停水或停電時將鑄造機流槽中的熔融金屬冷卻完。鑄造機升降平臺或托座等不得有儲水的空間。

(5)鑄造井四壁和鑄造機升降平臺等可能會與熔融金屬接觸的部位宜涂專用防爆涂料,鑄造井口應設置防止熔融金屬注入鑄造井的溝沿。

5.熔融金屬作業現場管理

(1)冶金企業的會議室、活動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員密集場所應當設置在安全地點,不得設在風口平臺和出鐵場的下部,其門窗應避開鐵口、渣口;也不得設置在高溫液態金屬的吊運影響范圍內。

(2)熔融金屬運行區域內的設備、電線電纜、管線和建(構)筑物等應當采取隔熱防護措施。

(3)承受重荷載和受高溫輻射、熱渣噴濺等危害的建(構)筑物,應定期進行結構安全鑒定。

(4)起重設備進行改造時,應當同時對承重廠房結構進行荷載核定,保證承重結構具有足夠的承重能力。

6.熔融金屬泄漏處置

(1)熔融金屬泄漏后,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應及時用熔劑或砂土擋住已流出的金屬液體,防止熔融金屬大面積流淌或流入積水,尤其是半封閉空間環境中的積水。

(2)當熔融金屬引起可燃物著火時,應使用干燥沙子或其他耐火材料撲救,不得使用水或二氧化碳滅火器、水劑滅火器滅火。

(3)存在高溫輻射及熔融金屬噴濺危險崗位的作業人員,應當配備阻燃服及其他防護用品。

篇3:煉鋼單元熔融金屬安全風險評估規程規程

一、煉鋼系統簡況公司煉鋼廠主要任務是將鐵水、廢鋼等煉成具有所要求化學成分的鋼,并使其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學性能和力學性能,主要的任務概括為“四脫、兩去、兩調整”?“四脫”:脫碳、脫硫、脫磷、脫氧;“兩去”:去除有害氣體、去除有害雜質;“兩調整”:調整鋼液溫度,調整合金料成分。⑴脫碳并將其含量調整到一定的范圍。鋼中含碳量增加,則硬度、強度、脆性都將提高,而延展性能將下降;反之,含碳量減少,則硬度、強度下降,而延展性提高。所以,煉鋼過程必須按鋼種規格將碳氧化至一定范圍。⑵去除雜質,主要包括:①脫磷、脫硫:對絕大多數鋼種來說,P、S均為有害雜質,P可引起鋼的冷脆,而S則引起鋼的熱脆,因此,要求在煉鋼過程中盡量除之。②脫氧:由于在轉爐冶煉過程中,向熔池中輸入大量的氧以氧化雜質,致使鋼液中溶入一定量的氧,它將大大影響鋼的質量。因此,需降低鋼中的含氧量。一般是向鋼液中加入比鐵有更大親氧力的元素來完成(如Al、Si、Mn等合金)。③去除氣體和非金屬夾雜物:鋼中氣體主要指溶解在鋼中的氫和氮;非金屬夾雜物包括氧化物、硫化物、磷化物、氮化物以及它們所形成的復雜化合物。在轉爐冶煉中,主要靠碳—氧反應時產生CO氣泡的逸出,引起熔池沸騰來降低鋼中氣體和非金屬夾雜物。⑶調整鋼液成份和溫度。為保證鋼的各種物理、化學性能,除控制鋼液的碳含量和降低雜質含量外,還應加入適量的合金元素使其含量達到鋼種規格范圍;為保證鋼液能順利澆鑄,根據冶煉過程的要求不斷將鋼液溫度調整到合適的范圍。⑷將鋼液澆鑄成質量合格的鋼坯。通過連鑄,將鋼液澆鑄成各種不同斷面、不同尺寸的質量合格的鋼坯。煉鋼過程通過供氧、造渣、加合金、升溫、攪拌等手段完成煉鋼基本任務。轉爐冶煉的鋼水經過脫氧合金化和溫度、成分的調整,調運到連鑄平臺,鋼液由鋼包注入中間包內,中間包暫時儲存鋼液,再澆注到結晶器內,鋼液在結晶器內迅速冷卻,形成外表為凝固坯殼內部未凝固的鋼水的鑄坯,隨著拉輥緩慢地將帶液心的鑄坯從結晶器拉出,中間包內的鋼水也連續地注入結晶器內,帶液芯的鑄坯在二次冷卻區接受噴水的強制冷卻,當拉到規定位置時,鑄坯內部完卻凝固,然后將鑄坯切割成規定的尺寸,由出坯裝置送到熱軋廠進行軋制。煉鋼廠的主要設備設施有:60T轉爐四座、120T轉爐兩座,四機四流連鑄機一座、五機五流連鑄機三座、八機八流連鑄機兩座,200T混鐵爐四座、400T混鐵爐一座。二、評估依據1、法律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年11月1日起施行)(2)《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2010年7月1日起施行)(3)《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2008年2月1日起施行)(4)《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2009年5月1日起施行)(5)《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年5月1日起施行)(6)《冶金企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定》(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7)《特種設備質量監督與安全監察規定》(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8)《起重機械安全監察規定》(2007年6月1日起施行)2、公司管理制度和相關規定(1)陜西龍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生產檢修制度(2)陜西龍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非常規作業安全管理規定(3)陜西龍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危險作業申請審批制度(4)陜西龍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安全標準化達標管理辦法3、其他相關文件或資料(1)起重機械安全規程(GB6067-2010)(2)煉鋼安全規程(AQ20**-2004)(3)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AQ/T9006-2010)三、評估范圍1、1280m3高爐兩座,1800m3高爐兩座2、鑄運:鐵水罐46個,罐架車43個,150T、125T行車各一臺四、安全風險評估表(附后)五、對策措施建議鋼鐵冶金行業高溫熔融金屬包括鋼水、鐵水及其液態爐渣。