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制度體系規程

制度體系規程

2024-07-14 閱讀 4672

企業管理制度:

是企業員工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同遵守的規定和準則的總稱,是企業賴以生存的的體制基礎,是企業員工的行為規范,是企業經營活動的體制保障。成功的企業背后一定有著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在規范性的執行。

企業如何構建完整的制度體系

企業管理水平的升級從人治的“靠經驗”,到無為而治的“有文化”,其中必經之路就是以制度和流程為核心要素的“規范化”管理。企業完整的制度體系在層級上分為法人治理制度、公司級基本管理制度、部門級管理制度,制度的層級關系主要體現在制度制定與審批過程的權限劃分上。

制度體系建設過程中,從制度內容上又可以分為法人治理制度、基礎管理制度、職能管理制度和業務管理制度四大體系。隨著我國企業制度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完善的制度體系還包括了管理流程、管理制度與企業標準體系的全面銜接。

規范制度建設工作,應形成制度管理的閉環,以確保制度建設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在咨詢實踐工作中企業的制度建設工作,通常存在定位不清晰,分類不合理,內容有缺失,形式不規范,執行不給力,反饋不及時等現實問題。

其最為核心的問題在于制度體系與流程體系的割裂,“管人與管事”缺乏相互融合。在制度建設工作中,將制度文件的綱領性描述與流程文件的操作式指引相結合是制度建設的核心內容與方向。其中,還包括了制度與流程文件配套的規范表單系統,廣泛應用于日常書面的審批流轉與IT系統內部的信息傳遞。

石油、天然氣、電力等行業企業在制度建設方面有著成熟的經驗,廣泛采用的是企業標準的形式,制度的標準化程度高,適用性強,規范性好。企業標準由緊密聯系行業標準的“技術標準”和根據企業自身管理需要設計的“管理標準”、“工作標準”三部分組成。

技術標準包括:行業通用基礎標準、產品標準、工藝工法標準、安全標準、環保標準、設備維修保養標準、檢測排查標準等多項,開放式的技術標準由行業公認,封閉式的技術標準體現為專利技術。

管理標準包括:生產經營、設計開發與創新、質量保障、設備與基礎設施、人力資源、安全、職業健康、環境、信息等管理工作所遵循的標準,是落實技術標準的保障。

工作標準:與企業的組織機構,崗位分工緊密關聯,通常需要系統歸納部門權責,崗位設置,崗位權限,評價與考核方法等要素,是管理標準執行的有力支撐。

綜上所述:企業要夯實基礎性管理工作,首先需要構建完善的制度體系,應明確制度建設工作的定位、構建層次清晰、結構完整、適用性強的管理體系。

篇2:礦井自保體系管理制度(新)

1.為保證本礦的安全建設,特設立井下施工作業人員自保體系。

2、各科室必須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有明確的安全管理機構,及相關人員的安全責任制。

3、各生產職能科室內部必須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承諾書,將責任層層落實到人、到崗。

4、由培訓中心協同安監科負責對職工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培訓,并制定年度培訓計劃(方案)。

5.培訓以礦井“五大自然災害”及處理方法為主要內容,要具體明確,講解透徹,讓職工全面掌握各類事故征兆及預防措施,以及發生事故后撤離,自救、互救、避災等有關知識。

6.各個區隊、班組在班前會上必須對當班的安全工作重點進行安排,對具有危險性特殊作業地段當班區隊長要親自到現場進行指揮并通知當班值班領導。

7.機電科要安排人員定期對正在使用的礦燈自救器等自保設備,進行檢查維護,對失效的自救器和出現異常的礦燈要及時進行淘汰。

8.由通風科負責對井下的各處避難硐室、壓風自救設施等自救設施設備進行日常的維護和管理,并嚴格按照規定及時安裝各類自救設施、設備。

篇3:安全生產管理組織管理體系人員資格管理制度

1建筑施工企業應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2建筑施工企業應建立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安全生產資金保障、安全生產技術管理、施工設施、設備及臨時建(構)筑物的安全管理、分包(供)安全生產管理、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事故應急救援、生產安全事故管理、安全檢查和改進、安全考核和獎懲等制度。

3建筑施工企業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應明確規定以下內容:

(1)工作內容;

(2)責任人(部門)的職責與權限;

(3)基本工作程序及標準。

4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在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管理體制、有關法律法規發生變化時,應適時更新、修訂完善

安全生產管理組織和責任體系

5建筑施工企業必須建立和健全安全生產組織體系,明確各管理層、職能部門、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

6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組織體系應包括各管理層的主要負責人,專職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及各相關職能部門,專職安全管理及相關崗位人員。

7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應符合下列要求:

1.1建筑施工企業應設立由企業主要負責人及各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安全生產決策機構,負責領導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組織制定企業安全生產中長期管理目標,審議、決策重大安全事項。

1.2各管理層主要負責人中應明確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對本管理層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

1.3各管理層主要負責人應明確并組織落實本管理層各職能部門和崗位的安全生產職責,實現本管理層的安全管理目標。

1.4各管理層的職能部門及崗位負責落實職能范圍內與安全生產相關的職責,實現相關安全管理目標。

1.5各管理層專職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承擔的安全職責應包括以下內容:

