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共用生產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共用生產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4435

所屬各單位、機關各科室、各項目部:

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明確各施工部門在交叉作業中的各自安全責任,提高施工現場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避免因交叉作業引發事故,保證工程項目和施工人員的安全與健康,保障機械、設備免受損失,特制定本制度。

一、交叉作業的定義及所涉范圍

1、凡一項作業可能對其他作業造成危害或對其他作業人員造成傷害的作業均構成交叉作業。交叉作業包括立體交叉作業和平面交叉作業。

2、交叉作業的范圍是指在通一施工區域內進行的有關作業,可能危及對方生產安全和干擾其工作的問題,本工程涉及的交叉作業有:土方開挖與基坑支護,起重吊裝,腳手架搭拆,模板安拆,焊接作業,拆除作業等等。

二、交叉作業的特點和危害

兩個以上作業活動在同一區域內進行,因作業空間受限制,人員多,工序多,秩序嚴,機械設備復雜,聯絡不暢等,故作業干擾多,需配合、協調事項多,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環境不良等因素動態性強,造成隱患多而不確定,造成后果嚴重(涉及多方),可能發生物體打擊、高處墜落、機械傷害、火災、觸電等事故。

三、交叉作業的管理要求

為保證雙方或多方的施工安全,避免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各參建分包單位進場施工時,除與公司簽訂安全生產合同外,還需根據各自作業區內的實際情況,與可能危及自己或自己可能危及對方的分包單位簽訂交叉作業安全管理協議,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和應當采取的安全措施,并制定專門人員進行安全監督與協調,通過交叉作業安全管理協議互相告知本單位生產的特點、作業場所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以使各個單位對該作業區域的安全生產狀況有一個整體上的把握。

四、交叉作業的管理

1、同一區域內各分包單位,應相互理解,互相配合,建立聯系機制,明確交叉作業聯系人,及時解決可能發生的安全問題,并盡可能為對方創造安全工作條件和作業環境;總包單位在生產協調時,同一作業區域內施工應盡量避免交叉作業,在無法避免交叉作業時,應盡量避免立體交叉作業,雙方在交叉作業或發生相互干擾時,必須根據該作業面的具體情況共同商討制定具體安全措施,明確各自的職責。

2、因工作需要進入他人作業場所,必須以書面形式(交叉作業通知單)向對方申請;說明作業性質、時間、人數、動用設備、作業區域范圍、需要配合事項,獲得對方書面批準,并落實交叉作業安全措施后方可進入他人作業場所施工。

3、雙方應加強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尤其是班前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提高從業人員作業的技能,自我保護意識,預防事故發生的應急措施和綜合應變能力,交叉作業現場必須配備專人監護。

4、交叉作業雙方施工前,應當互相通知或告知本方施工作業的內容,安全注意事項。當施工過程中發生沖突和影響施工作業時,各方要先停止作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保證作業人員安全的前提下,保護相關方的財產、周邊建筑物及水、電、氣管理等設施的安全;由各自的負責人或安全管理負責人進行協商處理。施工作業中各方應加強安全檢查,對發現的隱患和可預見的問題要及時協商解決,清除安全隱患,確保施工安全和質量。

五、交叉作業的安全措施

1、雙方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高處作業時(如腳手架搭拆、模板安拆、起重設備安拆、外墻裝飾等),應在作業前對施工區域采取隔離措施、設置安全警示標識、警戒線或派專人警戒指揮,防止高空落物、施工用具、用電危及下方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2、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起重吊裝作業時,應充分考慮對各方工作的安全影響,制定起重吊裝方案和安全措施,指派專業人員負責統一指揮,檢查現場安全和措施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起重吊裝作業,與起重作業無關的人員不準進入作業現場,吊物運行下路線下方所有人員應無條件撤離;指揮人員站位應便于指揮和了望,不得與起吊路線交叉,作業人員與被吊物體必須保持有效地安全距離,索具與吊物應捆綁牢固、采取防滑措施,吊鉤應有安全裝置;吊裝作業前,起重指揮人通知有關人員撤離,確認吊物下方及吊物行走路線范圍無人員及障礙物,方可起吊。

3、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焊接作業時,必須事先通知對方做好防護并配備,合格的消防滅火器材,消除現場易燃易爆物品,無法消除易燃物品時,應與焊接作業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并采取隔離和防護措施,上方焊接、切割應注意下方有無人員、易燃、可燃物質,并做好防護措施,遮擋落下焊渣,防止引發火災。焊接作業結束后,作業單位必須及時、徹底清理焊接現場,不留安全隱患,防止焊接火花死灰復燃,釀成火災。

4、各方應自覺保障施工道路、消防通道暢通,不得隨意占道或故意發難。運輸超寬、超長物資時必須確定運行路線,確認影響區域和范圍,采取防范措施(警示標識、引導人員監護),防止碰撞其他物件和人員,車輛進入施工區域,須減速慢行,確認安全后通行,不得與其他車輛、行人爭搶道。

