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銅礦井下電焊氣割安全技術措施
一、電焊、氣割:
二、電焊、氣割地點:
三、電焊、氣割時間:年月日至
四、電焊、氣割措施:
1、所用的電焊機、氧氣瓶、乙炔氣瓶,氧氣、乙炔氣帶,氧氣、乙炔氣表、焊槍、割槍及等,必須在地面仔細檢查,確認完好后,方可入井使用。
2、人工抬運電焊機、氧氣、乙炔氣等設備瓶時,必須輕抬輕放,嚴禁損壞設備。
3、施工地點氧氣瓶、乙炔氣瓶與電焊、氣割地點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10米,且擺放在施工地點的上方。
4、電焊、氣割地點20米范圍內的浮矸、粉塵等易燃物都必須徹底清理干凈,并用水澆濕作業地點。同時,電焊、氣割地點還必須準備兩只裝滿水的消防桶和從供水管接出的供水軟管,保證有長流水,且必須備置兩只完好的滅火器。
5、點火器(火柴)由安檢員攜帶到施工地點,其他人員嚴禁帶煙火物品入井,電焊、氣割工施工完畢后必須把點火器交給安檢員,嚴禁借予他人。
6、電焊、氣割地點設專職瓦檢員,現場隨時檢查有毒、有害氣體情況,發現問題必須立即下令停止施工。
7、電焊、氣割工和施工負責人必須佩帶便攜式報警儀,并保持常開狀態。
8、電焊、氣割現場還配備一名安檢員監督檢查措施落實情況,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作業,發現隱患必須立即下令停止作業,待隱患排除后,再進行作業。
9、電焊、氣割過程中指派專人負責隨時澆滅電焊、氣割時產生的火星。
10、電焊、氣割工必須持證上崗。電焊、氣割前,施工負責人必須對現場進行檢查,確認無安全隱患后方可施工。
11、整個施工過程中,安全負責人都必須在現場親自指揮,確保此項工程安全順利完成。
12、電焊、氣割完畢后,現場灑水降溫,熄滅火星,確保無任何可燃火源。
13、施工完畢后,清理現場,收回材料工具等,現場觀察1小時,確認無任何可燃火源后,方可收工。
14、點火器(火柴)入井前由井口檢身工清點火柴數量后,交由安檢員帶入施工現場,施工結束后由安檢員清點點火器(火柴)數量,使用數量及剩余數量總和是否與入井前數量相符合,在確認無誤后,安檢員把點火器(火柴)帶出井口交給井口檢身工。
篇2:礦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為減少井下電焊、氣割作業的次數和作業時間,規范井下特殊作業秩序,確保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防止電焊、氣焊、氣割和噴燈焊接(以下簡稱電焊、氣割)作業引發安全事故,保證礦井安全生產,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結合我礦井下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礦所屬井下所有區域已及井口房的電焊、氣焊、氣割和噴燈焊接(以下簡稱電焊、氣割)作業,約束對象為礦屬及礦建項目部所有井下職工(含勞務工、協作工)。
3?術語和定義
4?分工與職責
為了規范井下電焊、氣割作業,減少和縮短電焊、氣割作業次數和時間,確保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礦成立電焊、氣割作業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礦長
副組長:安全副礦長生產副礦長機電副礦長總工程師
成?員:各副總師、各科隊負責人
領導小組下設考核辦公司,負責日常的檢查、管理、考核工作。辦公室設在礦通風科(隊),通風科(隊)長兼辦公室主任。
5?管理內容與方法
5.1?原則上井下和井口房內不得進行電焊、氣焊等工作。如特殊情況必須在井下電焊、氣割的,必須按要求編制詳細的安全技術措施,《電焊、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一式三份,一份送交礦調度室,一份由施工單位留存,一份現場作業完成簽字確認后交通風科(隊)備案留存。
