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質量保證體系及措施
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質量保證體系及措施
1工程質量目標
結構工程質量目標:廣東省"優質結構"
單位工程質量目標:1~3棟住宅確保廣東省優質樣板工程,力爭"魯班獎"。
本公司將充分發揮綜合實力強、施工總承包自成體系的優勢。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施工勞動力組織、機械設備選用、材料物資的供應、特殊工藝工程的施工、先進施工技術的運用以及資金管理等多方面的生產要素予以最佳組合,嚴格執行國家、深圳市現行的有關施工驗收規范和質量檢驗評定標準,服從業主和監理的指揮和管理。用我們最擅長的建筑語言把業主、設計意圖予以最完美的體現,工程質量上做到每幢住宅都確保合格,其中確保1~3棟住宅獲廣東省優質樣板工程。
2工程質量保證體系
根據創優的目標編制相應的質量保證措施,落實質量網絡,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和崗位責任制,嚴格執行技術質量管理制度。
2.1質量目標管理網絡
質量控制體系由項目經理部、政府質檢部門、工程監理三方共同完成對工程質量的控制。其中項目經理對工程和質量起主導負責作用,主要職能部門是質安部,而質安部通過質檢員對工序監控和計量檢測站對材質監控實行質量控制的實施行為,在項目經理部、質檢站、工程監理三方控制下確保施工工序一次成優。
保證質量目標的管理組織體系
3現場質量管理及保證措施
施工過程是項目部進行質量控制的中心環節。過程是否規范將直接影響工程的施工質量。也就是說,工程的施工質量主要取決于施工過程是否受控。因此,為了確保工程的施工安裝質量,施工過程必須始終處于受控狀態。為了便于有效的控制施工過程質量,根據工程自身施工的性質和特點,將施工過程劃分為:一般過程、關鍵過程、特殊過程。
3.1一般過程的控制
一般過程指操作工藝簡單的過程,如安裝工程包括一般設備和管道、空調、電氣的安裝工程及防腐保溫工程等。
一般過程受控的條件:按計劃配備合格的人員、滿足施工要求的機械設備、鑒定合格的計量器具和實驗設備、驗證合格的材料、有效的施工文件,合適的操作環境。
一般過程的施工由項目部施工員提供必要的施工文件,進行詳細的書面交底,作業人員按圖紙、規范、標準的要求進行操作。在過程操作及質量控制中,作業人員要堅持開展"三工序"活動,即"檢查上道工序、保證本道工序、服務下道工序",使過程始終處于受控狀態。
過程檢驗由施工員組織進行。班組長負責班組質量自檢和自檢資料的積累、管理工作。班組的每個操作者對自己的工程質量隨時進行自檢,工序交接時互檢,合格后才能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專檢由質檢員負責,質檢員根據施工現場的施工進度做好工序跟蹤控制,實施專職檢查并及時做好記錄。對查出的質量問題填寫"整改通知單",通知有關人員限期整改,整改后由質檢員確認。
不同專業工種之間的過程交接由項目工程師組織質檢員、相關施工員及有關人員參加,進行檢查驗收,交付方出具中間交接資料,接受方檢查認可后,辦理中間交接手續。土建與安裝的交接由項目經理部組織雙方相關人員進行中間交接驗收并辦理中間交接手續。
工程質量驗評:
在每一檢驗批工程施工完后,由施工班組對所施工產品自行按標準檢查,如符合質量驗收標準要求,由班組長填寫自檢記錄表。經自檢合格的檢驗批工程,在項目質量總監(或質量檢查員)的組織下,由分包商工長及質量員組織上下工序的施工班組進行互檢,對互檢中發現的問題上下工序班組應認真及時地予以解決。上下工序班組通過互檢認為符合分項工程質量驗收標準要求,在雙方填寫交接檢記錄,經分包商工長簽字認可后,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項目質量總監(或質量檢查員)要親自參與監督,分項分部工程完成后,由施工員進行分項分部工程質量預檢并填寫分項分部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由項目工程師組織評定,由質檢員核定質量等級。
如所檢查項目為包清工,則由項目質量總監(或質量檢查員)負責組織自檢、互檢、交接檢工作。
在三檢驗收合格的基礎上申請建設、監理單位核驗:
3.檢驗批驗收: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按工程實物進行抽檢,記錄完整,由監理工程師組織質檢負責人驗收;
4.分項工程驗收:各檢驗批驗收合格,記錄完整,由監理工程師組織質檢負責人驗收;
5.分部工程驗收:各分項工程質量合格,資料完整,觀感質量符合要求,總監組織工程項目負責人和技術質量負責人進行驗收。
