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安全教育培訓上崗準入實施細則
一、總則
(一)為規范公司新錄用、轉崗、復崗職工上崗前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培訓工作,提高員工的安全素質,防止和減少種類事故及職業危害,保證員工和企業的財產安全,根據國家和各級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實施細則。
(二)本細則實用于公司內各單位;與公司內各單位形成勞動關系人員;進入公司實習和委托公司進行生產培訓的人員。
(三)生產管理部對各各廠級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實施指導、檢查和監督。
(四)生產設備科對各生產車間級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實施指導、檢查和監督。
二、安全教育培訓
(一)新入廠職工、公司內跨車間調動職工、到公司學習、培訓人員應重新進行入廠“四級安全教育”(公司級、廠級、車間級、班組級),本單位內調動、轉崗以及脫離崗位六個月以上者,應進行三、四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方可從事新崗位工作。
1、一級安全教育。由生產管理部組織實施,教育內容是:
(1)公司簡介及公司安全管理機構設置
(2)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令、法規和職工安全衛生法律、法規;
(3)公司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企業的勞動紀律以及相關規定;
(4)生產特點及危險源點分布
(5)典型事故安全及其教訓,事故預防的基本知識。
2、二級安全教育。由生產設備科組織實施,教育內容是:
(1)廠簡介、生產特點及危險源點分布
(2)通用安全技術和職業衛生基本知識。包括一般機械、電器安全知識、消防知識和氣體防護常識等;
(3)廠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企業的勞動紀律以及相關規定;
(4)本廠安全生產的一般狀況、性質、特點和特殊危險部位介紹;
(5)典型事故安全及其教訓,事故預防的基本知識。
3、三級安全教育。車間級安全教育工作由車間分管安全的副主任安全員組織實施,教育的內容是:
(1)本車間的生產概況,安全衛生狀況;
(2)本車間的主要危險因素,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3)安全設施、個人防護用品、急救器材性能和使用方法,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主要措施等;
(4)典型事故安全及事故處理措施;
(5)自救、互救的相關知識。
4、四級安全教育。班組安全教育由班組長組織實施,教育的內容是:
(1)班組、崗位的安全生產概括,本崗位的生產流程及工作特點和注意事項;
(2)本崗位的職責范圍和應知、應會的內容;
(3)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崗位間銜接配合的安全衛生事項;
(4)本崗位預防事故及災害的措施,安全防護設施的性能、作用、使用和操作方法,個人防護用品的保障及使用方法;
(5)典型事故案例教育
(二)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由政府主管部門進行專業安全教育培訓,經考試合格后,取得特殊操作證方可上崗。
(三)危險化學品崗位作業人員必須組織專門培訓,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
(四)在新工藝、新技術、新裝置、新產品投產前,主管部門(生產管理部)應組織編制新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并組織進行專門的培訓,有關人員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操作。
三、本細則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篇2:P礦煤礦員工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我礦安全教育培訓管理,規范安全教育培訓秩序,保證安全教育培訓質量,促進我礦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健康發展,根據《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所稱安全教育培訓是指以提高煤礦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及其他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為目的的教育培訓活動。
