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焊氣割安全措施

電焊氣割安全措施

2024-07-18 閱讀 4564

?一、施工地點:?膠帶石門

二、施工項目:割U36鋼棚?

三、施工負責人:上官相環

四、施工時間:2014年11月14日至2014年11月17日

五、電焊(氣割)設備:

?設備入井時間:2014年11月14日08時

?設備升井時間:2014年11月17日08時

六、施工技術措施:

(一)根據生產需要,割除位于膠帶石門15采區回風聯絡巷溜矸眼底部的U36鋼棚,需使用電焊(氣割),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前,要灑水降塵,用便攜儀檢測瓦斯濃度小于0.5%時,方可施工,施工負責人嚴格檢查施工地點頂板隱患,把浮煤、危巖找凈。

七、施工安全措施:

(一)在組織電焊(氣割)施工期間,要求電焊(氣割)操作人員、灑水降塵、瓦檢員、安監員全部在崗,責任明確,確保措施落實到位,現場檢查每缺少一人,罰責任人100元。

(二)現場施工負責人要對電氣焊作業以及施焊全過程全面負責,始終堅守在施工作業現場,確保電焊(氣割)施工安全。

(三)電焊(氣割)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氣割所用火種(火機或火柴)由操作人員攜帶、保管,攜帶火種人員下井前需在信息辦登記,電氣焊到期后種進行銷號。

(四)本措施經審批后,必須組織所有參加施工的人員在施工作業前認真學習本措施并簽字,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嚴格按措施施工。

(五)井下必須使用有編號的電焊機進行作業,未編號的禁止入井。

(六)電焊(氣割)機經礦車下放到施工地點再由施工人員人工將其卸下,放置到巷道內不影響運輸的、頂板巷幫完好、無淋水的位置。

(七)電焊(氣割)機必須用道木或其它物體掩好,以防止滑動。

(八)氧氣乙炔瓶必須保證防震圈、安全帽完好方可下井。

(九)氧氣瓶、乙炔瓶必須用專用礦車運輸并要求一車一瓶,嚴禁發生碰撞現象,氧氣瓶、乙炔瓶瓶體上不得有油漬,不準用帶有油漬的手套搬運氣瓶,氣瓶上的儀表、閥門應齊全完整,乙炔瓶閥門處必須配用防回火裝置。

(十)乙炔瓶、氧氣瓶與施工地點之間距離不得小于10m且兩瓶必須位于施工地點上風側,乙炔瓶在氧氣瓶的上首,兩瓶之間距離不小于10m。

(十一)施工前應備好兩只合格的滅火器、水桶、供水軟管、鐵锨等用具;水桶應盛滿水,容量不小于20L;供水軟管長度應超出施工地點10m,直徑不小于6mm,出水口有專用球閥,進水口應接到總防塵管路,壓力不小于3Mpa,各種滅火用具距施工地點不得大于5m。

(十二)施工前負責人要檢查現場,對現場的各種管線和設施進行

(十三)施工前負責人應對使用的各種工具進行嚴格檢查,不合格的要及時更換或處理,嚴禁使用不合格的工具。保護,對施工現場前后各10m范圍內(計20m)其它易燃物品徹底清掃,做好灑水降塵工作,并將此范圍內巷道頂幫用水沖刷一遍,嚴禁在有淋水的地方進行燒焊。

(十四)電焊(氣割)工應熟悉操作技術,并穿戴好防護用品(電焊手套、防護罩及電工絕緣靴等)。

(十五)必須由專業電工進行電焊機的接電及斷電工作,并對施工全過程進行供電監護。

(十六)電焊機外殼及二次線圈必須接地,其接地性能必須良好,接地電阻不大于2Ω。

(十七)電(氣)焊作業時,其下方應用不燃性材料接受火星,并有專人對焊(割)渣隨時用水進行噴灑處理。

(十八)電焊機一次與二次線路絕緣必須良好,一次線圈對地絕緣電阻不得小于5MΩ;嚴禁“雞爪子”、“羊尾巴”、“明接頭”,二次回流線必須接在燒焊地點附近,距燒焊點不得超過5m,防止燒焊電流擴散。

