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故障模式影響評估方法實施細則

故障模式影響評估方法實施細則

2024-07-23 閱讀 2120

1目的

分析設備故障模式及其影響,對設備檢修策略進行優化,實現對設備的預控管理。

2適用范圍

本細則適用于港電公司范圍內設備風險管理。

3引用文件與關聯文件

3.1?引用文件

3.2?關聯文件

3.2.1生產安全與健康管理子系統(GHFD-03)

3.2.2運行管理子系統(GHFD-04)

3.2.3檢修管理子系統(GHFD-05)

3.2.4危險物品管理子系統(GHFD-06)

3.2.5環境保護管理子系統(GHFD-07)

3.2.6符合法律法規及行業標準管理子系統(GHFD-08)

3.2.7變更管理子系統(GHFD-09)

3.2.8外界服務管理子系統(GHFD-10)

3.2.9緊急應變與關注公眾管理子系統(GHFD-11)

3.2.10生產工程項目管理子系統(GHFD-12)

4術語定義和縮略語

4.1風險等級:風險等級分為重大、較大、一般,共三級。

4.2重大風險等級:指危及機組安全穩定運行,可能對電網造成較大沖擊、可能造成機組強迫停運、可能造成人身事故、可能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設備風險。

4.3較大風險等級:指可能影響機組出力、或造成主要輔機/主要輔助系統強迫停運、可能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設備風險。

4.4一般風險等級:指影響設備正常運行、對人身安全有一定影響的設備風險。

5執行程序及管理要求

5.1評估程序

5.1.1確定故障模式評估小組成員

5.1.2設備風險評估以專業為單位,專業內按照系統進行劃分。

5.1.3對劃分后的系統進行需評估設備的選定。

5.1.4對選定設備按照組件進行劃分,組件的劃分原則以不具備獨立功能為止,可由評估專業組討論后確定。

5.1.5對組件的故障模式進行描述。

5.1.6對組件特定模式故障發生的頻率與故障影響進行評價。據此判定此種故障模式的安健環綜合風險等級。

5.1.7對組件的日常檢查方法、周期檢修方法、故障后的處理方法進行明確。此環節應考慮設備運行狀態檢查、設備運行參數監視、技術監督指標、潤滑周期、定修周期、備品備件、檢修工藝等因素。

5.1.8對實施檢修策略后的設備組件故障風險等級進行再評價。

5.2建立設備故障數據庫,對設備投運后發生的所有故障進行記錄。記錄內容應包括:故障時間、故障表現、故障原因、處理方法等相關內容。

5.3評估管理

5.3.1安全技術部各專業主管組織檢修人員開展設備故障模式與影響評估。

5.3.2根據評估結果對設備日常檢查、定期維護與檢修工作標準進行完善。。

5.3.3出現設備故障后或發現設備劣化趨勢時,應對故障設備的評估進行檢討,予以適當修正。

5.3.4?評估文件要履行審批程序。

5.3.4.1部門(專業)審批流程:

檢修部門:副組長(班長)負責編制、組長(點檢或專工)負責審核、部門經理(點檢長)批準

5.3.4.2公司審批流程:生產技術部各專業主管負責匯總初審,生產技術部經理、副經理負責審核,檢修副總工程師批準。

5.3.5批準后的評估文件可按照專業劃分下發至各部門執行。

5.3.6評估文件應抄送安健環部風險管理主管,風險管理主管對其中各項工作標準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

5.3.7各專業根據每月設備故障情況,對風險評估結果進行修正,每年3月份對評估結果進行總的修編,并進行審批。

5.4?風險等級

5.4.1?按照GHFD-02-01《風險評估管理制度》的要求,風險等級分為重大、較大、一般、低,共四級。

5.4.2?重大風險等級指危及機組安全穩定運行,可能造成機組強迫停運、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事故、可能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設備風險。

5.4.3?較大風險等級指可能影響機組出力、或造成主要輔機/主要輔助系統強迫停運、可能造成較嚴重后果的設備風險。

5.4.4?一般風險等級指影響設備正常運行、對人身安全有一定影響的設備風險。

5.4.5低等級風險指對設備正常運行無影響的設備風險。

6?職責

6.1?細則負責人

由安全技術部經理擔任。負責收集細則執行中的信息及反饋意見,不斷完善細則。對各部門細則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掌握風險管控的總體狀況。

6.2?細則執行人

由安全技術部安全主管擔任。負責公司設備故障模式與影響評估管理,負責設備檢修優化,負責組織修定生產定期工作標準。

6.3?公司領導

負責本公司風險評估的全面管理。負責對風險管控提供人、財、物等資源支持。負責本公司風險管理工作情況進行評審。負責批準公司年度風險管控計劃。

6.4?公司各檢修部門生產技術管理人員

積極參與設備故障模式與影響評估。對管轄設備的運行經歷進行記錄,建立設備狀態數據庫。負責維護定期工作標準,并檢查管轄范圍內工作標準執行情況。對發現的設備故障進行原因分析,對評估文件進行更新。

6.5?現場監察主管

對公司設備故障模式與影響評估工作進行方法指導,對評估結果統一納入風險管理工作中。對檢修策略實施情況評估效果及檢修策略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每季度的最后一個月將檢查出現的問題向細則負責人反饋。

