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綁扎施工工藝(7)
鋼筋綁扎施工工藝(七)
1梁鋼筋綁扎工藝
模板清理→畫主次梁箍筋間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層縱筋及彎起筋→穿梁腰筋并與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層縱向架立筋→附加筋→按箍筋間距綁扎→穿次梁上層鋼筋→綁扎次梁鋼筋→設置鋼筋保護層墊塊→驗收
*梁上下鐵的鋼筋接頭位置必須按照設計、規(guī)范要求,節(jié)點構造依據(jù)設計和11G101-1施工。
*鋼筋綁扎時,鋼筋相交點必須全部綁扎,采用八字扣綁扎,必須保證鋼筋不位移。鋼筋搭接范圍內,除交叉點外,應另加三道絲扣進行綁扎,中間一道,兩端各一道;
*綁扎箍筋與架立筋的連接點,箍筋閉口處彎勾在梁中交錯綁扎。梁端第一個箍筋距端面50mm,且梁兩端箍筋按設計要求加密布置。箍筋彎勾135°,平直部分長度10d
*梁鋼筋保護層墊塊(或塑料卡)放置必須放置到位。
*交叉梁位置必須按照方案執(zhí)行,分清先后綁扎順序。
*綁扎過程中,次梁筋讓主梁筋、梁筋讓柱筋。
*上部縱向鋼筋與箍筋用套扣法綁扎。
*雙排受力鋼筋之間用短鋼筋隔開,使其間距符合要求。
2板鋼筋綁扎工藝
*基礎底板鋼筋綁扎工藝
砼墊層清理→彈鋼筋位置線→鋪設底層鋼筋→放墊塊→綁扎鋼筋→敷設專業(yè)管線→擺放馬凳→標識上層鋼筋網(wǎng)間距→鋪設上層鋼筋→二次放線確定插筋位置→柱插筋→驗收
*底板鋼筋綁扎前先彈好地梁、柱軸線及模板線,并根據(jù)放樣圖紙分出底板鋼筋控制線;然后再進行排筋,遵循先基坑,再梁板筋,后插筋的順序。所有板筋交叉點均須綁扎,不得漏扣。
*底板、梁鋼筋先鋪短向后鋪長向,每步操作均應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底板鋼筋綁扎完畢后,將柱線引至上鐵表面,插柱立筋。
*柱插筋均按圖紙要求留設短筋。柱插筋必須保證砼面上有兩道水平鋼筋;以下有兩道水平鋼筋進行限位固定。
*底板下鐵墊塊采用細石混凝土制作,墊塊間距為600mm,一邊綁扎一邊墊,防止墊塊受集中荷載而破碎。基礎綁扎完畢,在下層網(wǎng)片上擺放鋼筋馬凳或鋼筋支架,用三級鋼25直徑鋼筋每不大于1.8M設一道通長水平支撐,下面每間隔1.8M設鋼筋直撐,每1.8設對角斜撐。馬凳與底層鋼筋網(wǎng)片焊接,來確保馬凳的穩(wěn)定性,具體馬凳高度根據(jù)底板厚度確定。
斜撐立撐
水平支撐
獨立基礎鋼筋馬凳平面圖鋼筋馬凳立面圖
*注意事項:
1)基礎底板鋼筋接頭位置:上鐵在支座1/3范圍,下鐵在跨中1/3范圍。
2)底板板筋兩根鋼筋交叉點需全部綁扎,不得跳扣。綁絲應朝向砼內部。
3)底板筋綁扎完畢后需認真檢查預留插筋的位置及牢固性,正確無誤后方可澆注砼。
4)澆注砼時,派專人負責看筋,以保證柱預留筋的位置正確。
5)為保證墻柱插筋位置在砼澆注時不發(fā)生偏移,在緊靠上鐵表面布置一道同柱水平鋼筋的附加鋼筋,并保證砼面上有兩道水平鋼筋。
3樓板鋼筋綁扎工藝:
清理模板→在模板上畫鋼筋分檔線→綁扎板下受力筋→設置馬凳筋→綁負彎距鋼筋→設置鋼筋保護層墊塊→局部調整→驗收交接
*模板支設并交接完畢,清理模板上的雜物,用鐵紅在模板上彈出主筋分隔線及分布筋間距。
*按彈好的間距擺放受力主筋,然后邊擺放分布筋邊綁扎,一般用順扣方式綁扎。除邊沿鋼筋交點全部綁扎外,其余相交點可以交錯綁扎。雙向板鋼筋相交點全部綁扎。
放置馬凳筋,馬凳筋的高度應為上下層鋼筋間的凈距。然后布置上層鋼筋,上層鋼筋相交點全部綁扎。
樓板負彎距主筋在梁通長連續(xù)布置,不得截斷。在板邊沿,板受力筋在梁上錨固長度為:下層筋不小于1/2梁(墻)寬與15d之間較大值;上層筋La。
下層鋼筋錨固彎勾朝上,搭接接頭在板端;上層鋼筋錨固彎勾朝下,搭接接頭在跨中。每個搭接接頭上不少于3個綁扣。
