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進出口公平貿易預警點管理辦法

某進出口公平貿易預警點管理辦法

2024-07-12 閱讀 5754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全市進口處公平貿易預警點(以下簡稱“預警點”)建設與管理,充分發揮各預警點在應對國外貿易摩擦和技術性貿易壁壘、促進我市進出口貿易健康發展、維護產業安全和企業權益等方面的作用,創造良好的對外貿易環境,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預警點,是指通過市商務局認定,負責進出口公平貿易預警工作的機構。包括兩類:由有關行業商協會組織承辦的行業類預警點;由龍頭企業承辦的產品類預警點。

第三條市商務局負責預警點的認定、考核、業務指導和政策支持。有關市、區商務主管部門要主動加強所轄區域內各預警點的管理和政策支持。各預警點要利用自身優勢,統籌各方資源,加強預警點建設,認真履行職責任務。

第二章申報認定

第四條申報程序符合預警點申報條件的單位向所在地市、區商務主管部門遞交申報材料,各市、區商務主管部門對本地申報材料進行初步審核,初審合格的上報市商務局。

第五條申報條件申請承辦預警點的單位必須具備如下條件:

1、主體資格要求。申請承辦預警點的行業商協會應在全市具有行業代表性;龍頭企業應在全省(市)同行業有代表性,預警監控產品進出口在全省(市)排名前五位。

2、機構人員要求。申請承辦預警點的單位必須具備專門的工作機構和適應工作要求的專(兼)職人員。

3、網絡建設要求。申請承辦預警點的單位必須建立對外貿易預警工作網站或網頁等專門的信息收集和發布平臺。

4、工作能力要求。申請承辦預警點的單位必須具備預警信息收集、評估分析、行業自律、協助做好貿易救濟措施實施和貿易摩擦案件應對的能力。

第六條評估認定市商務局組織專家組對各市上報的預警點申報材料進行評估確認,必要時進行實地考察,對于符合條件要求的承辦單位,下發通知確認其預警點資格并給于財政補助。其中專家組成員應至少包含3名市財政局、市商務局相關業務處室負責人。

第三章預警點建設

第七條工作目標預警點應以本行業或龍頭企業重點進出口市場為監控預警對象,搭建起覆蓋政府部門、行業組織、重點進出口企業、國外進出口商和國內律師事務所等參與的公平貿易預警工作網絡和工作平臺。

第八條信息收集預警信息收集主要包括進出口產品量價情況、增幅情況、市場分布以及該市場使用“兩反兩保”的偏好程度以及該產品的涉案歷史等。同時要注意收集目標國市場的動態信息,尤其是收集同類產品生產商的貿易救濟動態信息。

第九條發布預警對一般預警信息可以通過網絡、預警報告等形式進行發布,也可以通過座談會、研討會等形式傳達到相關行業組織和企業。對于重大敏感的政策類預警信息的公開發布,要征求市商務局意見。

第十條信息運用根據收集的預警信息,各預警點應及時組織相關企業進行預警措施研究,加強行業自律,規范行業出口經營秩序。

第十一條工作臺帳各預警點應建立日常工作臺帳制度,如實反映預警點工作開展情況,建立各項工作的文字、影像資料檔案,以備評估查閱。

第四章考核管理

第十二條監督管理市商務局采取實地調研、工作情況督查等多種形式對預警點進行監督,并進行年度考核。各市、區商務主管部門應加強對所在地預警點的監督和管理,定期檢查預警點工作情況。

第十三條年度考核市商務局每年下發預警點年度考核通知。各預警點應對照考核標準對本年度預警工作情況進行自我測評并將考核材料報送所在地市、區商務主管部門。各市、區商務主管部門對預警點考核材料進行初審并出具意見后同意上報市商務局,由市商務局組織專家進行審核,結果在市商務局網站公布。

第十四條考核內容預警點考核內容包括預警點機構建設、信息報送、案件應對、行業自律、工作創新等五個方面。考核標準詳見附件。

第十五條專家審核市商務局組織專家組對預警點報送材料進行年度審核,并根據需要進行實地核查。

第十六條政策扶持年度考核合格的預警點,保留預警點資格;年度考核不合格的預警點,取消預警點資格。經評估確認及考核合格的預警點將依據市政府《關于鼓勵企業轉型發展的若干商務政策措施》給予每年不超過10萬元人民幣的補助。

第五章附則

第十七條本辦法由市商務局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本辦法自2016年3月1日開始執行。

