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稅務局工會工作制度
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制度職責大全提供的制度文章供您參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本局工會工作,充分發揮廣大干部、職工在稅收工作中的積極性,維護干部、職工的合法權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工會工作管理的對象為本局全體干部、職工包括離、退休干部、職工及臨時工。
第三條工會在本局黨支部的領導下開展工作。
第二章工會委員會、委員、主席的產生及任職資格
第四條本局工會委員會、工會委員、工會主席由全局會員代表大會或會員大會選舉,經本局黨組研究審定,報市國稅局系統工會批準產生。根據本局工會委員會工作需要設兼職工會主席1名,兼職財務工作委員1名,兼職組織宣傳委員1名。其基本工作準則和要求如下:
一、重大問題由委員集體討論決定,堅持集體領導和分工負責相結合;
二、堅持群眾路線,依靠群眾開展工作;
三、堅持正常思想教育同群眾自我教育相結合;
四、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
第五條工會主席、工會委員任職資格
一、工會主席、委員必須具備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從事稅務工作5年以上;
二、具有從事群眾工作的經歷及稅收工作的經驗;
三、熟悉《工會法》、《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婚姻法》《勞動保護法》以及工會工作知識;
四、具有較高的群眾威信,熱愛工會工作;
五、代表和維護廣大干部職工的權益,勇于為干部職工群眾說話辦事。
第三章工會工作的管理和職責
第六條工會在本局黨支部領導下開展工作,日常管理由工會主席負責。
第七條工會委員會每年元月15日前,必須對本年度工作進行安排,并書面報本局黨支部和市國稅局系統工會。每年6月30日和12月30日前,必須將半年總結和年終總結書面上報本局黨支部和市國稅局系統工會。
第八條工會主席、工會委員職責
一、工會主席職責
(一)負責本局工會全面工作;
(二)負責干部、職工的勞動爭議及調解,處理群眾來信,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三)起草工會文件,上報工會有關文字材料,管好工會文檔負責有關會議的召集組織工作;
(四)組織干部、職工在稅收工作中開展勞動競賽、愛崗敬業、建功立業等活動;
(五)及時了解干部、職工生活、工作情況,幫助解決生活困難,做好定期走防、慰問和困難補助工作,做好“六必訪”和離退休干部慰問工作;
(六)組織安排各種文體活動,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組織干部、職工提出合理化建議,定期歸集向黨組匯報;
(七)做好干部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勞動保護和勞動保險工作;
(八)嚴格執行財務政策,收好、管好、用好工會經費,定期審查工會經費的使用情況。
二、工會財務工作委員職責(由本局財務人員兼任)
(一)堅持勤儉節約和保證需要和原則;
(二)積極組織收入,節約經費支出;
(三)及時收交、撥支工會經費,及時向市國稅局系統工會交納會費;
(四)妥善保管財務賬表、憑證、檔案、資料;
(五)主動向工會委員會匯報工會財務工作情況,定期向會員大會公布;
(六)幫助會員正確處理戀愛、婚姻、家庭問題;
(七)注意了解和征求會員的意見和要求,督促協助有關部門貫徹執行有關婦女保護的政策,同歧視、迫害婦女的錯誤行為作斗爭;
(八)動員婦女在稅收工作中發揮“半邊天”作用。
三、工會組織宣傳委員職責
(一)經常向會員進行權利和義務的教育;
(二)承辦新會員入會手續,負責工會會員的檔案管理,辦理
會員組織關系;
(三)利用報紙、電臺、黑板報、宣傳欄,宣傳報道本局的各項活動;
(四)配合有關部門抓好業務學習,提高干部職工素質;
(五)按月組織、安排文體娛樂活動和比賽。
第九條工會會員的權利和義務
—、工會會員的權利
(一)在工會會議和工會報刊、雜志上,參加關于工會工作和干部、職工關心的一切問題的討論;
(二)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三)批評工會的任何組織和任何工作人員,要求撤換或罷免違法、失職的工會人員;
(四)對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問題提出批評與建議;要求工會組織向有關方面如實反映情況;
