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鐵合金爐安全防范措施

鐵合金爐安全防范措施

2024-07-18 閱讀 6676

一、嚴格控制原料的各項指標

把好原料關對鐵合金噴爐事故至關重要,從源頭上控制原料的各項指標,做到認真檢查和化驗,對不符合以下指標的原料堅決不入爐。

1、雜志含量

為確保硅鐵冶煉順利進行,硅石中Al2O3必須小于0.5%,MgO和CaO含量之和小于1%。

2、礦石粒度

硅石入爐前要用一定粒度,硅石粒度過小,會含有較多的雜質,也會嚴重影響料面的透氣性,硅石粒度過大,會造成爐面分層,延緩爐料的熔化和還原反應。其粒度一般要求80—120mm。

3、焦炭粒度

為了保護爐內較好的透氣性,焦炭的粒度一般要求5—15mm。

4、灰分

為避免爐內料面渣化燒結,影響料面透氣性,一般要求焦炭中灰分小于8%。

5、水份

焦炭中水份要穩定小于8%。

6、電極糊

在換季階段,應及時調整電極糊的軟化點、揮發份等指標,否則會影響電極焙燒質量,造成電極軟斷或硬斷。

二、加強設備安全管理

在生產過程中,設備設施的功能失效、設計安裝的不合理、操作不當都是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

7、電極筒加工制作規范要求,使用2mm以上厚度冷軋板,企業要根據不同爐型選擇筋片數量、寬度以及導電面積,且電極筒連接處,應采用搭焊結構,電極筒要保持平整、光滑、無凹凸現象。

8、電極壓放系統,淘汰彈簧式抱緊系統,必須采用液壓式或氣囊式上、下抱緊裝置,并加裝限位裝置。

9、加裝電極糊時必須保證電極糊干凈、表面無污物(粉塵、灰塵),并要在電極筒上部加帶有透氣孔的防塵蓋,否則將會影響電極焙燒質量。

10、上爐蓋、圈梁冷卻水進出水路宜單獨設置,必須確保隨時可以關閉。圈梁制作要做應力消除處理,防止應受熱導致焊縫拉開。

11、循環水進水槽應安裝在作業人員便于操作的安全區域,且高度不宜超過1.5米。

12、礦熱爐循環水加裝釋壓報警裝置,對水循環系統壓力進行實時監測。

13、淘汰使用卷揚機拉運鐵水包,盡可能使用自動行走牽引車拉運鐵水包,鐵水包要裝有防傾倒設施,以防止牽引車因受力不均勻或軌道遇有障礙物,導致鐵水包傾倒,導致現場作業人員被燙傷,甚至發生爆炸事故。

三嚴格執行操作技術要求

嚴格執行技術操作規程對預防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14、新筑爐要嚴格執行砌爐規范,制定砌爐方案,底層炭磚至少3層,并要增設排氣孔,待水份排完后及時對透氣孔進行封堵。