6.6安全技術部專業主管、發電生產專業主管

負責對本專業故障模式評估工作的指導、監督和考核,并每月要對評估結果執行情況進行跟蹤,在月度例會上進行反饋。

6.7員工

積極參與風險評估,認真執行定期工作標準,對設備故障進行及時報告,并參與原因分析。

7?檢查與評價

7.1?每月根據設備故障情況,及時對評估文件進行修正與更新。

7.2?每年8月安全技術部主管應組織對評估文件中的定期工作標準進行檢查。

7.3?安全主管應每季度對該細則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7.4?對重復出現的設備故障應由生產技術部專業主管組織重新進行評估,并根據故障原因分析追究相關管理責任。

篇2:萬科物業培訓評估方法

萬科物業培訓評估的方法

(一).回任工作后的評定方法

結訓后一段時期,通過調查受訓者的工作效益來評定培訓成效。如結訓后每隔六個月,以書面調查或實地訪問的方式,調查受訓后在工作上的獲益情形。實地觀察受訓職工的工作實況,評定培訓的成效。如通過實地觀察發現,受訓后的員工在工作上確能表現出高昂的工作熱誠、良好的工作態度、高度的責任心等,則可認定培訓已產生效果。

調查或訪問受訓員工的主管或下屬,根據所得意見來評定培訓的成效。受訓職工回任工作一段時間后,以書面調查或實地訪問的方式,了解受訓職工的上級主管或下屬對受訓職工在工作上表現的看法,如主管人員是否認為受過培訓的職工的工作有進步。無論是主管或下屬的意見,均為評定培訓成效的重要資料。

分析培訓職工的人事記錄評定培訓的成效。如受過培訓的職工的績效考核較以前有進步,缺勤和請假次數減少,受獎次數增加,則表示培訓對該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已發揮作用。

根據受過培訓與未受培訓的職工工作效率的比較來評定培訓成效。

根據受過培訓的職工是否達到工作標準來評定培訓的成效。

根據可否達到培訓目標來評價培訓的成效。如回任工作后,職工解決了培訓計劃中預期需要解決的問題,或達到了培訓計劃所規定的要求,則說明培訓已產生了效果。

(二)培訓結業時的評定方法

1、應用學識技能的測驗評定培訓成效。參加測驗的員工在培訓開始和結束時用同樣的方式,先后做兩次,把兩次測驗進行比較。

2、應用工作態度調查評定培訓成效。對參加培訓的職工,在開訓和結訓時,用同樣的方式調查職工對工作的態度。

3、調查職工關于培訓的改進建議。在結訓時把培訓調查表發給受訓職工,征求他們對培訓的意見,如職工確能提出有價值的改進建議或其他意見,則表示職工對培訓已獲得應有的重視,并具有更深的認識,可斷定培訓已有成效。

4、記錄培訓期間出席人員的變動情況。在培訓期間,約定若干人員為觀察員,平心靜氣地觀察培訓的開展情況及受訓人員平時對培訓工作的反應,在結訓時提出觀察報告。

5、根據主持培訓及協助培訓的人員的報告來評定培訓成效。

6、根據受訓人結訓成績評定培訓成效。

以上評估方法彼此都不是獨立的,具體操作時可把幾種方法同時結合使用效果更佳。

篇3:路基土石方比例評估變更方法規程

路基土石方比例評估變更方法

在實際的公路工程設計中,一般路基土石方比例評估主要有:

一、路基土石比例沒經鉆探,只是設計單位人員目測評估,主觀因素較大;

二、經初步鉆探評估,評估根據鉆探深度、密度情況而定,比較客觀。

當然公路路基土石方比例在施工過程中,可根據合同包干或變動。以下是某工程土石方比例處理的一例,大家說說各地在處理土石方比例的方法。

某工地:

招標文件中補充技術規范第203節挖方路基的計量的條款(1)規定:路基土石方開挖數量包括邊溝、排水溝、截水溝及挖方段路槽數量,應以監理工程師校核批準的橫斷面線、設計或經批準的變更設計開挖斷面和設計提供的土石方比例為基礎,按路線中線長度乘以監理工程師核準的橫斷面面積進行計算,以立方米計量。在工程施工期間,無論現場實際土石方比例是否發生變化,均按設計提供的土石方比例進行計算,不予調整。

由于在施工圖設計階段,業主未進行地質鉆探,該公路挖方路段的土石方成份,由設計單位勘測人員現場目測判斷評定,評定數據與現場實際成份存在誤差的可能,給雙方造成施工費用上的風險。為降低風險,確保工程順利實施,根據交通部交公路發[2003]94號《公路工程國內招標文件范本》(2003年版)中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參照其他公路的慣例,對該條款進行修正,具體為:路基土石方開挖數量包括邊溝、排水溝、截水溝及挖方段路槽數量,應以監理工程師校核批準的橫斷面地面線和土石分界的補充測量為基礎,按路線中線長度乘以監理工程師核準的橫斷面面積進行計算,以立方米計量。在工程施工期間,若某一斷面或某一路段的現場實際土石方比例與設計文件提供的土石方比例發生變化,且變化幅度超過設計文件提供的土石比例的10%,則對該斷面或該路段的土石方比例進行現場實測評定,實測評定由業主、設計、監理、施工四方人員進行,按加權平均法計算土石方比例,評定后的土石比例作為計量和支付及竣工決算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