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施工災害天氣預警應急預案

建筑施工災害天氣預警應急預案

2024-07-13 閱讀 1912

為提高防御災害天氣的應急處置能力,迅速、高效、有序地展開緊急救援行動,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結合我市建筑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一、適應范圍

本預案適應于全市建筑施工現場范圍內發生大風、雨、雪等災害天氣的預警應急處置。

二、組織體系及職責

市建筑工程管理局負責全市的建筑施工現場防風暴潮等災害天氣的預警應急指揮協調工作,具體負責市內四區的防風暴潮等災害天氣的預警應急指揮協調工作,成立預警應急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青島市建筑施工安全監督站。各區、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的預警應急指揮協調工作,并成立相應的機構。各施工單位和施工現場應成立預警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并組織應急搶險隊伍。

三、預警等級

根據市災害天氣預警等級,結合建筑施工現場具體情況,預警分為四個等級:藍色預警、黃色預警、橙色預警、紅色預警。

1、藍色預警:大風(24小時內可能受熱帶低壓影響,平均風力可達6級以上,或陣風7級;或者已經受熱帶低壓影響,平均風力為6-7級,或陣風7-8級并可能持續)、雷雨大風(6小時內可能受雷雨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6級以上,或陣風7級并伴有雷電;或者已經受雷雨大風影響,平均風力為6-7級,或陣風7-8級,并伴有雷電,且可能持續)

2、黃色預警:天氣情況為暴雨(6小時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中雪、8-10級大風天氣。

3、橙色預警:天氣情況為暴雨(3小時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大雪、10-12級大風天氣。

4、紅色預警:天氣情況為大暴雨(3小時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風暴潮、暴雪、12級以上大風和其它重大災害天氣。

四、預警應急預案的啟動

當市氣象局發布以上預警等級預報后,青島市建管局將及時通過信息群發系統、建管信息網等方式向有關部門、有關單位發布預警應急等級信息,預警應急單位應立即啟動預案。各建設、施工、監理單位主要負責人,各項目部項目經理、項目總監電話保持24小時暢通;各項目部項目經理、項目總監應24小時在現場值班。

(一)藍色預警

1、各施工企業負責人通知各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專職安全人員,會同項目總監對深基坑、腳手架、大模板、臨時用電、臨建設施、現場排水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并各自做好檢查記錄,企業負責人帶領安全、設備、質量等部門的負責人,對各工程項目進行巡回檢查,并及時向工程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情況。

2、各施工企業、各項目部應對深基坑及時觀測,第三方監測單位應對深基坑進行監測,及時向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提供監測記錄,并存檔備查。

3、各施工企業、各項目部應立即停止起重機械作業,全面檢查塔機、物料提升機、外用電梯和吊籃的安全裝置、避雷裝置,并做好檢查記錄。

4、在市氣象局發布天氣預警后,所有施工現場要全部停止室外施工作業(搶險工程除外)。

(二)黃色預警

1、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立即通知專家組,各應急預案搶險救災責任單位做好搶險救災的準備。

2、各建設單位負責人、施工企業負責人、項目經理、項目總監應立即組織對本工程搶險救災準備情況進行全面檢查,落實搶險人員、物資、器材、設備等。

3、各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施工企業負責人、項目經理、項目總監應組織相關人員進一步核查工程重點部位的安全狀況,并安排專人定時對重點部位、設備、臨建等設施及周邊環境進行檢查和觀測,并做好記錄。

在做好藍色預警工作的基礎上,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深基坑工程周邊要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各工程項目應增加對深基坑側壁支護和周邊建筑物、構筑物以及道路的監測和巡視的頻次。第三方監測的頻次每日不少于兩次,必要時每3小時1次。設置有效的排水措施,大雪天氣要及時清除基坑周邊的積雪,防止基坑側壁承載力過大造成塌方。市勘察設計協會、各區市審圖辦應組織專家對深基坑進行全面檢查,發現隱患,應提出應急加固意見,并指導施工企業進行加固。