6.單位工程驗收:在分部工程檢驗合格和主要功能項目抽檢合格的基礎上,進行質控資料和觀感質量驗收。項目經理部向公司提出竣工預檢申請,公司總工程師組織公司項目管理部及有關人員進行預檢;公司項目管理部做出單位工程質量保證資料核查表、單位工程觀感質量評定表和工程質量綜合評定表。項目經理部向建設單位提交工程驗收報告,建設單位組織施工、設計、監理單位負責人進行驗收,驗收結果報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3.2關鍵過程控制
關鍵過程指本工程起決定的過程。安裝工程包括進口設備安裝、制冷機組、變配電、電氣調試等。
關鍵過程的文件控制按公司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執行。在分項工程施工時,除向作業人員提供施工圖紙、規范和標準等技術性文件外,還需專門的工藝文件或作業指導書,明確施工方法、程序、檢測手段,需用的設備和器具,以保證過程質量滿足規定要求。
施工過程中由項目經理指定設備管理員負責施工機械設備管理,并組織維護和保養,以保證正常工作性能。
關鍵過程施工的檢驗、監控和驗證與一般過程控制相同。
3.3特殊過程控制
特殊過程即過程的結果不能通過其后檢驗和試驗完全驗證的過程。
作業前,項目總工組織各專業人員資格、工藝措施、設備狀況等進行認可,并做好記錄。質檢員要核定從事特殊項目操作人員的上崗證是否有效,且所從事的操作內容是否相符,禁止無證上崗。按批準的施工工藝流程實施。
其它要求按關鍵過程控制的條款執行。
3.4施工過程管理流程控制
3.4.1材料采購過程的流程控制
材料采購過程中由合約部建立供貨商信息庫,并提交采購小組審核、董事審批.其中總包負責采購的材料和設備由項目技術部,機電部專業工程師提報,項目合約部審核,總工程師審批后報合約部,分包方負責采購的由分包方提報,總工程師審批,采購計劃要明確產品的數量、規格、驗收標準、使用部位及計劃使用時間。對于商品砼、鋼構件砼構件及非標構件還需明確加工單位的資質。
②裝飾材料進場驗證程序
裝飾材料選樣
3.4.2檢驗與試驗標準流程
材料進場材料員根據料單及計劃點驗,收集材質證明文件
會同技術、質量對文件及材質
外觀檢驗按技術復核要求,
試驗員取樣復試
拒收,通知合約部
復試合格,收集復試報告,并交資料存檔進行下步工作
復試不合格,按規定加倍復試否則退貨,并通知合約部
或通知技術部,進行檢測
3.4.3施工設備的計量、檢驗和試驗流程
計量檢測設備由公司項目管理部負責購置、檢定、封存、降級、報廢各項工作。
4.項目計量員根據施工組織設計要求提供計量檢測器具供應計劃,明確規格、型號和精度,報公司項目管理部審核,總工審批;
5.購置國家認可并有CMC標志設備,計量員按要求送鑒定部門檢校;
6.計量員建立計量檢測器具臺帳,專人妥善保管,確保所用器具處于受控狀態;
7.檢測器具領用人員在熟悉其性能后合理使用,當對檢測器具產生懷疑時報管理人員送相關部門檢定,禁止隨意拆修;
8.計量設備不合格時,計量人員按標準對以往檢測成果有效性進行評價和記錄,并對該設備采取降級或報廢手續,保持記錄和標識。
3.4.4現場施工機械設備管理流程控制
(見安全技術管理-機械設備管理章節)
3.4.5內部質量體系審核工作控制
由項目經理組織人員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實施內審工作。對下發的不符合項應在規定時間內制訂實施、驗證、評定糾正和預防措施,不斷實施質量改進,并將驗證評定記錄反饋到主管部門。
3.4.6施工過程不合格產品管理的控制
項目生產副經理組織有關人員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對不合格品進行控制,以防止非預期使用:
5.發現的物資不合格品由庫管員進行標識,采購員負責退貨并填寫物資不合格通知單。
6.對監理或顧客提出的輕微不合格品或上級部門與項目自己發現的輕微不合格品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施工員、責任班組返工或返修。
7.對輕微不合格品由質檢員以輕微不合格品通知單或在實體上打"×"進行標識。
8.質檢員負責輕微不合格品返工評審和處置記錄;項目技術負責人負責返修、報廢的評審、記錄和處置。
9.輕微不合格品讓步接受由顧客批準。
對發生一般不合格品、嚴重不合格品及重大質量事故按規定程序報告、控制和處置。
3.4.7施工過程糾正和預防工作控制
組織有關人員實施與保持糾正預防措施,以防止不合格的再發生:
12.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針對對顧客、監理發現的輕微不合格和項目自身發現且重復出現的輕微不合格品進行評審,確定分析不合格的原因,評價是否需要采取糾正措施,確定分析不合格的原因,評價是否需采取糾正措施,確定和實施、驗證、評價糾正措施,并保持相應記錄。
13.上級下發的糾正措施,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實施,由上級主管部門委托人進行驗證和評定糾正措施有效性,并將驗證、評審結果反饋到上級部門。
