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意義規范
公司規章制度的意義【1】
公司規章制度是為進一步深化企業管理,充分調動發揮公司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維護公司利益和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規范公司全體員工的行為和職業道德。
結合《公司法》和《勞動法》等相關規定,建立的一套管理制度,以促使公司從經驗管理型模式向科學管理的模式轉變.
(1)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可以保障企業合法有序地運作,將糾紛降低到最低限度;
(2)一個好的企業規章制度可以保障企業的運作有序化、規范化,降低企業經營運作成本;
(3)規章制度可以防止管理的任意性,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對職工來講服從規章制度,比服從主管任意性的指揮更易于接受,制定和實施合理的規章制度能滿足職工公平感的需要;
(4)優秀的規章制度通過合理的設置權利義務責任,使職工能預測到自己的行為和努力的后果,激勵員工為企業的目標和使命努力奮斗。
(5)良好的規則制度為企業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為企業的正常運行提供保障。
制定規章制度既是用人單位的法定權利也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根據勞動法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可見完善的勞動規章制度有助于保護勞動者的權益。
完善的規章制度可以使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行為規范化,從而排除用人單位任意發號施令,亂施處罰權,保障勞動者合法權利。
然而不合理的違法的規章制度會大面積的侵犯職工權益,當然最終受損失的還是企業。
合理的規章制度有助于職工明確自己的權利職責,同時遵守規章制度比完全聽從隨意性的長官意志更容易接受。
好的規章制度通過賦予特定的職位特定的權利義務責任,使職工能預測到自己的行為和努力可能對自己和單位產生的結果,激勵職工的工作熱情。
對法律明確規定需有職代會或職工大會通過的規章制度,企業制定該類規章制度時必須通過職代會或職工代表大會通過的,這是職工通過民-主程序參與單位民-主管理的形式。
戶籍制度改革意義【2】
戶籍制度改革,涉及億萬人的切身利益,因而總是牽動人心;也指向更多人的公平發展,因而終能安定人心。
作為最基本的社會管理方式,在新一輪改革的路線圖中,戶籍制度改革無疑有著“一子落而滿盤活”的意義。
去年6月,中央深改組研討戶籍制度改革相關問題;去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近日,有媒體梳理發現,截至目前已有17個省級的“地方版”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出臺,其他地區也陸續推出了一些市級層面的改革意見。
上下聯動,這一重要改革迎來不錯的開局。
而其中,幾乎所有省份都把建立居住證制度,作為破冰的一步。
怎樣推進戶籍制度改革,考驗著平衡公平和效率的治理藝術。
就此而言,建立居住證制度無疑是一個務實的選擇。
一方面,不再以城鄉標準劃分戶口,消除制度性的歧視,體現了公平性的基本原則;另一方面,將基本公共服務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掛鉤,一定程度上減輕城市財政負擔,減少了改革的阻力,體現著漸進性的改革原則。
可以說,從居住證入手,把住了戶籍制度改革的脈搏。
曾有網友總結,北京戶口上附著了80多項福利,有北京戶口,無論買房、讀書、看病,明顯方便得多,甚至孩子考入名校的概率也比外省高……雖說數字不一定準確,但差異感是真實存在的。
北京并不是特例。
當前中國,游離于城市和農村之間的,是一個龐大的群體。
不僅僅是2.69億農民工,還有更多在城市居住的農村戶籍人口。
從“暫住”到“居住”,一字之差,為的正是讓這些“風中的無腳鳥”能落腳城市,最終享受同樣的公共服務。
太空艙艙內艙外壓力不同,需要用兩道門制造出一個緩沖帶,才能更好過渡。
城市農村也存在這樣的落差,同樣需要一個臺階一個臺階走。
比如,戶籍制度放開,大城市的優質教育資源、醫療資源即使翻番,恐怕也無法滿足激增的需求。
如何避免出現“洼地效應”,造成人口在短時間內涌入城市,讓財政負擔難以承受?怎樣讓新來人口享受到公共服務的同時,不降低戶籍居民原有的公共服務水平?這是城市管理者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也揭示出居住證制度的另一層意義。
公眾對戶籍制度改革的期待很高。
與這些期待相比,現在一些地方的準入條件相對嚴苛,有的要求在當地擁有住房,有的則對學歷設置了門檻。
而持居住證的“新城市人”所能享受的公共服務也比較有限,住房、養老等都受到一定限制。
有人質疑,“暫住證取消了,居住證又辦不下來,真成‘黑戶’了”。
進得來、容得下,其實只是起點,關鍵還是留得住、過得好,這才是“居住”真正的含金量。
即便是一種過渡性的制度安排,對公眾的期待也需要更加重視。
僅僅破冰是不夠的,還需要更多融冰,才能真正打破隔閡。
正如學者所言,戶籍改革改變戶口只是“形”,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才是“實”。
比如,城門敞開后,如何完善農民“三權”保障制度,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進城后,隨遷的子女入學、異地高考等教育問題怎樣解決?居住證辦下來了,就業、醫療、養老等一系列社會福利怎樣并軌?