(2)應對起重機械基礎進行詳細的檢查,保持基礎排水暢通。起重機械必須按照應急加固措施進行加固,塔機應按照《塔式起重機應急加固措施》的要求進行加固。物料提升機、外用電梯的吊籠應降至最底層,吊籃應落到地面。

(3)應重點檢查大型模板支撐系統的剪刀撐、水平縱橫加固桿、拋撐和纜風繩等;基礎應平整、堅實,保持排水暢通;及時清除積雪,確保模板支撐系統的抗風、抗雪壓*。

(4)應重點檢查腳手架的剪刀撐、拉結點、小橫桿的搭設情況,基礎做到平整、堅實和排水暢通,確保腳手架的整體穩定*。

(5)對施工現場的臨建設施要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備齊加固器材,并做好人員撤離的應急措施。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要立即采取措施。生產廠家應對生產安裝的臨建設施進行全面檢查,該維護的維護,該加固的加固。

(6)施工臨時用電必須符合標準規范要求,尤其要做好各配電設施的防雨措施,檢查用電線路有無破皮老化現象,所有施工現場在市氣象局發布天氣預警后要全部停止施工用電(搶險工程除外)。

(三)橙色預警

1、各專業專家組成員要按照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統一部署,到指定的工程進行巡查,指導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做好搶險準備工作。

2、各應急預案搶險救災責任單位,立即向工程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搶險救災的人員、物資、器材、設備、車輛的到位情況以及所處的位置和機動時間,等待指令。

3、各施工單位和項目部應按照應急搶險預案,組織搶險人員和設備、車輛、器材等應急物資,在現場集中待命,隨時準備搶險。

4、各施工單位和項目部應采用傳真、電話等形式,將災害天氣可能引發安全事故的危險源以及應急措施上報工程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5、各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施工企業負責人、項目經理、項目總監,在做好藍色預警和黃色預警工作的基礎上,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應進一步增加對深基坑側壁支護和周邊建筑物、構筑物以及市政公用設施等監測和巡視的頻次。施工企業和監理單位應設專人每小時巡視1次;第三方監測單位每3小時進行1次監測,如遇緊急情況應隨時監測。

(2)大型模板支撐系統應進一步增設剪刀撐、水平縱橫加固桿、拋撐或纜風繩,并派專人進行監護。

(3)腳手架應增設拉結點和小橫桿,增設水平和縱向斜支撐,增強腳手架的整體穩定*。

(4)施工項目部和臨建設施生產安裝單位,應對達不到《建筑工程施工現場裝配式輕鋼結構臨建房屋技術規程》要求的臨建設施采取加固措施,并會同總監和臨建設施生產安裝單位技術負責人,對臨建設施的加固效果進行計算并做出評估。對仍不能保證安全的,立即將人員疏散、撤離。

(四)紅色預警

1、專家組成員應按照工程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指令到達工程項目,給搶險救災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

2、各應急預案搶險救災責任單位,要按照工程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指令到達指定的地點集結待命,隨時準備投入搶險救災行動。

3、各施工企業和項目部應按照搶險應急預案,組織搶險人員、器材、設備等應急物資到達可能發生險情的重點搶險部位,隨時準備搶險救援。

4、各施工企業和項目部應采用傳真、電話等形式,將災害天氣可能引發安全事故的工程部位、設備、臨建等設施及周邊環境的動態觀測和監測情況,在第一時間向工程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5、各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施工企業負責人、項目經理、項目總監,在做好藍色預警、黃色預警和橙色預警工作的基礎上,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應會同第三方監測單位對深基坑邊坡位移、沉降,周邊建筑物、構筑物及市政等公用設施等進行24小時不間斷巡視,每小時監測1次,必要時隨時出據監測記錄和報告。

