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性天氣預警預防制度
1總則
1.1編制目的
加強和規范礦重大氣象災害應急工作,提高應對重大氣象災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或者避免重大氣象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貴州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辦法》、中國氣象局《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貴州省省氣象部門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等其它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預案制度。
1.3工作原則
1.3.1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體現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的原則。
1.3.2各有關小組按照職責,分工負責、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氣象災害預警應急工作。
1.3.3堅持預防為主、防災與救災并舉、以防為主的原則。
1.3.4堅持資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原則,避免重復建設和信息浪費,形成應急合力。
1.4適用范圍
1.4.1本預案中的重大氣象災害,是指由于臺風、暴雨、下擊暴流、暴雪、寒潮、大風、沙塵暴、低溫、高溫、干旱、雷電、冰雹、霜凍、大霧、龍卷風等天氣氣候事件的影響,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和重大社會影響涉及公共安全的氣象災害。
1.4.2與氣象條件相關的有毒大氣成分擴散、傳染病流行等公共安全事件。
1.4.3本制度適用于礦內重大氣象災害(含與氣象條件相關的公共安全事件,下同)的監測、預報預測、警報等應急工作。
2組織機構與職責
2.1組織機構
礦成立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組長由礦長擔任,下設氣象災害監測組、后勤保障組、對外聯絡組,各成員單位的組長為領導小組成員。
領導小組:
組長:李成云
副組長:崔世榮?
組?員:趙俊生、吳吉有、任宏斌、廉樹貴、鄧兆金、李永剛等?
第一小組:氣象災害監測預警:
組?長:鄧兆金
第二小組:后勤保障:
組?長:靳旭明?
第三小組:對外聯絡:
組?長:李鋒
2.2職責
負責啟動礦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組織極大、特大氣象災害的預警應急工作,向上級氣象局和中耀公司提供重大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2.3各成員單位職責
(1)、領導小組:重大氣象災害發生前后負責總協調;做好應急撥款的準備;負責向向上級氣象局和中耀公司報告災情;負責組織做好氣象災害預警應急工作中的宣傳報道;承擔上級氣象局和中耀公司安排的其他工作。
(2)、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組:具體負責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發布等氣象服務工作;各組員按照業務分工各司其職;及時向領導小組提供氣象服務信息;承擔領導小組安排的其他工作。
(3)、后勤保障小組:確保儀器、通訊正常,及時做好汽車維護,確保車輛及時出動、氣象信息準確暢通;承擔領導小組安排的其它工作。
(4)、外事聯絡組:負責氣象災害現場氣象預報和服務;負責氣象災害的調查及災情的收集工作等;承擔領導小組安排的其他工作。
3預警預防機制
3.1信息監測、預警與報告
3.1.1氣象災害信息來源和內容
(1)來源
災害性天氣氣候、氣象災害情況收集;省、市氣象臺的氣象信息。
其他有關部門、組織和個人提供的氣象災害情況。
(2)內容
災害性天氣預報和災害性天氣可能造成的影響。
災害性天氣實況,災害性天氣過程實況,以及災害性天氣可能造成的影響。
氣象災害災情,包括氣象災害災情、因氣象服務而減少損失情況等。
3.1.2氣象災害信息審核和報送
氣象災害信息的報送可以采用業務化網絡、辦公自動化系統、傳真等方式傳遞,并通過電話確認。
氣象災害信息接收處理要24小時值班,收到災情信息后及時調查處理。
3.2預警預防行動
根據氣象部門預報預測、警報信息,對可能發生重大氣象災害的情況,立即進行相關工作部署。
3.3預警級別的確定