14.項目經理不定期針對產品監視和測量記錄、過程監視結果、內部審核及顧客反饋意見、工程創優的情況進行分析、評審、確定潛在輕微不合格及產生的原因。
15.評價預防措施的需求。
16.確定、實施、驗證、評審預防措施并保持相應記錄。
17.實施上級下發的預防措施,并按委托進行驗證、評審預防措施,并將驗證、評審結果反饋到上級部門。
3.4.8現場施工資料管理及質量工作記錄控制
1.文件控制
質量體系文件和上級文件由項目資料員負責收集、整理、歸檔、存檔、保管、查閱等管理工作,并按《文件與資料管理》控制。
在工程開工前,由項目資料員編制本項目有效文件、規范、標準清單,并須經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批。
施工組織設計、質量計劃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項目技術員進行編制,經會審后,報公司總工程師批準生效后,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實施,并向項目其他管理人員及各分包單位進行交底;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案、作業指導書由項目技術員編制,報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批。
圖紙的接收發放由技術部確定收發程序;圖紙的更改由持圖人負責更改,資料員對更改情況跟蹤檢查,以保證使用最新有效圖紙。
技術標準規范,不論從何種渠道獲得,都應在項目資料員處登記。
所有作廢文件由資料員全部收回,按規定處置。
項目文件規格、格式及發文流程按《項目部文件與資料管理程序》執行。
項目上的材質證明、試驗報告等各種文件記錄在復印或印刷時應確保其清晰。
2.記錄控制
項目質量管理體系運行記錄清單和竣、交工資料清單見附件。
記錄應用藍、黑筆書寫,保持清晰,不準更改。如有書寫錯誤,應附原始記錄并經技術負責人審批后予以更正。
項目應編制記錄總目錄、分目錄(子目錄),各部門分別編制本部門的記錄檔案及目錄表,以便檢索。
項目的記錄以其名稱作為標識,記錄應貯存在文件柜中,并保持適宜的貯存環境。項目資料員負責按《單位工程施工技術資料管理系統圖》收集、整理、貯存、歸檔竣、交工資料,保證竣工后向顧客和公司提供完整并符合要求的資料。
在分項工程產品完成后,各班組按質量控制程序組織自檢,并填寫自檢表及評定表報項目質檢驗收并核定等級,施工員組織上下工序班組互檢,交接檢,并填寫檢查記錄,項目質檢匯總、收集,并組織業主、監理對工序驗收,進行下道工序(相關表式附后),檢驗記錄作為工程資料交資料員歸檔、整理。
工程竣工后,項目應將本項目所有質量管理體系運行記錄上交公司主管部門存檔備案。
3.4.9工程施工中產品標識和可追溯工作控制
物資進場標識
進入施工現場的物資,經項目材料員驗證后進行標識。一般材料根據廠家提供的出廠證明進行標識,特殊材料應根據驗證記錄進行標識,如證明與復驗報告不符時,應經復驗后再做標識。所有標識的標牌、標簽、卡片均由項目材料員負責使用和保管。
1.鋼筋的標識
進場的鋼筋原材料按指定的位置存放,根據其生產廠家、型號、規格、品種插牌標識。合格標牌(規定顏色、字體),不合格(規定顏色、字體)。成型鋼筋依據配
筋單的施工部位、型號、規格、形狀、數量進行標識。標牌(規定顏色、字體、尺寸等)。型鋼及半成品根據品種、規格、型號、施工部位進行標識,標牌同鋼筋原材標牌。
2.水泥的標識
進場的水泥按生產廠家、出廠日期、牌號、品種分別存放,分別標識。標識依據材質證明、復試報告。過期水泥需重新檢驗后重新標識。水泥的標牌同鋼筋原材標牌。
3.砂、石、磚瓦進入現場后,根據出廠合格證、試驗報告進行標識,標牌上注明產地、品種、規格(磚的標號)使用部位。標牌同鋼筋原材標牌。
4.商品混凝土的標牌
商品混凝土采用記錄方式進行標識,內容包括配合比報告、出廠合格證。
5.大型材料及裝飾材料的標識
大型材料及裝修工程使用的大宗材料在進場時按指定位置成批碼放整齊,插(掛)牌的尺寸及形式同鋼筋原材的標牌。零星、小型材料入庫保管,并掛標簽或卡片標識。標簽或卡片(尺寸、規格、字體等另行設計)。
過程產品的標識:
施工員組織有關人員負責過程產品標識
12.成型鋼筋用料牌做產品標識,已檢合格后在料牌上加蓋合格印章做合格標識,不合格掛牌做標識,已檢待定另做特殊標識,待檢不做標識。
13.已構成工程實體的過程產品不做產品標識,用隱蔽驗收記錄、分部、分項工程、單位工程質量評定記錄、工程竣工交驗記錄作為合格狀態標識,待檢不做標識,已檢不合格在實物上或以不合格通知單做標識。
14.預制構件、鋼構件在實物上以其型號、合格印章作為產品標識和合格標識,待檢不做標識,已檢不合格在實物上或以不合格通知單做標識。
15.測量結果采用在實物上標識或掛牌和以測量記錄作為產品標識和已檢合格標識,不合格、待檢、已檢待定用掛牌作標識。
