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館鋼筋工程施工方法措施
體育館鋼筋工程施工方法
1、方法特點
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的施工較為復雜,由于其結構的特殊性,其鋼筋綁扎施工方法也與普通的結構有較大的區別,特別是梁柱的鋼筋綁扎最為明顯。這就對該結構的梁柱鋼筋綁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現在鋼筋與鋼結構構件之間的連接和交叉作業方面。體育場為超大鋼骨柱,通過進行節點構造處理和技術措施不但解決了許多交叉作業施工難題,并且提高了施工進度,使該超大柱、梁的施工得以順利進行。
針對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的梁柱鋼筋特點:鋼筋規格大,間距小,操作空間受限制,相互影響較大,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藝流程,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制定各工序之間的施工穿插順序,確定了施工速度快、效率高、針對性強的施工方法。有效的解決了該結構的鋼筋施工難的問題。
2.工藝原理
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梁鋼筋綁扎,通過提前進行定位,首先安裝主筋的,再套箍筋,鋼筋全部完成后進行模板施工的組織順序,確定了梁鋼筋的施工方法。柱鋼筋則采用提前嚴格定位,整體先安裝箍筋,再連接主筋的施工方法,大大提高了組合柱鋼筋綁扎速度。
3.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3.1施工工藝流程
3.1.1鋼柱施工工藝流程詳見圖1.
3.1.2鋼梁施工工藝流程詳見圖2.
鋼梁清理→焊接定位鋼筋→焊接錨固鋼板→連接安裝梁下部主筋→連接安裝梁上部主筋→綁扎內箍筋→連接安裝內箍筋外的縱向鋼筋→安裝綁扎梁腰筋→外箍筋綁扎→掛防裂網→掛保護層墊塊→隱蔽驗收。
3.2型鋼混凝土柱鋼筋操作要點
3.2.1柱插筋施工要求:柱插筋在下層梁板混凝土澆筑前安裝完畢。插筋向下的錨固長度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出板面的長度應滿足:接頭位置相互錯開50%,高低接頭間距大于35d;低接頭的位置距板面的尺寸應不小于柱長邊尺寸(圓柱直徑)、六分之一柱凈高、500mm中的最大值。在梁面處用一套完整的箍筋對插筋進行定位,該箍筋與梁箍筋焊接牢固。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專人進行看護。
3.2.2主筋位置復核:依據軸線放出柱的位置線,逐個檢查柱主筋的位置,其保護層厚度復核要求,相鄰主筋之間的距離均勻,最小間距不應小于50mm。
3.2.3焊接定位鋼筋:在主筋的內側焊接定位鋼筋,其縱向間距控制在2米,定位尺寸通過吊線等方式確定。定位鋼筋規格選用依據柱截面的大小確定。
3.2.4連接柱定位主筋:選取柱的每個側面兩根主筋作為定位主筋(通常不要選取柱的四角主筋,因為該主筋先行連接,影響箍筋的彎鉤安裝到位)。對該部分主筋進行連接,并與定位鋼筋綁扎牢固。
3.2.5柱箍筋
3.2.5.1箍筋制作:箍筋的制作尺寸及形式依據柱截面尺寸及鋼筋的規格確定,柱截面大或鋼筋規格大的箍筋可以進行分段制作,通過直螺紋等方式連接,如圖3所示。柱箍筋端頭應彎成135度,平直部分長度不小于10d(d為箍筋直徑)。在梁柱接頭處的箍筋要分段制作,搭接焊成封閉箍筋,在鋼梁制作時,腹板上開孔,以滿足箍筋穿過,該箍筋做法。
