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口岸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馬鞍山

口岸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馬鞍山

2024-07-15 閱讀 2481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完善馬鞍山口岸處理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體系,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最大限度消除突發公共事件的危害,維護國家利益,保障口岸安全,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邊防檢查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安徽省涉外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馬鞍山市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在馬鞍山口岸范圍內發生的傳染病疫情、動植物疫情等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具體包括:

(1)口岸突發傳染病疫情;

(2)口岸突發動植物疫情;

(3)口岸海損事件;

(4)口岸涉外治安事件;

(5)口岸船舶污染事件;

(6)口岸衛生處理事故;

(7)口岸進口原材料夾帶放射性和爆炸性物質事件;

(8)口岸發生的其它涉外突發公共事件。

1.4口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體系

馬鞍山口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包括:

(1)馬鞍山口岸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馬鞍山口岸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由市政府有關部門和駐馬有關單位牽頭制定。專項應急預案構成見附則5.3。

2組織指揮體系和職責

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成立市口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領導和指揮口岸突發公共事件處置工作。

2.1指揮部組成

總指揮: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擔任。

副總指揮:由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市商務局局長、市政府有關部門和駐馬有關單位負責同志擔任。

成員單位包括:市商務局、市口岸辦、馬鞍山海事處、馬鞍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馬鞍山海關、市公安局、馬鞍山邊防檢查站、市外事辦、市交通局、市衛生局、市農委、市環保局、市港口局、市政府新聞辦公室、金家莊區政府、市港口集團等單位。

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辦公室)設在市商務局,由市商務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口岸辦負責人任副主任。

2.2指揮部職責

(1)統一領導、指揮、協調口岸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2)分析、研究口岸突發公共事件的各類信息,判斷事件形勢及事態發展走向;

(3)制定口岸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并監督有關部門和單位組織實施;

(4)決定口岸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發布、輿論引導、中外記者采訪等有關事宜;

(5)研究、決定其他有關應急處置工作的重大事項。

2.3指揮部辦公室職責

(1)承擔指揮部日常事務工作;

(2)牽頭組織協調口岸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負責督促檢查各項處置決策和應對措施的落實執行情況,確保各項處置決策和應對措施落實到位;

(3)完成市政府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2.4相關部門職責

(1)市商務局、市口岸辦:承擔指揮部日常事務工作;牽頭組織協調口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負責保障口岸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期間生活必需品的市場供應;組織做好參加外經貿活動人員的宣傳教育、登記管理等工作,防止口岸疫情等突發公共事件在外經貿活動期間跨地區傳播擴散。

(2)馬鞍山海事處:負責外貿船舶行駛、停泊的指揮引導;負責海損事件的調查處理、救援和協調;對船舶污染水域的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3)馬鞍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牽頭負責口岸衛生檢疫工作,在疫情發生時,及時向相關單位發出信息;負責現場檢疫查驗、初步的現場救護、流行病學調查、疫點處理;及時收集和提供國外傳染病疫情信息;負責口岸衛生處理;確保轄區口岸進出口物資的產品安全。

(4)馬鞍山海關:在疫情發生時,批準并安排現場急救和處理人員在檢驗檢疫部門的指導下上下外貿船舶,對外貿船舶、病人和貨物進行衛生或醫學處理,對病人進行移運等工作。

(5)市公安局:負責現場警戒,配合參與疫區封鎖、動物滅殺、疫源追蹤調查等工作;依法及時、妥善處理口岸涉外治安事件等突發公共事件,維護社會治安秩序。

(6)馬鞍山邊防檢查站:負責維護碼頭現場執勤秩序及正常的口岸秩序,保證口岸正常運行;在疫情發生時,認真查驗、檢查上下外輪人員的證件及行李物品;協助相關單位做好各項工作。

(7)市外事辦:負責口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理的涉外事務,經授權協助職能部門向相關國際組織通報情況;牽頭負責相關外事接待、外事交涉工作。

(8)市交通局、市港口局:負責馬鞍山港口設施保安工作,監督港口單位實施《港口設施保安計劃》,收集港口設施保安信息并向相關部門通報;負責提供應急物資、人員和有關樣品的運輸保障。

(9)市衛生局:配合馬鞍山檢驗檢疫局,負責口岸突發傳染病疫情中需要治療傳染病人員的治療,指定接受傳染病病人或留驗染疫嫌疑人的醫療單位;負責現場急救、病人和染疫嫌疑人的移運和隔離;協調組織口岸以外地區的相關防疫工作。