(十九)電焊機一次必須有能隨時停電的電源專用開關,停止燒焊時,應及時切斷電源;電焊機要放置在進風側,電焊機溫度不得超過70℃,嚴禁放在有淋水的地方。

(二十)所用電焊把子,其手把必須完整無破損,有可靠的絕緣。

(二十一)施工時,嚴禁將電(氣)焊用具亂扔亂放,所有用具擺放整齊,搞好文明施工。

(二十二)施工時,施工現場上風流必須停止一切揚起煤塵的工作,執行好防塵措施,切實做好防塵降塵工作。在施工地點上方5m外懸掛瓦斯便攜儀,施工負責人和氣體監測人員要隨時對現場瓦斯濃度進行連續監測,若發現瓦斯濃度達到0.5%時,必須通知施工人員停止作業,待檢查無問題后再進行施焊工作。

(二十三)現場監督員要認真負責,及時檢查好工作現場的一切不安全因素,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監督好措施執行情況,嚴格按操作程序施工。

(二十四)施工完畢后,工作地點應用水噴灑并派專人在工作地點留守查看1h,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認安全無問題后方可離開現場。

(二十五)高空作業的地點,必須做好施工平臺,施工平臺必須保證牢固、寬敞,施工作業人員必須使用好保險帶,保證吊掛點牢固,并做到高掛低吊。

(二十六)施工完畢后,所有電焊(氣割)設備材料要及時按規定升井,并做好現場的衛生清理工作。

(二十七)其它未盡事宜必須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等有關規定。

(二十八)焊接技術參數:

1.焊條規格:焊條類型為Φ3.2×350mm普通焊條。

2.焊接要求:焊縫緊密、無漏風、水現象、無虛焊。?

(二十九)氧氣瓶、乙炔瓶正常使用時的壓力指示:

O2:0.5MPa?C2H2:(0.05-0.1)MPa

(三十)嚴格按照措施施工,電焊機一次電源線必須使用耐壓值高于660V礦用電纜且電纜直徑不小于6mm2,電焊機一次接線柱必須加絕緣防護罩。

(三十一)在設備焊接時,電焊機的二次回流線應可靠接在所焊接的設備部位附近(距離不超過5m)。

(三十二)嚴禁回流線通過帶有軸承及齒輪傳動部位或其外殼上進行回流,防止焊接電流損壞軸承或齒輪。

(三十三)嚴禁回流線通過具有精密電控系統(如掘進機和采煤機的主控器、組合開關、防爆電氣開關的保護器、PLC控制柜、變頻器控制柜等)及其外殼上進行回流,防止焊接電流損壞電控元件。

(三十四)嚴禁帶電挪移電焊機。

?附圖:井下電氣焊施工平面位置示意圖

篇2:礦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為減少井下電焊、氣割作業的次數和作業時間,規范井下特殊作業秩序,確保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防止電焊、氣焊、氣割和噴燈焊接(以下簡稱電焊、氣割)作業引發安全事故,保證礦井安全生產,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結合我礦井下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礦所屬井下所有區域已及井口房的電焊、氣焊、氣割和噴燈焊接(以下簡稱電焊、氣割)作業,約束對象為礦屬及礦建項目部所有井下職工(含勞務工、協作工)。

3?術語和定義

4?分工與職責

為了規范井下電焊、氣割作業,減少和縮短電焊、氣割作業次數和時間,確保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礦成立電焊、氣割作業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礦長

副組長:安全副礦長生產副礦長機電副礦長總工程師

成?員:各副總師、各科隊負責人

領導小組下設考核辦公司,負責日常的檢查、管理、考核工作。辦公室設在礦通風科(隊),通風科(隊)長兼辦公室主任。

5?管理內容與方法

5.1?原則上井下和井口房內不得進行電焊、氣焊等工作。如特殊情況必須在井下電焊、氣割的,必須按要求編制詳細的安全技術措施,《電焊、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一式三份,一份送交礦調度室,一份由施工單位留存,一份現場作業完成簽字確認后交通風科(隊)備案留存。

5.2?各單位每月允許的電焊、氣割次數規定如下:礦直屬采掘一線隊伍和運轉隊每月不超過3次,通風隊、提升隊、膠輪車隊和機電隊等輔助區隊每月不超過2次;礦建施工項目部所屬的掘進隊伍每月不超3次,輔助區隊每月不超過2次;中煤電氣、十處、五處、洗選中心等每月不超過2次,一建安裝處安裝工程期間按照施工工期每月不超過30次,非安裝工程期間每月不超過2次。

5.3?為有效控制井下施焊作業,使施工單位從主觀上減少施焊次數,將能在地面焊接的工程不在井下焊接,各單位每月電焊、氣割總次數超過規定次數后,超出規定的電焊、氣割作業按照2000元/次進行處罰,若月底罰款未繳清將由經營科在工資總額中扣除。