15、爐體底部通風道建議采用工字鋼。

16、爐壁砌筑要留有透氣孔,開爐前嚴禁直接送電烘爐,應用木柴、焦炭烘爐24小時后,方可送電進行烘爐,以防止水汽無法排出,造成爐體變形,鐵水燒穿爐底事故發生。

17、爐底耐火磚須采用干式砌法,以避免烘爐所產生的水汽造成炭磚炭縫被撐開。

18、當需要利用拆爐用耐火磚時,應清除磚上的泥漿爐渣,并對舊磚進行晾曬,或烘干處理,經檢驗合格后,方可砌在礦熱爐爐襯的次要部位。

19、電極筒壓力環出現打火現象,必須要停電檢修,并做技術處理,以防止發生刺火現象而損壞電極筒,導致流糊事故發生。

20、電極壓放時間不得少于2小時,電極下放長度,每次不能超過100mm,以防止因電極焙燒不合格,造成電極硬斷。

21、在出爐時嚴禁采用“防水炮”方式進行打通爐眼,建議企業使用開堵眼機。

22、出爐時應對定模、鐵水包以新砌爐的出爐口進行烘干加溫,嚴禁直接將鐵水倒進冷模,以防止發生爆炸事故。

23、出爐口出完鐵水后,堵爐眼使用的泥球,必須干濕適中,不能使用含水量過高的泥球,冬天要做好防凍處理嚴禁使用凍泥球,以防止發生爆炸事故。

四、其他技術防范措施

24、要根據所生產的產品不同,選擇投入原料的顆粒度,硅鐵、硅錳、鎳鐵等鐵合金生產企業嚴禁將大量原料粉末投入爐中,以防止料面結殼,產生膨料或塌料現象。

25、車間各操作平臺必須保持干凈、絕緣、無積水、一樓工作面高處室外路10cm以上,廠房房頂無孔洞,防止大量雨水流到定模或鐵水包上。

26、天禁止加裝電極糊,平臺應增設防雨設施。

27、對變壓器的漏油要及時進行處理,并做好隔熱防火措施,油壓的壓力表應設置在儀表操作室。

28、天車工必須持證上崗,起重機械應有超載限制器,行程限制器、緩沖器以及響鈴聯鎖保護裝置。吊運高溫液體時,指揮、掛鉤人員應距吊物5m以外,現場其他作業人員應遠離危險區域。

29、企業配備的個人防護用品,必須防火隔熱,爐前工和出爐工要佩戴有防護面罩的安全帽。

30、企業必須設置專職安全管理機構,并配備相應的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且管理人員應不少于企業員工總數的2%(不足50人的企業至少配備1人)。

篇2:鐵合金安全防范措施三十條

一、嚴格控制原料的各項指標

把好原料關對鐵合金噴爐事故至關重要,從源頭上控制原料的各項指標,做到認真檢查和化驗,對不符合以下指標的原料堅決不入爐。

1、雜志含量

為確保硅鐵冶煉順利進行,硅石中Al2O3必須小于0.5%,MgO和CaO含量之和小于1%。

2、礦石粒度

硅石入爐前要用一定粒度,硅石粒度過小,會含有較多的雜質,也會嚴重影響料面的透氣性,硅石粒度過大,會造成爐面分層,延緩爐料的熔化和還原反應。其粒度一般要求80-120mm。

3、焦炭粒度

為了保護爐內較好的透氣性,焦炭的粒度一般要求5-15mm。

4、灰分

為避免爐內料面渣化燒結,影響料面透氣性,一般要求焦炭中灰分小于8%。

5、水份

焦炭中水份要穩定小于8%。

6、電極糊

在換季階段,應及時調整電極糊的軟化點、揮發份等指標,否則會影響電極焙燒質量,造成電極軟斷或硬斷。

二、加強設備安全管理

在生產過程中,設備設施的功能失效、設計安裝的不合理、操作不當都是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

7、電極筒加工制作規范要求,使用2mm以上厚度冷軋板,企業要根據不同爐型選擇筋片數量、寬度以及導電面積,且電極筒連接處,應采用搭焊結構,電極筒要保持平整、光滑、無凹凸現象。

8、電極壓放系統,淘汰彈簧式抱緊系統,必須采用液壓式或氣囊式上、下抱緊裝置,并加裝限位裝置。

9、加裝電極糊時必須保證電極糊干凈、表面無污物(粉塵、灰塵),并要在電極筒上部加帶有透氣孔的防塵蓋,否則將會影響電極焙燒質量。

10、上爐蓋、圈梁冷卻水進出水路宜單獨設置,必須確保隨時可以關閉。圈梁制作要做應力消除處理,防止應受熱導致焊縫拉開。

11、循環水進水槽應安裝在作業人員便于操作的安全區域,且高度不宜超過1.5米。

12、礦熱爐循環水加裝釋壓報警裝置,對水循環系統壓力進行實時監測。

13、淘汰使用卷揚機拉運鐵水包,盡可能使用自動行走牽引車拉運鐵水包,鐵水包要裝有防傾倒設施,以防止牽引車因受力不均勻或軌道遇有障礙物,導致鐵水包傾倒,導致現場作業人員被燙傷,甚至發生爆炸事故。

三嚴格執行操作技術要求

嚴格執行技術操作規程對預防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14、新筑爐要嚴格執行砌爐規范,制定砌爐方案,底層炭磚至少3層,并要增設排氣孔,待水份排完后及時對透氣孔進行封堵。