戶籍制度改革,頂層設計在中央,但歸根結底要靠各級地方政府推進。
惟有用配套的改革,熨平公共服務的差距,才能讓戶籍制度改革真正上下耦合,讓居住在城市里的人有著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讓每一個人都在這一改革中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篇2:車隊規范管理制度
一、管理服務內容
1、按照甲方的需求,提供小車隊管理服務。
2、負責小車隊日常運營管理,包括人員安全培訓的組織實施、車輛的安全檢查及保養、管理檔案的建立與記錄等。
3、協助甲方進行小車隊人員招聘、考核(甲方負責小車隊人員的招聘、考核)。
4、負責司機的日常管理,包括小車隊服務人員入職手續及退場手續等的辦理、業務培訓和安全培訓、考勤記錄、工資發放等(小車隊服務人員的工資、社保、福利待遇由甲方擬定,甲方編制工資表,乙方按甲方要求進行代發)。
5、負責各類交通安全事故的善后處置。
二、管理服務要點
1、負責制訂小車隊的各項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保障甲方單位的用車需求,保證車輛安全行駛,舒適、快捷、方便,車體車容干凈整潔,準時到達。
2、嚴格按照國家相關道路交通安全法規的要求,落實各崗位安全責任制,所有駕駛人員持有效證件上崗,統一著裝,定期做好車輛的安全檢查及保養,定期做好駕駛人員的安全培訓,保證行車安全,并建立相關管理記錄。
3、按照國家相關法規要求,依法用工,如出現勞動糾紛,由乙方負責善后處置,并由乙方承擔法律主體責任。但若按規定需承擔經濟責任的,由甲方全部承擔。
4、出車期間若發生各類交通安全事故或車輛被盜被損事故,由乙方負責善后處置,向政府有關部門和保險機構申報和承擔相應法律主體責任,但若按規定需承擔經濟賠償責任的,由甲方全部承擔。
5、嚴格遵守甲方相關管理制度,服從甲方的統一領導、指揮。
三、管理服務費用
1、項目管理服務費用為固定費用與浮動費用之和。
(1)固定費用
固定費用120000元/年,包括乙方委派的小車隊隊長人工費、辦公費、管理酬金、法定稅金。
(2)浮動費用
乙方實際代發的小車隊司機人工費(按照甲方制作的工資表,含工資、社保及福利等費用)加管理酬金(按實際代發的人工費的10%計算,計算方法:人工費×10%),加稅金[稅率為5.2%,計算方法:(人工費+管理酬金)×5.2%]的合計數。
2、小車隊車輛及日常油費、路橋費、維修保養費、年費、駕駛人員外出食宿費用等由甲方另行承擔。
3、用工期間,如出現勞動糾紛,由乙方負責善后處置,并由乙方承擔法律主體責任。但若按規定需承擔經濟責任的,由甲方全部承擔。
4、出車期間若發生各類交通安全事故或車輛被盜被損事故,由乙方負責善后處置,向政府有關部門和保險機構申報和承擔相應法律主體責任,但若按規定需承擔經濟賠償責任的,由甲方全部承擔。
四、小車隊管理制度
1、職責:
綜合部負責辦公車輛配置的申請和調配及管理。
2、辦公用車
(1)各部門、項目需要使用辦公車輛出差辦事,須于用車前一天如實填寫“派車單”(附件五),經主管簽字后交綜合部調度安排,一般情況下,不安排單人一事一部車出差。
(2)綜合部根據用車情況進行合理調度,于當日下午下班之前安排第二天用車,口頭通知用車人,以派車單通知小車隊,沒有派車單,不允許擅自動用車輛,更不能用公車辦私事。
(3)司機依據派車單提前5~10分鐘到達指定開車地點,完成任務后將派車單交回小車隊隊長。出車完后如未到下班時間,必須到小車隊報到,檢查車輛狀況,做好保養工作。
3、安全管理
(1)司機必須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和公司安全行車管理規定,限速行駛。司機開車因違反交通規則和安全行車管理規定而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司機本人承擔。
(2)出車途中,司機不允許將車交給他人駕駛,否則,按《司機工作考核細則處理》(附件三)。
(3)司機必須參加安全學習,接受交警部門的教育和考核。司機必須每日規范填寫行車日記,并按行車日記薄要求檢查、保養、擦洗車輛;堅持出車前檢查,途中檢查和回來后保養的制度;發現問題,及時報告。
