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某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024-07-15 閱讀 2376

一、工作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依法規范、統一領導、協同處置、資源整合、科學應對的原則,加強我鄉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理的綜合指揮能力,提高緊急救援反應速度和協調水平,確保迅速有效地處理各類重大突發事件,結合我鄉實際,制定本預案。

二、預案的啟動標準

(一)、災害突發事件:因自然災害造成房屋倒塌和人員傷亡,引起交通阻斷造成嚴重影響的;發生水災、火災、風災、雹災、雪災,雖無人員傷亡,但波及面廣、受影響人數多,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威脅、對生產生活造成不良影響或引起群眾恐慌的災害突發事件,立即啟動本預案。

(二)、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建筑質量安全事故、爆炸、火災、壓力容器管道事故、中毒等突發事件;發生危險品污染或泄露,造成重大或特大污染,需要縣級部門救援響應的;發生安全生產事故,雖傷亡人數少,但財產損失嚴重、影響面大、性質惡劣的突發事件,立即啟動本預案。

(三)、疫情:短期內在人群或其他動物種群中暴發同樣病例且有流行蔓延勢頭,由疾控中心或防疫部門按有關標準認定為二級以上疫情的,立即啟動本預案。

(四)、社會對抗群體事件:發生非法*、**等影響正常辦公秩序和社會安定,造成嚴重社會影響或引起縣委、縣政府高度關注的重大群體事件;發生重大刑事案件、暴力恐怖活動,引起社會恐慌的;雖人數少但影響大、危害程度大的*、敵對勢力等破壞性活動,立即啟動本預案。

三、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鄉應急委

鄉人民政府設立新建鄉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委員會(以下簡稱鄉應急委),作為非常設領導機構,由夏季任鄉應急委主任,彭中華、肖武略、李良玉、楊文軍、譙鋒、林森、吳學兵、楊新發、文立志、朱元球、顏芳任鄉應急委副主任,由曾憲志、呂劍廷、付濟明、豐登發、王淑文、王學平、張海江、彭美華、周艷、彭宗保、謝朝華、劉力銘、余健、孟明、張佳炎、馬蘭桂、羅衛平、楊漢明、彭軍、張露平、段家善為鄉應急委成員。

鄉應急委負責統一領導全鄉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掌握全局形勢,作出重大決定,制定臨時對策,適時發布命令、通告;對所需的人、財、物進行總體調撥。

(二)、鄉應急辦

鄉應急委辦公室(以下簡稱應急辦),作為常設機構,設在鄉黨政辦公室,由常政辦主任林森兼任辦公室主任,并設一名秘書負責日常工作。

1.在鄉應急委的統一領導下,具體安排組織應急處置預案的實施;組織有關部門按照應急救援預案迅速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2.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危機的變化,及時對預案進行調整、修訂、補充和完善,確保讓所有參與應急救援預案的組織和人員知道應盡的職責,指派專人和重大危險源單位經常保持聯系;

3.根據危機情況,在本行政區域內緊急調用各類物資、設備、人員和占用場地。

4.在危機應急處置過程中,及時向鄉應急委匯報事故現場的態勢。

(三)專業處置組及其職責:

1.治安保衛組:由派出所負責。

組織警力對事故現場及周邊地區和道路進行警戒、控制,組織人員有序疏散;維護全縣和事發地區的社會秩序,確保主要道路暢通;對全縣重點地區進行巡邏防控,必要時采取特別管制措施。

加強對重點地區的安全保衛工作,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防止發生社會混亂和其他次生事件。

2.搶險救援組:由水委會、抗洪防旱委員會,有關單位協助。

組織專業搶險隊伍進行搶險救援。

3.醫療救護組:由衛生院負責。

對傷亡人員或發病患者、被感染人員實施救治和處置;對事故發生地區進行消毒防病處理;對事故可能引發重大疫情的地區提前防疫;對已經發生疫情的地區進行隔離控制。

4.宣傳報道組:由廣播站負責。

負責對事故應急處理和搶險救援的宣傳報道工作。負責救災宣傳和公眾教育,加強輿論引導,消除社會恐慌心理,宣傳自救互救知識和救援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好人好事。

5.后勤保障組:由政府辦負責。

協調縣有關部門保障應急救援物資的供應、調撥、運輸;確保水、電、氣、糧、油、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應,保證商品供應充足,物價穩定,市場秩序良好。

