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生產崗位員工安全教育內容

生產崗位員工安全教育內容

2024-07-23 閱讀 5469

1入廠教育

1.1新員工上崗前必須進行廠級、車間級、班組級三級安全教育。三級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40學時。

1.2廠級安全教育由人事勞動政工部負責,安全監察部、生產技術部等部門參加。安全教育應包括職業安全健康法律、法規,通用安全技術、職業安全健康和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識,本公司職業安全健康規章制度及狀況、勞動紀律和有關事故案例等項內容。

1.3車間級安全教育由車間負責人組織實施。安全教育應包括本車間職業安全健康狀況和規章制度,主要危險危害因素及安全事項,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主要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1.4班組級安全教育由班組長組織實施。安全教育應包括如何遵章守紀,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崗位間工作銜接配合的安全事項,典型事故案例,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確使用方法等項內容。

1.5新員工應通過三級安全教育,并經《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現場安全工作規程》等規程制度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2特殊工種教育

2.1從事起重、電火焊、帶電作業等特種作業的人員必須經過專門的安全知識與安全操作技能培訓,并經過考核,取得特種作業資格,持證上崗。

2.2在實施新工藝、新技術或使用新設備、新材料時,必須對有關人員進行相應的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

2.3主管部門應經常進行專業性安全技術和災害事故案例教育,不斷提高安全技術水平。

3日常安全教育

3.1各級領導應對員工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教育,增強安全意識,提高安全素質,使員工自覺地遵紀守法,履行安全職責,確保安全生產。

3.2各單位要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和培訓活動,并利用網絡、電視、安全簡報等多種形式,廣泛進行宣傳教育。

3.3對危險性作業,作業前必須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提出具體要求,進行危險源辨識,并采取預控措施。

4員工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三個月以上,必須進行相應的車間級或班組級安全教育,并經《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現場安全工作規程》等規程制度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生產一線人員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時,必須經過專門的安全知識與安全操作技能培訓,并經過考核合格才能上崗。

5外單位的施工人員、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負責人,由安全監察部進行安全資質審查。在進入施工現場前,項目管理單位要對施工的全體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必要時進行安全技術培訓。施工人員通過《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及相關電力行業安全知識的培訓,考試、考核合格方可進入施工現場。

6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有權發布調度命令人員,每年6月前要進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現場安全工作規程》、《電網調度規程》、事故調查有關規定等規程制度和安全技術的培訓和考試,書面公布有資格擔任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名單。

7基層領導、生產管理人員在每年6月前進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南方電網公司管理制度”、《電網調度規程》事故調查有關規定等規程制度考試。

8駕駛員在每年6月前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公司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等規程制度考試。

篇2:駕駛員崗位安全教育制度

一、駕駛員要認真學習道路交通法規,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增強安全意識,按時參加各類安全教育和培訓,嚴格執行行車規則。

二、車隊要堅持每月一次的安全教育活動,及時傳達上級和交通管理部門的有關指示精神,認真總結安全行車的經驗和分析典型事故的教訓,不斷增強安全防范意識。

三、客戶服務部安全教育例會每月不得少于一次,每月對送貨駕駛員的安全情況進行一次講評,總結推廣先進經驗。

四、安全教育活動檔案不在局(公司)的駕駛員要自覺參加所在地交警中隊舉辦的安全教育活動。

五、車隊要定期利用一些典型的事故案例進行分析教育,認真吸取他人的教訓,警示駕駛員要文明行車,嚴守規則,確保安全。

六、根據上級要求并結合局(公司)實際,辦公室(車隊)每年要組織駕駛員進行業務培訓,并進行道路交通法規和安全行車常識測試,對多次測試不合格的駕駛員要及時向領導匯報,并提出整改處理意見。

七、局(公司)組織的安全教育活動,無特殊情況一律不得請假、缺席,車隊要嚴格考勤。

八、定期組織駕駛員開展業務技能比武競賽,對優勝者給予一定幅度的物質獎勵。

九、每年邀請市交警大隊事故處理中隊的領導進行實例教育,著力提高駕駛員事故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

十、車隊對各類培訓教育要做好臺帳記錄,以便備查。

篇3:特種設備安全教育人員崗位職責

特種設備安全教育人員崗位職責

1、向本單位各特種設備使用部門具體傳達國家最新安全生產及有關特種設備的政策、法律、法規、文件精神和相關技術規范、標準。組織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培訓工作。

2、及時向領導匯報上級部門有關安全生產的精神要求,并通過書面形式傳達至各部門。

3、制定、完善各特種設備工種的安全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操作規程、安全管理制度。

4、督促檢查本單位各臺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的記錄(包括使用運行記錄、維護保養記錄、自行檢查記錄等)

5、根據本單位登記在冊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臺帳,按照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的有效期,制定作業人員培訓計劃,報請主管領導審批后,與發證部門取得聯系,及其進行復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