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防體系建設制度辦法
民政局懲防體系建設制度
一、總體要求
懲防體系建設各責任單位,要按照任務分工的要求,切實履行職責,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整合力量,協調推進,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為懲防體系建設順利推進提供有力保證。牽頭單位要切實履行主抓職責,會同有關部門抓好分解任務的落實;各責任單位要密切配合,積極主動抓好職責范圍內的工作,保證工作任務的完成。
二、建立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聯席會議制度
(一)聯席會議組成人員
聯席會議召集為徐立新,其他成員為:
(二)聯席會議職責
1、研究部署工作目標、計劃、任務及措施;
2、實行工作事項告知制度,及時互通和協調工作進度;
3、實行工作會商制度,共同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
4、實行工作反饋制度,及時互通工作落實結果。
(三)聯席會議議事規則
1、聯席會議由召集人或召集人指定的其他組成人員召集,聯席會議成員及辦公室主任和各聯絡員參加。聯席會議成員不能參加會議的,應委托其他同志參加。
2、聯席會議的議題由聯席會議辦公室負責收集整理,由各有關單位在會議召開前10日向辦公室提交。辦公室將收集的議題及時報送會議召集人,由召集人決定是否提交會議。一旦確定會議議題,辦公室應當于會議召開前5日,將會議議題發聯席會議成員。
3、聯席會議討論的議題由提交議題方準備相關材料,內容包括要點、背景、提交理由以及解決的建議或方案等。
4、聯席會議議決的事項,由聯席會議辦公室整理形成會議紀要,各有關單位應當遵守執行。
三、建立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情況通報制度
(一)通報形式:采取召開聯席會或通報會、印發簡報、電話會等形式。
(二)通報內容:
1、各單位推進工作的設想、計劃及工作部署等情況;
2、工作的進展情況;
3、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4、工作中總結出的典型經驗和做法;
5、工作完成情況及最終成果。
(三)通報規則:原則上每月通報一次,如遇重大事項、特殊情況可隨時通報。
四、建立懲防體系建設各項工作信息公開制度
(一)公開形式:利用公開欄、政府網站、報紙、簡報、會議紀要、廣播電視等載體,及時向社會公布可公開的懲防體系建設各項工作重要信息。
(二)公開內容:懲防體系建設各項工作的部署、實施、推進等情況以及重要工作成果等內容。
(三)公開規則:原則上每季度公布一次,若遇重大事項、特殊情況可及公布。信息公開實行審簽制,擬公開信息由聯席會議辦公室收集匯總,送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會簽后,報聯席會議召集人審核簽發。
五、建立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聯合督查制度
(一)督查形式: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根據懲防體系建設各項工作的實際,確定督查形式,整合督查力量,確保工作任務圓滿完成。督查形式包括:
1、專項監督檢查;
2、書面述職。
(二)督查內容:重點是各有關單位在推進工作中的履職盡責情況。具體包括:
1、工作重視程度;
2、落實工作部署情況;
3、工作進度及成效;
4、推進工作的效能與效率。
(三)督查規則:根據工作需要適時開展督查和交叉檢查。檢查方式經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研究確定后,由牽頭單位牽頭,組建聯合檢查組,組織實施監督檢查,并將監督檢查情況書面報送聯席會議辦公室,及時通報各有關單位。
篇2:產品經銷標準體系建設規劃創新建標機制
產品經銷公司標準體系建設規劃:創新建標機制
隨著標準化水平不斷提高,企業在技術、管理、工作活動中的創新成果也將越來越多,通過創新建標機制,可及時將其固化成為標準,納入標準體系之中進行傳承推廣。
1、成果收集
各部門、單位每年年底將本部門的技術創新以及優秀的管理工作經驗進行總結,并匯報到標準化委員會辦公室初審,通過后交由標準化委員會作進一步評審。其中總結要包括具體的方法、流程,創新點和所帶來的效益等。
2、成果評審
標準化委員會對各部門、單位的總結進行評審。對評估結果認為確實符合公司發展要求、能夠提高工作效率等的技術、管理和工作創新予以確認。
3、建標推廣
將優秀的管理和工作經驗作為推廣復制的基本素材,將技術創新選擇試點進行反復實驗。在推廣復制及實驗的過程中,有關經驗經各單位實際應用或實驗,證明科學實用、效果顯著的,及時將其固化成為標準,向有關單位或上級部門申報,審核通過后納入公司標準體系并在公司內推廣執行。
篇3:產品經銷標準體系建設規劃動態更新機制
產品經銷公司標準體系建設規劃:動態更新機制
標準體系并非一成不變,而需要結合公司發展實際及行業發展趨勢不斷進行更新調整。因此公司需要建立標準動態更新機制,實現企業標準體系與公司及行業發展的同步適應,保證標準的適用性和先進性。
1、日常更新改進
日常更新改進是以國家(國標、行標等)有關標準的更新(廢止、替代、新增)及與企業生產作業過程中發現的不匹配的標準為對象,在現有標準體系下進行的內部小規模更新改進,以及時調整和優化現有標準,提高標準的適應性和先進性。
(1)信息獲取
由公司標準化專職人員負責跟蹤國家、行業、地方標準管理機構和所甄選的專業標準網站或者訂購本專業標準期刊,實時關注有關國家、行業標準動態信息。同時,開通標準化工作郵箱,動用全體員工智慧在企業內部廣泛收集由于業務變化而引起的標準的適用性問題,以及在生產運行過程中,發現存在缺陷、需要改進的相關信息。由標準化專職人員在每年第三季度末對各類信息進行分類匯總,并及時提交標準化委員會辦公室進行審核。
(2)評價評估
由標準化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對匯總信息進行審核、確認,并擬定更新改進意見,報標準化委員會進行審批。
(3)更新改進
對審批通過的有效條款,由標準化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組織相關人員在年底前完成更新改進工作,并及時發布實施。
2、階段性更新改進
階段性更新改進是從國家標準體系要求、行業發展趨勢及企業發展實際需求角度出發,對公司標準體系、標準內容、相關機制進行整體的評估與改進,以適用行業發展趨勢,滿足企業實際及發展需要。
(1)評價評估
以三年為一個周期,由標準化委員會領導,標準化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組織相關專業人員,以國家相關要求、行業發展趨勢及企業內部實際為依據,分別對公司標準體系架構、各模塊層次、標準內容等方面進行科學、客觀評價。并出具評估報告(包括改進意見)報標準化委員會審批。
(2)更新改進
由標準化委員會辦公室負責,根據評估審批意見,編制標準體系優化方案,并組織相關專業人員進行標準體系的優化調整、標準內容的編寫、更新工作。在優化完成后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試運行,試運行情況由標準化委員會評估合格后,正式公布執行,標準化委員會辦公室或相關部門監督其執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