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資收入分配制度(范文)

工資收入分配制度(范文)

2024-07-14 閱讀 3875

2016年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分配制度

18日公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完善適應機關事業單位特點的工資制度。而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人社部原副部長何憲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2016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在工資中的占比,有望進一步提高,從40%增長到45%左右。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約有5000萬

何憲稱,目前,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約有5000萬。其中,教師1500萬人、公務員700多萬人、醫療衛生工作人員500萬人,其他事業單位如科研、文化、體育、農業、地質勘探等加起來約1100萬,還有1200萬是退休人員。所以,機關事業單位中,公務員只占百分之十幾,主體部分是事業單位人員。

從目前看,完善工資制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改善了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結構,人均提高300元的工資,同時把一部分津貼補貼或績效工資納入到基本工資中,再加上補償交納養老保險的部分,基本工資的比重占比從30%左右增加到了40%左右。

基本工資的占比有望增長到45%左右

根據今年兩會上提交討論的2016年財政預算表,用于基本工資的預算提高了10%,但這不等于基本工資標準就會上漲10%,因為這里面還包含了基本工資正常提檔升級所需的預算。

今年的基本工資進行調整時,如果繼續把部分津貼補貼和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基本工資的占比有望從40%左右增長到45%左右。

何憲表示,由于長期以來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在相當多的年份,工資增長靠的是津貼補貼。“這很不合理。我們認為基本工資應該占到60%至70%比較合適。”

因此,從2006年起,國家對津貼補貼進行了規范,下一步要在規范的基礎上,建立科學的地區附加津貼。

何憲稱,具體的地區附加津貼制度及相應的標準正在進行研究,主要考慮是,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物價等情況,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計算。目前正組織專家小組進行深入研究,有望在1至2年內推出這一制度。

多省份機關事業單位今年將調薪

今年1月19日,四川和內蒙古分別召開全省和全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明確今年將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標準。

此外,江蘇提出今年要“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分配制度”,北京提出今年要“平穩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陜西也提出今年要“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

2016年機關事業單位漲工資消息:今年預算漲幅10%

全國政協委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何憲接受采訪時時表示,今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在工資中占比有望進一步提高到45%左右,地區附加津貼政策也有望在1至2年內出臺。

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的實施方案。這意味著機關事業單位工資、養老金等和企業人員一樣,隨著正常調整機制進行調整。改革之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并非每年都會進行調整,基本工資的比重占30%左右。

何憲透露,今年兩會提交討論的2016年財政預算表,用于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上漲的預算提高了10%。但他表示,但這不等于基本工資標準同步上漲10%,因為這里面還包含了基本工資正常提檔升級所需的預算。

何憲表示,建立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今年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如果今年增長了,這個機制就基本算建立起來了。

據此前新聞報道,包括四川、內蒙古和吉林等省份明確今年將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標準。北京、江蘇和陜西等要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分配制度。

此外,在養老金漲幅方面,據《關于201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顯示,2016年1月1日起,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將提高6.5%左右,但最后結果仍有待兩會討論之后發布。

拓展閱讀:

2016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調整

為推動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資收入分配秩序,黨中央、國務院今年年初相繼出臺了推進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關政策文件。

按照國家部署,今年將實施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標準和優化工資結構;在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對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鄉鎮工作補貼。

一、關于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標準和增加離退休費相關政策

(一)調整基本工資標準。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從10月1日起,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

按全國平均水平測算,基本工資標準月人均增加1200元,實行養老保險個人繳費需要付出的制度改革成本人均600元,從規范津補貼或績效工資中納入基本工資人均300元,實際增資月人均300元。

1、公務員調資辦法:從10月1日起,調整公務員基本工資標準,同時將部分規范津貼補貼納入基本工資。

調整后,職務工資標準由現行的340元至4000元分別提高到510元至5250元;級別工資各級別起點標準由現行的290元至3020元分別提高到810元至6135元,其他各級別工資檔次標準相應提高。將部分規范津貼補貼納入基本工資后,規范津貼補貼標準相應減少,嚴格按納入基本工資后剩余的額度執行。

2、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調資辦法:為保持事業單位與機關工資政策的連續性和基本工資標準的平衡,從10月1日起,同步調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同時將部分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基本工資新增資幅度和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的額度與機關相同。

調整后,中小學教師和護士的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標準維持現行政策,在調整后的基本工資標準的基礎上提高10%。