4樓梯鋼筋綁扎
本工程樓梯與各層現(xiàn)澆樓板整體澆筑。
*施工工藝:
平面放線→支樓梯間柱模→支樓梯底模及梁模→綁扎梁筋→彈主筋間距分檔線→梯段板筋綁扎→平臺板鋼筋與分布筋綁扎→設置保護層墊塊→檢查驗收
*綁扎要點:
1.梁筋綁扎
首先將樓梯梁板模板面清理干凈,將樓梯梁鋼筋放人模板內,畫箍筋間距、套箍筋(箍筋彎鉤疊合處沿上鐵交錯布置),調整縱筋間距與箍筋綁扎牢固,其中上部縱向鋼筋與箍筋用套扣法綁扎。
4.平臺板、梯段板鋼筋綁扎:
在梯段板、平臺板上畫縱筋及分布筋間距分檔線。
布筋時,梯段板筋、平臺板筋錨入梁內長度符合最小錨固要求。
梯段板網(wǎng)片筋交點用八字扣全部綁扎牢固,邊綁扎時邊墊塑料墊塊,間距600mm梅花型布置,為防止混凝土澆筑時墊塊下滑,用綁扎絲將墊塊與主筋綁牢。
踏步板筋與梯段板筋以及平臺板雙層網(wǎng)片筋之間要求墊馬凳支撐,保證上層筋級負筋位置。
5柱鋼筋綁扎工藝
平面放線、定位→鋼筋修整、清理→套柱箍筋→連接豎向受力筋→標識箍筋間距→綁扎箍筋→設置鋼筋保護層墊塊→驗收→下道工序
*清理下面預留柱筋上的砼渣,根據(jù)柱邊線校正柱立筋位置(最底層柱插筋應根據(jù)柱邊線固定立筋位置,支模時再次校正與固定)。
*連接豎向鋼筋,同一平面內豎向鋼筋接頭不能超過50%。對豎向鋼筋的連接接頭進行外觀檢查或按要求取樣試驗,合格后用腳手架臨時固定立直,開始綁扎箍筋。
*綁扎箍筋時,在柱的對角鋼筋上用粉筆自砼面50mm起,按要求劃好箍筋間距,然后將已套好的箍筋由上向下綁扎。
*柱全部采用封閉箍筋,箍筋平面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處與主筋交點均要綁扎,并注意箍筋錨固端沿柱四角通轉布置。主筋與箍筋非轉角部分的相交點可呈梅花型交錯綁扎。
*柱箍筋端頭應彎成135度,平直部分的長度不小于10d和75mm。
*四角采用"×型"扣,其它采用八字扣相互錯開,箍筋與主筋的交點全部綁扎牢固,箍筋轉角緊貼主筋;
*梁鋼筋與柱鋼筋沖突時,梁筋從柱筋內部通過,梁筋讓柱筋。
*檢查柱子歪、扭位現(xiàn)象,調整合格后按要求設置保護層墊塊。墊塊呈梅花狀布置,要求綁在主筋上,牢固、可靠。
*當混凝土澆筑完未達到凝固時,安
裝柱截面定距框,控制主筋間距,保證主筋不位移。
7鋼筋定位和間距控制措施
*柱筋、板筋定位措施:柱的鋼筋采用定距框保證柱主筋間距位置準確,定距框間距與水平筋間距相同,頂模撐上中下各一道,板鋼筋上下鐵之間設置馬凳,馬凳有效高度"h=板厚-上下保護層厚度-3倍板筋直徑"。在距頂板施工縫50mm處須放置一道馬凳,以保證該處板上鐵保護層準確;
*板上層鋼筋綁扎完成后,施工人員不得亂踩亂踏,在上面鋪設50mm厚的腳手板作過道,腳手板不得直接鋪在上層鋼筋上面,而是鋪在"П"高登支撐架上面,同時也作為澆筑砼人員的專用走道。
*鋼筋的搭接處綁扣不得少于三個,在兩端及中間各設一個。
*挑梁、雨罩等懸挑結構在鋼筋綁前,對施工人員進行專門交底,對第一個構件作出樣板,進行樣板交底,上下層鋼筋設"П"馬凳,施工人員操作時鋪腳手板走道,禁止施工人員直接踩踏鋼筋,防止上層鋼筋下移,影響結構有效高度。
8細部構件配筋處理
8.1水電盒的固定
采用增加附加定位措施筋的方法將水電線盒焊接定位(見下圖)
8.2后澆帶處鋼筋的處理
由于后澆帶要在主體施工完畢后才用高一號的細石混凝土進行澆筑。在后澆帶處的鋼筋裸露時間較長,實際施工時在后澆帶兩側砌磚保護的同時對鋼筋應做防腐處理。在主體階段結構施工時后澆帶必須掩蓋,防止雜物或水進入后澆帶。
8.3刀把形樓板處鋼筋的處理
8.4穿梁鋼套管加筋統(tǒng)一做法:
9鋼筋綁扎應注意的問題
9.1柱筋位移
原因是振搗混凝土時碰動鋼筋。應在澆筑混凝土前檢查位置是否正確,用定位箍筋和臨時箍筋加以固定,澆筑完混凝土立即修整鋼筋的位置。當鋼筋位置有明顯位移時必須進行處理,豎筋位移可按1:6坡度進行調整。