16.沉降觀測點:在實物上做標識或用觀測記錄做標識。
可追溯性標識
施工員在各項隱蔽驗收記錄中填寫鋼材、水泥等材質證明編號與對應的復驗報告編號,以證明產品的可追溯性。
甲供材料管理的流程控制
甲供材料按《材料采購過程流程控制》管理
3.4.10外包勞動力培訓的管理控制
針對工程特點,開工前由項目總工程師負責組織有關部門及人員編制項目質量計劃,內容包括質量目標、質量方針、技術法規、規程、工藝、工法和質量驗評標準等。項目管理人員的質量意識教育由項目總工程師及生產經理負責;參與施工的各分包商各級管理人員由項目質量總監負責組織教育;施工操作人員由各分包商組織。分包商組織的教育由項目現場工程師和質量檢查員予以監督及檢查。
項目(行政)負責建立勞務分包檔案及所有管理人員花名冊和架子工、起重工、電工、電焊工、防水工、機械操作工等從事特殊作業人員花名冊,收集以上人員有效上崗證原件并復印備查,過期的或無證的不能上崗;負責對勞務分包方的月度評價,并做好記錄。
3.4.11回訪、保修等服務工程流程控制
回訪、保修條款若我司中標,將嚴格按規范要求及公司程序文件要求執行,并在合同中明確。
3.5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質量控制就是針對產生質量問題的原因,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起到事先預防的作用,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工程質量控制必須認真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⑴施工圖紙會審:有關施工、技術、質量等部門要認真參加施工圖紙會審、及時提出不符合施工現場實際的差錯或意見,圖紙會審要認真做好記錄。
⑵編制質量計劃:施工前要根據工程情況,及時按公司有關規定編制工程質量計劃,并下發到對質量體系有效運行起重要作用的各個場所。
⑶編制作業指導書:對施工過程中采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重要工序,項目部要認真組織有關人員編制作業指導書,并下發至有關作業人員。
⑷做好技術交底:開工前,項目部邀請設計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明確設計意圖。分項工程施工前,施工員必須向施工班組進行技術交底,貫徹設計意圖,尤其是對新技術、新標準、新材料的使用必須交代清楚。要有文字說明,也要有圖示,以便于班組施工。
⑸做好設計變更記錄:圖紙是工程進行施工的重要根據。由于各種原因,施工中設計變更是經常發生的。設計變更一定要有原設計人員簽字才有效。項目部接到設計變更單后,首先應進行核對,并予以登記,及時把設計變更單下發至有關人員手中,并限時對原圖進行更改和標識,以防錯誤指導施工。
⑹做好各種記錄:施工技術記錄是工程施工質量的見證資料,是施工過程中的標識,必須認真做好各種記錄,并同工程的施工進度保持同步。
⑺提供合格的物資:項目部物資管理人員必須保證所提供的物資均通過檢驗并為檢驗合格的材料和產品,凡未經檢驗和檢驗不合格的產品均不能進入現場。施工班組在領用物資時,要檢查是否有合格標識,對沒有合格標識的物資有權拒絕使用。工具、施工機械設備直接關系到工程的安裝質量和測試質量。因此,要做到在用的工具、機械設備無隱患,技術性能完好、安全可靠。對于精密量具和儀表等應定期進行檢查,以保證示值準確、可靠。
⑻認真做好"三檢制"(自檢、專檢、互檢)工作:施工人員要加強對施工過程的檢查、把"三檢制"貫徹到整個施工過程中,不但要嚴格控制好重要部位的施工質量、而且對一般部位的施工質量同樣要進行嚴格的質量把關。
⑼持證上崗:對從事特殊工種的人員,如電工、電焊工、起重工等都必須持證上崗,項目部對特殊工種的人員進行登記上冊,還應對這部分人員進行周期考核。
⑽運用統計技術:項目部有關人員要運用統計技術,對工程帶有共性和潛在的質量問題及時進行統計分析,認真制定對策,提高控制能力,確保施工質量符合規定要求。
4針對性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根據我公司大量的工程實踐以及工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結合本工程具體情況制定了不同階段的針對性的質量保證措施。
4.1測量定位放線質量保證措施
做好測量定位工作是降低工程成本的一項重要措施,為此,我們將采取以下保證質量措施:
⑴采用高精度的測量儀器和工具,要求配備一臺J2型光學經緯儀進行建筑物的軸線控制,一臺LEICA型水準儀進行標高控制,2把30米的鋼卷尺和一臺SOKKIA全站儀進行長度控制,以上所有的儀器、工具均經法定測量部門檢測合格。
⑵測量工作由經驗比較豐富、工作認真負責的測量人員進行測量。
⑶按甲方和監理指定的水準點進行定位,定位完成后經甲方或監理進行校對無誤方可進行施工。