3.2.5.2箍筋綁扎:先安裝內箍筋,再安裝外箍筋。每一層內箍完成后,進行下一道內箍,內箍綁扎一步操作架高度后,再從下向上綁扎外箍。箍筋綁扎的高度不要超過應方便主筋連接的高度為宜(高度太高主筋連接不便,高度低主筋連接后影響下一次箍筋綁扎)。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處與主筋交點均要綁扎,主筋與箍筋非轉角部分的相交點成梅花交錯綁扎。箍筋的彎鉤疊合處應沿柱子四角交錯布置,并綁扎牢固。箍筋設置的拉筋應鉤住箍筋。
3.2.6柱主筋連接:主筋從上向下插進箍筋內,與下部接頭進行連接。主筋連接從一角沿著柱外側連續將鋼筋連接,有內層鋼筋時,先連接內層鋼筋,再連接外層鋼筋。主筋連接好后及時進行全面綁扎。
3.2.7柱筋保護層:最后安裝保護層墊塊,墊塊應綁在柱豎筋外皮上,間距1000mm,墊塊采用特制的塑料墊塊。自檢合格后進行隱蔽驗收。
3.3型鋼混凝土梁操作要點
3.3.1將鋼梁表面清理干凈,檢查施工作業的操作平臺,搭設穩固,防護安全。
3.3.2鋼筋定位:依據梁標高及軸線位置確定梁面鋼筋的高度及水平位置。在梁面鋼筋的下表面焊接定位橫擔鋼筋,并在鋼梁底搭設用于臨時支撐梁底鋼筋的支架(在箍筋綁扎前將主筋支起,主筋比設計位置高即可,同時支架的位置不能影響套箍筋)。橫擔鋼筋選用大直徑的鋼筋,縱向間距3米(依據梁主筋的直徑大小確定其縱向間距,確保主筋不下墜為準)。
3.3.3焊接梁端錨固用的鋼板:依據主筋的位置,確定鋼板位置,其上表面高度與主筋的下表面平齊。在不能滿足錨固要求的梁端部部分梁主筋端部與鋼柱的翼緣板相交,鋼筋平直段錨固長度不能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通過在鋼柱上焊接鋼板,將主筋焊接在鋼板上,達到錨固要求。鋼板出鋼柱表面的寬度大于5d+50mm(d為鋼筋直徑)。焊縫為全熔透焊接,鋼板的焊接斷面面積大于鋼筋的斷面面積。
3.3.3主筋安裝:
3.3.3.1主筋順序:先安裝內箍筋內的主筋,內箍筋安裝后,再安裝內箍筋外的主筋。首先進行梁底鋼筋安裝,再安裝梁面鋼筋。
3.3.3.2主筋安裝:梁面或梁底鋼筋全部放置在一排上,不允許有二排鋼筋(二排鋼筋影響另一方向的鋼筋安裝位置)。主筋擺放完畢后,檢查鋼筋的端頭錨固、接頭位置、接頭面積百分率等復核要求后,鋼筋接頭連接。
3.3.3.3鋼筋錨固:不受鋼柱影響的主筋直接錨固到墻或柱內。需要在鋼板上焊接錨固的主筋,在箍筋綁扎完畢后進行焊接。
3.3.3.4鋼筋連接:鋼筋連接接頭位置下部鋼筋接頭在梁端跨度的三分之一范圍內,上部鋼筋接頭梁中跨度的三分之一范圍內。鋼筋連接從一端向另一端依次進行,若為搭接連接,其搭接長度要復核要求。鋼筋的連接具體規定:
a)受力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
b)若采用綁扎搭接接頭,則接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接頭宜相互錯開。鋼筋綁扎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倍搭接長度(Ll)。凡搭接接頭中點位于該區段的搭接接頭均屬于同一連接區段。位于同一區段內的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為25%;
c)當鋼筋的直徑d>18mm時,不宜采用綁扎接頭.