9.2梁鋼筋骨架尺寸偏差
原因是配制箍筋時按箍筋外徑尺寸計算,造成骨架的寬和高均小于設計尺寸。另外采用雙支箍筋的梁,經(jīng)常出現(xiàn)箍筋組合綁扎后寬度小于設計尺寸。在翻樣和綁扎前應熟悉圖紙,綁扎后加強檢查。
9.3梁主筋進支座錨固長度不夠、彎起鋼筋位置不準:
在綁扎前先按設計圖紙檢查對照已擺好的鋼筋是否正確,然后再進行綁扎。
9.4板的彎起鋼筋,負彎矩鋼筋踩到上面:
綁好之后禁止人在鋼筋上行走,且在澆筑混凝土前整修檢查合格后再澆筑。
9.5板鋼筋綁扎不順直、位置不準
板的主筋分布筋要用尺桿劃線,從一面開始標出間距,綁扎時隨時找正調直。
9.6墻、暗柱鋼筋骨架不垂直
綁豎向受力筋時要吊正后再綁扣,凡是搭接部位要綁3個扣,以免不牢固發(fā)生變形。另外綁扣不能綁成同一方向的順扣,層高超過4m的墻,要搭架子進行綁扎,并采取固定鋼筋和措施。
9.7水平筋位置、間距不符合要求
墻筋綁扎時應搭設高凳或簡易腳手架,以免水平筋發(fā)生位移。
9.8下層伸出的墻體鋼筋和豎直鋼筋綁扎不符合要求
綁扎時應先將下層伸出墻筋調直理順,然后綁扎或焊接,如下層伸出的墻筋位移大時,應征得設計同意后再進行處理。
9.9門窗洞口加強筋位置尺寸不符合要求
各層門窗洞口兩側伸出筋,應在綁扎前根據(jù)洞口邊線位置調整,綁扎洞口加強豎筋應吊線找正。
9.10剪力墻水平鋼筋錨固長度不符合要求
綁扎之前要熟悉圖紙,特別注意在拐角、十字結點、墻端、連梁等部位鋼筋的錨固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篇2:鋼筋綁扎安全管理制度
1.工人新進場必須參加“三級”安全教育。
2.每個參加施工人員都必須熟悉本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并自覺遵守。
3.每個參加施工人員都必須熟悉本工地的各項安全規(guī)章制度,并自覺遵守。
4.進入施工現(xiàn)場,正確使用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wǎng)這安全“三寶”。
5.施工前先熟悉場地周圍情況,弄清危險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必要時報告工長。
6.多人合運鋼筋時,起、落、轉、停動作要一致,人工上下傳遞時不得在同一垂直線上。
7.綁扎墻、柱鋼筋時應搭設牢固可靠的臨時腳手架,不能站在未經(jīng)綁牢的單根木枋上或鋼筋骨架上。
8.高空臨邊綁扎圈梁、挑檐等部位鋼筋時應設外掛架或安全網(wǎng),并戴好安全帶。
9.吊運鋼筋時下方嚴禁站人,吊鉤離地1米以內方可靠近。
10.鋼筋料載信放要分散、穩(wěn)當,防止傾倒和塌落。
11.對工地安全防護設施不得擅自拆除,確有必需拆除的應報告工長或安全員同意后進行。
篇3:安全生產(chǎn)責任制:鋼筋綁扎工
1、扎鋼筋前必須檢查掘進斷面是否符合要求,不合格不扎筋。
2、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和措施要求綁扎鋼筋,掌握當班所需鋼筋規(guī)格、數(shù)量,提前通知井口材料工備料。
3、對本班所綁扎鋼筋的間排距、連接固緊程度等質量負責。愛護工具,節(jié)約材料。
4、注意與其它各道工序配合,為支模、澆灌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在綁扎好鋼筋的基礎上,完成班長交給的其他任務。
5、掌握各種掘進工具和設備的操作規(guī)程、使用方法以及立模、澆模的各項規(guī)定、操作方法和質量標準。
6、遵章守紀,按工序要求交接班。
7、施工前做好敲幫問頂工作,施工中要注意檢查井幫防止片幫事故發(fā)生,自覺反“三違”,做到“三不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