5.2?各單位每月允許的電焊、氣割次數規定如下:礦直屬采掘一線隊伍和運轉隊每月不超過3次,通風隊、提升隊、膠輪車隊和機電隊等輔助區隊每月不超過2次;礦建施工項目部所屬的掘進隊伍每月不超3次,輔助區隊每月不超過2次;中煤電氣、十處、五處、洗選中心等每月不超過2次,一建安裝處安裝工程期間按照施工工期每月不超過30次,非安裝工程期間每月不超過2次。
5.3?為有效控制井下施焊作業,使施工單位從主觀上減少施焊次數,將能在地面焊接的工程不在井下焊接,各單位每月電焊、氣割總次數超過規定次數后,超出規定的電焊、氣割作業按照2000元/次進行處罰,若月底罰款未繳清將由經營科在工資總額中扣除。
5.4?電焊、氣割作業分電焊和氣割兩種類型,分別使用不同的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審批,嚴禁混用。若同一地點同時進行電焊和氣割作業,可統一編制一份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審批,且統計為一次電焊、氣割作業。
5.5?井下所有的電焊、氣割作業只能在檢修班進行(安裝工程期間除外),且每班最多允許有2個地點進行電焊、氣割作業。生產班若出現影響安全生產必須進行電焊、氣割作業的特殊情況時,可在瓦檢員、安檢員到達現場后且經分管礦領導同意并報調度室備案后,由調度室通知帶班礦領導到達現場統一協調安排進行電焊、氣割作業,且必須補簽措施。
6?監督與考核
6.1?電焊、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要按照附件的統一格式和要求進行編寫。
6.2?違反本制度進行電焊、氣割作業時,一經發現,要立即停止作業,并參照以下規定進行處罰。
6.3?違反電焊、氣割安全措施處罰標準:
6.3.1?井下需電焊、氣割施工作業時,未審批電焊、氣割作業措施私自作業的給予責任單位10000元/次罰款,并給予責任單位負責人500元/次罰款。
6.3.2?井下電焊、氣割作業時,私自修改電焊、氣割作業時間、作業地點的視為無措施施工,給予責任單位10000元/次罰款,責任單位負責人500元/次罰款。
6.3.3?施焊現場安全設施不到位的,包括(2個8Kg滅火器、引到施焊現場的消防水管、便攜式瓦檢儀),缺一項給予責任單位500元罰款。
6.3.4?氣焊工、電焊工未隨身攜帶審批措施,電焊、氣割操作人員無證上崗的遵照《葫蘆素煤礦各工種崗位不安全行為管理辦法(試行)》執行。
6.3.5?電焊、氣割作業時,作業負責人未在現場監督作業的,給予作業負責人300元罰款.
6.3.6?電焊、氣割作業時,未向調度室進行三匯報,或匯報不及時,無記錄給予責任單位2000元罰款;
6.3.7?電焊、氣割結束后,必須留有留守人員,檢查現場無遺留火種及其它安全隱患,未指派留守人員或留守時間小于1小時的給予責任單位2000元罰款,留守人員未堅守崗位給予責任人200元罰款。
6.3.8?井下施工單位私藏氣瓶、電焊機等電焊、氣割設備的,以及電焊、氣割作業完成后設備未在一個班內升井的,每次給予責任單位1000元罰款。
6.3.9?井下生產班時發生設備損壞、管路撞壞等意外事故影響安全生產,急需電焊、氣割作業時,必須向調度室匯報清楚,施工單位在征得分管礦領導同意并報調度室備案,由調度室統一協調安排組織作業,但必須在當天補簽措施,且本次施焊計入規定的審批次數范圍內。
6.3.10?施工單位1天之內未將措施貫徹及現場操作記錄交回通風隊技術組存檔,形成閉環處罰責任單位1000元/次。
6.3.11?施工單位每月電焊、氣割次數超過本制度規定,超過的次數按照2000元/次進行考核,且電焊、氣割次數一旦超過本制度規定次數,下次審批電氣焊措施前必須先繳清罰款,否則不予審批。
7?相關記錄
8?附件
8.1?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審批流程圖