d)縱向受力鋼筋采用機械連接接頭或焊接接頭時,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值)且不小于500mm。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規定,當設計無規定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在受拉區不宜大于50%;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頭;當采用機械
連接接頭時,不應大于50%。
3.3.4箍筋安裝:箍筋制作為整箍筋。在梁面兩側主筋上按照設計間距劃位置點。箍筋的開口放置在梁面,相鄰開口錯開放置。箍筋從下向上拉開后套在梁主筋上,同時將箍筋上部與主筋綁扎牢固。箍筋綁扎要將箍筋與主筋、腰筋的交點全部綁扎牢固。
3.3.5腰筋安裝:內箍筋安裝完畢后,將靠近內箍筋一側的腰筋綁扎在箍筋上,將外側腰筋臨時固定在箍筋上,外箍筋全部綁扎完畢后進行綁扎到位。
3.3.6外箍筋綁扎與內箍筋做法相同,綁扎完畢后,綁扎拉結鋼筋,最后將梁底部鋼筋落到箍筋上并綁扎牢固。
3.3.7焊接主筋錨固段,由專業焊工進行焊接,雙面焊接,焊縫長度不小于5d。
3.3.8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控制措施一般在梁底部采用細石混凝土墊塊或塑料墊塊,側面采用塑料卡。
3.3.9最后加防裂網,防裂網用扎絲綁扎牢固,綁扎點間距控制在500mm。最后進行驗收。
3.4季節性施工
3.4.1冬期施工時應及時清除鋼筋綁扎部位的積雪、冰霜,并注意防滑。
3.4.2對在負溫條件下進行鋼筋焊接,必須有保溫措施,焊接完畢及時進行保溫,防止聚然冷卻,影響鋼筋的焊接后強度及韌性。
4設備機具及材料
4具:鋼筋鉤子、撬棍、鋼筋扳子、鋼絲刷子、石筆、墨斗、管鉗等。監測用具:鋼卷尺。
4.2物資準備
4.2.1鋼筋:驗證進場鋼筋的數量、外觀質量和出廠合格證明。進場鋼筋進行抽樣試驗檢驗,鋼筋表面無銹蝕及油污。
4.2.2鉛絲:采用22#鉛絲,其長度依據鋼筋規格參考表1。
表1鋼筋綁扎鋼絲長度參考表(mm)
鋼筋直徑(mm)6~810~1214~1618~
6~
10~
14~
18~
4.2.3電焊條:依據需要焊接鋼筋的級別,確定電焊條的級別、規格。詳見表2。
電弧焊焊條型號
鋼筋級別焊條型號備注
HPB235E4303
HRB335E4303
HRB400E5003
4.2.4直螺紋套筒:當采用直螺紋連接時,按需要連接的鋼筋規格,選用
相應的直螺紋套管。
5質量控制
5.1質量要求
5.1.1主控項目:鋼筋安裝時,受力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5.1.2一般項目:鋼筋安裝位置的偏差應符合表7-3規定。
表3鋼筋安裝位置的允許偏差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1綁扎
鋼筋網長度、寬度±10尺量檢查
2網眼尺寸±20尺量連續三檔,取其最大值
3綁扎鋼筋骨架長度±10尺量檢查
4寬度、高度±5
5受力
鋼筋間距±10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
取其最大值
6排距±5
7梁保護層厚度±5
8綁扎箍筋、構造筋間距±20尺量連續三檔,取其最大值
9鋼筋彎起點位移20尺量檢查
注:1、檢查預埋件中心線位置時,應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并取其中的較大值;
2、表中梁類構件上部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合格點應達到90%及以上,且不得超過表中數值的1.5倍的尺寸偏差。