(10)市農委:配合檢驗檢疫部門組織實施突發口岸動植物疫情的防控措施,提供有關指導和咨詢;根據預防控制的需要,依法提出對有關地區實施封鎖等建議;緊急組織消毒藥品等應急防疫物資;提出啟動、停止疫情應急控制措施建議。

(11)市環保局:對口岸水域水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負責組織對事故區域的環境質量監測。

(12)市政府新聞辦公室:配合市相關部門做好口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情況等有關信息的對外發布;組織本市新聞單位對突發事件進行新聞宣傳;適時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主動引導輿論。

(13)金家莊區政府:根據要求配合或協助做好口岸周邊單位、企業和居民的疏散、安置和穩控工作。

(14)市港口集團:負責外貿口岸碼頭的安全設施、設備的建設和管理;負責制定和實施《馬鞍山口岸外貿碼頭保安計劃》,為有關部門處理突發公共事件提供必要的設施、設備及相應的服務。

3.處置程序

馬鞍山口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在指揮部統一指揮下,按照分工負責、相互配合的原則,科學處置,積極應對。

3.1啟動條件

馬鞍山口岸范圍內,當檢疫發現傳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以及國家衛生行政部門確定和公布的監測傳染病病例,在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中檢出或發現動植物疫情、疑似動植物疫情,威脅出入境和口岸范圍及周邊地區人員人身安全;發生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或可能造成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的海損事件;發生涉外治安事件;發生嚴重的船舶污染事件以及其它嚴重威脅口岸安全的事件,啟動本預案。

3.2處置程序

(1)辦公室接到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后,立即組織專家進行分析研判,認為需要啟動預案時,報經市政府批準同意啟動本預案,指揮部開始工作。

(2)辦公室立即通知各相關部門和單位參與應急處置工作。各相關單位確定專人負責處置工作,實行24小時值班制和領導帶班制,保持聯絡暢通。

(3)各相關單位在指揮部的指揮下,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進行工作,確保應急處理有效開展;

(4)辦公室匯總各類有關口岸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向指揮部報告,并通報各相關部門和單位;

(5)由總指揮或受委托的副總指揮召*議,研究部署應急處置工作;

(6)需要對外發布相關信息的,由辦公室配合新聞辦組織進行;

(7)口岸突發公共事件處置完畢,由總指揮決定終止應急響應(涉及省級及省級以上預案啟動的,依權限規定),并由指揮部辦公室通知相關部門和單位。

3.3應對措施

指揮部根據突發事件具體情況,成立專門口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組,由工作組根據相應預案開展應急處置。

(1)口岸突發傳染病疫情應急處置工作組。在馬鞍山口岸范圍內,當檢疫發現傳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或其它緊急公共衛生事件時,在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成立口岸突發傳染病疫情應急處置工作組,由馬鞍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牽頭,市口岸辦、市衛生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馬鞍山海關、市港口局、馬鞍山海事處、金家莊區政府、市港口集團、馬鞍山邊防檢查站、市外事辦、市環保局等相關部門和單位依職責分工協助處置。

(2)口岸突發動植物疫情應急處置工作組。在馬鞍山口岸范圍內,發生動植物疫情,在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成立口岸突發動植物疫情應急處置工作組,由馬鞍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牽頭,市口岸辦、市農委、市衛生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馬鞍山海關、市港口局、馬鞍山海事處、金家莊區政府、市港口集團、馬鞍山邊防檢查站、市外事辦、市環保局等相關部門和單位依職責分工協助處置。

(3)口岸海損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組。在馬鞍山口岸范圍內,發生重大海損事件,在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成立口岸海損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組,由馬鞍山海事處牽頭,市口岸辦、市衛生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馬鞍山海關、市交通局、市港口局、金家莊區政府、市港口集團、馬鞍山邊防檢查站、市外事辦、市環保局等相關部門和單位依職責分工協助處置。

(4)口岸船舶污染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組。在馬鞍山口岸范圍內,發生重大船舶污染事件,在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成立口岸船舶污染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組,由馬鞍山海事處牽頭,市口岸辦、市環保局、市公安局、馬鞍山海關、市交通局、市港口局、金家莊區政府、市港口集團、馬鞍山邊防檢查站、市外事辦等相關部門和單位依職責分工協助處置。

(5)口岸涉外治安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組。在馬鞍山口岸范圍內,發生重大涉外治安事件,在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成立口岸重大涉外治安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組,由市公安局牽頭,市口岸辦、市外事辦、馬鞍山海事處、馬鞍山海關、市交通局、市港口局、金家莊區政府、市港口集團、馬鞍山邊防檢查站等相關部門和單位依職責分工協助處置。