⑷采用十字線控制法控制各樓層的軸線,所有邊角均用經緯儀投設控制軸線,控制十字線投設時,請
監理進行復核。
⑸用固定的水準點引測各樓層的標高,用30米鋼卷尺引測,嚴禁用從地下一層引一層,一層引二層……的方法,一定要從一層的固定位置分別引測到各層的標高上。
⑹樓面上從水平儀引測各柱的500標高線,以控制上一層梁底的標高。
4.2鋼筋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⑴鋼筋進場應有出廠質量證明書或試驗報告單,鋼筋表面或每捆(盤)鋼筋均應有標志。進場時應按爐罐號及直徑d分批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鋼筋加工中,如發現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學性能顯著不正常現象,尚應根據進行國家標準對該批鋼筋進行化學檢驗或其它專項檢驗。
⑵鋼筋在運輸和儲存時,不得損壞標志,并應按批分別堆放整齊,避免銹蝕或油污。
⑶施工前鋼筋施工員必須對施工順序、操作方法和要求向操作人員詳細交底,施工過程中對鋼筋規格、數量、位置隨時進行復核檢查。要特別注意一些較復雜部位的鋼筋位置、數量、位置隨時進行復核檢查,梁柱節點嚴禁漏放環箍。
⑷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依設計圖紙規定進行。同一截面鋼筋的接頭數量應符合規范要求。
⑸嚴格控制柱插筋的位置,避免發生鋼筋位移及規格與設計圖紙不符,柱鋼筋綁扎前必須清理根部的水泥漿水,清理干凈后方可進行綁扎,并注意豎筋的垂直度,不得在傾斜的情況下綁扎水平筋及箍筋。柱的插筋上做一個收小的箍,將插筋上部連成一片防止任意位移及彎曲。
⑹工程上的鋼筋不得任意代換,根據實際情況確需調整時必須由設計部門與設計商量同意后方可實施,并辦妥技術核定單。
⑺彎曲變形的鋼筋須矯正后才能使用,鋼筋上的油污、泥漿要清除干凈。
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梁主筋與箍筋的接觸點全部用鐵絲扎牢,墻板、樓板雙向受力鋼筋的相交點必須全部扎牢。上述非雙向配置的鋼筋相交點,除靠近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全部扎牢,中間可按梅花形交錯綁扎牢固。
⑻鋼筋的綁扎搭接及錨固除按規范要求外還須滿足抗震設計規范要求。鋼筋綁扎時如遇預留洞、預埋件、管道位置須割斷妨礙的鋼筋,要按圖紙要求留加強筋,必要時會同有關人員研究協商,嚴禁任意拆、移、割。
⑼澆搗砼時要派專人進行監控,隨時隨地對可能出現的鋼筋偏差進行整改。
⑽質量員必須簽署隱蔽驗收單,對每階段的施工情況要召開質量分析會,找出存在質量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協助監理單位對工程進行驗收,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認真整改,保證工程質量,在監理部門對隱蔽工程進行復驗簽證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
4.3模板工程保證質量措施
由于本工程質量目標是創優,對模板的制作有很高的要求。模板制作的優劣直接影響混凝土的質量。本工程模板配置為九夾板,制作安裝偏差控制參照企業標準執行。
⑴模板施工前,必須先進行模板及支撐系統的配置設計,繪出模板排列圖。翻樣與技術員必須對模板支撐、排列、施工順序、拆裝方法向班組人員做詳細交底。對運至現場的模板及配件應按規定、數量逐次清點及檢查,不符合質量要求的不得使用。
⑵模板支撐系統必須橫平豎直,支撐點必須牢固,扣件及螺栓必須擰緊,模板嚴格按排列圖安裝。澆搗砼前對模板的支撐、螺栓、柱箍扣件等緊固件派專人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⑶模板安裝必須正確控制軸線位置及截面尺寸,為防止漏漿,模板拼縫要緊密。頂板的板與板、板與墻之間及墻模與樓面拼縫必須采用粘性泡沫膠帶。當拼縫≥1mm的要用膩子批嵌或白鐵皮封釘,跨度大于4m時的梁起拱0.003L(L為梁跨度)。
⑷孔洞、埋件等應正確留置,建議在翻樣圖上自行編號,防止錯放漏放。安裝時要牢固,經符合無誤后方能封閉模板。
⑸保證工程結構和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確;整個模板系統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澆筑砼的自重和側壓力,以及在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荷載;構造應簡單,裝拆方便,并便于鋼筋的綁扎、安裝和砼的澆筑、養護等要求。模板的接縫不允許漏漿。
