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現場作業高峰預警制度

施工現場作業高峰預警制度

2024-07-10 閱讀 5084

?根據各工事施工情況的不同,為應對各種原因引起的作業高峰情況,避免安全事故、質量事故和其他狀況的發生,制定本預警制度。

?一、作業高峰的預警級別的識別

1、現場項目部屬下所有作業人員超過1/3人員加班,或部分人員加班時間在22:00以前結束,定為藍色預警。

2、現場項目部屬下所有作業人員超過1/2人員加班,或部分人員加班時間在24:00以前結束,定為黃色預警。

3、本工事所有作業人員超過2/3人員加班,或加班時間在第二日凌晨2:00以前結束,定為橙色預警。

4、本工事所有作業人員超過4/5人員加班,或加班時間在第二日凌晨2:00以后結束,定為紅色預警。

二、作業高峰應對措施

1、藍色預警:作業擔當、現場安全監督需全程監督,并向現場項目部通報。

2、黃色預警:項目負責人、安全課專職安全員需全程監督,并向公司項目經理部通報。

3、橙色預警:工程項目經理部部長現場蹲點指揮,項目負責人、安全課專職安全員需全程監督,后勤保障部門提供必要的支持,并向公司總部通報。

4、紅色預警:分管副總經理現場蹲點指揮,項目經理、安全課課長需全程監督,所有部門提供必要的支持,并向公司總部通報。同時安排輪休,避免出現過度疲勞引起的安全隱患。

三、作業高峰實施方法

1、項目部對作業高峰的確認需及時向公司項目經理部匯報。

2、公司項目經理部對現場項目實行作業高峰每日掛牌制,對相應級別預警制定相應的施工組織方案,并記錄備案。

3、橙色級別以上的作業高峰,公司總部需立即啟動相應級別相應預案,必須指派人員現場調查,根據現場情況指定相應部門作出及時的應對方案,保障施工的正常進行。

4、對出現橙色級別以上的作業高峰的項目,其他各項目應當在施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該項目實施人力及物力的增援,不得推諉。

5、出現紅色預警的項目,公司立即啟動最高級別響應,各部門必須提供全力支持,公司項目經理部加強人手到現場組織施工和安全監護,對一線作業人員安排輪休。

6、公司下屬一個現場項目部出現橙色、紅色作業高峰預警時,公司全體管理人員一律停止休假,休假人員必須在接到通知后的24小時之內回公司報到;作業員一律停止批假,夜間禁止私事外出。

7、公司下屬超過二個(含)現場項目部出現黃色、橙色、紅色作業高峰預警時,公司全體管理人員一律停止休假,休假人員必須在接到通知后的24小時之內回公司報到;作業員一律停止批假,夜間禁止私事外出;公司派遣交通工具常駐該現場24小時待命;財務部門準備足夠資金備用;總務人事課設法調集或外借增援施工力量。

四、預警期間零事故報告制度

藍色預警:作業擔當(主任)需當日下午5:00PM向項目經理(負責人)提交當日現場零事故報告。

黃色預警:作業擔當(主任)需當日下午5:00PM向項目經理(負責人)提交當日現場零事故報告;現場項目經理(負責人)需當日下午5:00PM向公司工程項目經理部提交當日現場零事故報告。

橙色和紅色預警:公司分管副總經理需當日下午5:00PM向公司總經理辦公室提交零事故報告

篇2:市醫院血液庫存動態預警制度

市級醫院血液庫存動態預警制度

第一條工作原則

在市衛生局的統一領導下,輸血科按照臨床供血實際情況及時發布血液庫存動態預警信息并嚴格按照臨床用血計劃和預告預警等級要求發放臨床用血,臨床科室要繼續做好臨床用血管理工作,保證臨床用血的科學合理。