5、同一區域內的施工用電、應各自安裝用電線路,施工用電必須做好接地(零)和漏電保護措施,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各方必須做好用電線路隔離和絕緣工作,互不干擾。敷設的線路必須通過對方工作面,應事先征得對方的同意;同時,應經常對用電設備和線路進行檢查維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施工各方應共同維護好同一區域作業環境,必須做好施工現場文明整潔,材料堆放整齊、穩固、安全可靠(必須有防垮塌、防滑、滾落措施)。確保設備運行、維修、停放安全;設備維修時,按規定設置警示標志,必要時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派專人看守、切斷電源、拆除法蘭等),謹防誤操作引發事故。

2014年1月8日

篇2:火車皮卸砂交叉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因棒磨砂含泥水較多,鐵運分公司火車拉運砂石卸車時存在粘車甚至發生車皮跌落砂倉的事故,砂石粘車現象發生時,需要抓斗吊配合將車皮表面一層含泥水較多的砂子抓出,為了配合好砂石運輸工作,保證火車卸砂、車皮抓砂此項特殊作業過程的安全,維護我礦正常的充填生產作業秩序,針對車皮抓砂過程與鐵運公司存在的交叉作業,特制訂安全管理措施如下:

1、天車作業人員要堅守崗位,精心操作,嚴格執行工藝紀律和操作規程;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嚴禁無證作業;開車前,檢查各安全裝置、限位、吊具(抓斗、鋼絲繩)、電鈴等部件的可靠性。

2、火車車皮抓砂范圍的確定:進入砂倉的火車車皮表面磨砂搖成平面的長度超過3米,或有明顯大泥塊,方可進行抓砂作業,其它情況一律不得進行此作業。

3、抓砂作業程序的啟動:需要進行火車車皮抓砂作業時,由鐵運公司調度室通知二礦區調度室,然后由礦調度室通知充填工區天車工進行抓砂作業,天車工未經允許禁止私自進行抓砂作業。

4、進行車皮抓砂作業時,鐵路運輸分公司必須在現場安排專人負責協調,指揮火車司機和天車工抓砂作業的銜接配合,防止在天車抓砂作業過程中火車突然行走造成事故。

5、天車工進行抓砂作業時,每節車皮最多只能抓1/3,避免刮蹭造成設備或人員傷害,避免損壞火車車皮或天車抓斗。

6、天車工作業時要注意交叉作業安全,注意駕駛,行車平穩,抓砂作業時抓斗要輕放,避免刮蹭造成設備或人員傷害。

7、維修人員要做好天車的日常維護保證設備運行正常。

8、工區管理人員要加強對交叉作業的安全監管,協調好各種交叉作業,杜絕違章違紀現象,規范勞保用品穿戴,杜絕車輛傷害等事故發生。

9、當發生刮蹭事故時,由調度室協調各家作業人員分析協調處理事宜。

充填工區

篇3:公路養護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公路行業生產經營活動點多、面廣、線長,任務十分繁重,搞好安全生產,消除生產過程中的事故隱患,避免工傷事故,減少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保護職工的人身安全極為重要。為保障公路養護作業的安全,結合本局實際情況,特制訂本公路養護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條公路養護安全作業的基本原則

1、安全生產管理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2、道班在公路上進行養護、維修時,應當按照規定設置規范的安全警示標志和安全防護設施。

3、道班的工作車輛應有由駕駛證的人員駕駛,嚴禁酒后開車作業,嚴禁車輛在危險處停留。

第二條公路養護安全作業應注意的事項

1、凡在公路上進行養護維修作業的人員必須穿著帶有反光標志的桔紅色工作服,或帶有反光標志的桔紅色背心。在檢查中若發現道班上路作業人員無穿著安全標志服的,每人每次罰款100元。

2、在山體滑坡、塌方、山體經常掉石、泥石流等路段養護維修作業時,應設專人觀察險情。

3、作業人員操作特種養護機械,必須做到持證上崗。

4、在公路養護維修作業時,養護作業人員應注意作業場地的環境衛生,不要亂丟亂放雜物、垃圾,盡最大努力減少環境污染。

5、嚴禁在作業時亂丟火種;不準穿高跟鞋、拖鞋和赤腳上路作業。

6、在雨季養護維修作業時,作業現場應及時排除積水;在山坡下養護維修作業時,應注意觀察山體的變化情況,保護自身安全。

7、當養護維修作業區處于視距不良的路段時,應在維修作業區前后明顯位置設置施工標志。當對整個路面進行養護維修作業,應修筑臨時交通便道,以保證車輛通行。

第三條清掃養護作業應注意事項

1、嚴禁在能見度差(如夜晚、大霧天)的條件下進行作業。

2、凡需占道進行作業的,必須按作業控制區布置要求設置有關標志。如遇大風、大雨、大霧等惡劣天氣時必須停止清掃養護作業。

第四條公路巡查應注意的事項

1、各道班的養護人員每天要堅持上路巡查,巡查的次數每天不少于一次。公路巡查必須做到定時、定向、線路,進行檢查時,必須做好檢查記錄。

2、各道班養護人員要把當天巡路的情況匯報班長,并認真填寫好《道班巡查日志》,記錄員和班長應簽名,認真做好《道班巡查日志》的歸檔工作。

3、全面檢查公路路面及沿線公路設施是否完好,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發現問題,按職責范圍及時處理,超出范圍的應及時上報段部處理,防止公路交通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