第三條礦安全科負責從業人員安全培訓的組織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制定并落實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建立培訓檔案,詳細、準確記錄培訓考核情況。按上級有關部門的培訓計劃安排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到具備相應資質的煤礦安全培訓機構接受專門安全培訓,組織落實本礦其他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和考核工作。
第二章主要負責人培訓
第四條主要負責人必須到具備相應資質的煤礦安全培訓機構接受專門安全培訓,取得煤炭工業廳頒發的礦長資格證。
第五條主要負責人必須到具備相應資質的煤礦安全培訓機構接受專門安全培訓,取得由煤礦安全監察局頒發的安全資格證,并且每年必須參加一次再培訓。
第三章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培訓
第六條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是指在煤礦企業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人員。具體指:煤礦企業分管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負責人(副礦長、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安檢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及工作人員;生產、機電、調度等部門負責人;采煤、掘進、機運、綜采、通防等區隊長;其他從事安全生產管理的人員。
第七條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參加具備相應資質的煤礦安全培訓機構組織的安全培訓,經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資格證,并且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復審和再培訓。
第八條未取得安全資格證的人員不得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崗位。
第四章特種作業人員培訓
第九條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接受與本工種相適應的、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經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后,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方可上崗作業;未經培訓或考核不及格者,不得上崗作業。
第十條特種作業操作證每兩年復審一次,過期不參加培訓、復審者,操作證自行作廢。
第十一條特殊工種培訓考試不及格者,除交補考費補考之外,另罰款100元/人。對不按時參加補考或補考不及格,拿不到特種作業證者,培訓費自付。
第五章崗前培訓
第十三條井下新從業人員上崗前安全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72學時,如果曾經從事過煤礦行業,憑相關證明可以縮短理論學習培訓時間,但不少于24小時。培訓結束后,安全科組織新工人進行閉卷考試。考試不及格者,重新培訓。考試合格后,必須簽定一年的師徒合同,在有安全工作經驗的從業人員帶領下工作,經再次考核合格,方可獨立工作。地面新從業人員上崗前安全培訓時間不得少于40學時。
第十四條煤礦新從業人員上崗前培訓的主要內容為:企業狀況及發展前景,員工手冊,企業規章制度,國家有關安全形勢,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礦井生產概況、建設與發展狀況、開拓方式、生產系統,煤礦安全規程,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入井安全知識,事故應急救援、事故應急預案演練及防范措施,一通三防安全知識,機電、提運安全知識,掘進安全生產知識,采煤安全生產知識,職業衛生常識,職業病危害防治知識,礦山急救常識,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
第十五條員工改變工種、調換崗位或操作新設備時,以及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的人員,必須經過業務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崗,否則不準上崗。
第十六條對考試合格人員予以每天50元的學習補助,不考試不及格不參加人員不予發放學習補助。
第六章三違人員培訓
第十七條我礦“三違”人員必須接受安全培訓后方可重新上崗,上崗以安全科開具的上崗通知書為準,任何單位不得在沒有接到上崗通知書的情況下安排“三違”人員上崗,否則對單位責任人按“三違”論處。
第十八條“三違”人員培訓時間以安全科書面通知為準,培訓期間按正常上班時間在安全科教室內學習,不得遲到、早退,有事必須請假,培訓時間按請假的天數延后,無故不請假離礦按曠工處理。
第十九條培訓內容是本崗位操作規程、煤礦安全規程、音西煤業“三違”界定標準、礦規、礦紀等有關規定。