(6)成立口岸衛生處理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組。在馬鞍山口岸范圍內,發生重大衛生事故,在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成立口岸衛生處理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組,由馬鞍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牽頭,市口岸辦、市衛生局、市農委、馬鞍山海事處、馬鞍山海關、市交通局、市港口局、金家莊區政府、市港口集團、馬鞍山邊防檢查站、市環保局等相關部門和單位依職責分工協助處置。

(7)成立口岸進口廢物原料夾帶放射性和爆炸性物質應急處置工作組。在馬鞍山口岸范圍內,發生重大進口廢物原料夾帶放射性和爆炸性物質事件,在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成立口岸進口廢物原料夾帶放射性和爆炸性物質應急處置工作組,由馬鞍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牽頭,市口岸辦、市環保局、市衛生局、馬鞍山海事處、馬鞍山海關、市交通局、市港口局、金家莊區政府、市港口集團、馬鞍山邊防檢查站等相關部門和單位依職責分工協助處置。

(8)根據工作需要成立其它應急處置工作組,其職責由指揮部視情確定。

4應急保障

預防和控制口岸突發公共事件是一項長期的重要工作,市政府有關部門和駐馬有關單位要積極做好通信、資金、物資、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準備,強化相關知識的宣傳和教育,積極開展應急預案演練,確保應急處置工作的有效開展。

5附則

5.1預案解釋

本預案由市商務局、市口岸辦負責解釋。

5.2發布與實施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篇2:生態園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林農業生態園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一、總則

1.1目的和依據

1.1.1為了迅速、有效地處置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突發公共事件,盡可能地為了旅游者提供救援和幫助,保護旅游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維護生態園旅游形象,制定本預案。

1.1.2制定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3)《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4)《旅行社管理條例》

(5)《導游人員管理條例》

(6)《旅游安全管理暫行辦法》

(7)《旅游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

1.2適用范圍

1.2.1本預案適用于ZZ林農業生態園處置旅游者因自然災害、事故災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突發社會安全事件而發生的重大游客傷亡事件。

1.2.2突發公共事件的范圍

(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造成的重大游客傷亡事件,包括:突發性重大傳染疾病疫情、全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失誤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等。

(2)突發社會安全事件特指恐怖襲擊事件,民族宗教事件,重大涉外旅游突發事件和群體性事件,包括:發生港澳臺和外國游客死亡事件,在大型旅游節慶活動中由于人群過渡擁擠、火災、建筑物倒塌等造成人員傷亡的突發事件。

1.3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救援第一。在處理突發公共事件中以保障旅游者生命安全為根本目的,盡一切可能為旅游者提供救援、救助。

(2)屬地救護,就近處置。在東臺市人民政府領導下,由生態園主要領導及主管部門負責積極協助相關部門進行相關應急救援工作,運用一切力量,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將危害和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3)及時報告,信息暢通。接到有關事情的救援報告時,要在第一時間內,立即向上一級部門和相關單位報告,或邊救援邊報告,并協助相關部門及時處理和做好有關的善后工作。

二、組織機構和工作職責

2.1組織機構設立旅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協調領導小組,由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領導小組下轄辦公室,具體負責本園旅游突發事件的應急指揮和相關的協調處理工作。

2.2工作職責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負責監督落實有關突發事件的預防措施;及時收集整理各類違紀旅游者安全的信息,適時向旅游者發出旅游警告、警示通報機制。相關部門應根據有關部門提供的重大突發事件的預告信息,以及設計旅游安全的實際情況,適時向游客發布警告、警示,并及時將情況逐級上報。

四、救援程序

4.1發生突發自認災害和事故災難后,應積極為旅游團隊和游客提供緊急救援,并立即將情況報告當地人民政府和上一級旅*政管理部門。同時及時向組團旅行社所在地旅*政管理部門通報情況,配合處理有關事宜。

4.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救援處置程序

4.2.1突發重大傳染病疫情應急救援處置程序

(1)發現疑似傳染病疫情時,應立即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服從衛生防疫部門作出的安排。同時向旅*政管理部門報告,并提供團隊的詳細情況。

(2)經衛生部門正式確診為傳染病例后,要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做好消毒防疫工作,同時向團隊需經過和已經過的旅*政管理部門通報有關情況,以便及時采取相應防疫措施。