6.事故調查組:由派出所、司法所負責。

會同有關部門進行現場勘察、取證,配合上級部門派出的調查組開展事故調查處理等工作。

7.善后處理組:由民政辦負責,有關單位協助。

負責對受害群眾進行安置、理賠、撫恤;做好接受社會捐贈等其他善后工作。

五、搞好綜合保障

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鄉域各單位在應急委領導下,完成綜合保障任務。

(一)應急委協調有關部門,保證全鄉水、電、等日常供應;對受損的公益設施進行恢復,

(二)衛生院要做好緊急狀態下的醫療救治工作。

(三)畜禽防疫站針對疫情級別安排流調、隔離、消毒工作。

(四)污普辦要做好垃圾清運處理工作。

(五)工班要保證交通通暢。

(六)政府辦要協調有關部門保證通訊暢通。

(七)財政所設立處理突發事件專項資金,專款專用,并視災害程度隨時增加資金投入。

(八)應急專業隊伍要具備高素質、快速反應能力和足夠技能及良好裝備,事發后,迅速到達現場。

(九)組建志愿者隊伍,在統一指揮下,接受指令,完成相應任務。

(十)鄉應急委會同有關部門每年至少組織1次應急管理人員培訓,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演練。

六、重大突發事件報告制度

發生重大突發事件,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責任在第一時間撥打報警電話或者直接向鄉應急委辦公室報告,接警單位或應急委辦公室立即向應急委主任報告。應急委主任立即向縣應急委報告。

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事故源單位必須做到:

在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報送鄉應急委及辦公室。報告內容包括:發生危機的單位、事件發生的時間、詳細地點、事件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危機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搶救處理情況和已采取的措施、還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等。

七、附則

鄉應急委各成員單位及有關部門根據本預案制定專項預案。

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按照事故類別,本預案和其他專項預案同時啟動。

篇2:生態園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林農業生態園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一、總則

1.1目的和依據

1.1.1為了迅速、有效地處置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突發公共事件,盡可能地為了旅游者提供救援和幫助,保護旅游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維護生態園旅游形象,制定本預案。

1.1.2制定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3)《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4)《旅行社管理條例》

(5)《導游人員管理條例》

(6)《旅游安全管理暫行辦法》

(7)《旅游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

1.2適用范圍

1.2.1本預案適用于ZZ林農業生態園處置旅游者因自然災害、事故災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突發社會安全事件而發生的重大游客傷亡事件。

1.2.2突發公共事件的范圍

(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造成的重大游客傷亡事件,包括:突發性重大傳染疾病疫情、全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失誤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等。

(2)突發社會安全事件特指恐怖襲擊事件,民族宗教事件,重大涉外旅游突發事件和群體性事件,包括:發生港澳臺和外國游客死亡事件,在大型旅游節慶活動中由于人群過渡擁擠、火災、建筑物倒塌等造成人員傷亡的突發事件。

1.3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救援第一。在處理突發公共事件中以保障旅游者生命安全為根本目的,盡一切可能為旅游者提供救援、救助。

(2)屬地救護,就近處置。在東臺市人民政府領導下,由生態園主要領導及主管部門負責積極協助相關部門進行相關應急救援工作,運用一切力量,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將危害和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3)及時報告,信息暢通。接到有關事情的救援報告時,要在第一時間內,立即向上一級部門和相關單位報告,或邊救援邊報告,并協助相關部門及時處理和做好有關的善后工作。

二、組織機構和工作職責

2.1組織機構設立旅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協調領導小組,由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領導小組下轄辦公室,具體負責本園旅游突發事件的應急指揮和相關的協調處理工作。

2.2工作職責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負責監督落實有關突發事件的預防措施;及時收集整理各類違紀旅游者安全的信息,適時向旅游者發出旅游警告、警示通報機制。相關部門應根據有關部門提供的重大突發事件的預告信息,以及設計旅游安全的實際情況,適時向游客發布警告、警示,并及時將情況逐級上報。

四、救援程序

4.1發生突發自認災害和事故災難后,應積極為旅游團隊和游客提供緊急救援,并立即將情況報告當地人民政府和上一級旅*政管理部門。同時及時向組團旅行社所在地旅*政管理部門通報情況,配合處理有關事宜。

4.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救援處置程序

4.2.1突發重大傳染病疫情應急救援處置程序

(1)發現疑似傳染病疫情時,應立即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服從衛生防疫部門作出的安排。同時向旅*政管理部門報告,并提供團隊的詳細情況。

(2)經衛生部門正式確診為傳染病例后,要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做好消毒防疫工作,同時向團隊需經過和已經過的旅*政管理部門通報有關情況,以便及時采取相應防疫措施。