⑹現澆結構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時的砼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側模應在砼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失后,方可拆除;底模:板跨度>2m,8m強度達100%方可拆除;其余部位強度應《建筑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要求強度方可拆除。
模板周轉使用應經常整修、刷脫模劑,并保持表面的平整和清潔。
4.4混凝土工程保證質量措施
嚴格執行砼澆搗令制度。澆搗簽發前施工現場應辦妥各類有關技術復核、隱蔽驗收手續。
配制砼所用的水泥性能指標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有關標準規定。
嚴格把好原材料商品砼質量關,砼所用的粗、細骨料、外摻劑等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又要滿足設計及業主提出的質量標準,各種質量檢驗報告需報公司質量部門審核存檔。
及時了解天氣動向,澆搗砼需連續施工時應盡量避免大雨天。如果砼施工過程中下雨,應及時遮蓋,雨過后及時做好面層的處理工作。
砼澆搗前,施工現場應先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機械準備、照明設備等應事先檢查,保證完好符合要求,對模板內是否有垃圾和雜物等再進行檢查確認,并澆水濕潤,澆水后墻、柱內不得有積水存在。
澆搗前工長應向施工人員進行交底,并做好書面記錄,落實專人負責澆搗,有專人負責看鋼筋、看模板。操作人員的交接班以及吃飯、休息時必須移交施工情況,嚴格做好交接班工作,并做好交接記錄,由負責人簽名歸檔,以免砼超振漏振。砼澆搗完畢后,鋼筋上所受污染的水泥漿應予清除干凈。
在操作難度較高處和留洞、鋼筋密度較大的區域,應做好醒目標志,以加強管理,確保砼澆搗質量。砼澆筑高度超過3m時,應采用串筒,溜管使砼下落。
振動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的原則,快插是為了防止先將表面砼振實而與下面砼發生分層、離析現象,慢拔是為了使砼能填滿振動棒抽出時所造成的空洞,并消除砼氣泡。
砼分層澆筑時,在振搗上層時,應插入下層中5cm左右,以消除兩層之間的接縫,同時在振搗上層砼時,要在下層砼初凝前,并加強泵送流態砼的振搗。
每一插點要掌握好振到時間,過短不易振實,過長可能引起砼產生離析現象,一般以砼表面呈水平不在顯著下沉,不在出現氣泡,表面泛出灰漿為準。
振動器插點要均勻排列,采用交錯式的次序移動,以免造成混亂而發生漏振,每次移動位置的距離應不大于50cm。并不準將振動棒隨意振動鋼筋、模板及預埋件,以防鋼筋、模板變形、預埋件脫落。
砼澆搗后,應及時用長刮尺按標高刮平,初凝至終凝期間滾筒反復碾壓數遍,再用木蟹至少兩次抹平,以閉合早期砼表面
的收縮裂縫。在插筋較密集處,滾筒無法碾壓,應用木蟹數次拍實。根據氣候條件對已澆筑完畢的砼,要加以覆蓋和澆水,進行必要的養護;已澆筑的砼強度未達到1.2N/mm2(手摁無指印)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和支架。
做好砼試塊養護工作,試塊應在澆搗地點制作。砼試塊成型24小時后拆模,放入標準養護室內養護至設計齡期進行強度檢測。
砼試塊制作、坍落度檢測方案:
按不同的砼強度要求,抗壓試模每一組/100m3,另外還需做二組拆模試塊。
坍落度測試隨機抽樣,基本保持每小時抽查一次。
人員安排:試模制作二人,工作內容:取樣、制模、保養。
現場設砼標準養護室一間。配備冷暖空調一臺,保證砼養護達到標準條件,并做好養護室的室溫、水溫記錄。
4.5砌筑墻體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墻體砌筑時磚塊應隔夜澆水濕潤,并按規定砌筑,保證磚體與砂漿的粘結力,防止砂漿早期脫水而降低工程質量。
砂漿應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必須分別在拌后3小時和4小時內使用完畢;如施工期間最高氣溫超過30℃,必須分別在拌成后2小時和3小時內使用完畢。如使用商品砂漿,需控制好每日需用量計劃。
砌墻時應把預留拉接筋按規定放入墻內使其起到拉接作用。要控制水平縫厚度,砌體砂漿必須密實飽滿,砌體應上下錯縫,內外搭砌。
4.6門窗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1、木門安裝前必須要彈線找規矩,水平、豎直方向均要拉通線做標記,使內外墻各門位置橫平、豎直。
2、各種連接鐵件和門框外側均做防腐處理。
3、嚴把材料關,對門框的強度、氣密性、開閉力、隔聲性、隔熱性及各類五金配件的耐久性等各項功能指標進行檢查,合格后才能使用。