4.2.2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應急救援處置程序

發生食物中毒事件時,應立即與衛生行政部門取得聯系,爭取救助,同時向所在地旅*政管理部門報告并積極協助處理有關事宜。

4.3突發社會安全事件的應急救援處置程序

4.3.1當發生港澳臺和外國旅游者傷亡事件時,有關各方除積極采取措施救援外,地接社及事發地旅游局還要注意核查傷亡人員的團隊的名稱、國籍、性別、護照號碼以及在國內外的保險情況,由省級旅*政管理部門或通過有關渠道,及時通知港澳臺地區的急救組織、相關或有關國家的急救組織,請求配合處理有關救援事項。

4.3.2在大型旅游節慶活動中發生突發事件時,由活動主辦部門按照活動應急預案,統一指揮協調有關部門維持現場秩序,疏導人群,提供救援。當地旅*政管理部門要積極配合,做好有關工作,并按有關規定及時上報事件有關情況。

4.3.3每當發生游客駕駛游船河乘坐游艇不慎落入水中,及跑馬場、體能樂園有游客跌傷的情況,項目的主辦者應迅速向救援小組負責人匯報,在急救過程的同時要向園內主要領導匯報。

4.3.4醫療救護點工作人員得到落水和游客跌傷的情況時,應當立即趕赴出事地點按救護要求進行搶救,有困難時,應在第一時間內向ZZ醫院和120報告,并迅速組織搶救。

五、信息報告

突發事件發生后,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向本單位主要領導和當地旅*政管理部門報告。

篇3:共青團縣委組織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為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在應對突發公共事件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建立健全我縣共青團系統應對突發事件的組織管理和緊急處置機制,提高共青團組織在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反應速度和戰斗力,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和協調下,及時、高效、妥善處置突發公共事件、保障我縣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為平安**建設作出積極的貢獻。結合我縣共青團工作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范圍

下列給我縣正常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生產生活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后果的重大突發事件,為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和協調下,即啟動本預案。

(一)因自然災害引起的突發事件:地震、水災、雪災、冰雹、冰凍災害、山體滑坡等;

(二)因人為因素引起的突發事件:火災、疫情、中毒、爆炸、危險品污染或泄露、交通事故等;

(三)因社會對抗和沖突而引發的重大突發事件:重大群體事件如非法*、**、刑事案件、**或敵對勢力破壞、恐怖暴力活動等。

二、工作原則

(一)加強領導,統一指揮

為加強對共青團組織參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領導,成立**共青團組織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制定和實施本預案。發生突發公共事件后,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和協調下,領導小組要及時和帶領全縣各級共青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積極參與應急處置工作,形成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快速反應機制,正確應對,科學處置,確保廣大人民群眾和廣大團員青年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加強管理、快速反應、發揮作用

建立健全共青團組織應急管理機制和應急反應制度,明確各級共青團組織負責人在應急管理中的職責。實行團縣委、鄉鎮團委、村團支部三級預警制度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隊伍。各級共青團組織要在同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協調下積極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各級團組織要以共青團干部為骨干,以團員、青年志愿者為基礎,組建搶險隊、突擊隊、巡邏隊、服務隊等應急救援隊伍,加強管理,分級控制,做好發現、報告、指揮、處置等環節的緊密銜接,確保一旦發生重大突發事件,能夠按黨委、政府的要求及時組織和發動隊伍積極參加應急處置工作,做到臨事不亂、快速反應、有效組織、科學應對、高效運轉,真正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

(三)加強協調、資源整合

基層團組織要加強與有關部門溝通聯系,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在縣委、政府的統一領導和協調下,充分利用各種應急資源,保障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要建立聯動協調機制,發生突發公共事件時,充分利用和發揮現有資源作用,對已有的各類應急指揮機構、人員、設備、物資、信息、工作方式等進行資源整合,實現資源和信息共享,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保證統一指揮和調度。

三、應急組織指揮機構和職責

1、縣共青團組織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及職責

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即自動生成**縣共青團組織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和協調下,協助當地黨委和政府對轄區內突發公共事件的處置工作,并視突發公共事件啟動對應的應急預案。

領導小組由團縣委書記擔任,副組長由團縣委副書記擔任,成員由團縣委辦公室成員、各鄉鎮團委和縣直單位團組織負責人組成。主要職責:領導、組織、協調各級共青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積極參與應急救援工作;承擔日常應急管理的各項職責任務,開展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演練和有關事項宣傳教育工作,確保一旦發生重大災害,能夠快速反應、有效組織、積極參與、發揮作用。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組織協調組、宣傳組和應急處置組等四個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