5.2、質量控制要點
5.2.1鋼筋制作的尺寸準確,必須經過驗收后進行施工。
5.2.2鋼筋定位嚴格控制,定位措施必須驗收合格。
5.2.3各部位的鋼筋綁扎先后順序要正確。
5.2.4重視與其余工種的協調,明確各工種之間的先后順序。
5.3其他質量控制要求
5.3.1缺扣、松扣的數量不超過綁扣數的10%,且不應集中。
5.3.2彎鉤的朝向應正確,綁扎接頭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搭接長度不小于規定值。
5.3.3箍筋的間距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有抗震要求時,彎鉤平直長度為10d,彎鉤角度為135?。
5.3.4安裝電線管、暖衛管線或其他設施時,不得任意切斷和移動鋼筋。
6、安全與環境保護
6.1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裝備(防滑鞋、手套、工具袋等)并正確使用。
6.2施工機械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并有防護裝置,應有可靠接地。
6.3鋼筋搬運過程中應注意安全保護,防止鋼筋碰傷、擠傷人。
6.4鋼筋操作平臺搭設牢固,安全防護完善。
6.4注意鋼筋機械的使用時間,控制噪聲排放。
6.5鋼筋頭等下腳料應及時清理,集中堆放。
篇2:鋼筋施工安全文明管理細則
鋼材、半成品等應按規格、品種分別堆放整齊,工作臺要穩固,照明燈具必須加網罩。
多人合運鋼筋,起、落、轉、停動作要一致,人工上下傳送不得在同一垂直線上。鋼筋堆放要分散、穩當,防止傾倒和塌落。起吊鋼筋骨架,下方禁止站人,必須待骨架降落到離地面1m以內才允許靠近,就位支撐好方可摘鉤。
在高空、深坑綁軋鋼筋和安裝骨架,須搭設腳手架和馬道。綁扎立柱、墻體鋼筋,不得站在鋼筋骨架上和攀登骨架上下。綁扎基礎鋼筋時,應按施工設計規定擺放鋼筋,鋼筋支架或馬凳架起上部鋼筋,不得任意減少馬凳或支架。綁扎挑梁、外墻、邊柱鋼筋,應搭設外掛架或安全網。綁扎時掛好安全帶。
手持電動工具的使用應符合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工具的電源線、插頭和插座應完好,電源線不得任意接長和調換,工具的外絕緣應完好無損,維修和保管應有專人負責。
氧氣機不得爆曬、倒置、平使,禁止沾油。氧氣瓶和乙炔瓶工作間距不小于5m,兩瓶同焊工操作點間的距離不得小于10m。
鋼筋氣壓焊施工時焊接夾具的滑動部分應注意加注潤滑油;使用高壓電動油泵時,嚴禁超過油泵的額定油壓。
鋼筋電渣壓力焊施工時所有輸電線路必須絕緣良好;維修焊接設備時,必須在切斷電源之后進行;操作者需要穿戴必要的防護用品;運輸和吊卸設備過程中應避免碰撞;焊接電源應放置于通風良好和干燥地方,所有電源線特別是控制線避免硬拉損傷;焊接夾具避免重物擠壓。
進入施工現場正確戴好安全帽。對鋼筋施工中的薄弱部位、環節以重點控制,做到現場有人監督、指揮。
篇3:鋼筋的施工安全技術規定
1鋼筋加工機械設備進場必須經檢查驗收合格,安裝應堅實穩固,室外作業應搭設機棚。
2鋼筋加工機械操作人員需經專業知識培訓合格方可操作,特殊工種電焊工、預應力張拉工必須持證上崗。
3操作人員應按規定配備和正確使用各種勞動保護用品。
4高處作業時不得將鋼筋集中堆放在模板和操作平臺腳手板上,也不要把工具、鋼箍、短鋼筋隨意放在臨邊洞口邊緣,以免滑落傷人。
5如遇大風雷雨天氣必須停止露天作業,防止雷擊傷人。
6搬運鋼筋要注意附近有無障礙物,架空線路和其他電氣設備,防止鋼筋在回轉時碰斷線路或發生觸電事故。穿越馬路應注意避讓車輛及行人,以免發生交通傷人事故。
7起吊鋼筋時,規格必須統一,不得長短參差不齊,必須用鋼絲繩及繩卡捆綁結實,細長鋼筋不準一點吊運。