熔融金屬事故主要起因于水汽化爆炸,高溫金屬液體容器墜落、傾翻、高溫金屬液體的反應氣體噴濺、熔融金屬泄漏等。鋼鐵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冶金設備和冶煉過程的防水、防潮以及起重運輸設備的檢測、檢驗,嚴格控制生產工藝條件,強化安全管理工作,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高溫熔融金屬傷害事故的發生。1、防止熔融金屬遇水爆炸(1)熔融金屬生產、處置和貯存設施附近、運輸線路及附近區域不得有積水,正上方不得存在滴、漏水隱患。(2)輸送、儲存熔融金屬所使用的設備設施、渣鐵溝在輸送、儲存前須經充分干燥。2、熔融金屬的安全吊運要求(1)吊運熔融金屬應當采用帶有固定龍門鉤的鑄造起重機,司機室等高溫作業崗位應當采取降溫防護措施。(2)起重機的吊具(鉤)、鋼絲繩、盛裝熔融金屬的容器(設備)的耳軸等應定期進行檢測,凡耳軸出現內裂紋、殼體焊縫開裂、明顯變形、耳軸磨損大于直徑的10%、機械失靈、襯磚損壞超過規定,均應報修或報廢。(3)起重機應由經專門培訓、考核合格的專職人員指揮,同一時刻只應一人指揮,指揮信號應符合要求。吊運時應檢查確認掛鉤、脫鉤可靠,方可通知司機起吊,起吊前應進行試重,人員應站在安全位置,并盡量遠離起吊地點。(4)吊運裝有鐵水的罐,應與鄰近設備或建、構筑物保持大于1.5m的凈空距離。傾倒熔融金屬時,鐵水罐周圍4m內不可有非作業人員,防止熔融金屬飛濺或灑落傷人。(5)放鐵時罐內鐵水距罐體上沿保持至少300mm的距離。(6)熔融金屬運輸車輛應當與建(構)筑物和作業人員保持規定的安全距離,不可與其他物體碰撞。3、運輸熔融金屬的車輛安全要求(1)熔融金屬地面運輸車輛應當采用專用運輸車輛,并設置安全監控系統。熔融金屬的運輸設備應有耐高溫、防噴濺的措施,設有完善、可靠的制動措施。(2)裝載熔融金屬的車輛在廠區道路上的行駛速度不得超過10km/h,在高爐下行駛或倒罐時,不應大于5km/h。(3)裝運熔融金屬的專用車輛,不得在煤氣、氧氣、氫氣管道下方、電纜通廊下方和有易燃、易爆物質的區域停留。跨越道路上方的管道應采取隔熱措施。(4)應對熔融金屬的運輸車輛進行定期安全檢查、檢測、維修和保養,發現隱患要立即進行整改。4、熔融金屬作業現場管理(1)冶金企業的會議室、活動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員密集場所應當設置在安全地點,不得設在風口平臺和出鐵場的下部,其門窗應避開鐵口、渣口;也不得設置在高溫液態金屬的吊運影響范圍內。(2)熔融金屬運行區域內的設備、電線電纜、管線和建(構)筑物等應當采取隔熱防護措施。(3)承受重荷載和受高溫輻射、熱渣噴濺等危害的建(構)筑物,應定期進行結構安全鑒定。(4)起重設備進行改造時,應當同時對承重廠房結構進行荷載核定,保證承重結構具有足夠的承重能力。5、熔融金屬泄漏處置(1)熔融金屬泄漏后,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應及時用熔劑或砂土擋住已流出的金屬液體,防止熔融金屬大面積流淌或流入積水,尤其是半封閉空間環境中的積水。(2)當熔融金屬引起可燃物著火時,應使用干燥沙子或其他耐火材料撲救,不得使用水或二氧化碳滅火器、水劑滅火器滅火。(3)存在高溫輻射及熔融金屬噴濺危險崗位的作業人員,應當配備阻燃服及其他防護用品。六、評估結論煉鋼廠對熔融金屬爆噴風險高度重視,對目前煉鋼廠存在熔融金屬風險的高爐、鑄運等區域,進行嚴格管控,從管理制度方面進行完善,建立了高溫金屬溶液管理辦法和事故防范控制管理辦法,針對高爐、鑄運區域作業明細及重點防范內容,制定了專項檢查表,并嚴格按照制度要求的頻次進行檢查,積極組織對發現問題進行整改治理,同時,針對個別不可控因素,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對防范重點部位進行實時監控,對設備隱患進行精細檢查,確保設備設施運行狀態安全可控。依托崗位雙述及崗位禁令的學習與掌握,強化相關從業人員的操作水平,組織基層單位定期開展應急處置措施演練學習,促進各級人員應急能力提升,促使煉鋼廠熔融金屬風險處于受控狀態。另一方面,煉鋼廠實際作業中仍存在因個別操作人員責任意識不強或管理不到位,導致的熔融金屬險肈事件,如放鐵期間鐵水裝入量過滿,檢查維護不到位導致的渣溝侵蝕泄露等問題,暴露了煉鋼廠在管理方面存在的短板,針對此類問題,煉鋼廠進一步強化管控手段與日常檢查,最大限度降低系統風險,確保安全形勢長穩久順。通過風險分析評估,煉鋼單元熔融金屬安全風險等級均為一般或較大,無重大風險,處于安全受控狀態。七、評估人(簽名)工作人員姓名資格或職務資格證書號報告負責人衛軍民廠長報告編制人王文紅孫衛平楊軍榮劉濤阮少鵬報告審核人李雪峰報告批準人郗九生八、評估日期:201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