(二)增加離退休人員離退休費。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后,改革前已離退休人員實行“老人老辦法”,按原待遇標準發放養老金,今后執行統一的養老金調整政策,從10月1日起相應增加離退休費。

考慮到已離退休人員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國家在制定離退休費增加標準時,按在職人員實際增資300元的一定比例,并結合在職人員將部分津貼補貼或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的因素,綜合測算確定增加離退休費的標準。

對待遇水平偏低的早期離退休人員,在增加退休費的標準上適當傾斜,75至79歲、80歲以上每月分別再增加60元和100元。

10月1日以后,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啟動實施前達到退休年齡的人員,先按照現行政策辦理退休手續,按調資前的老辦法計發退休待遇。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啟動實施后,再按有關規定重新核定養老待遇。

二、關于建立縣以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相關政策

根據中辦發[2015]4號文件精神,在縣以下機關保持現有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晉升制度不變,建立主要依據任職年限和級別晉升職級的制度,實行職級與待遇掛鉤,實現職務與職級并行。

(一)職級的設置。對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設置5個職級,最低到高依次為科員級、副科級、正科級、副處級和正處級。

(二)職級晉升條件。晉升科員級須任辦事員滿8年,級別達二十五級;晉升副科級須任科員級或科員滿12年,級別達二十三級;晉升正科級須任副科級或鄉科級副職、副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二十級;晉升副處級須任正科級或鄉科級正職、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十九級;晉升正處級須任副處級或縣處級副職滿15年,級別達十七級。

任職年限,從晉升職級或正式任命職務之月起按周年計算,滿12個月為1周年。任現職級或職務期間每有1個年度考核為優秀等次,任職年限條件縮短半年;每有1個年度考核為基本稱職等次,任職年限條件延長1年。

(三)晉升職級后的待遇。公務員晉升職級后,享受相應職務層次非領導職務的工資待遇。

三、關于實行鄉鎮工作補貼的相關政策

為落實中央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要求,穩定基層工作隊伍,鼓勵人員向基層流動,從1月1日起,對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鄉鎮工作補貼制度,在鄉鎮工作時享受,離開鄉鎮工作崗位即行取消,補貼水平不低于月人均200元。

由于鄉鎮管理體制復雜,國家文件對實施范圍和標準只作了原則性規定,具體實施,省人社廳已進行了廣泛調研和征求意見,將出臺實施意見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篇2:車隊單車耗油定額駕駛員工資分配比例調整辦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以來,汽車隊各類車型嚴格按照核定的載重量進行運輸,不同車型每公里耗油單價和運輸產值均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因此,原汽車油耗管理辦法已不適應目前的經營工作需要。為充分調動駕駛員增運增收的積極性并有效合理的控制運輸成本,根據對各類車型耗油量、運輸產值的重新綜合統計、核定,現將各類車型耗油定額單價、百公里產值分配比例作如下調整。

一、耗油定額標準:

1、康明斯牌5噸型汽車每百公里/30升

2、雙橋紅巖15噸型汽車?每百公里/45升

3、東風牌10噸型汽車每百公里/35升

3、紅巖牌牽引汽車每百公里/45升

各類車型油耗均實施節獎超罰的辦法,按當月市場價計算。

二、駕駛員百元產值分配比例:

1、東風牌5噸和康明斯5噸汽車,1.4萬元以下為8%、1.4萬元以上按10%,每增加2000元遞增1%,12%封頂。

2、單、雙橋紅巖汽車,產值在1.6萬元以下按8%。1.6萬元以上,每增加3000元遞增1%。12%封頂。

3、紅巖牌牽引車,產值在1—3萬元以下的按8%,3萬元上,每增加5000元遞增1%。。12%封頂。

三、根據調度工作安排,駕駛員跑長途需在外加油必須報車隊主管同意后,方可加油。

四、日常加油,須定點定車在指定加油站加油,如違反規定者,罰款500元。

五、本辦法從二0一0年一月一日起實行。

四、本辦法實行后,原辦法即行廢止。如市場運輸形勢發生變化,將現變化程度作出相應調整。

篇3:車隊工資福利分配方案班組長工資待遇規定

一、正式職工工資分配

1.工資總額管理與分配

(1)礦結算工資辦法:一般人員人均工資按一線生產人員人均工資的75%計算,隊長、書記、副隊長和技術員分別按一般人員的1.3倍、1.25,1.2倍計算。

(2)隊工資分配方法:從礦結算工資總額中提取各種考核獎金,安全創水平獎、井下艱苦崗位津貼、年休假工資、探親、婚喪假、病假、工傷人員等津貼,其余部分作為定額工資分配。