15、爐體底部通風道建議采用工字鋼。

16、爐壁砌筑要留有透氣孔,開爐前嚴禁直接送電烘爐,應用木柴、焦炭烘爐24小時后,方可送電進行烘爐,以防止水汽無法排出,造成爐體變形,鐵水燒穿爐底事故發生。

17、爐底耐火磚須采用干式砌法,以避免烘爐所產生的水汽造成炭磚炭縫被撐開。

18、當需要利用拆爐用耐火磚時,應清除磚上的泥漿爐渣,并對舊磚進行晾曬,或烘干處理,經檢驗合格后,方可砌在礦熱爐爐襯的次要部位。

19、電極筒壓力環出現打火現象,必須要停電檢修,并做技術處理,以防止發生刺火現象而損壞電極筒,導致流糊事故發生。

20、電極壓放時間不得少于2小時,電極下放長度,每次不能超過100mm,以防止因電極焙燒不合格,造成電極硬斷。

21、在出爐時嚴禁采用“防水炮”方式進行打通爐眼,建議企業使用開堵眼機。

22、出爐時應對定模、鐵水包以新砌爐的出爐口進行烘干加溫,嚴禁直接將鐵水倒進冷模,以防止發生爆炸事故。

23、出爐口出完鐵水后,堵爐眼使用的泥球,必須干濕適中,不能使用含水量過高的泥球,冬天要做好防凍處理嚴禁使用凍泥球,以防止發生爆炸事故。

四、其他技術防范措施

24、要根據所生產的產品不同,選擇投入原料的顆粒度,硅鐵、硅錳、鎳鐵等鐵合金生產企業嚴禁將大量原料粉末投入爐中,以防止料面結殼,產生膨料或塌料現象。

25、車間各操作平臺必須保持干凈、絕緣、無積水、一樓工作面高處室外路10cm以上,廠房房頂無孔洞,防止大量雨水流到定模或鐵水包上。

26、天禁止加裝電極糊,平臺應增設防雨設施。

27、對變壓器的漏油要及時進行處理,并做好隔熱防火措施,油壓的壓力表應設置在儀表操作室。

28、天車工必須持證上崗,起重機械應有超載限制器,行程限制器、緩沖器以及響鈴聯鎖保護裝置。吊運高溫液體時,指揮、掛鉤人員應距吊物5m以外,現場其他作業人員應遠離危險區域。

29、企業配備的個人防護用品,必須防火隔熱,爐前工和出爐工要佩戴有防護面罩的安全帽。

30、企業必須設置專職安全管理機構,并配備相應的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且管理人員應不少于企業員工總數的2%(不足50人的企業至少配備1人)。

篇3:鐵合金爐安全防范措施

為預防鐵合金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發生噴爐等生產安全事故,根據硅鐵爐生產工藝、設備、原材料、輔助材料的危險性及生產操作崗位的特點,特制定《鐵合金爐防范措施》,請各員工嚴格遵照執行。

一、嚴格控制原料的各項指標

把好原料關對預防鐵合金噴爐事故至關重要,從源頭上控制好原料的各項指標,做到認真檢查和化驗,對不符合以下指標的原料堅決不入爐。

1、雜質含量

為確保硅鐵冶煉順利進行,硅石中Al2O3必須小于0.5%、MgO和CaO含量之和小于1%。

2、硅石粒度

硅石入爐前要用一定的粒度。硅石粒度過小,會含有較多雜質,,也會嚴重影響料面的透氣性,硅石粒度過大,會造成爐料分層,延緩爐料的熔化和還原反應,其粒度一般要求80-120mm。

3、焦炭粒度

為了保護爐內較好的透氣性,焦炭的粒度一般要求5-15mm。

4、灰分

為避免爐內料面渣化燒結,影響料面透氣性,一般要求焦炭中灰分小于8%。

5、水份

焦炭中水份含量要穩定,且小于8%。

6、電極糊

在換季階段,應及時調整電極糊的軟化點、揮發份等指標,否則將會影響電極焙燒質量,造成電極軟斷或硬斷。

二、加強設備安全管理

在生產過程中,設備設施的功能失效、設計安裝的不合理、操作不當都是導致發生事故的直接原因。

7、電極筒加工制作要規范,使用2mm以上厚度冷軋板,企業要根據不同爐型選擇筋片數量、寬度以及導電面積,且電極筒聯結處,應采用搭焊結構,電極筒要保持平整、光滑、無凸凹現象。