8.2?井下電焊、氣割作業流程圖
8.3?葫蘆素煤礦井下電焊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范本
8.4?葫蘆素煤礦井下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范本
篇3:礦井下使用電焊氣割安全措施
一、技術措施:
1、電焊、氣割工作進行之前,必須檢查電焊機、焊鉗及輸入、輸出線路的絕緣情況,如有絕緣層破損情況必須進行修復或更換,否則不得進行施工作業。
2、使用電焊機時,接入電壓必須與電焊機電壓等級相符。
3、使用電焊、氣割時,必須注意熱傳導,以免損壞附近電纜、設備。
4、焊接好的管件不得有夾渣和氣孔。
5、各種安全防護用具,施工工具材料要準備齊全,檢驗合格。
6、此項施工必須在礦生產會上報批,經礦值班領導同意后,方可實施。
二、安全措施:
1、凡參加此項工作的所有施工人員開工前必須認真學習本安全措施,學習后要簽字。
2、開工前由負責人布置好當班作業計劃、工作安排及安全注意事項,認真清理工作場所10米以內易燃、易爆物品及煤泥等雜物。
3、電焊、氣割作業前必須由專職瓦檢員察看工作地點20米范圍內各角落處的瓦斯濃度,其濃度在0.5%以下時方可通知施工人員進行工作。瓦斯濃度大于等于0.5%時要聽從瓦檢員的指揮,立即停止作業。
4、施工地點必須備有合格的滅火器兩個和盛滿水的水桶一個,救護隊員現場監護。
5、運送氧氣瓶、乙炔瓶、電焊機時嚴禁同車同罐運輸,氧氣瓶、乙炔瓶、電焊機要固定牢靠平穩,要用防雨布蓋好,防止電焊機被水淋濕。
6、使用電焊氣割時,氧氣瓶、乙炔瓶要距明火10米以上,氧氣瓶距乙炔瓶5米以上,且氧氣瓶放在乙炔瓶的上風頭,嚴禁電焊機帶電與乙炔瓶放在一起。電焊機帶電時與乙炔瓶間距不小于10米,且電焊機位于乙炔瓶的上風頭。
7、使用氣割前及其過程中,氣割工和工號負責人,必須認真檢查管線及接頭,不漏氣方準作業,漏氣必須及時處理好,否則嚴禁作業。
8、氧氣瓶及乙炔瓶連接處、膠管接頭、減壓器等嚴禁沾染油脂。
9、氣割用畢立即滅火,不準使用氧氣焰作照明使用。
10、除氣割工外,其它人員一律不準帶引火器具。氣割工拿的引火器具只能作此項氣割工作使用。
11、每次電焊、氣割作業前必須對作業影響范圍內的設備、電纜用阻燃性材料進行可靠防護,以免傷及設備、電纜。
12、使用電焊機要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接線時注意電壓等級,嚴禁帶電接線、拆線等。停送電應專人操作,以免誤操作發生觸電事故。接線及工作結束恢復開關時必須符合防爆要求。
13、作業人員在施工前必須穿戴齊全合格的勞保用品,施工中嚴格執行其操作規程。
14、電焊、氣割掉落的熱件及焊條頭,必須立即放在水桶中,嚴禁亂扔。
15、在整個作業期間,負責人必須做好現場安全監護、監督工作,確保施工安全。
16、工作期間,必須在施工地點進風側5米處懸掛便攜式瓦斯監測報警儀,瓦檢員要經常檢查瓦斯濃度,安監員、救護隊人員在場監護。施工人員必須攜帶便攜式瓦斯檢測儀經常檢查瓦斯。
17、施工期間嚴格執行《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第24條規定:
煤與瓦斯突出礦井井下使用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時,必須停止突出煤層的掘進、回采、鉆孔、支護以及其他所有擾動突出煤層的作業。
18、施工結束后,由負責人做一次詳細全面檢查,確認無問題,無火源并清理現場后,方可宣布工作結束,且必須留1人在現場觀察1小時以上,再次確認無火源隱患并灑水后方可離開。
19、如出現停風、反風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撤出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