2.工資結構:

(1)年工工資:根據員工工齡進行計算,每年工齡10元。

(2)井下艱苦崗位津貼:按隊當月實際安排跟班出勤計算(每班跟班時間不低于6小時),每跟1次班20元。

(3)井下夜班補助:按隊當月實際安排跟班出勤計算(每班跟班時間不低于6小時),四點班10元/工,零點班12元/工。

(4)績效工資:績效工資實行“上不封頂、下不保底”的原則,按不同崗位標準,安全、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工作質量、效益、出勤等考核發放。

(5)分值工資:當月出勤天數*日分值=當月總分,每月個人所得總分*分值=分值工資。

3.工資分配方案:

(1)工資分配辦法:從礦結算工資總額中提取各種考核獎罰、井下艱苦崗位津貼、年休假工資、探親、婚喪假、病假、工傷人員等津貼當月發放。

(2)剔除1中工資剩余部分的70%作為分值工資,30%做為績效工資考核。

4.績效考核

(1)崗位系數(績效考核系數和分值系數):隊長1.3分,書記1.25分,副隊長、跟班副隊長、技術員1.2分,班長1.05,普通員工1.0分。(隊長考核不在此列)

得分95-100(含95分),績效工資按原績效工資發放。

得分93-95(含93分),績效工資按原績效工資的0.95發放。

得分90-93(含90分),績效工資按原績效工資的0.90發放。

得分85-90(含85分),績效工資按原績效工資的0.80發放。

得分85分以下,當月績效工資不予發放。

(2)考核標準見附表

5.工傷、假期工資計算辦法:

(1)所有工傷、假期按公司、礦有關規定執行。

(2)年休假工資160元/天,作為當月出勤天數。

(3)病假每天不高于50元,探親假、婚喪假每天不高于100元。

(4)在請假期內,除了按規定享受婚、喪、產、工傷、病、探親假等待遇外,一律不得作為計發效益工資和獎金的出勤天數。

6.車隊油料、配件節約,回收、修舊利廢等獎勵不含在工資內,礦單獨造表按規定發放。

7.廠務公開:

(1)月度最終分值表、工資表、各類獎罰情況,全部上墻公布,接受員工監督。

(2)在工資分配中,必須遵循實事求是、公開公正的原則,不得徇私舞弊。

二、勞務用工工資分配

1.工資分配辦法:

1.1、固定崗位工資分配方案。

固定崗位實行日工資制:

1)值班調度員70元/日。

2)井底車場值班員80元/日。

3)井口登記員,安稽員60元/日。

4)服務班司機工資60元/日。

5)修理工80元/日。按照計時計件分配工資,由班組內部二次分配。

6)油、材料保管員80元/日。

7)固定崗位班長津貼:10元/日。

8)機動班司機70元/日(班長80元/日),每日所得分數換算為金額小于70元的按照70元/工統計,每日所得分數換算為金額大于70元的以實際所得分數統計。

9)生產班班長工資=本班人員日平均工資×1.3(系數)×出勤

1.2、計時工資分配方案。

計時工資實行日打分制:

1)裝載機司機井下11.25分/小時(按照人員及車輛井下定位器統計),地面8.75分/小時。

2)防爆工程車司機10分/小時(按照人員及車輛井下定位器統計),地面7.5分/小時。

3)低污染工程車司機8.75分/小時(按照人員及車輛井下定位器統計),地面6.25分/小時。

4)錨索隊工程車司機計時按照井下定位出勤時間統計,工資(元/人)=定位出勤時間(小時)×10(元/小時)×1.3(系數)

5)雜活工資45元/工,大于6小時小于8小時按一個工計,大于2小時小于4小時按半個工計。

6)支架搬運車司機120元/8小時。

二、工資結構:

1.井下艱苦崗位津貼:根據員工每天井下實際出勤計算,井下輔助員工10元/工。

2.夜班補助:四點班6元/工,零點班8元/工。

3.績效工資占工資總額的30%,分值工資占總額的70%。

4.安全創水平獎:當月出勤滿21天為300元,出勤不滿21天不發放。

5.考核獎罰:每月對油材料節超、班組考核、違反各種規章制度等,全部按礦、隊獎罰標準從當月工資中兌現。

三、其它:

1.在工資分配中,按照任務完成情況、安全行為、工作能力和勞動態度等進行考核,杜絕在勞務費分配上的“大鍋飯”現象。

2.未盡事宜,按礦、隊其它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