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烯泄漏事故應急措施規程
氯乙烯泄漏有可能形成蒸氣云擴散,故應當立即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根據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的研究成果和ERG2000《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指南》,如有大量泄漏,應考慮從下風向至少撤離800m,如有儲罐著火,向四周隔離1600m,同時也可以一開始就向四周隔離l600m。
(1)應急疏散。少量泄漏緊急隔離中心半徑為50m,以樹脂分廠采取措施為主;大量泄漏緊急隔離中心半徑50m至下風側100m,以企業消防隊采取措施為主;特大泄漏緊急隔離半徑首次300m,檢測數據再次擴大范圍,以社會力量采取措施為主;1000m衛生防護間距內以環保和衛生監督部門采取措施為主。
(2)防護措施。氯乙烯泄漏后應采用可燃氣體檢測儀檢測大氣環境中氯乙烯的濃度,若在2%以下時應佩帶3號防毒面具;大于2%時,佩帶正壓空氣面具。氯乙烯與空氣混合物的爆炸極限為3.6%~31.0%,主要是防止產生有火花的作業和操作。
(3)消防措施。關閉閥門,切斷氣源,消殺火勢。用水淋保護火場中的容器冷卻,用水噴淋保護去關閉閥門的人員。必要時殘余氣體或泄漏出的氣體用水蒸氣或霧狀水增濕,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
篇2:建筑半硬質聚氯乙烯塑料塊材樓地面工程施工方法
建筑半硬質聚氯乙烯塑料塊材樓(地)面工程施工方法
一、施工準備
(一)材料準備
1.塑料板產品符合要求的技術指標;
2.進行粘接劑試驗和試配,滿足基層和面層要求;
3.聚醋酸乙烯乳液,107膠、水泥、軟蠟、汽油等輔料;
4.施工工具。
(二)作業條件準備
1.裝飾和水電施工基本完成;
2.水泥地面含水率〈8%。
二、操作工藝
1.基層處理:剔鑿,補平,刷凈;
2.彈線:找規矩,試鋪;
3.配粘結劑,隨配隨用,注意運輸、貯存,避免發生化學反應;
4.刷膠薄而均勻;
5.鋪貼地面,按翻樣或鋪擇優進行;
6.鋪貼踢腳板,先貼陰陽角,掛線施工;
7.擦光上蠟,用拖把擦拭,地板干凈,光亮一致。
三、質量技術標準
1.面板品種、質量符合設計要求,與基層粘結牢固,無空鼓;
2.面板表面潔凈,圖案清晰,色澤一致,接縫均勻,周邊順直,無裂紋,掉角等缺陷;
3.坡度符合要求,無積水,地漏、管根嚴密、無滲漏;
4.踢腳板潔凈,接縫平整均勻,高度一致,結合牢固,鑲邊邊角整齊,尺寸符合要求;
5.允許偏差詳見GBJ301-88《板塊樓、地面分項工程質量評定》。
四、成品保護措施
1.設專人看管,非工作人員嚴禁入內,進入室內工作的人員應穿拖鞋;
2.及時用塑料薄膜覆蓋保護,防止污染;
3.電工、油工等作業時使用的梯凳下腳應包裹,以免劃傷塊材地面。
五、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基層要平,刷膠要勻,滾壓要實,膠干時間適宜,以免翹曲,空鼓;
2.踢腳要掛線施工,刷膠要嚴,煨彎與要求相符,否則容易造成上口不齊,陰陽角空鼓;
3.刷膠不宜厚,擠出的膠及時擦干凈,以免造成污染。
六、安全、技術、節約等項措施
1.認真組織學習工藝管理卡,并在現場進行實物交底;
2.重要房間進行鋪貼翻樣;
3.認真套方、選塊,花色均勻;
4.基層交接要認真,不符合要求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5.周邊塊可使用掉角塊裁制;
6.進行防火、防爆教育,作業地點要通風換氣,粘結劑溶劑不受陽光直射并遠離火源。
篇3:服裝干洗業四氯乙烯職業危害防護方法
四氯乙烯作為一種干洗溶劑,具有去油污性強等特性,在干洗業已成功使用了60多年,被洗衣界公認為比較好的干洗溶劑。然而,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及環保意識的增強,人們對各類生活用品的副作用越來越重視,因此,四氯乙烯也開始受到廣泛關注。四氯乙烯是一種不易燃燒的無色透明液體,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可經過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膚吸收。長期過度暴露會產生乏力、眩暈、惡心、記憶力差、手腳顫抖、視力不良及手指麻痺等癥狀;皮膚反復接觸,可致皮炎、皮膚脫落和濕疹等癥狀;過度接觸可造成肝損害。
鑒于四氯乙烯對干洗業工人造成的潛在健康危害,從事干洗業的相關單位及從業人員應做好以下各項工作:
1、操作管理:合理布局干洗業工藝流程,待洗衣物的收物臺與洗畢衣物的發送臺應分開設置。產生有害蒸汽的干洗機、烘干機和清漬臺應盡量置于單獨的房間或加以隔離,并設置局部通風或全面通風裝置,將有害氣體收集、凈化后排放。放散有害氣體和熱的干洗車間,宜布置在多層建筑物的上層,如布置在下層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層的空氣。盛放干洗劑的容器表面應有醒目的標簽,標明干洗劑的名稱、干洗劑的特殊危險性、干洗劑的化學成分、有害物質警示標志。
2、作業防護:用人單位應按規定發給職工符合國家標準的個人防護用品。并教育和督促職工按規定使用。工作人員工作時應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處理污染衣物時,必須戴口罩。進行清漬及維修干洗機及填充洗滌溶劑時,必須佩帶個體防護用品。應定期檢查個人防護用品是否損壞或失效,發現問題,及時更換。防毒口罩、面具應定期消毒,及時更換吸附劑。同時用人單位要加強職工職業衛生知識培訓。
3、作業場所檢測評價: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定期對作業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應委托取得資質認證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檢測評價。
4、健康監護:用人單位應對職工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進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證的勞動者從事相關的作業。
衛生部于2007年制訂了《服裝干洗業職業衛生管理規范》(GBZ/T199-2007),適用于所有從事服裝干洗作業的企業、事業及個體經濟組織(簡稱用人單位)的職業衛生管理,從2008年2月1日開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