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鋼筋綁扎施工要求規程

鋼筋綁扎施工要求規程

2024-07-11 閱讀 5196

鋼筋綁扎與施工要求

(一)、基礎底板鋼筋綁扎

⑴、本工程基礎底板400mm、500mm、600mm不等,鋼筋雙層雙向,下鐵ф25、ф22、ф20、ф18,間距@150,@170,@180,@2000不等,上筋也是如此,底筋接點在跨中,上筋接點在支座。

⑵、基礎底板鋼筋施工工藝流程:基礎柱、暗柱、梁、墻體位置放線→用紅漆標注框架柱、暗柱、四角位置線→標清鋼筋規格、型號、數量及箍筋號、間距→彈放底板鋼筋橫、縱向控制線及基礎梁邊5cm,底板鋼筋線→搭設基礎梁架子→綁扎東西基礎底板鋼筋→鋪南北方向鋼筋→綁扎底板下鐵鋼筋,并墊好高標號水泥砂漿保護層墊塊→鋪設鋼筋馬凳→鋪南北向底板鋼筋上鐵→鋪東西向底板鋼筋上鐵→綁扎基礎底板上層鋼筋網→墻體:框架柱及暗柱生根綁扎→加固墻體框架柱及暗柱生根立筋→自檢、專檢→報監理隱檢。

3、排底筋前在基礎墊層上暗彈好的軸線位置,用石筆按圖紙要求畫好鋼筋間距分檔標志,在縱橫軸線方向每間隔1根筋的位置彈一道通長控制線,再擺放鋼筋,調直后綁扎,綁扎時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位移,雙向受力鋼筋不得跳扣綁扎。必須用八字扣綁扎,綁扎牢固,墊好墊塊,800×800mm呈梅花型放置。

4、在排布上筋前,先擺放馬凳,嚴格控制馬凳高度,按1.2m間距呈梅花型布局,隨后排布橫縱兩個方向的定位鋼筋,并在定位筋上畫好分檔標志,然后穿放其它橫縱鋼筋,拉線調直后,綁扎牢固,最后用ф16@500mm的拉結筋拉牢。

5、底板上,下層鋼筋接頭按規范要求錯開,位置準確。

6、基礎墻、框架柱、暗柱插筋、錨固長度要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根據彈好的墻柱位置將插筋綁扎牢固,為確保位置準確,墻體筋在底板上加2根ф12通長掃地卡位筋,并與底板鋼筋焊牢或綁扎牢固。

(二)、框架柱、暗柱焊接、綁扎

1、當樓板砼澆筑完達到1.2Mpa時(以同條件養護試塊為準),放線員先把軸線、墻線、門窗口線全部彈好待清除浮漿(即軟弱層)露出石子后,鋼筋工進行調整柱、墻筋,套好箍筋,然后開始焊接柱鋼筋。

2、要求電渣壓力焊焊工必須持證上崗,操作熟練,質量檢查員加強焊接過程控制。焊接時提前干燥焊藥,檢查卡具、卡環是否合格牢固,裝藥時焊藥搗實均勻,藥盒保持水平,軸心距離相同。

3、施焊的鋼筋接頭高低要按50%錯開,必須在兩個斷面保證錯開不小于35d,及距地高度不小于500mm。待接頭完全冷卻后敲去外面的渣殼,并將焊渣清除干凈。

4、卡具要卡牢,上下鋼筋接頭處必須垂直同心,鋼筋主肋偏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折彎角度d<4°(即7cm/100cm),焊包必須均勻飽滿,無裂縫,無氣孔,無蘑菇型即明顯燒傷,焊包最小凸出量必須大于4mm,最大不大于12mm,經公司質量檢查員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箍筋的綁扎,同時在現場試驗員進行取樣,暗柱和框架柱第一個箍筋距地不大于5cm,往上按圖紙要求的間距畫好,用角扣綁扎牢固。

5、基礎柱縱筋伸入基礎底板內要滿足40d的錨固長度,且柱縱筋末端彎勾長度不能小于10d,柱四角鋼筋與柱界面45°角向外,其余柱縱筋與截面垂直。

6、框架柱箍筋間距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柱筋綁扎時,距砼面5cm畫出箍筋位置線,按順序綁扎箍筋,開口按順序螺旋上升,必須保證箍筋135°角及平直長度10d且相互平行,無長短現象,箍筋必須與柱筋垂直綁扎到位,必須平整。

