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軌道大巷挑頂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集中軌道大巷頂板及兩幫坑洼不平,且煤質酥軟,造成巷道局部斷面不夠,不符合設計院設計要求,需挑頂、起底、擴幫等處理。為保證施工順利進行,特編制此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安全措施
1.保證擴幫、挑頂、起底施工后巷道凈高、凈寬不妨礙巷道設計尺寸,為澆筑工作帶來方便。
2.集中軌道大巷為錨索、錨桿、錨網支護,施工前先卸掉錨桿(錨索)托盤,解開金屬網,放出活矸石或浮煤,使用風鎬、鉗子等工具進行挑頂。錨桿、錨索緊跟著進行重新支護,最大空幫、空頂距不得超過3m,錨桿、鋼絞線外露長度超出設計規定時及時進行處理。
3.加強再次支護的施工質量,網片搭接不少于100mm,錨桿間排距不大于900mm,錨索支護方式為1-2-1-2,其間距為1800mm,排距為1600mm。
4.施工過程中要保護好巷道內的設備及電纜、風水管等管路。
5.施工現場必須有隊干部現場跟班,并對施工現場進行檢查支護情況,人員站在支護牢靠安全地帶,清理好退路。對施工地點要嚴格“敲幫問頂”,觀察頂幫巖石滑紋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認無安全隱患后方可施工。
6.挑頂時嚴禁分頭作業,嚴格按照由遠及近的原則,過往人員必須確認安全后方可通行。
7.皮帶運轉時,嚴禁施工人員在皮帶上方或兩幫進行施工,施工過程中做好皮帶的保護工作,防止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8.擴幫及挑頂處的煤矸及時處理干凈,確保退路暢通。
9.施工現場準備好斷絲剪、鐵鍬、風鎬等工具。
10.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煤、矸由人工裝至二部皮帶,由皮帶轉運至1.2米皮帶至煤庫,生產過程中確保巷道的文明生產。
11.其它未盡事宜詳見《煤礦安全規程》、《煤礦操作規程》。
12.在工作時,嚴禁穿棉襖,衣著要整齊,防止運行中的雜物掛、傷工作人員。
13.參加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并簽字。
2011年3月27日
篇2:軌道車司機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軌道車司機不但應了解軌道車的構造和性能,而且應熟悉經常運行區間的路線情況,懂得各種信號。
二、出車前,檢查散熱器水量,汽油箱油量及發動機潤滑油是否充足,化油器油門和風門控制機構連接情況是否良好。
三、檢查各操縱拉桿、制動拉桿、閘瓦的磨損,軌道車和拖車的連接情況等,如拖車帶有排風制動裝置,必須檢查軟管連接器的連接情況。
四、發動機在冬季起動前應關上百葉窗,加注熱水,變速箱操縱桿屬于空擋位置,使用起動發電機時,每次不得超過5—7秒。如連續三次不能起動時,應查明原因。蓄電池不足,不可勉強使用起動機,應用搖把發動。
五、發動機起動后,應怠速預熱升溫,同時檢查儀表情況,檢查有無漏水、漏油、漏氣現象。
六、遇到起步打滑時,可在鋼軌上散上一段沙子,以增加車輪和鋼軌間的磨擦力。
七、帶有前加力擋的軌道車,不要頻繁地操縱手把脫開或合上。
八、起步后,前進方向運行,應調整百葉窗,使發動機水溫穩定在80—90℃;逆行時可打開車棚外而側的通風門,關閉前百葉窗以調整水溫。
九、換擋時應使用“兩腳離合器”的操作方法。下坡時不要使發動機熄火。運行中應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制動,更不要輕易使用緊急制動。
十、隨車工作人員應盡量乘坐在軌道車內。不要坐在帶有貨物的拖車上或軌道車的前后保險桿上。車未停穩,禁止人員上下,以防人身事故。
十一、軌道車不可超載、超速運行。行車速度應根據發動機性能及牽引性能在各種不同情況的線路上適當選擇。
十二、在坡道上停車,應用手制動機將車剎住。
十三、進庫行駛時,冬天必須將水箱的水放掉,以免凍壞水箱和發動機。停車后須檢查底盤各部零件有無松動丟失現象。檢查逆轉箱,后齒輪箱,軌箱的溫度及密封圈有無漏油情況。
十四、司機須按期切實做好保養工作,冬季取暖應采用嚴格的安全措施。
十五、新車及大修車廠的車在走合期內應執行走合期各項規定,走合期后進行一次保養。
篇3:軌道車作業員安全十項卡死制度
1.車未停穩不準人員上下車、裝卸物料和作業;
2.軌道車在運行中,必須關閉車門;運送施工人員的軌道平車必須設置端板、側板和防護欄,禁止人員在平板車上站立和坐在側板、端板、連接處或倚靠防護欄桿;
3.復線區段不準從相鄰線路一側上下人員、裝卸物料和作業,作業過程中不得侵入鄰線限界;
4.在電氣化區段作業時,人員及攜帶物品要與附近帶電設備保持規定的安全距離;停電作業時,沒接好地線,工作領導人沒宣布作業開始,不準作業人員登上作業平臺;
5.車移動或作業平臺升降、轉向時,不準人員上、下作業平臺;
6.不準沒有關好作業平臺防護門就進行作業;作業人員出防護柵欄外作業時,必須使用安全帶;
7.作業時,車移動的速度不準超過10公里/小時;
8.作業平臺未歸位,人員未撤離工作臺,不準撤地線消令。
9.裝有空調的軌道車要定期檢查電氣絕緣情況,確保用電安全。
10.軌道車在沿線各站停車過夜時,必須嚴格按規定設置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