(2)大型模板支撐系統應加倍增設剪刀撐、掃地桿、水平縱橫加固桿、拋撐和纜風繩。

(3)腳手架要按照水平每3米、垂直每2米一處的標準增設拉結點,連續滿設剪刀撐,增設水平和縱向斜支撐,拆除密目安全立網,降低高度,仍不能保證安全的,應立即拆除。

(4)各工程項目部要嚴格實施應急預案,將人員疏散、撤離至安全地帶,防止發生人員傷亡事故。

五、突發安全事件的處置

預警應急預案啟動后,如發生重大安全突發事件,施工單位應在第一時間啟動搶險應急措施,同時立即向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六、災害天氣過后的處置

災害天氣過后,工程建設、施工、監理等單位應聯合對施工現場深基坑、大型起重機械、腳手架、大模板、臨時用電、臨建設施等重點內容進行全面檢查,寫出檢查驗收報告,并經項目總監簽字同意后,方可開工。建設單位應組織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對啟動應急預警預案和搶險救災,以及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等進行總結,并書面上報工程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做為下次演練培訓的重點內容。

七、獎勵與責任追究

(一)對在防御災害天氣預警預案的執行和搶險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將結合《市場主體考核辦法》予以加分,通報表彰并給予適當物質獎勵。

(二)對在防御災害天氣預警預案的執行工作中玩忽職守,造成損失的單位和個人,除按照《市場主體考核辦法》予以扣分外,將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并予以處罰.

篇2:酒店商務部自然災害應急預案

酒店商務部自然災害專項應急預案

1、監控措施

1)保障通訊的暢通,確保能夠通過各種渠道及時準確的接收到相關信息。

2)規化出災害發生時工作人員的避災程序及路線,選定臨時避災場所,并以書面形式發放到員工手中,在所有客房內張貼。

3)規定在全體撤離時關閉重要閥門的人員。

2、事故及響應分級

1)事故分級

Ⅰ級事故,嚴重的自然災害,造成1人以上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嚴重的。

Ⅱ級事故,一般自然災害,不會造成人員傷亡,但會對酒店的日常經營造成影響的

2)響應分級

Ⅰ級響應,發生Ⅰ級事故時,酒店啟動應急預案,啟動本部門的Ⅰ級響應,服從酒店及上級部門的領導指揮。

Ⅱ級響應,發生Ⅱ級事故時,酒店未啟動應急預案,但由于自然現象或災害影響到酒店正常營業時。

3、處置措施

a)當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時,如地震、洪水等,應立即組織人員撤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組織人員關閉電源及關鍵設施開關。

B)及時清點人員,保證本部門員工及賓客的安全。配合酒店應急救援指揮部及上級相關部門的工作。

C)當發生的自然災害或天氣變化對酒店的正常經營有影響時,應沉著應對、處事不驚,做好賓客的告知、提醒及警告等工作,并做好賓客情緒的安撫工作。

D)準備好應急所需的物資,做好預防工作。

篇3:酒店餐飲部自然災害應急預案

酒店餐飲部自然災害專項應急預案

1、監控措施

1)保障通訊的暢通,確保能夠通過各種渠道及時準確的接收到相關信息。

2)規化出災害發生時工作人員的避災程序及路線,選定臨時避災場所,并以書面形式發放到員工手中,在所有客房內張貼。(見附圖)

3)規定在全體撤離時關閉重要閥門的人員。

2、事故及響應分級

1)事故分級

Ⅰ級事故,嚴重的自然災害,造成1人以上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嚴重的。

Ⅱ級事故,一般自然災害,不會造成人員傷亡,但會對酒店的日常經營造成影響的

2)響應分級

Ⅰ級響應,發生Ⅰ級事故時,酒店啟動應急預案,啟動本部門的Ⅰ級響應,服從酒店及上級部門的領導指揮。

Ⅱ級響應,發生Ⅱ級事故時,酒店未啟動應急預案,但由于自然現象或災害影響到酒店正常營業時。

3、應急處置

a)當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時,如地震,應立即組織人員撤離。

b)配合相關部門的救援工作。

c)應根據相應的災害做好防范措施,做好賓客及員工的提醒、告知工作。

d)保證食品及應急物資的儲備工作,確保食品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