(三)、框架梁及門窗洞口、過梁鋼筋綁扎

1、梁下部鋼筋接頭應在支座附近,上部鋼筋接頭應在跨中,基礎梁下鐵鋼筋在跨中接頭,上鐵鋼筋在支座附近(即離支座不超過板、梁跨的1/3間),并相互錯開,任一斷面接頭總量不超過50%。

2、梁箍筋加密區從柱邊5cm開始為第一根,次梁與主梁交接處次梁兩邊距次梁5cm各加3個箍筋,間距為8倍鋼筋直徑,當在箍筋加密區范圍時,間距應小于等于100mm(且不大于5d)。

3、箍筋彎勾疊合處,在梁中應交錯綁扎,箍筋彎勾為135°,平直長度為10d。

4、梁內吊筋構造為次梁寬度截面兩側和加5cm為吊筋下部平直長度。

5、門窗口過梁箍筋開口向上,左右錯開,與梁筋垂直,間距均勻,門窗口過梁在兩側暗柱內外距柱邊5cm必須各有一箍筋。

6、梁筋與柱筋必須穿插合理,必須柱包梁,綁扎必須到位,無有松扣、缺扣現象,火燒絲頭必須在梁里,決不能露在外面。

7、梁、柱鋼筋綁扎完畢必須校正好梁柱的垂直度,以確保整個鋼筋骨架尺寸利于入模。

(四)、墻體鋼筋綁扎

1、墻體鋼筋綁扎:彈放墻體位置線、標高控制線、門窗扣線→預檢驗線→檢查調整立筋位置→暗柱主筋電渣壓力焊→自檢、專檢→報驗隱檢→粗找柱立筋垂直度→綁扎暗柱箍筋→自檢箍筋綁扎和暗柱垂直度→立筋搭接綁扎→綁扎梯子筋及水平筋、過梁鋼筋、排距、拉筋→安裝上部位控制立筋位移的卡具→安裝保護層墊塊→吹風清理→自檢、報檢→專業檢驗→報監理隱檢→與模板組辦交接檢。

2、板砼面放線后,及時檢查墻體鋼筋是否有位移現象,對于出現移位的墻筋按1:6及時調整。

3、綁扎立筋前把柱、墻筋的位置處的雜物清理干凈,然后先綁3根豎向鋼筋,并畫好分檔標志線,第一根必須距柱邊5cm,把柱子和門窗口邊的暗柱鋼筋,調整垂直,然后綁扎其余的豎筋,最后綁扎水平筋。水平筋第一根距地5cm,豎筋必須使用梯子筋,梯子筋間距為1.5米一個,梯子筋底邊1根和最上邊第二根和中間一根長度與所放置的位置的墻體厚度少2mm,頂模棍兩端頭磨齊磨平,刷好防銹漆,其余的橫桿出豎筋外邊1.5cm,梯子筋的材料比墻體鋼筋增加一號以便替代豎筋用。

4、墻體鋼筋必須逐點綁扎,雙排雙向鋼筋接頭應錯開500mm,搭接長度應符合要求,搭接部位必須綁扎3個雙絲扣,兩頭距端頭3cm,中間綁扎一個扣,和豎筋、水平筋重合綁扎不算。立筋搭接處不小于3根水平筋,兩網之間用ф6@400mm,的拉筋呈梅花型放置。拉筋勾住豎筋及水平筋,以保證雙排網片鋼筋的距離,所有墻體網片必須用八字扣綁扎牢固。

5、墻板鋼筋保護層定位卡??巯騼仍喂?墻體拉勾掛完后用小開口把手彎成135°拉勾和墻鋼筋綁扎牢固,墊塊800×800呈梅花型放置,綁扎牢固,墻體綁扎時,綁扣向內側,外側不能有綁絲出現。