(4)發生事故必須及時報告,不得隱瞞,并按公司《事故、事件報告、調查、處理程序》進行事故報告和事故處理。屬司機違章造成的罰款,不予報銷;屬司機違章造成事故的,要追究司機的責任。
(5)一切機動車輛在珠海港煤炭碼頭內行駛必須遵守有關規定,時速不得超過15公里。
(6)嚴禁一切人員酒后開車。
(7)司機不得將車匙及車交給他人駕駛,否則,對司機按嚴重違章處理。如發生意外,司機承擔全部責任,駕車者按公司規定處理。
4、車輛保養、維修
(1)車輛必須始終保持正常的使用狀態,隨時可以正常出車,車輛因故障停駛不得超過兩個工作日,努力提高車輛完好率和利用率;若車輛因故障停駛超過兩個工作日,小車隊必須組織車檢組成員分析故障原因,屬于責任司機原因造成的將給予一定的處罰。
(2)司機必須按“每日車輛檢查項目表”(附件五)的要求檢查車輛,做到勤于清潔、緊固、調整、潤滑、防腐等機械保養作業。不允許車輛臟、亂、差等情況存在。
(3)必須堅持車輛周檢制度。每周一至四,車檢小組必須按“每周車輛檢查項目表”(附件五)的要求,對周末班車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或報修;同時,車檢小組也要對其他車輛進行抽查,如抽查中發現屬于司機日常保養責任而未完成的,由車檢小組提出處罰意見,綜合部視情況給予處罰。
(4)車輛需停駛報修的,由小車隊隊長對報修項目鑒定認可,填寫車輛維修審批表(附件五),報甲方綜合部審核、批準,按甲方程序辦理維修。
5、日常管理與考核
(1)在工作時間內,無出車任務的司機,在小車隊待命。每天上午7:50召開站班會,8:30~10:30和下午2:30~4:30為車輛日檢時間。
(2)定車定人駕駛,車匙配備兩套,司機和小車隊各保管一套。司機保管的車匙,未經小車隊隊長同意,不允許交與他人或司機相互交換車輛駕駛。司機請假離開工作崗位時,必須把車匙和行車所有證件交回小車隊。
(3)擅自動用車輛的視情況給予嚴肅處理。造成事故的由用車人(包括司機)負全部責任。
6、日常車輛費用報銷
(1)司機根據派車單駕車外出公干所產生的路橋費、油費,由小車隊隊長審核、登記。
(2)日常車輛費用由甲方按相關程序報銷。
(3)小車隊根據車輛固定路線計算每趟車的路橋費及油費標準,綜合部以該標準來核實和批準司機的路橋費、油費;若發現司機有虛報、多報路橋費、油費情況,將按虛報、多報數額的5倍處以罰款,并視情節進行相應的行政處罰。
篇3:酒店衛生規范制度
酒店衛生規范制度(三)
一、目的
為提高酒店衛生管理工作質量,向顧客提供清新、整潔、衛生的消費環境,特制定本規定。
二、內容
1、衛生管理包括個人衛生管理、物品及設備衛生管理和食品衛生管理三個方面。
2、每一級人員都對各自工作區域的衛生負有保持清潔、進行清理的責任。管理人員對下級的衛生工作負有管理連帶責任。
3、專業衛生清理部門和人員對所負責的區域和工作項目進行專業化清潔與管理。主要指公共衛生清潔,餐飲部膳食部管事、廚房及廚師、醫療部門及其人員。
4、個人衛生管理標準:
(1)員工儀容儀表和個人衛生。
(2)掌握必要的衛生知識。
(3)身體、心理健康,須持《健康證》上崗。
5、食品衛生管理標準參見《關于酒店食品衛生的管理規定》。
6、物品及設備衛生管理標準:保持物品及設備表面平整、光亮、無異味、無損壞、無抹痕,擺放整齊有序。
7、衛生檢查按照員工自檢、班組檢查、部門檢查、職能部門檢查的四級檢查制度,采用常規檢查、專項檢查、暗查、暗訪的方式進行。對檢查出的問題,按照標準追究責任和進行處罰。
三、考核
1、物品、設施設備要求表面平整、光亮、無異味、無損壞、無抹痕,擺放整齊有序,否則根據情節的嚴重程度和造成的影響給予處罰。
(1)毛絮、浮灰、水漬、紙屑等輕微衛生問題,每處給予0.1―0.5元的處罰。
(2)積灰、污漬、油漬、較大雜物、毛發、皺褶等衛生問題,每處給予0.5―2元的處罰。
(3)污垢、有異物、裂痕、損壞、擺放不整齊、錯位、脫落或物品缺少、有異味等環境衛生問題,每處給予2-5元的處罰。
2、凡屬周期性衛生清理工作,因到期沒有清理形成衛生死角的,給予1元分處罰,由此影響到客人的消費或由客人提出的,酌情給予責任部門警告或責任人過失處分。
3、在個人衛生和食品衛生方面違反規定的,按照酒店相關制度進行處罰。
四、本規定自下發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