(五)在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要求工會給予保護;
(六)參加工會活動,享受工會組織的福利待遇。
二、工會會員應履行下列義務
(一)學習政治、文化、科學技術知識以及稅收業務知識;
(二)積極參加民主管理,努力完成稅收等各項工作任務;
(二)遵守憲法和法律,維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遵守勞動紀律;
(四)維護社會秩序和本局稅務工作秩序,同危害國家、社會和集體利益的行為作斗爭;
(五)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搞好團結協作;
(六)遵守工會章程,執行工會決議,參加工會組織的各項活動,按月交納會費。
第四章會議制度
第十條全體會員大會每年召開一次也可以和本局干部大會聯合召開,會員代表大會每半年召開一次。會議主要內容:
一、審議和批準工會委員會關于本年度的工作總結;
二、審議和批準工會委員會關于下年度的工作計劃;
三、審議和批準工會委員會關于本年度工作財務報告;
四、討論和決定工會工作的重大問題;
五、選舉產生工會委員會委員、主席;
六、罷免工會委員會委員、主席。
第十一條全體會員大會一般于每年12月30日前召開;會員代表大會每年7月10日前和12月30日前召開。
第五章日常活動的內容及形式
第十二條工會每年結合本局稅收工作實際廣泛開展各種活動。
一、組織開展義務勞動。根據本局和各級組織要求,結合每年“植樹節”、“稅收宣傳月”、3月5日“學雷鋒日”等,組織開展義務勞動。
二、適時組織搞好社會捐贈活動。根據需要積極開展向見義勇為基金會、社會福利基金會、南部山區扶貧、希望工程、職工下崗特困戶開展獻愛心活動。
三、按照工會工作計劃,積極組織開展聯歡會、體育娛樂比賽、卡拉OK演唱會、郊游等多種多樣的活動。
四、每兩年組織一次干部職工健康檢查,并建立健康狀況檔案,開展體育活動,關心干部、職工身體健康。
五、組織開展創建“五好家庭”、“賢內助”活動,為稅收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六、每年組織一次干部、職工家屬座談會,解決生活、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轉呈對本局工作的合理化建議。
七、組織開展勞動競賽,掀起比、學、趕、幫、超的群眾性競賽活動,提高工作技能。結合本局半年、年終工作總結評選先進集體、優秀公務員、各種“能手”。
第—十三條工會組織各項活動,必須先擬定活動計劃、方案。經費預算報局長辦公會議審批。
第六章獎懲
第十四條凡會員在工會開展的各種勞動競賽、文體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按照不同級次和貢獻大小,由工會及時向本局建議給予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具體規定參照本局《獎懲制度》。
第十五條凡會員違反勞動紀律,視違紀情節輕重,工會有權向本局建議桉《獎懲制度》有關條款進行處理。
第十六條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執行。
篇2:石油公司工會管理制度
石油公司工會管理
第一條工會是中國共產黨的職工自愿結合的公認階級群眾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會員和職工權益的代表。
第二條公司工會辦公室是集團公司工會委員會和產品經銷公司黨委領導下的群眾組織,是產品經銷公司工會會員和職工合法權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公司各級工會組織圍繞公司生產經營,依法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協調勞動關系,保護好、調動好、發揮好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和諧建設,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產品經銷公司各級工會組織在同級黨組織和上級工會的領導下,依照法律和工會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密切聯系職工群眾,關心職工群眾生產生活,熱忱為職工群眾服務,努力把工會建設成為組織健全、維權到位、工作活躍、作用明顯、職工信賴的職工之家。
第三條經費管理