4、安裝時根據放好的標線標記拉通線進行,并認真復核,確保門位置橫平豎直。
5、門框與墻體縫隙用礦棉或玻璃氈條或設計材料分層填塞密實,外表面留出5~8
篇2:建筑工程細部問題處理質量保證措施
建筑工程13個細部問題處理質量保證措施
1)如何保護鋼筋成品
措施:采取鋼筋網架跳板技術,確保板面負筋質量。
采用鋼筋廢料制作:
澆筑混凝土前用鐵跳板鋪設通道
鐵跳板收檢:
澆筑混凝土時用鐵跳板鋪設操作平臺:
2)怎樣預防樓板開裂
措施:采取二次碾壓及覆膜養護技術,防止樓板開裂。
二次碾壓:
表面拉毛:
覆膜養護:
3)如何保證剪力墻不爛根、不位移
措施:采取定位樁、附加套模、預埋老墻螺桿方法,使柱墻根部不位移、不爛根。
采取定位樁工藝防止柱墻根部移位:
采取套模技術防止柱墻根部爛根:
采取預埋螺桿加固技術防止外墻漏漿、錯臺:
質量對比:
4)怎樣保證柱墻陽角不漏漿,線條飽滿順直
措施:采取高強螺桿硬鎖加固,確保柱墻成型質量
高強螺桿硬鎖加固:
5)怎樣保證剪力墻陰角平順,線條順直
措施:合理拼裝及加固陰角模板,確保成型質量
柱墻陰角模板拼裝――陰角背枋:
柱墻陰角模板拼裝――轉角釘縫加固(鐵釘間距300):
柱墻陰角模板拼裝――穿螺桿:
柱墻陰角模板加固:
螺桿距陰角<200mm,螺桿處必須設置內撐,加固用力適當,嚴禁陰角模板咬肉。
6)怎樣保證梁陽角不漏漿,線條飽滿順直
措施:采取木夾具加固,確保梁成型質量
梁模加固――夾具:
梁模加固――底枋:
梁模加固――加固:
7)怎樣保證樓梯踏步高度一致,棱角分明
措施:重點設計樓梯支模板體系,保證樓梯成型質量
底板模板采用膠合板,鋼管支撐,間距900,主、次龍骨均采用50×80木方,次龍骨順梯段方向布置三道,主龍骨間距900。踏步板采用施工現場加工的膠合板。底板模預檢、鋼筋驗收后,按放好的樓梯線安裝定型膠合模板,上、下點固定就位,尤其注意下口的牢固性。模板拆除時須在砼強度達到不損壞棱角。
8)如何控制筏板大體積混凝土的內外溫差
措施:采取蓄熱保溫養護措施進行轉換層混凝土養護
9)轉換車庫梁鋼筋重量大,怎樣保證混凝土澆筑后不露筋
措施:采用鋼筋穿pvc管墊鐵,防止大梁底部露筋。
梁底不露筋:
加固螺桿割除后用防銹漆處理:
10)如何保證安裝預留線盒、套管位置的準確性
措施:組合安裝、定位牢固。
套管組合安裝:
線盒定位:
11)如何及時有效的進行技術復核
措施:及時收測、數據上墻。
標識標線及時上墻――平面軸線標識:
標識標線及時上墻――沉降觀測標識:
標識標線及時上墻――豎向軸線標識:
標識標線及時上墻――基準標高標識:
結構觀感:
12)如何保證二次裝修砌體不出現質量通病
措施:CAD排版,深化設計,規范施工。
經深化設計,根據實際尺寸,通過cad進行排版,按照磚模數將磚排版,并在墻體中遇到線盒和箱體時,將線盒和箱體進行微調,避免砌筑中出現通縫、或因線盒預埋破壞砌體強度。
按照規范要求,斜頂磚于墻體砌筑完7天后砌筑。
門洞口過梁安裝嚴格按照規范要求,伸入墻體內部大于等于250:
13)如何保證地熱地面不開裂
措施:成立QC小組,攻克技術難關,地面分層澆筑,保證地面不開裂。
廚房麻面地熱地面不開裂:
客廳及臥室光面地熱地面不開裂:
篇3:詳細版建筑工程技術質量保證措施
建筑工程技術質量保證措施(詳細版)
1、施工測量措施
1.1電梯井每層必須有獨立的"十"字墨線控制以減少誤差,井內壁彈出垂直控制線。
1.2標示混凝土厚度的"三角墨"應尖角朝上,以便澆搗混凝土中途尋找(或用鐵釘、鐵絲等標出)。
1.3用于測量軸線的鋼卷尺必須要計量檢定合格,并應妥善保管,以達到整棟建筑都使用同一把尺放線。
1.4水準儀、經緯儀要按計量要求進行檢定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并注意妥善保管和使用。
1.5每次測量放線、抄平都應經測量復核。
2、鋼筋施工措施
2.1鋼筋綁扎時宜將多根鋼筋端部對齊,防止綁扎時,某號鋼筋偏離規定位置及骨架扭曲變形。
2.2保護層砂漿墊塊厚度應準確,墊塊間距應適宜,否則會導致平板、懸臂板面出現裂縫,梁底柱側露筋。
2.3鋼筋骨架綁扎完成后,會出現斜向一方,綁扎時鐵線應綁成八字形,左右交叉綁扎發現箍筋遺漏,間距不對,要及時調整好。
2.4柱子箍筋接頭未錯開放置,綁扎前要先檢查,綁扎完成后再檢查,若有錯誤立即糾正。
2.5澆筑混凝土時,除墊塊墊好外,在留插筋根部及柱、板墻根部用電焊固定,防止鋼筋偏位。
2.6同截面鋼筋對接數量超過規范規定:骨架未綁扎前要檢查鋼筋對接頭數量,如超過規范要求,要作調整才可綁扎成型。受拉區域按25%、受壓區域按50%錯開接頭。
2.7電渣壓力焊
2.7.1在整個焊接過程中,要準確掌握好焊接通電時間,密切監視造渣工作電壓和電渣工作電壓的變化,并根據焊接工作電壓電離的變化情況提升或降低上鋼筋,使焊接工作電壓穩頂在參數范圍內,在頂壓鋼筋時,要保持壓力數秒鐘后方能松開操縱桿,以免頭偏斜或接合不良,在焊接過程中,應采取扶正鋼筋上端,以防止上、下鋼筋錯位和夾具變形。焊接結束時,應立即并檢查鋼筋是否順直。如不是順直,要立即趁鋼筋還在熱塑狀態時將其扳直或割除重新焊,然后稍延滯1-2分鐘后卸下夾具。