8鋼筋成型加工制作必須在地面鋼筋加工棚內進行,不準在高處制作。
9人工調直鋼筋時,鐵錘的木柄要堅實牢固,不得使用破頭、缺口的錘子。敲擊時用力應適中,前后不準站人。
10人工鏨斷鋼筋時,作業前應仔細檢查使用的工具,鐵鉗手柄不得短于500㎜。鋼筋鏨斷剩300㎜~400㎜時,必須壓緊,以防飛出傷人。打錘與掌鏨人必須互程斜角,不準對面操作。
11在制作臺上使用齒口扳手彎曲鋼筋時,操作臺必須穩固可靠,三角板應與操作臺面固定牢靠。
12使用鋼筋調直切斷機時,料架、料槽應安裝平直,并對準導向筒、調直筒和下切刀孔中心線。使用前應檢查傳動機構和工作裝置、調整間隙、緊固螺栓,確認正常,起動空轉,并應檢查軸承無異響,齒輪嚙合良好,運轉正常后,方可作業。
13使用鋼筋彎曲機時,應按加工鋼筋的直徑和彎曲半徑要求,裝好相應規格的芯軸和成型軸、擋鐵軸。芯軸直徑應為鋼筋直徑的2.5倍。使用前應檢查并確認芯軸、擋鐵軸、轉盤等無裂紋與損傷,防護罩堅固可靠,空載運轉正常后,方可作業。
14綁扎基礎承臺鋼筋時,應先排除坑內積水,檢查坑壁支護是否穩固。作業人員上下應走坡道或下人梯子,基坑邊緣不準集中堆放鋼筋,防止堆載過重引起坑壁坍塌滑落。預留的立柱鋼筋必須用鋼筋架子固定。
15綁扎立柱、墻體鋼筋和安裝骨架,不得站在骨架上和墻體上安裝或攀登骨架上下,應在腳手架上操作,登高梯子上下。
16起吊鋼筋骨架網片,下放禁止站人,必須待骨架降到距模板1m以下時作業人員方可靠近,待骨架支放穩固后方可摘鉤。
17綁扎梁板(蓋梁、箱梁、防撞墻等)鋼筋應按高處作業規定搭設登高操作腳手,懸空作業應有可靠的立足點,并且必須使用安全帶,安全帶必須掛設牢靠,
18應根據冷拉鋼筋的直徑,合理選用卷揚機,卷揚機前應設置防護擋板。卷揚機鋼絲繩應經封閉式導向滑輪并和被拉鋼筋水平方向成直角,卷揚機的位置應使操作人員能見到全部冷拉場地,卷揚機與冷拉中線距離不得小于5m。
19冷拉場地應在兩端地錨外側設置警戒區,并安裝防護欄板及警告標志。無關人員不得在此停留,作業人員在作業時必須離開被冷拉鋼筋2m以外。
20冷拉作業前,應檢查冷拉夾具、夾齒應良好,滑輪拖拉小車應潤滑靈活,拉鉤、地錨及防護裝置均應齊全、牢固。確認良好后,方可作業。
21卷揚機操作人員必須聽從指揮人員啟動信號,并待所有人員離開危險區后方可啟動機器。冷拉應緩慢、均勻。當有停車信號或見到有人進入危險區時,應立即停拉,并稍稍放松卷揚機鋼絲繩。
22用延伸率控制的裝置,應裝設明顯的限位標志,并應由專人負責指揮,嚴禁超拉。
23作業后,應放松卷揚機鋼絲繩,落下配重,切斷電源,鎖好開關箱。
24對焊機應安置在用防火材料搭設的工棚內,并應配置相應的滅火設備。作業場地周圍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25對焊機必須配備專用開關箱,對焊機及開關箱的金屬外殼必須作保護接零或保護接地。
26焊接前應檢查并確認對焊機的壓力機構靈活、夾具牢固、氣壓、液壓系統無泄漏,一切正常后,方可施焊。
27焊接前,應根據所焊鋼筋截面,調整二次電壓,不得焊接超過對焊機規定直徑的鋼筋。
28斷路器的接觸點,電極應定期光磨,二次電路全部連接螺絲應定期緊固。冷卻水溫度不得超過40℃,排水量應根據溫度調節。
29焊接較長鋼筋時,應設置托架,配合搬運鋼筋的操作人員,在焊接時應防止火花燙傷。
30閃光區應設置擋板,與焊接無關的人員不得入內。
31焊工作業時,應穿戴焊工專用手套、絕緣鞋,手套、絕緣鞋應保持干燥。在潮濕的地方作業,應用干燥的木板或絕緣膠片作墊板。
32施工現場電焊作業應履行三級動火申請審批手續,作業前,應根據申請審批要求,清理施焊現場10m內的易燃易爆物品,并采取規定的防護措施。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
