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合金爐危險源點管理控制措施

合金爐危險源點管理控制措施

2024-07-18 閱讀 8946

1.1危險源點編號:MWB2

1.2基本情況簡介:合金爐煤氣設施由輔助維修管轄,位于煉鋼廠爐前跨各轉爐附近,是將煉鋼轉爐所使用的合金(硅鐵、硅錳)進行煤氣加熱烘烤的設備。主要煤氣設施有煤氣閥門、煤氣噴嘴、爐體。安裝地點:爐前跨依次1#合金爐、3#合金爐、4#合金爐。

1.3危險因素分析及可能導致的事故:

a由于煤氣作業未可靠切斷煤氣,而導致的煤氣著火爆炸事故;

b由于煤氣閥門及法蘭密封不嚴、管道腐蝕泄漏或停送煤氣信息聯絡不到位,來煤氣后煤氣空放等,造成的煤氣中毒著火爆炸事故;

c由于煤氣停運后未進行徹底置換沖掃,造成作業人員煤氣中毒或盲目動火作業引起的爆炸事故;

d由于上合金時氣流過大捂滅火源,產生的混合氣體,未進行確認,再次點燃,引起的爆炸;

2、控制的基本要求;

2.1對設備設施及區域安全狀態的基本要求

a建立健全落實煤氣規章制度。

b必須嚴格執行煤氣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c進行煤氣檢修作業,必須可靠切斷煤氣來源,必須測定一氧化碳含量合格后方可進行作業;

d凡在煤氣設備上動火,必須提前到安環科辦理煤氣作業動火許可手續;

e煤氣各管道無腐蝕泄漏,閥門開關靈活可靠,潤滑保養良好

f凡用軟管連接引導煤氣,必須有可靠的切斷裝置,并對接口進行捆扎,定期檢查有無老化現象和泄漏,發現跑、冒、漏、凍、堵要及時處理,有老化現象要及時更換;

g上合金時先關煤氣,上完合金后再點火;確保停送煤氣信息暢通,同時合金工隨時檢查煤氣噴嘴燃燒情況;

h嚴禁在煤氣區域休息逗留,

i煤氣切斷裝置齊全可靠,無銹蝕、失效現象;

2.2對相關人員安全行為的基本要求

2.2.1對相關崗位人員的基本要求

a.對煤氣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的人員才準上崗工作;

b.煤氣作業人員(合金工、送料工)每班對合金烘烤爐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存在問題及時向工班長報告;

c.作業人員護品齊全規范,遵守煤氣安全操作規程、工藝技術操作規程;

d.禁止在煤氣區域內休息、逗留、以防引起煤氣中毒事故。

2.2.2對維修人員的要求

a維修人員每天對煤氣系統管道、閥門進行一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b煤氣管道閥門動火(電氧焊)作業時,必須辦理有關審批手續;

c煤氣檢修時,維修人員必須告知區域工段負責人,作業時保證作業點通風良好,并嚴密監測CO,發現異常,維修人員立即撤離現場;

d煤氣作業前與相關單位聯系,切斷相關煤氣閥門并掛牌確認;

e作業前煤氣進行放散,并對CO進行監測,動火前做防爆試驗;

3、控制主要措施

3.1一般性安全提示

煤氣區域,嚴禁逗留;

3.2日常性控制管理措施

a工段(班組)煤氣管理職責明確(工段每周檢查兩次,班組每班檢查一次,做好相應的記錄)

b從事煤氣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煤氣安全技術培訓學習,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從事煤氣作業活動。

c煤氣管網設施無腐蝕泄漏等情況,發現隱患要及時整改,確保設備、設施安全運行;

d送煤氣后,末端放散5-10分鐘,經防爆試驗分析合格后,停止放散;

e煤氣閥門管道附近應掛有提醒人們注意的警告標志;

f點火程序應為先點燃火種后給煤氣;

g煤氣區域固定平臺、走梯和護欄符合安全要求;

h煤氣設施停煤氣檢修時,應可靠地切斷來源,并將內部煤氣吹凈;

i進入煤氣區域作業時必須二人以上,禁止單人作業。處理煤氣泄漏時,作業人員應站在上風側,并落實安全措施;

3.3事故預案

a煤氣設備、設施由于不嚴密而引起著火,對于直徑小于100mm的煤氣管道,可直接關閉閥門,切斷煤氣滅火。直徑大于100mm的煤氣管道著火時,應逐漸關閉閥門,切不可突然關閉煤氣閥門,以防回火爆炸。

b煤氣設備、設施發生大量泄漏著火或造成人員中毒者,應立即啟動煤氣事故應急預案,并將中毒者迅速及時的救出煤氣危險區域,抬到空氣新鮮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礙呼吸的衣物,做好保暖工作,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復蘇等急救措施,并通知醫務人員到現場進行搶救治療工作。

篇2:危險源點管理制度

(一)危險源(點)的確認與圖表的張掛:

運用危險系數或專家測定法測定各生產區域(點)的危險程度,確定危險源(點),經確認,我公司的危險源(點)如下:

A級危險源(點):(1)焦爐地下室;(2)中央配電室;(3)焦爐爐頂區域(停鼓風機);(4)化產罐(槽)區。

B級危險源(點):(1)配煤;(2)各配電室;(3)空壓氣包、管道;(4)鍋爐房。

C級危險源(點):(1)焦爐四大車;(2)各種小型起重機設備(含電動葫蘆)。

2.各作業區必須張掛危險源(點)圖表。危險源點圖表包括危險源點分布平面圖和崗位危險源點辨識牌兩種。

3.危險源(點)分布平面圖應張掛在醒目的位置。

4.危險源(點)辨識牌應張掛在相對應的崗位上。

(二)危險源(點)的管理和檢查:

1.危險源(點)的管理:本著誰所在誰負責管理的原則,個危險源(點)均由所在作業區領導者負責日常管理工作。所有危險源(點)均由所在當班崗位人員實行管理。發現險情應及時報告并做好記錄。

2.危險源(點)的檢查:

A級危險源(點)由公司分管領導同有關職能部門負責檢查。

B級危險源(點)由所在部門主管領導同有關職能人員負責檢查。

C級危險源(點)由所在作業區領導同有關職兼安全人員負責檢查。

(三)危險源(點)的變更:

當危險源(點)潛在危險程度增加時,由所在單位上報,經公司組織測定,安委會審批備案;

當危險源(點)潛在危險程度增加時,由所在單位報上,經公司組織測定,安委會審批備案;

當危險源(點)c徹底消除后,應向公司安委會申報注銷;

危險源(點)的危險程度變更后,應重新進行測定和確定,并制定對策(防范措施),更換辨識標志牌。

篇3:合金爐危險源點管理控制措施

1.1危險源點編號:MWB2

1.2基本情況簡介:合金爐煤氣設施由輔助維修管轄,位于煉鋼廠爐前跨各轉爐附近,是將煉鋼轉爐所使用的合金(硅鐵、硅錳)進行煤氣加熱烘烤的設備。主要煤氣設施有煤氣閥門、煤氣噴嘴、爐體。安裝地點:爐前跨依次1#合金爐、3#合金爐、4#合金爐。

1.3危險因素分析及可能導致的事故:

a由于煤氣作業未可靠切斷煤氣,而導致的煤氣著火爆炸事故;

b由于煤氣閥門及法蘭密封不嚴、管道腐蝕泄漏或停送煤氣信息聯絡不到位,來煤氣后煤氣空放等,造成的煤氣中毒著火爆炸事故;

c由于煤氣停運后未進行徹底置換沖掃,造成作業人員煤氣中毒或盲目動火作業引起的爆炸事故;

d由于上合金時氣流過大捂滅火源,產生的混合氣體,未進行確認,再次點燃,引起的爆炸;

2、控制的基本要求;

2.1對設備設施及區域安全狀態的基本要求

a建立健全落實煤氣規章制度。

b必須嚴格執行煤氣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c進行煤氣檢修作業,必須可靠切斷煤氣來源,必須測定一氧化碳含量合格后方可進行作業;

d凡在煤氣設備上動火,必須提前到安環科辦理煤氣作業動火許可手續;

e煤氣各管道無腐蝕泄漏,閥門開關靈活可靠,潤滑保養良好

f凡用軟管連接引導煤氣,必須有可靠的切斷裝置,并對接口進行捆扎,定期檢查有無老化現象和泄漏,發現跑、冒、漏、凍、堵要及時處理,有老化現象要及時更換;

g上合金時先關煤氣,上完合金后再點火;確保停送煤氣信息暢通,同時合金工隨時檢查煤氣噴嘴燃燒情況;

h嚴禁在煤氣區域休息逗留,

i煤氣切斷裝置齊全可靠,無銹蝕、失效現象;

2.2對相關人員安全行為的基本要求

2.2.1對相關崗位人員的基本要求

a.對煤氣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的人員才準上崗工作;

b.煤氣作業人員(合金工、送料工)每班對合金烘烤爐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存在問題及時向工班長報告;

c.作業人員護品齊全規范,遵守煤氣安全操作規程、工藝技術操作規程;

d.禁止在煤氣區域內休息、逗留、以防引起煤氣中毒事故。

2.2.2對維修人員的要求

a維修人員每天對煤氣系統管道、閥門進行一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b煤氣管道閥門動火(電氧焊)作業時,必須辦理有關審批手續;

c煤氣檢修時,維修人員必須告知區域工段負責人,作業時保證作業點通風良好,并嚴密監測CO,發現異常,維修人員立即撤離現場;

d煤氣作業前與相關單位聯系,切斷相關煤氣閥門并掛牌確認;

e作業前煤氣進行放散,并對CO進行監測,動火前做防爆試驗;

3、控制主要措施

3.1一般性安全提示

煤氣區域,嚴禁逗留;

3.2日常性控制管理措施

a工段(班組)煤氣管理職責明確(工段每周檢查兩次,班組每班檢查一次,做好相應的記錄)

b從事煤氣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煤氣安全技術培訓學習,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從事煤氣作業活動。

c煤氣管網設施無腐蝕泄漏等情況,發現隱患要及時整改,確保設備、設施安全運行;

d送煤氣后,末端放散5-10分鐘,經防爆試驗分析合格后,停止放散;

e煤氣閥門管道附近應掛有提醒人們注意的警告標志;

f點火程序應為先點燃火種后給煤氣;

g煤氣區域固定平臺、走梯和護欄符合安全要求;

h煤氣設施停煤氣檢修時,應可靠地切斷來源,并將內部煤氣吹凈;

i進入煤氣區域作業時必須二人以上,禁止單人作業。處理煤氣泄漏時,作業人員應站在上風側,并落實安全措施;

3.3事故預案

a煤氣設備、設施由于不嚴密而引起著火,對于直徑小于100mm的煤氣管道,可直接關閉閥門,切斷煤氣滅火。直徑大于100mm的煤氣管道著火時,應逐漸關閉閥門,切不可突然關閉煤氣閥門,以防回火爆炸。

b煤氣設備、設施發生大量泄漏著火或造成人員中毒者,應立即啟動煤氣事故應急預案,并將中毒者迅速及時的救出煤氣危險區域,抬到空氣新鮮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礙呼吸的衣物,做好保暖工作,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復蘇等急救措施,并通知醫務人員到現場進行搶救治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