公司工會辦公室管理機關和下屬公司工會經費,并將部分工會管理經費給集團上解。
全資和控股公司提取總工會管理經費50%上報公司工會辦公室管理。自己經費范圍內的費用自己支配,超出自己經費范圍的支配,上報產品經銷公司審查,產品經銷公司給予一定的補貼;參股公司的工會經費自行管理。
第四條活動組織
公司工會辦公室編制機關層面的活動方案,重大活動報集團批復后實施。
全資及控股公司自行編制的活動方案,重大活動報公司工會辦公室批復后實施;參股公司的自行組織實施。
篇3:總工會特邀內部審計人員制度
總工會特邀內部審計人員制度
第一條為適應我市工會審計工作的需要,促進經審工作的進一步開展,為實現經審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創造必要的條件,實現工會系統審計資源的共享,特建立成都市總工會特邀內部審計人員制度。
第二條工會特邀內部審計人員一般應從工會系統產生(不包括機關人員)。特邀內部審計人員履行工會推薦,所在單位行政同意,市總經審辦審核、經審會批準的程序。
第三條工會特邀內部審計人員應具備下列條件:
1、政治素質好,工作責任心強,熱愛工會審計工作;
2、熟悉國家有關財經法律、法規、政策和《工會財務會計制度》,嚴格遵守審計工作紀律和審計職業道德。
3、熟悉工會內部審計工作,具備與所從事審計工作相適應的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和實際工作經驗,具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或內部審計人員崗位資格證書。
4、在工作中能妥善處理好與市總經審會內外相關機構、人員及其所在工作單位的關系。
第四條工會特邀內部審計人員應履行下列職權:
1、特邀內部審計人員聘任期間,在原單位支持下,運用自身的職業技能和專業特長,協助市總經審會開展對下級工會經費收支、財產管理以及相關經濟活動的審計監督,促進工會經濟活動的科學管理與規范運作。
2、按照市總經審會的工作安排和審計計劃,代表市總經審會從事有關工會審計工作,參與審計工作方案制定、審計以及審計報告征求意見書的起草等工作。
3、特邀內部審計人員在履行審計職責、辦理審計事項時,有權反映問題、提出意見或建議。
4、參加市總經審會組織的活動、學習、培訓、會議。
第五條工會特邀內部審計人員在履行職責時,應當嚴格遵守中國內部審計準則及下列職業道德規范:
1、不得從事損害國家利益、工會組織利益和工會經審干部職業榮譽的活動;
2、在履行職責時,應當做到獨立、客觀、正直和勤勉;
3、在履行職責時,不得從被審計單位獲得任何可能有損職業判斷的利益;
4、應誠實地為工會組織服務,不做任何違反誠信原則的事情;
5、應當遵循保密性原則,按規定使用其履行職責時取得的資料;
6、審計報告應真實、客觀地披露全部重要事項。
第六條工會特邀內部審計人員的管理
1、工會特邀內部審計人員在執行審計任務之前應當經過市總經審辦專題培訓。
2、工會特邀內部審計人員實行聘任制,聘期一般兩年。由市總工會經審會聘任,頒發聘書、證書。
3、工會特邀內部審計人員按市總經審辦安排完成審計工作任務,履行審計職責時,應向被審計單位出具《審計通知書》和《工會特邀內部審計人員證》;
4、工會特邀內部審計人員執行審計任務,實行審計組長負責制,審計組長由市總經審辦人員擔任。對審計結果的真實、完整性負責。審計應嚴格執行全總《工會審計操作規程(試行)》和《審計工作底稿的規定》,審計報告要事先征求被審計單位意見,而后報市總經審辦審核,由經審辦出具審計意見書。
審計事項完畢后向經審辦移交全部審計資料。
5、對于有違反審計職業道德和紀律行為的人員,解除聘任,收回聘書。
6、市總經審會及其辦事機構經審辦公室應當為特邀內部審計人員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根據特邀內部審計人員工作實際情況給予一定的補貼。
7、市總經審會辦公室負責特邀內部審計人員日常管理,協調安排具體審計事項,負責對審計質量進行監督、檢查。
第七條工會特邀內部審計人員的審計費用
1、根據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經審專用經費管理辦法》的規定,對特邀內部審計人員適當發放審計補貼。
2、擔任主審人員的審計補貼按審計一個單位300元,審計人員200元核定。
3、特邀內部審計人員費用在經審專用經費中列支;對工會特邀內部審計人員審計補貼的發放,執行《經審專用經費管理辦法》所規定的審批程序。
4、外出審計的交通費由市總經審辦復核后實報實銷。外出審計的食宿費,按照市總工會一般工作人員出差標準相關規定執行。
第八條各區(市)縣總工會可結合本地實際參照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