8、電極壓放系統,淘汰彈簧式抱緊系統,必須采用液壓式或氣囊式上、下抱緊裝置,并加裝限位裝置。

9、加裝電極糊時必須保證電極糊干凈,表面無污物(粉塵、灰塵),并要在電極筒上部加帶有透氣孔的防塵蓋,否則將會影響電極焙燒質量。

10、上爐蓋、圈梁冷卻水進出水路宜單獨設置,必須確保隨時可以關閉。圈梁制作要做應力消除處理,防止因受熱導致焊縫拉開。

11、循環水系統進水槽閥門應安裝在作業人員便于操作的安全區域,且高度不宜超過1.5m。

12、礦熱爐循環水系統中加裝失壓報警裝置,對水循環系統壓力進行實時監測。

13、淘汰使用卷揚機拉運鐵水包,盡可能使用自動行走牽引車拉運鐵水包,鐵水包車要裝有防傾倒設施,以防止牽引車因受力不均或軌道遇有障礙物,導致鐵水包傾倒,導致現場作業人員被燙傷甚至發生爆炸事故。

三、嚴格執行操作技術要求

嚴格執行技術操作規程對預防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14、新筑爐要嚴格執行砌爐規范,制定砌爐方案,底層碳磚至少3層,并要增設排氣孔,待水分排完之后及時對透氣孔進行封堵。

15、爐體底部通風道建議采用工字鋼。

16、爐壁砌筑要留有透氣孔,開爐前,嚴禁直接送電烘爐,應用木柴、焦炭烘爐24小時后,方可送電進行烘爐,以防止水汽無法排出,造成爐體變形,鐵水燒穿爐底事故發生。

17、爐底耐火磚須采用干式砌法,以避免烘爐所產生的水汽造成碳磚磚縫被撐開。

18、當需要利用拆爐用耐火磚時,應清除磚上的泥漿爐渣,并對舊磚進行晾曬或烘干處理,經檢驗合格后,方可砌在礦熱爐爐襯的次要部位。

19、電極筒壓力環出現電極打火現象,必須要停電檢修,并做技術處理,以防止發生刺火現象而損壞電極筒,導致流糊事故發生。

20、電極壓放間隔時間不得少于2小時,電極下放長度,每次不能超過100mm,以防止因電極焙燒不合格,造成電極硬斷。

21、在出爐時嚴禁采用“放水炮”方式進行打通爐眼,建議企業使用開堵眼機。

22、出爐時應對定模、鐵水包以及新砌爐的出爐口進行烘干加溫,嚴禁直接將鐵水倒入冷模,以防止發生爆炸事故。

23、出爐口出完鐵水后,堵爐眼使用的炮泥,必須干濕適中,不能使用含水量過高的泥球,冬天要做好防凍處理嚴禁使用凍泥球,以防止發生爆炸事故。

四、其它技術防范措施

24、各企業要根據所生產的產品不同,選擇投入原料的顆粒度,硅鐵、硅錳、鎳鐵等鐵合金生產企業嚴禁將大量原料粉末投入爐中,以防止料面結殼,產生膨料或塌料現象。

25、車間各操作平臺必須保持干凈、絕緣,無積水,一樓工作面要高出室外路面10㎝以上,廠房屋頂完好無孔洞,防止大量雨水流到定模或鐵水包上。

26、雨天禁止加裝電極糊,平臺應增設防雨設施。

27、對變壓器的漏油要及時進行處理,并做好隔熱防火措施,油壓的壓力表應設置在儀表操作室。

28、天車工必須持證上崗,起重機械應有超載限制器、行程限制器、緩沖器以及響鈴聯鎖保護裝置。吊運高溫液體時,指揮、掛鉤人員應距吊物5m以外,現場其他作業人員應遠離危險區域。

29、企業配備的個人防護用品,必須防火隔熱,爐前工和出爐工要配帶有防護面罩的安全帽。

30、企業須設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并配備相應的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且管理人員應不少于企業員工總數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