2.7.2電渣壓力焊接工藝適用于直徑16-40mm的I、II級鋼筋的焊接,當采取其他品種、規格的鋼筋進行焊接時,其焊接工藝參數應經試驗,鑒定后方可采用。
2.7.3焊劑要妥善存放,以免受潮變質。
2.7.4焊接工作電壓和焊接時間是兩個重要的參數,在施工時不得隨意變更參數,否則會嚴重影晌焊接質量。
2.7.5鋼筋端部應筆直,在夾具中不要不正或傾斜,焊后夾具不應過早放松,以免接頭未冷卻使上鋼筋傾斜,從而造成上下不同心,產生接頭偏心和傾斜。
2.7.6焊接電流不宜太大,上鋼筋端頭要壓入熔池中,停機不能太晚,通電時間不要過長,以免發生咬邊現象。
2.7.7在焊接過程中上下鋼筋提升過大或下送速度過慢、鋼筋端部熔化不良或形成斷弧,焊接電流過小或通電時間不夠,使鋼筋端部能得到適宜的熔化量,焊接過程中設備發生故障,上鋼筋卡住,未能及時壓下就會產生未熔合現象。
2.7.8焊劑防止受潮,避免焊接過程中產生大量氣體滲入熔池,鋼筋表面應清潔,否則可能產生氣孔。
2.7.9鋼筋端部要除銹,夾具電極應干凈,鋼筋要夾緊,頂壓時不應發生滑移,以免產生。鋼筋表面燒傷
2.7.10通電時間不宜過短,上鋼筋在熔化過程中要形成凸面后才能頂壓,否則熔渣無法排出,焊接電流過大或過小,焊劑熔化后形成熔渣粘度大,不易流動,頂壓力太小,上鋼筋在熔化過程氣體滲入熔池,鋼筋銹蝕嚴重或表面不清潔,極易產生夾渣現象。
3、模板施工措施
3.1穿墻螺栓間距為750mm,穿墻螺栓的直徑為16mm。
3.2墻梁交接處和墻頂上口應設拉結。外墻所設的拉、頂支撐要牢固可靠,支撐的間距、位置宜由模板設計確定。模板安裝前應先清除雜物,并在模板底邊批好水泥砂漿找平層,以防漏漿。
3.3模板支撐的尺寸和間距的排列,要確保支撐系統有足夠的剛度,模板支撐的底部應在堅實地面上。梁排架間距為600mm、板的排架間距為700~800mm。
4、混凝土施工措施
4.1混凝土輸送管道的布置應順直,管道接頭應密實不漏漿,轉彎位置的錨固應牢固可靠。
4.2向下泵送時,混凝土的塌落度應適當減小,混凝土泵前應有一段水平管道和彎上管道才折向下方,并應避免垂直向下裝置方式,以防止離析和空氣,對壓送不利。
4.3凡管道經過的位置要平整,管道應用支架墊固,不得直接和模板、鋼筋接觸,垂直泵管固定架嚴禁與腳手架相連接。
4.4垂直管穿越每一層樓板時,應用預埋螺栓加以錨固。
4.5對施工中途新接駁的輸送管應先清除管內雜物,并用水或水泥砂漿潤滑管壁。
4.6盡量減少布料器的轉移次數,每次移位前應先清除管內混凝土拌和物。
4.7用布料器澆注混凝土時,要避免對側面模板的直接沖射。
4.8垂直向上管和靠近混凝土泵的的起始混凝土輸送管宜用新管或磨損較少的管。
4.9使用預拌混凝土時,如發現塌落度損失過大(超過2cm),經過現場試驗員同意,可以向攪拌車內加入與混凝土水灰比相同的水泥漿,或與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漿,經充分攪拌后才能卸入泵機內,嚴禁向儲料斗或攪拌車內加水。
4.10泵送中途停歇時間一般不應大于60分鐘,否則要予以清管或添加自拌混凝土,以保證泵機連續工作。
4.11攪拌車卸料前,必須以攪拌速度攪拌一段時間方可卸入料斗。若發現初出的混凝土拌和物石子多、水泥漿少,應適當加入備用砂漿拌勻方可泵送。
4.12最初泵出的砂漿應均勻分布到較大的工作面上,不能集中一處澆筑。在硬管布料時應注意在板墻內布料的高度不能大于40mm/皮,振搗人員應及時對板墻內流淌的混凝土加以振搗。
4.13若采用場外供應預拌混凝土時,現場必須適當儲備與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以便制砂漿或自拌少量混凝土。
4.14本工程框架柱混凝土與梁、板混凝土分開澆搗,柱模全部采用定型鋼模板,在框架柱拆除模板后,立即使用薄膜將柱進行包裹,防止水份散失和混凝土的內外產生溫差,使混凝土表面產生溫差裂縫。
4.15按規定在現場制作混凝土試塊,試塊終凝后進水池內養護,水溫保持在20℃左右。
4.16圓柱混凝土澆搗結束,拆模后立即用薄膜將柱進行包裹,減少柱混凝土因內外溫差而產生溫差裂縫。
5、管道安裝施工措施
5.1
在本市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工程,必須使用以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雨水管,并必須取得《上海市建筑材料和建設機械準用證》。
5.2各種不同材質塑料結水管道的連接要求和操作方法應符合產品要求、設計和地方推薦性應用標準的規定。當采用承插粘接時,粘接用膠粘劑應滿足使用的粘接強度和系統供水的衛生要求。當采用橡膠密封連接時,其材質應滿足密封性能及衛生要求。
5.3暗敷塑料給水管道埋入墻體內,應與土建配合做好留槽或開管槽,管道埋墻深度從管外壁至墻面的距離不小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