4.2.2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應急救援處置程序

發生食物中毒事件時,應立即與衛生行政部門取得聯系,爭取救助,同時向所在地旅*政管理部門報告并積極協助處理有關事宜。

4.3突發社會安全事件的應急救援處置程序

4.3.1當發生港澳臺和外國旅游者傷亡事件時,有關各方除積極采取措施救援外,地接社及事發地旅游局還要注意核查傷亡人員的團隊的名稱、國籍、性別、護照號碼以及在國內外的保險情況,由省級旅*政管理部門或通過有關渠道,及時通知港澳臺地區的急救組織、相關或有關國家的急救組織,請求配合處理有關救援事項。

4.3.2在大型旅游節慶活動中發生突發事件時,由活動主辦部門按照活動應急預案,統一指揮協調有關部門維持現場秩序,疏導人群,提供救援。當地旅*政管理部門要積極配合,做好有關工作,并按有關規定及時上報事件有關情況。

4.3.3每當發生游客駕駛游船河乘坐游艇不慎落入水中,及跑馬場、體能樂園有游客跌傷的情況,項目的主辦者應迅速向救援小組負責人匯報,在急救過程的同時要向園內主要領導匯報。

4.3.4醫療救護點工作人員得到落水和游客跌傷的情況時,應當立即趕赴出事地點按救護要求進行搶救,有困難時,應在第一時間內向ZZ醫院和120報告,并迅速組織搶救。

五、信息報告

突發事件發生后,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向本單位主要領導和當地旅*政管理部門報告。

篇3:共青團縣委組織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為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在應對突發公共事件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建立健全我縣共青團系統應對突發事件的組織管理和緊急處置機制,提高共青團組織在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反應速度和戰斗力,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和協調下,及時、高效、妥善處置突發公共事件、保障我縣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為平安**建設作出積極的貢獻。結合我縣共青團工作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范圍

下列給我縣正常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生產生活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后果的重大突發事件,為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和協調下,即啟動本預案。

(一)因自然災害引起的突發事件:地震、水災、雪災、冰雹、冰凍災害、山體滑坡等;

(二)因人為因素引起的突發事件:火災、疫情、中毒、爆炸、危險品污染或泄露、交通事故等;

(三)因社會對抗和沖突而引發的重大突發事件:重大群體事件如非法*、**、刑事案件、**或敵對勢力破壞、恐怖暴力活動等。

二、工作原則

(一)加強領導,統一指揮

為加強對共青團組織參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領導,成立**共青團組織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制定和實施本預案。發生突發公共事件后,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和協調下,領導小組要及時和帶領全縣各級共青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積極參與應急處置工作,形成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快速反應機制,正確應對,科學處置,確保廣大人民群眾和廣大團員青年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加強管理、快速反應、發揮作用

建立健全共青團組織應急管理機制和應急反應制度,明確各級共青團組織負責人在應急管理中的職責。實行團縣委、鄉鎮團委、村團支部三級預警制度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隊伍。各級共青團組織要在同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協調下積極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各級團組織要以共青團干部為骨干,以團員、青年志愿者為基礎,組建搶險隊、突擊隊、巡邏隊、服務隊等應急救援隊伍,加強管理,分級控制,做好發現、報告、指揮、處置等環節的緊密銜接,確保一旦發生重大突發事件,能夠按黨委、政府的要求及時組織和發動隊伍積極參加應急處置工作,做到臨事不亂、快速反應、有效組織、科學應對、高效運轉,真正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

(三)加強協調、資源整合

基層團組織要加強與有關部門溝通聯系,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在縣委、政府的統一領導和協調下,充分利用各種應急資源,保障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要建立聯動協調機制,發生突發公共事件時,充分利用和發揮現有資源作用,對已有的各類應急指揮機構、人員、設備、物資、信息、工作方式等進行資源整合,實現資源和信息共享,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保證統一指揮和調度。

三、應急組織指揮機構和職責

1、縣共青團組織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及職責

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即自動生成**縣共青團組織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和協調下,協助當地黨委和政府對轄區內突發公共事件的處置工作,并視突發公共事件啟動對應的應急預案。

領導小組由團縣委書記擔任,副組長由團縣委副書記擔任,成員由團縣委辦公室成員、各鄉鎮團委和縣直單位團組織負責人組成。主要職責:領導、組織、協調各級共青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積極參與應急救援工作;承擔日常應急管理的各項職責任務,開展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演練和有關事項宣傳教育工作,確保一旦發生重大災害,能夠快速反應、有效組織、積極參與、發揮作用。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組織協調組、宣傳組和應急處置組等四個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