按照災害性天氣氣候強度標準和重大氣象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程度,確定為四級預警。與氣象條件相關的公共安全事件預警級別按照該事件國務院主管部門確定的級別執行。
3.3.1?Ⅰ級預警市、縣氣象臺經過會商,預報預測本行政區域內出現暴雨、暴雪、沙塵暴、氣象干旱、寒潮(含低溫凍害、大風)、高溫熱浪、雷電災害、龍卷風等災害性天氣氣候過程,其強度達到中國氣象局制定的極大災害性天氣氣候標準,或預計熱帶氣旋在24小時以內影響我縣,或地質災害氣象等級達5級、森林(草原)火險氣象等級達5級。
3.3.2?Ⅱ級預警市、縣氣象臺經過會商,預報預測本行政區域內出現暴雨、暴雪、沙塵暴、氣象干旱、寒潮(含低溫凍害、大風)、高溫熱浪、雷電災害、龍卷風等災害性天氣氣候過程,其強度達到中國氣象局制定的特大災害性天氣氣候標準的,或預計熱帶氣旋在36小時以內影響我縣,或地質災害氣象等級達4級、森林(草原)火險氣象等級達4級。
3.3.3?Ⅲ級預警市、縣氣象臺經過會商,預報預測本行政區域內出現暴雨、暴雪、沙塵暴、氣象干旱、寒潮(含低溫凍害、大風)、高溫熱浪、雷電災害、龍卷風等災害性天氣氣候過程,其強度達到中國氣象局制定的重大災害性天氣氣候標準的,或地質災害氣象等級達3級、森林(草原)火險氣象等級達3級。
3.3.4?Ⅳ級預警市、縣氣象臺經過會商,預報預測本行政區域內出現暴雨、暴雪、沙塵暴、氣象干旱、寒潮(含低溫凍害、大風)、高溫熱浪、雷電災害、龍卷風等災害性天氣氣候過程,其強度達到中國氣象局制定的較大災害性天氣氣候標準的,或地質災害氣象等級達2級、森林(草原)火險氣象等級達2級。
4應急預案啟動和響應
4.1應急預案啟動
4.1.1三級啟動發生或可能發生Ⅳ級以上氣象災害,發生或可能發生地所在縣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縣氣象局局長向本級氣象業務單位發布啟動內部相關應急程序的命令,并報縣人民政府和省、市氣象局。
4.1.2二級啟動?接到市氣象局局長發布啟動內部相關應急程序的命令,并報縣人民政府。
4.1.3一級啟動?接到市氣象局局長發布啟動內部相關應急程序的命令,并報縣人民政府。
4.1.4與氣象條件相關的公共安全事件根據該事件國務院主管部門確定的級別啟動。
4.2應急響應
縣氣象局發布三級啟動命令后,或接到上級領導發布一、二級啟動命令后立即啟動相應的應急程序:
——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組各崗位應急人員全部到位,實行24小時主要負責人領班制度,全程跟蹤災害性天氣的發展、變化情況;
——根據應急工作需要,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組,各業務崗位按照職責做好實時監測、加密觀測;
——領導小組要及時向中耀公司報告氣象災害的發生、發展及其服務情況;要及時將本地重大氣象災害信息向上下游縣氣象局通報。
4.3信息處理
重大氣象災害信息的報送和處理,要快速、準確、詳實,重要信息要立即上報,因客觀原因一時難以準確掌握的信息,要及時報告基本情況,同時抓緊了解情況,隨后補報詳情。
4.4應急通信方式
各部門要保證24小時通信暢通,并將值守電話和輔助通信方式向上級部門報告。
4.5應急結束
縣級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終止,由縣氣象局領導小組根據災害性天氣發生、發展趨勢信息和災情發展情況,決定是否終止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
5應急保障
5.1通信與裝備保障
以現有的氣象通信網為主題,建立跨部門、跨地區,有線和無線、地面和衛星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穩定可靠的氣象信息通信系統。
建立反應快速、靈活機動的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通信系統,確保應急期間通信暢通。
有關單位應當加強對重要通信設施、傳輸線路和技術裝備的日常管理和維護養護,配置備份系統,建立健全緊急保障措施。
5.2技術儲備與保障
依托相應的上級氣象業務機構,建立相關的氣象災害應急技術支持系統。做好氣象災害應急技術儲備。
5.3宣傳、培訓和演習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各種媒體,加大對防御重大氣象災害的宣傳。對本級應急工作人員進行應急管理等方面的培訓,組織本部門人員開展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演。
6附則
6.1獎勵與責任追究
6.1.1獎勵