第二條適用范圍

輸血科血液庫存動態預警適用于醫院臨床科室用血總量或某一血型庫存量低于相應天數的正常發血量或重大突發事件已經或可能影響臨床急救用血時。

第三條預告預警等級設置

擬設置3級預告預警等級,分別是:Ⅲ級(輕度緊缺)、Ⅱ級(中度緊缺)、Ⅰ級(嚴重緊缺),依次用黃色、橙色、紅色表示:Ⅲ級預告預警(黃色):輸血科血液的庫存總量或某一血型庫存量(含待檢血液)連續3天低于5個工作日正常發血量時;Ⅱ級預告預警(橙色):輸血科血液的庫存總量或某一血型庫存量(含待檢血液)連續2天低于4個工作日正常發血量或重大突發事件可能影響臨床急救用血時;Ⅰ級預告預警(紅色):輸血科血液庫存總量或某一血型庫存量(含待檢血液)低于3個工作日正常發血量或重大突發事件已經影響臨床急救用血時。

第四條動態預警階段發血標準

(一)Ⅲ級(黃色)預告預警:輸血科按臨床科室計劃用血量的70%發血;

(二)Ⅱ級(橙色)預告預警:輸血科按臨床科室計劃用血量的50%發血;

(三)Ⅰ級(紅色)預告預警:輸血科按臨床科室計劃用血量的30%發血;血液偏型緊缺時,另按照A型、B型、O型、AB型4種血型30%、30%、30%、10%的比例根據上述等級折算緊缺血型的發血量。對超過月度用血計劃的臨床科室,輸血科可以下調上述發血標準。

第五條動態預警的啟動、級別調整與終止

輸血科預計庫存接近動態預警臨界值或預期庫存將恢復正常時應當及時告知市血液管理辦公室,市血液管理辦公室將結合全市血液庫存量和當期采血趨勢決定啟動、調整級別及終止預告預警,并報市衛生局。

篇3:醫院抗菌藥物用量動態監測和超常預警制度

醫院抗菌藥物用量動態監測和超常預警制度

1.藥劑科應根據《**市人民醫院抗菌藥物目錄》和臨床需要,合理采購抗菌藥物,確保臨床供應。對使用量異常增長、每月使用量排名居前十名、頻繁超劑量使用、頻繁超適應癥使用、頻繁發生不良反應的抗菌藥物,藥劑科應及時報告院抗菌藥物管理工作小組。

2.信息科每月負責對抗菌藥物的使用金額和使用數量進行統計,列出全院使用金額與數量前十名的抗菌藥物名稱(包括藥品通用名和商品名)。處方點評小組負責統計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及使用強度、門診抗菌藥物處方比例。醫務科負責統計I類切口手術和介入治療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及使用時間。

3.抗菌藥物管理工作小組每月組織醫務科、藥劑科、感染管理科、感染科、行風辦等有關部門,對全院使用金額與數量前十名的抗菌藥物、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及使用強度、門診抗菌藥物處方比例、I類切口手術和介入治療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及使用時間和處方點評工作小組的處方點評結果進行分析,檢查全院抗菌藥物使用的合理性,分析用藥科室和個人是否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規定和藥品說明書、《中國國家處方集(化學藥品與生物制品卷)》的要求,使用抗菌藥物。對使用量異常增長、每月使用量排名居前十名、頻繁超劑量使用、頻繁超適應癥使用、頻繁發生不良反應的抗菌藥物,分析其經銷商有無促銷行為等。并將其中重要的問題提交院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討論、審核。

4.醫院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定期對抗菌藥物管理工作小組上報的情況進行專項研究,對抗菌藥物使用合理的醫師予以表揚和獎勵,對不合理用藥的醫師予以批評和處罰。對臨床使用數量不正常的藥物,限定采購數量,必要時停止該藥在醫院的臨床使用;對嚴重違反抗菌藥物使用規定的行為要及時予以糾正,并與所在科室、醫療小組及個人的考核掛鉤。

5.對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實行超常預警、公示、通報制度。對不合理或異常使用抗菌藥物的科室或個人進行公示。把合理用藥作為全院醫師考核的重要指標,對違反處方、醫囑管理規定,收受回扣,無正當理由使用非醫保、非農保抗菌藥物的科室及個人,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罰、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