1)宣傳和貫徹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

2)編制并適時更新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并監督實施;

3)組織或參與企業生產安全相關活動;

4)協調配備工程項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5)制訂企業安全生產考核計劃,查處安全生產問題,建立管理檔案;

8建筑施工企業各管理層、職能部門、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應形成責任書,并經責任部門或責任人確認。責任書的內容應包括安全生產職責、目標、考核獎懲規定等。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1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應貫穿于生產經營的全過程,教育培訓包括計劃編制、組織實施和人員資格審定等工作內容。

2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計劃應依據類型、對象、內容、時間安排、形式等需求進行編制。

3安全教育和培訓的類型應包括崗前教育、日常教育、年度繼續教育,以及各類證書的初審、復審培訓。

4建筑施工企業新上崗操作工人必須進行崗前教育培訓,教育培訓應包括以下內容

1.1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1.2安全操作規程;

1.3針對性的安全防范措施;

1.4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產生的后果;

1.5預防、減少安全風險以及緊急情況下應急救援的基本措施。

5建筑施工企業應結合季節施工要求及安全生產形勢對從業人員進行日常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6建筑施工企業每年應按規定對所有相關人員進行安全生產繼續教育,教育培訓應包括以下內容:

2.1新頒布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技術標準、規范、安全生產規范性文件

2.2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和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7企業的下列人員上崗前還應滿定下列要求:

3.1企業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和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經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依法取得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書;

3.2企業的技術和相關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與崗位相適應的安全管理知識和能力,依法取得必要的崗位資格證書;

3.3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安全技術理論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依法取得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書。

8建筑施工企業應及時統計、匯總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和資格認定等相關記錄,定期對從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進行審核、檢查。

1、建立健全“安全組織機構”是安全生產有序推進的根本保證。安全組織機構在企業安全生產的管理中是一項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組織機構的設置要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規定,也就是說企業第一責任人同時也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負責安全工作重大問題的組織研究和決策。機構第二內容就是主要安全的負責人負責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機構的第三個內容是企業安全職能部門,施工企業的性質決定必須設立安全職能部門,負責日常安全生產工作管理監督和落實。安全組織機構的設置應體現高效精干,既有較強的責任心又有一定的吃苦精神;既有較豐富的理論知識、法律意識又有豐富的現場實際經驗;既有一定的組織分析能力又有良好的道德修養。也就是說安全機構不能是框架,不能是迫于形式要求的一個設置機構。組織機構要對國家法律、法規知識了解掌握;并貫穿到基層中去;負責修訂和不斷完善企業的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負責組織學習、培訓企業在職人員安全管理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負責監督、檢查、指導企業的安全生產執行情況;負責查處企業安全生產中違章、違規行為;負責對事故進行調查分析及相應處理。在組織機構建立完善的同時,層層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責任制要渾入到單位、部門和崗位。

2、建立健全“安全規章制度”是安全生產有效運行的有力支撐。安全規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實現制度化管理是一項重要課題,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據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業規定,制度的內容齊全、針對性強,企業的安全生產制度應該體現更具有實效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企業性質面向生產一線貼近職工生活,讓職工體會并理解透徹。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業領導的正確決策,有利于規范企業和企業職工行為,有利于指導企業生產一線安全生產的實施,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加強企業的安全管理最終實現杜絕或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生存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應當認識到,當前施工建筑企業所面臨的安全生產形勢異常嚴峻,安全生產工作要想抓出實效、抓出成果,尚需做長期、艱苦的工作。因此,各級人員必須牢固樹立“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觀念,增強搞好安全生產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以“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為重要指導思想,不斷建立健全安生產組織機構及規章制度,為保證安全生產夯實基礎。

3、建立健全“獎勵激勵機制”是調動員工主觀能動性的有力工具。安全生產獎罰機制和企業制定的其他獎罰制度一樣,目的在于獎勤罰懶、獎優罰劣。企業的安全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是關系到企業生存的大事。安全工作做不好,企業遭受損失、職工生命受到威脅,所以對那些管理混亂、無視安全生產、違規指揮、違規操作、有禁不止、有令不行的單位和個人按制度和規定給予處理。后果嚴重的按照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程序予以嚴懲。同時對那些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安全方針、政策、法規規定;在改善勞動條件及防止工傷事故和職工危害做出顯著成績;消除事故隱患、避免重大事故發生;發生事故積極搶救并采取措施能防止事故擴大;以及提出重要建議,有科研成果成績顯著的先進單位及個人應“塑典推優”,在給予物質獎勵的同時還應加大宣傳報道工作,積極積極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氛圍,倡導安全生產先進文化。從正反兩個方面著手,獎懲兩個角度切入,充分運用、發揮出經濟杠桿的作用,將參建干部員工的經濟利益與安全職責掛鉤,充分調動其安全生產積極性,做到安全生產人人有責、人人負責、人人盡責,逐步實現“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理念的轉變,使安全生產工作逐步走向正規化、制度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