6、柱門窗口柱和墻體鋼筋用固定卡具,固定卡具固定好,保證柱墻上鋼筋不移位。

7、墻體立筋必須垂直,水平筋必須水平,網眼尺寸、豎筋根數必須符合圖紙要求。

8、鋼筋工要配合門窗組,水電組安裝及時調整,保護層增加附加鋼筋。

(五)、樓板鋼筋綁扎要求

1、鋼筋施工工藝流程:墻體上部位超高部位鑿毛→人工

配合汽泵清理雜物→彈放底層鋼筋位置,預留洞線及隔墻線→擺放、綁扎底層鋼筋→自、專檢、交檢→水電配管→自檢、專檢→綁扎鐵馬凳及上層鋼筋→支放墊塊→施工縫封擋→自檢、專檢→報驗監理隱檢→交接檢。

2、地下一層人防頂板鋼筋綁扎:首先把模板內的雜物清理干凈,圖紙要求尺寸畫好分檔標志,彈好線排鐵→先鋪設短向鋼筋,再鋪設長向鋼筋,搭接位置上鐵在跨中,下鐵在支座,要求鋼筋規格形狀數量間距及錨固長度必須符合圖紙要求馬凳800×800,梅花狀均勻布置拉線調直用八字扣綁扎牢固,墊好墊塊,800×800呈梅花型放置。

3、地上各層頂板鋼筋綁扎:首先清理干凈模板上的雜物,按圖紙要求的間距彈好線,放置板鐵,短向在下,長向在上,拉線調直,用八字扣綁扎牢固,綁扎好交給水電隊,水電完成后鋪設馬凳,間距不大于1米,呈梅花型排布分好,蓋鐵的檔距,鋪設蓋鐵架立筋第一根距墻壁5cm,其余按圖紙要求分檔綁扎牢固,用八字扣把蓋鐵綁扎好,蓋鐵的彎勾不能偏不能平,必須向下垂直,綁扎完畢后,墊好墊塊800×800呈梅花狀放置,墊塊在馬凳下面必須墊上,墊彎后鋪上馬道,保護成品。

4、樓梯鋼筋綁扎必須保證其受力主筋的位置,其端部必須錨入梁內,并至少有2根梁主筋,穿過其錨固部分,樓梯蓋鐵架好馬凳,600×600鋪設1個,墊好墊塊,間距800×800,然后用正反八字扣把板鋼筋綁扎牢固,確保質量。

篇2:鋼筋綁扎安全管理制度

1.工人新進場必須參加“三級”安全教育。

2.每個參加施工人員都必須熟悉本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并自覺遵守。

3.每個參加施工人員都必須熟悉本工地的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并自覺遵守。

4.進入施工現場,正確使用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這安全“三寶”。

5.施工前先熟悉場地周圍情況,弄清危險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必要時報告工長。

6.多人合運鋼筋時,起、落、轉、停動作要一致,人工上下傳遞時不得在同一垂直線上。

7.綁扎墻、柱鋼筋時應搭設牢固可靠的臨時腳手架,不能站在未經綁牢的單根木枋上或鋼筋骨架上。

8.高空臨邊綁扎圈梁、挑檐等部位鋼筋時應設外掛架或安全網,并戴好安全帶。

9.吊運鋼筋時下方嚴禁站人,吊鉤離地1米以內方可靠近。

10.鋼筋料載信放要分散、穩當,防止傾倒和塌落。

11.對工地安全防護設施不得擅自拆除,確有必需拆除的應報告工長或安全員同意后進行。

篇3:安全生產責任制:鋼筋綁扎工

1、扎鋼筋前必須檢查掘進斷面是否符合要求,不合格不扎筋。

2、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和措施要求綁扎鋼筋,掌握當班所需鋼筋規格、數量,提前通知井口材料工備料。

3、對本班所綁扎鋼筋的間排距、連接固緊程度等質量負責。愛護工具,節約材料。

4、注意與其它各道工序配合,為支模、澆灌創造良好條件,在綁扎好鋼筋的基礎上,完成班長交給的其他任務。

5、掌握各種掘進工具和設備的操作規程、使用方法以及立模、澆模的各項規定、操作方法和質量標準。

6、遵章守紀,按工序要求交接班。

7、施工前做好敲幫問頂工作,施工中要注意檢查井幫防止片幫事故發生,自覺反“三違”,做到“三不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