對在參加氣象災害預警應急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對因參與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工作致病、致殘、死亡的人員,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處理。
6.1.2責任追究
有關工作人員由于玩忽職守,致使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第四十條規定追究相應的責任。
6.2解釋
災害性天氣氣候標準分為較大、重大、特大、極大四級,具體標準由中國氣象局另行制定。
篇2:雨雪霧天氣安全行車管理規定
一、雨天行車安全管理規定
1.1下雨出車前應仔細檢查雨刷器是否靈敏有效,確保使用時萬無一失。
1.2如果車內玻璃易起水霧,打開暖氣(冷天)或冷氣(熱天),出風口位置放置在吹“風擋玻璃”擋,這樣可以驅除水霧,保證視線清晰。此時千萬不能開自然風,那樣只能把車外的濕氣更多地帶進車內,車玻璃上的水霧會更大。
1.3行車時,應降低車速,與前車保持與平日適當加長的距離,遇有情況不要急踩剎車,而應輕踩點剎,以防車輛側滑跑偏。
1.4應盡量在規定車道內行駛,減少來回并線,因雨天車輛方向盤比平日要輕(活),不易控制。
1.5遇轉彎時,應提前減速,然后再打轉向,轉向不宜打得太死。假如轉彎時踩剎車猛打方向盤,車輛容易失去控制。
1.6下大雨或暴雨時,因視線不好,為了保證安全,開啟前后霧燈。
1.7遇到路面有積水時,千萬不能急加速沖過去。最好探明積水深淺,水深最好繞路行駛,水淺要盡量放慢車速,謹慎前行,不要激起太大水花,防止點火系統被淹。
1.8雨天在山區公路行駛時,還應時刻注意山體滑坡。
二、霧天行車安全管理規定
2.1充分利用各種車燈提高能見度。即使是白天也要開亮防霧燈或近光燈及尾燈。這樣做既有利于自己行駛安全,又可以引起其他車輛的注意。霧較重時,濕度也較大,可以使用雨刷器,以改善視線。
2.2要控制車速。由于霧天路滑,制動距離延長,車速的選擇一定要留有余地,使制動距離小于可見距離。
2.3要增大跟車距離。
2.4要保持鎮靜,不能急躁。不能為趕時間而加快車速。
2.5要集中注意力,密切注視其他交通參與者的動向。必須勤于觀察,重點防止首尾相撞事故和非機動車突然斜穿時措施不及而引起的事故。
2.6會車時要用明、滅燈光示意,以免相互撞車。霧天行車要少停車,以免發生追尾事故。
三、冰雪天行車安全管理規定
3.1在冰雪路面上起步時,應緩加油、慢抬離合器。
3.2在行車中,要始終保持低速平穩駕駛。一般來說,城市道路應控制在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郊區普通公路也不應該超過每小時15千米,要視道路和交通環境而定。
3.3路面上忌急打方向。當需要轉向時,也要先減速,適當加大轉彎半徑并慢打方向盤。雙手握住方向盤操作要勻順緩和,否則就會發生側滑。特別是在山區的公路上,有時冰雪路面是間斷的,打方向時,最好提前采取措施在間斷處完成。
3.4在冰雪路上行駛,盡量少用腳制動。
3.5如果要超車必須彎更車道時,千萬不要急打方向盤,緩慢地駛出冰轍后再超過去。同時還要注意觀察欲變更車道前后車輛的距離,可以超車時,先打開轉向燈,多看相應方向的后視鏡,確認沒有危險時再彎更車道。
3.6應保持車輛前后擋風玻璃的良好視線。行車之前,首先要檢查雨刷器和玻璃水是否正常,噴玻璃水用雨刷器刷干凈,保持良好的行車視線。行車中,還要把后擋風玻璃的電熱除霜器打開,如果后擋風玻璃結霧會阻礙后視鏡的視線,不好判斷后面車輛的情況。前擋風玻璃和反光鏡兩側的玻璃上如果結了霧,可以打開車內的暖風開關,大風量吹散玻璃上的霧氣,千萬不可手里拿著棉布或毛巾等物擦拭玻璃上的霧氣,否則,就可能因為一個輕易的小動作引來殺身之禍。
3.7會車時要保持較大的橫向安全距離。
3.8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駕駛車輛的各種操作動作要溫柔,遇上突發緊急情況千萬不要驚慌失措,更不要做過激的動作,應該做到頭腦沉著冷靜,按照自己的分析判斷,果斷處理。
3.9冰雪路面行車要隨時注意汽油表,長時間的低速行駛和起步停車耗油量極大,一般低于油表指示的3/4就應盡快到加油站加滿油。
3.10要充分顧及他人,遇到前車速度較慢,應予諒解,不要閃燈鳴催促。與行人、非機動車要保持側向安全間距,以防行人、自行車可能因路滑摔倒。
最后要注意,雪后行車過久,易使視力下降、行車中應配戴有色防護鏡,并注意休息。
四、山區道路安全行車管理規定
4.1山區道路大都路幅狹窄,坡陡彎急,長而陡的坡道較多。因此在山路上行駛要集中精力,視點要遠,盡量看清路面狀況和路邊環境。
4.2上坡時應讓發動機保持足夠動力,提前選擇好合適擋位。
4.3盡量避免在山路上停車,萬不得已要停車時,應選擇相對平直、視線較好的路段,坡上停車必須拉緊手剎,熄火掛擋。
4.4下坡時絕對禁止空擋滑行,應根據坡道的情況以及車輛載重大小,掛上車速所需的合適擋位,充分利用發動機的牽阻作用控制車速,避免過多頻繁使用腳制動,導致車輪制動鼓和制動蹄片過熱,使制動效果降低甚至失效。