33電焊機電源線路及專用開關箱的設置,應符合電焊機的安全使用要求,并必須安裝二次空載降壓保護裝置和防觸電保護裝置。電焊機開關箱及電源線路接線和線路故障排除必須由專業電工進行。
34雨雪天不得在露天電焊作業。在基坑、管道、地道、沉井等潮濕場所作業時,作業人員應穿絕緣鞋并站在干燥的木板或絕緣物品墊塊上作業。
35電焊機導線應有良好的絕緣,不得將電焊機導線放在高溫物體附近。電焊機導線和焊接線不得搭在易燃易爆和帶有熱源的物品上,接地線不得接在管道、機床設備和建筑物金屬構架或軌道上。
36電焊機導線長度不宜大于30m。當導線通過道路必須架空或穿入防護管內埋設在地下,當導線通過軌道時,必須從軌道下面穿過。當導線絕緣層破損或斷股時,應立即更換。
37電焊鉗應有良好的絕緣和隔熱能力。電焊鉗握柄必須絕緣良好,握柄與導線連接應牢靠,接觸良好,連接處采用絕緣布包好并不得外露。
38高處電焊作業,應有可靠的作業平臺與防護設施,懸空作業必須有可靠的立足點及系好安全帶。電焊作業場所周圍和下方應采取隔離與防火措施并由專人監護。
39更換場地移動焊把線時,應切斷電源。作業人員不得用胳膊夾持電焊鉗。嚴禁手持把線爬梯、登高。
40焊接過程中,如焊機發生不正常的響聲,變壓器絕緣電阻過小導線破裂、漏電等情況,均應立即停機進行檢修。
41室內電弧焊時,應有排氣通風裝置,焊工操作地點相互之間應設擋板,以防弧光刺傷眼睛。
42整盤預應力鋼絲束堆放必須穩固防止傾倒傷人,拆包放長鋼絲束必須在專用轉盤上進行,防止鋼束彈出傷人。
43使用切割機切斷鋼絲束前,須檢查機械運轉是否正常,有否二級漏電保護,切割機后方不準堆放易燃物品,
44張拉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
45張拉器具、設備、錨具等均應按規定檢驗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
46預應力張拉作業應編制安全技術措施方案,并由項目工程師簽署張拉令及履行相應的安全技術交底手續后方可實施張拉作業。
47張拉作業周圍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域內,構件張拉兩端不準站人,并設置可靠有效的防護措施。
48選擇高壓油泵的位置時,應考慮在張拉過程中錨具構件出現突然損壞時,操作人員能立即避開。油泵與千斤頂之間的所有連接點及鋼管的喇叭口,必須完好無損,連接螺母必須旋緊,油表等接頭處應有膠布包扎,以防漏油噴射傷眼。
49千斤頂支腿必須與梁端的錨錠板接觸穩固,位置正直對稱,嚴禁多加墊鐵。曲線預應力張拉時應使張拉力作用線與孔道中線末端的切線重合,直線預應力張拉時,應使張拉力作用線與孔道中心線重合。
50張拉預應力筋時,應做好端頭安全防護工作,設單側警戒區防止張拉時斷裂鋼筋傷人。張拉作業應由專人負責指揮,操作時嚴禁摸踩及碰撞預應力筋,在量測預應力筋的伸長值及固定錨固鋼絲束時應停止開動千斤頂。每次張拉完畢,必須稍等幾分鐘時間后再拆卸張拉設備。
51張拉過程中,必須隨時注意非正常情況的出現,密切關注張拉值的大小必須與計算之相適應,當壓力表指針不復零位,張拉機械發生故障時,必須停止張拉,會同施工技術人員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進行張拉。
52在高處張拉預應力作業,作業人員必須在符合安全標準的腳手架或操作平臺上進行作業,在無臨邊防護或懸掛吊籃上作業,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掛好保險鉤。
53孔道壓漿時,掌握噴嘴的人必須帶防護鏡、穿雨鞋、戴手套,噴嘴插入孔道時,噴嘴后面的膠皮墊圈要壓緊在孔洞上,待砂漿壓漿泵與膠皮圈連接牢固后,才能進行壓漿灌注,堵灌漿孔時,作業人員應站在孔的側面,以防砂漿噴出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