第二十條“三違”人員培訓結束,經考試合格后發上崗通知書。
第二十一條“三違”人員學習期間,不予以任何補助。
培訓要求
1)礦所屬各單位必須高度重視員工安全教育與培訓工作。
2)全礦員工必須定期接受安全教育與培訓,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接受培訓。
3)堅持“先培訓、后上崗”的基本用人原則,新員工必須經過培訓才可以上崗。
4)各單位要強力推行“手指口述”,“應知應會”、“危險預知”“反三違樹正氣”等,重視調度會學習及現場提問。
5)各單位培訓管理員必須積極開展各單位的培訓工作并將培訓工作分類存檔,建立培訓檔案。
6)各單位要每月展開一次全員培訓,并對根據培訓進行考核,考核結果需存檔,并上報安全科。
(一)安全科要建立健全培訓擋案,實行從業人員一人一檔。
(二)安全科要及時對主要負責人培訓、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培訓、特種作業人員培訓等培訓考核發證情況進行統計,并填入個人培訓擋案。
第二十六條培訓經費提取制度
為保證安全生產培訓的投入,實行安全生產培訓費用提取制度。礦根據實際需要提取培訓費用,發生的安全生產培訓費用據實列入成本費用。
第二十七條全員培訓質量檢查評估制度
培訓質量檢查評估,應從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實效性出發,貫穿整個培訓過程和學員上崗后的一段時間內,由專門檢查評估小組,結合每一階段的特點,采取相應的評估方法,對整個培訓工作實行全過程控制。
(一)課堂效果評估制度
1、檢查受訓者上課記錄的筆記,看受訓者是否認真聽講并記筆記。
2、檢查授課人員是否備課,內容是否充實、有針對性、實用性。
(二)培訓考評制度
為了保證培訓質量,提高培訓回報率,培訓后培訓管理者要對受訓員進行考核、評價。考試是考核、評價培訓質量的又一重要環節。內培一律采用閉卷考試,考題要堅持密切聯系實際,并嚴格監考及改卷制度。
(三)培訓質量跟蹤制度
培訓質量跟蹤制度與考評制度是緊密相關的。考評要根據質量跟蹤的結果進行。
1、受訓者返崗后,培訓部門要派人定期跟蹤反饋,以發現受訓者在各方面的進步,考察員工是否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實際操作水平是否提高了。也可進一步發現工作中仍然存在的問題,為下一次的培訓計劃提供制定的依據。
2、調查方式采取座談和填寫調查表相結合的方式。
參加人員為:
(1)單位分管培訓的領導;
(2)參加培訓后,返回工作崗位工作的在職職工。
3、調查座談內容:
(1)培訓的內容、方式與培訓對象實際生產需要是否合理銜接;
(2)職工對培訓活動有何建議,是否有“三違”現象。
4、被調查單位應認真填寫調查表各項內容,并交勞動人事科。
(四)培訓效果評估制度
1、對學員的考核:包括學員的考試成績優秀率、及格率,培訓前后實際操作水平的真正變化,培訓前后態度上的真正變化。
2、對授課人員的授課情況進行評估。
3、對計劃的實施情況進行評估。
第十章附則
第二十九條本制度由礦安全科制定,由礦安全科負責解釋。
第三十條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執行。
篇3:外包施工隊員工安全教育制度
第一條目的
為預防和減少外包施工隊發生各類事故,根據《迪慶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職工安全教育制度》的要求,結合生產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堅持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對新入礦的員工必須接受礦、工區(車間)、隊(組)三級安全教育,不得少于72小時。并經考試合格,方能上崗作業。
第三條承包施工工程的項目負責人,必須按時組織員工參加項目部每周兩次的安全活動及安全學習。隊(組)班前會上必須進行班前安全教育和安全學習,使每個員工懂得在安全生產工作中自我防范,做到三不傷害;全年所屬員工在崗安全學習時間不得少于20小時。
第四條調換工種人員必須到項目部接受安全教育,再經過隊(組)安全教育,項目部記錄在案后,才能上崗作業;員工必須自覺接受安全知識教育,參加安全技術學習。
第五條離崗15天以上的員工必須經過項目部、隊(組)的安全教育,方能安排工作。
第六條新入礦的員工上崗后,必須指定有經驗的師傅帶領,工作滿四個月后,經跟蹤考核合格才能獨立工作。
第七條隊(組)安全教育內容:
(1)勞動紀律、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及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2)違章事故案例及預防事故措施;
(3)安全、消防、環保裝置及工器具、個人防護用品的性能及使用辦法。
(4)事故應急處理措施和救護知識。
第八條處罰
(1)項目部對外包施工隊員工的安全教育必須列為本單位職工教育計劃的內容,開展三級安全教育、復崗、轉崗等日常的安全教育工作,教育情況登記臺帳,并建立外包施工隊班組建設臺帳。此項工作公司將納入安全管理綜合量化評估考核的內容;
(2)凡未經安全教育培訓,安排員工上崗的,一經查實,一次給予外包施工隊500元/人•次,年內出現三次,不再允許其承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