5.4?電焊、氣割作業分電焊和氣割兩種類型,分別使用不同的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審批,嚴禁混用。若同一地點同時進行電焊和氣割作業,可統一編制一份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審批,且統計為一次電焊、氣割作業。

5.5?井下所有的電焊、氣割作業只能在檢修班進行(安裝工程期間除外),且每班最多允許有2個地點進行電焊、氣割作業。生產班若出現影響安全生產必須進行電焊、氣割作業的特殊情況時,可在瓦檢員、安檢員到達現場后且經分管礦領導同意并報調度室備案后,由調度室通知帶班礦領導到達現場統一協調安排進行電焊、氣割作業,且必須補簽措施。

6?監督與考核

6.1?電焊、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要按照附件的統一格式和要求進行編寫。

6.2?違反本制度進行電焊、氣割作業時,一經發現,要立即停止作業,并參照以下規定進行處罰。

6.3?違反電焊、氣割安全措施處罰標準:

6.3.1?井下需電焊、氣割施工作業時,未審批電焊、氣割作業措施私自作業的給予責任單位10000元/次罰款,并給予責任單位負責人500元/次罰款。

6.3.2?井下電焊、氣割作業時,私自修改電焊、氣割作業時間、作業地點的視為無措施施工,給予責任單位10000元/次罰款,責任單位負責人500元/次罰款。

6.3.3?施焊現場安全設施不到位的,包括(2個8Kg滅火器、引到施焊現場的消防水管、便攜式瓦檢儀),缺一項給予責任單位500元罰款。

6.3.4?氣焊工、電焊工未隨身攜帶審批措施,電焊、氣割操作人員無證上崗的遵照《葫蘆素煤礦各工種崗位不安全行為管理辦法(試行)》執行。

6.3.5?電焊、氣割作業時,作業負責人未在現場監督作業的,給予作業負責人300元罰款.

6.3.6?電焊、氣割作業時,未向調度室進行三匯報,或匯報不及時,無記錄給予責任單位2000元罰款;

6.3.7?電焊、氣割結束后,必須留有留守人員,檢查現場無遺留火種及其它安全隱患,未指派留守人員或留守時間小于1小時的給予責任單位2000元罰款,留守人員未堅守崗位給予責任人200元罰款。

6.3.8?井下施工單位私藏氣瓶、電焊機等電焊、氣割設備的,以及電焊、氣割作業完成后設備未在一個班內升井的,每次給予責任單位1000元罰款。

6.3.9?井下生產班時發生設備損壞、管路撞壞等意外事故影響安全生產,急需電焊、氣割作業時,必須向調度室匯報清楚,施工單位在征得分管礦領導同意并報調度室備案,由調度室統一協調安排組織作業,但必須在當天補簽措施,且本次施焊計入規定的審批次數范圍內。

6.3.10?施工單位1天之內未將措施貫徹及現場操作記錄交回通風隊技術組存檔,形成閉環處罰責任單位1000元/次。

6.3.11?施工單位每月電焊、氣割次數超過本制度規定,超過的次數按照2000元/次進行考核,且電焊、氣割次數一旦超過本制度規定次數,下次審批電氣焊措施前必須先繳清罰款,否則不予審批。

7?相關記錄

8?附件

8.1?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審批流程圖

8.2?井下電焊、氣割作業流程圖

8.3?葫蘆素煤礦井下電焊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范本

8.4?葫蘆素煤礦井下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范本

篇3:施工現場氣割電焊十不燒規定

1、焊工必須持證上崗,無廣州市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操作證的人員,不準進行焊、割作業。

2、凡屬一、二、三級動火范圍的焊、割作業,未經辦理動火審批手續,不準進行焊、割。

3、焊工不了解焊、割現場周圍情況,不得進行焊、割。

4、焊工不了解焊件內部是否安全時,不得進行焊、割。

5、各種裝過可燃氣體,易燃液體和有毒物質的容器,未經徹底清洗,排除危險性之前,不準進行焊、割。

6、用可燃材料作保溫層、冷卻層、隔熱設備的部位,或火星能飛濺到的地方,在未采取切實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準焊、割。

7、有壓力或密閉的管道、容器,不準焊、割。

8、焊、割部位附近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之前,不準焊、割。

9、附近有與明火作業相抵觸的工種在作業時,不準焊、割。

10、與外單位相連的部位,在沒有弄清有無險情,或明知存在危險而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前,不準焊、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