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社區干部工作制度
一、作息時間:
上午8:00—10:30下午2:00—5:00
二、值日制度:
1.值班人員每天需提前20分鐘到崗,清掃辦公室內外(包括走廊、院子)衛生,保持辦公室良好環境。
2.值班人員工作時間必須在崗,負責當日簽到,做好來人來訪的接待登記工作,重大事項及時向主要領導匯報,并做好備忘錄(指其他人員不在場時)。
三、簽到制度:
1.簽到在每天8:00時結束,遲到、休息、曠工由值日人員做好分類統計,按月進行匯總并予以公布。
2.簽到需注明工作內容、離崗、下組需寫明去向,不能按時到崗要向值日人員說明情況,由值日人員做好登記。
3.值日人員安排:星期一:梅國慶,星期二:張永根,星期三:朱良兵,星期四:皇甫愛紅,星期五:王貞全,星期六李慶國。
四、請假制度:
1.星期天正常休息。如遇條線或突發事件需處理,不得休息。
2.休息半天的口頭請假,一天以上的需提前書面請假,批準后方可休息。
3.休息須向書記、主任履行請假手續。
五、匯報制度:
1.參加黨委,政府或部門的會議結束后,要向支部書記、主任及時匯報會議精神。
2.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處理完畢,要將完成情況和處理結果及時向支部書記、主任匯報。
3.工作時間離開鮑亭社區境內,須事先向支部書記、主任說明。
六、重大事項會議研究制度:
涉及社區重大事項,必須召開會議集體研究決定。重大事項包括:社區年度財務預算和大額財務收支,社區公益事業的決定、經費的籌集,建設承包方案,村民拆遷補償安置補助方案,社區集體土地的承包,租賃合同的完善,村民宅基地的安排,計劃生育工作,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供養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
七、分工駐組制度:
1.及時將社區“兩委會”布置的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村民組、農戶。
2.加強與村民組組長的聯系與溝通。
3.深入農戶了解情況,宣傳黨的政策和社區“兩委會”的工作計劃,幫助和引導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4.發現矛盾、問題要及時化解、解決,不能解決的要及時向主要領導匯報。
八、招待制度:
1.各條線來人,必須招待的,由各條線負責人負責接待,但必須經主要領導批準。社區食堂燒飯時,一律在食堂就餐,特殊情況須另行安排的,經主要領導批準后,由社區后勤人員負責安排。
原則上中午招待不允許喝酒,特殊情況在外招待的,誰招待誰結賬,開發票后,由主要領導審核后報銷。
3.有重要客人來社區,由社區主要領導安排。
九、財務管理制度:
1.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向下屬企業、開發企業或農戶打白條收款、企業上交的費用和農戶上交款項。一律以社區財務收據為憑證。
2.個人經手的支出票據在7天內辦理審批手續,否則后果自負。
3.外出開會,以乘坐公交車為主,確需租車辦事的須經社區主要領導同意。嚴禁租用馬自達或其它無牌、照車輛作為交通工具,否則后果自負(租車由負責后勤人員安排,并做好記錄)。
4.各類支出票據,須有證明人、經辦人、審批后方可報銷,各條線需要資金,須提前列出申請,報批后方可實施。
5.社區大、小會議用煙、茶、社區干部招待用煙,由負責后勤人員安排。
篇2:陽光社區干部管理制度
雅苑社區干部管理制度
1、分工負責制度:社區干部的分工由社區黨組織根據本社區工作需要和每個干部的素質狀況,統籌考慮,確定分工,并報鄉(鎮)街道黨委、政府備案。
2、集體辦公制度:社區干部既要分工,又要合作,每周一至周五為工作服務日,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和解決本村村務。非辦公時間要輪流值班,做到“有人管事”。
3、請假制度:社區干部因私外出必須辦理請假手續,社區主干向鄉(鎮)街道黨委請假,社區其他干部向社區黨組織請假。
4、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社區黨組織書記、社區委員會主任和社區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在離任時,由鄉(鎮)街道以上農村經濟管理機構對其任期內的經濟活動進行審計,審計結果向社區居民公開。
5、責任追究制度:
(1)社區干部在工作中違反有關規定和要求,造成工作失誤,損害了黨和國家的事業以及社區集體和居民的利益,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追究其領導責任、直接責任或相關責任;觸犯刑律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責任追究的范圍:主要包括:辦事不公,以權謀私,為政不廉的;違反村級事務決策程序,擅自作出決策,造成不良后果的;村務管理混亂,村務不公開或假公開的;違反財務管理規定,造成社區集體資產;資金損失或流失的;亂集資、亂攤派,隨意增加居民負擔的;本人違反計劃生育或計劃生育工作目標責任不能完成,造成人口失控;對居民提出的正當要求,能夠解決不解決或久拖不決的;上級黨委、政府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不按時完成的;違反規定發展黨員的;違*費收繳、管理和使用規定的;鬧不團結,作風欠民主,工作方法簡單,影響村內工作正常開展的;違反規定使用印章的;其它失職行為,造成不良影響的。
(3)責任追究的程序:社區干部工作失職需要實行責任追究的,根據情節輕重,按有關規定,給予教育、誡勉、調整、降職、罷免、撤職等;違*紀黨規和國家法律、法規的,依照有關規定給予紀律處分直至追究法律責任。處理決定應送達社區干部本人及所在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