4.5如遇制動效能降低,可用手剎輔助,間歇拉松手剎,直至停車休息,不可用冷水澆潑發燙的制動鼓,要自然冷卻。
4.6如遇連續彎道,要遵守“減速、鳴號、靠右行”的原則行進,如車一側是懸崖、溪溝、不可過分靠邊,以免路基松軟陷輪落溝翻車。
4.7山路上常有隧道,汽車進入前要減速,及時開啟大燈,因汽車從洞外路段駛入時,入眼對黑暗的適應時間約需七八秒,此時駕駛員視力下降,務必要減速緩行,雙車道隧道,應靠右側車道行進,不得在洞內變換車道,更不得隨意超車,隧道內嚴禁隨意停車。
篇3:輕軌運營暴風雪天氣事件應急處置預案
輕軌運營暴風雪天氣氣候事件應急處置預案
為了做好暴風雪天氣氣候事件軌道交通的應急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民生命財產損失,提高預防和處置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能力,保障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及運營生產工作順利進行,特制定本應急處置預案。
一、工作原則
以構建“統一指揮,分級管理,屬地化為主”的長效管理與應急處理機制為根本。堅持“早部署,早行動”的工作原則,提高快速反映和處理能力。并把抗擊暴風雪工作作為冬季運營的重要工作,予以高度重視,以科學的手段和有效的措施,維護人員和財產安全,確保運營工作順利開展。
二、災前準備
1.運營管理科設兼職人員做好氣象監報工作,及時上傳下達,以便各部門做好災前的應急準備工作;
2.入冬前站務段、工務段、通號段、保衛科做好物資儲備工作,如鍬,鎬等工具,并進行管理;
3.各部門根據自身特點做好應急支援準備工作;
4.各設備維護部門做好安全隱患設備設施損壞情況的排查和維修。
三、重點部位
根據災害特點,確定線路、線網、車輛、站臺設施為防災搶先重點部位。
四、輕軌線路應對暴風雪天氣的應急處置
1.為保證輕軌線路安全運營,防止意外發生,設置專門的巡道員,負責排查線路內可能造成事故的安全隱患。重點對道岔,橋梁,隧道,彎道地段進行檢查。
2.發生暴風雪天氣,工務部門應及時對線路內的積雪進行清掃。
3.遇暴風雪氣候條件時,輕軌車輛在運營前,安排工程車先驗道滑線后再發車。
4.如出現擠岔事故,行車調度員應立即通知信號值班員,信號維修員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趕往現場,同時安排站務人員進行人工操作,信號維修人員趕到現場后,進行恢復處理。如果一時處理不了,馬上通知天津信號維修人員和大修段盡快處理,行車調度要組織好車輛的運營,視道岔故障的位置靈活調度車輛運行。
5.發生橋梁,隧道意外時:在檢查過程中發現意外立即報告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停止車輛運行,由公司組織專業隊伍進行搶修。
6.以上預案的處理和發生,視現場情況的不同,會有所改變,處理時以現場指揮為準。
五、道口人員針對暴風雪天氣的應急處置
1.暴風雪天氣時,道口人員保證不脫崗,及時做好交通疏導工作;
2.暴風雪天氣造成路面濕滑的安全隱患,道口人員應及時上報,后由相部門組織人員對其進行清掃;
3.對可能造成事故的安全隱患,一經發現都應及時上報總調度室,并同時報主管部門。
六、站務設施的應急處置預案
1.一旦發生暴風雪天氣,物業衛生清理人員應及時對站臺上的積雪進行清掃;
2.站務人員應在暴風雪發生前,對轄區內各站的站臺設施進行安全隱患的排查(如易墜物品等),在暴風雪過程中,注意觀測站臺設施情況,及時發現并排除隱患,超過人力處理能力的,應立即上報;
3.站務人員應做好站內的防滑措施,以確保乘客安全,防止次生事故。
七、輕軌車輛的應急處置
1.遇暴風雪天氣時,輕軌車輛應小心駕駛,多觀察線路內情況,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相關部門;遇平交道口時應減速慢行,以免發生次生衍生事件;
2.遇暴風雪天氣時,運營車輛可能會發生脫軌事故,一旦發生,應立即參照《輕軌車輛脫軌事故應急處理預案》進行救援;
3.出現暴風雪天氣,如客流突然增多,控制中心應提前做好充分準備,及時調整行車計劃;客流增多時站務人員應安排專人負責維持站臺秩序及疏導乘客;如發生滯留時,駕駛員及站務人員應安撫好乘客情緒,并及時疏導滯留。
八、組織機構
1.應急指揮領導小組
組長:z
成員:z
2.工務、道口應急處置小組
組長:z
成員:z
救援隊伍:蒼松軌道維修公司
寶通軌道維修有限九局
3.行車安全應急小組
組長:z
成員:z
4.通信信號應急處置小組
組長:z
成員:z
救援隊伍:通號段全體員工
天津通號公司施工隊伍
5.運營服務、站務設施處置小組
組長:z
成員:z
救援隊伍:站務一段、站務二段、站務三段、站務四段
綜合維修部站務設施維修人員
物業公司站務設施維修人員
6.車輛應急處置小組
組長:z
成員:z
救援隊伍:維修段車輛維修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