篇2:市醫院血液庫存動態預警制度

市級醫院血液庫存動態預警制度

第一條工作原則

在市衛生局的統一領導下,輸血科按照臨床供血實際情況及時發布血液庫存動態預警信息并嚴格按照臨床用血計劃和預告預警等級要求發放臨床用血,臨床科室要繼續做好臨床用血管理工作,保證臨床用血的科學合理。

第二條適用范圍

輸血科血液庫存動態預警適用于醫院臨床科室用血總量或某一血型庫存量低于相應天數的正常發血量或重大突發事件已經或可能影響臨床急救用血時。

第三條預告預警等級設置

擬設置3級預告預警等級,分別是:Ⅲ級(輕度緊缺)、Ⅱ級(中度緊缺)、Ⅰ級(嚴重緊缺),依次用黃色、橙色、紅色表示:Ⅲ級預告預警(黃色):輸血科血液的庫存總量或某一血型庫存量(含待檢血液)連續3天低于5個工作日正常發血量時;Ⅱ級預告預警(橙色):輸血科血液的庫存總量或某一血型庫存量(含待檢血液)連續2天低于4個工作日正常發血量或重大突發事件可能影響臨床急救用血時;Ⅰ級預告預警(紅色):輸血科血液庫存總量或某一血型庫存量(含待檢血液)低于3個工作日正常發血量或重大突發事件已經影響臨床急救用血時。

第四條動態預警階段發血標準

(一)Ⅲ級(黃色)預告預警:輸血科按臨床科室計劃用血量的70%發血;

(二)Ⅱ級(橙色)預告預警:輸血科按臨床科室計劃用血量的50%發血;

(三)Ⅰ級(紅色)預告預警:輸血科按臨床科室計劃用血量的30%發血;血液偏型緊缺時,另按照A型、B型、O型、AB型4種血型30%、30%、30%、10%的比例根據上述等級折算緊缺血型的發血量。對超過月度用血計劃的臨床科室,輸血科可以下調上述發血標準。

第五條動態預警的啟動、級別調整與終止

輸血科預計庫存接近動態預警臨界值或預期庫存將恢復正常時應當及時告知市血液管理辦公室,市血液管理辦公室將結合全市血液庫存量和當期采血趨勢決定啟動、調整級別及終止預告預警,并報市衛生局。

篇3:醫院抗菌藥物用量動態監測和超常預警制度

醫院抗菌藥物用量動態監測和超常預警制度

1.藥劑科應根據《**市人民醫院抗菌藥物目錄》和臨床需要,合理采購抗菌藥物,確保臨床供應。對使用量異常增長、每月使用量排名居前十名、頻繁超劑量使用、頻繁超適應癥使用、頻繁發生不良反應的抗菌藥物,藥劑科應及時報告院抗菌藥物管理工作小組。

2.信息科每月負責對抗菌藥物的使用金額和使用數量進行統計,列出全院使用金額與數量前十名的抗菌藥物名稱(包括藥品通用名和商品名)。處方點評小組負責統計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及使用強度、門診抗菌藥物處方比例。醫務科負責統計I類切口手術和介入治療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及使用時間。

3.抗菌藥物管理工作小組每月組織醫務科、藥劑科、感染管理科、感染科、行風辦等有關部門,對全院使用金額與數量前十名的抗菌藥物、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及使用強度、門診抗菌藥物處方比例、I類切口手術和介入治療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及使用時間和處方點評工作小組的處方點評結果進行分析,檢查全院抗菌藥物使用的合理性,分析用藥科室和個人是否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規定和藥品說明書、《中國國家處方集(化學藥品與生物制品卷)》的要求,使用抗菌藥物。對使用量異常增長、每月使用量排名居前十名、頻繁超劑量使用、頻繁超適應癥使用、頻繁發生不良反應的抗菌藥物,分析其經銷商有無促銷行為等。并將其中重要的問題提交院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討論、審核。

4.醫院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定期對抗菌藥物管理工作小組上報的情況進行專項研究,對抗菌藥物使用合理的醫師予以表揚和獎勵,對不合理用藥的醫師予以批評和處罰。對臨床使用數量不正常的藥物,限定采購數量,必要時停止該藥在醫院的臨床使用;對嚴重違反抗菌藥物使用規定的行為要及時予以糾正,并與所在科室、醫療小組及個人的考核掛鉤。

5.對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實行超常預警、公示、通報制度。對不合理或異常使用抗菌藥物的科室或個人進行公示。把合理用藥作為全院醫師考核的重要指標,對違反處方、醫囑管理規定,收受回扣,無正當理由使用非醫保、非農保抗菌藥物的科室及個人,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罰、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