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礦關于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頂安全技術措施

煤礦關于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頂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1069

我礦為急傾斜煤層,煤層傾角65°左右,根據幾年來技術改造,我礦基本適應了臺階式采煤方法,而工作面頂板管理是我礦安全工作的重點,特別是工作面初次來壓時,頂板下沉量較大,相對較為危險,為確保初次來壓時不發生安全事故,特編制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頂的措施:

1、每個回采工作面在回采前必須由礦技術負責人組織相關部門編制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頂的措施,并由礦技術負責人批準,且組織相關班組貫徹學習后方可實施。

2、由于回采工作面初次來壓頂板壓力較大,來壓步距一般為4050m,,放頂時必須有礦技術負責人值班隊長親臨現場指揮,放頂前,除了按《采煤作業規程》的規定支護外,還應加密支護,打密集支護,支護間距不大于0.5m,且木柱直徑φ&18cm,草鞋板也應隨之加長、加厚,密集支護與煤壁的間距不大于0.5m。

2、由于工作面初次來壓步距不便于精確掌握和控制,所以是否放頂必須進行過細的論證、仔細分析,技術負責人必須現場論證,確認后方可實施放頂。

3、放頂前,還應加強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的支護,確保安全出口暢通無阻。

4、放頂必須是經過專門培訓,指定的熟練相關技術回柱工進行操作。

5、在進行回柱放頂時,發現不安全因素應立即采取果斷措施進行處理,堅決防止重大事故發生。

6、只有技術負責人確認回采工作面的頂板已經放下,采區可以進行正常回采時,技術負責人和值班隊長方可撤離。

篇2:工作面初采初次放頂技術:安全措施

一、概況

s21201綜采工作面于2009年1月22日計劃完成割煤機、液壓支架等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為了確保初采期間及初次放頂等工作的順利進行,特編制工作面初采初放技術安全措施,并經貫徹學習后執行。

二、初采及初次放頂組織管理措施

1、礦成立初采初次放頂安全領導小組,以加強初放的安全領導工作。領導小組人員安排如下:

組長:王榮

副組長:卓澤強駱長君蒲家全李德

成員:鄒代銀侯勝軍劉濤石順偉譚兵吳榮華唐大洪常建孫維彬

2、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頂必須由生產或安全副礦長擔任現場總指揮。

3、放頂前由該領導小組組織有關人員召開初采初放專題會議,負責指揮、檢查、督促、管理該面的初次放頂工作、落實現場值班人員。初采、初放期間,各職能部門對該面進行重點管理,由礦派人輪流現場值班。(早班生產科、中班調度室、夜班安全科)

4、初次放頂期間綜采隊必須有隊干現場值班,出班后必須向礦調匯報當班安全、頂板管理、頂板垮落等詳細情況。

5、初落過程即采空區頂板冒落高度達到采高2.0米以上,采空區頂板冒落長度沿傾向不少于工作面長度的2/3,且來壓穩定后由初落領導小組組長組織有關人員到現場檢查,確認已安全后,宣布初落結束。

6、放頂結束后,工作面按作業規程要求進行正常回采。

三、初采、初次放頂安全技術措施

1、初采前,組織全隊職工干部學習本措施,學習貫徹《s21201工作面作業規程》、《s21201工作面瓦斯管理安全技術措施》、《s21201工作面防突技術安全措施》,并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2、工作面兩端頭布置4.4米л型鋼梁,按一梁四柱,成對邁步前移,支護端頭。單體液壓支柱必須拴齊拴牢防倒繩,兩安全出口必須隨時保持暢通。

3、機、風兩巷必須嚴格執行前10米雙排,后10米單排的超前支護的規定;工作面必須隨時備用足夠的背接、頂材料。。

4、初采前綜采一隊在風巷切頂線排,鋪設兩趟φ500mm的水泥圓筒,接頭處搭接嚴實,并用矸渣保護好水泥圓筒,水泥圓筒必須用相適宜的“十”圓木撐牢,鋪設水泥圓筒與切頂線一致,隨工作面推進而鋪設。

5、初采期間,工作面采高控制在2.0米-2.5米之間,確保液壓支架有效接頂,并將工作面運輸機調平調直,必須摸頂板開采,割底矸保證采高,進風巷超前回風巷10~15m回采。

6、初采、初放期間保證泵站壓力≧30mpa,乳化液濃度3-5%。

7、工作面初采期間,循環進度0.6米、放頂步距為0.6米,按作業規程要求及時移架,接頂完好、支架調直符合要求,支架升緊達到設計初撐力。

8、根據工作面頂板巖性及回采經驗,工作面自開切眼推進20-25米,將出現頂板初次來壓。初次放頂,初次來壓期間必須嚴格瓦斯、頂板管理。

9、初次放頂期間,必須加強兩端頭、兩巷的支護質量、沉底、維護加固工作,支護強度、密度,搞好工作面采煤機和溜子的操作,并嚴格液壓支架的操作質量,嚴禁空頂作業。

10、加強初采初放期間瓦斯涌出的動態監測,工作面瓦斯濃度超過1.5%、回風瓦斯濃度超過1.0%及以上時,停止作業。向礦調度室匯報,由通風區檢查處理,若瓦斯涌出異常,應立即撤人、斷電,并另編瓦斯治理措施。

11、加強回風巷上隅角瓦斯的管理,嚴禁瓦斯超限作業,巷道尾巷必須及時回撤,最大允許滯后切頂線距離不超過1.5m。。

12、初次放頂時,若現場放頂不垮,懸頂走向長達到6m、傾斜長達到25m時,采取強制放頂措施,屆時另編措施批準后執行。

13、初采、初放期間,當班跟班隊長攜帶便攜式瓦檢儀,班班必須有隊干現場跟班,其它技術操作嚴格按本采面作業規程執行。

14、工作面回采必須及時移架,移架時立柱下降不得過多,控制在20~40cm之間,若遇頂板破碎,應采取帶壓移架。

15、工作面端面距最大不允許超過340mm,若遇煤壁片幫,頂板破碎必須采取超前移架,移架后,因片幫,端面距超過0.34m則必須打貼幫支柱作臨時支護。

16、割煤人員必須加強對切齒的檢查,及時更換損壞的切齒,避免煤機滾筒齒座被磨壞。

17、更換切齒時,必須要切斷煤機電源,在開關上閉鎖、掛牌、拉離合器,而且人員嚴禁站在空頂側作業。

18、移支架時,人員必須站在支架內移架。

19、工作面必須保持“三直、一平、兩暢通”,做到支架與工作面保持垂直。

21、凡頂板局部冒落時,必須立即用木料絞頂接實,嚴禁出現空頂、假頂。

22、加強設備檢修,保證設備完好率達到95%,采面支架必須保證每架完好。

23、各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

24、當采面頂板下沉速度大,此時應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并向礦調度室匯報,待采取措施處理后,壓力穩定方能恢復作業。

25、為防止煤壁片幫傷人,移架后必須及時伸出護幫板。

26、工作面機頭段的π鋼支護,必須成對邁步使用,π鋼及單體支柱必須按《作業規程》的要求打齊打牢,缺柱或倒柱必須及時補上,歪或偏梁柱必須及時扶正,失效支柱及損壞π鋼必須及時更換。

27、該面上端頭保假二巷沖眼貫穿s21201回風巷的安全技術措施屆時根據現場場制定針對性措施。

28、本措施未涉及到的嚴格按該面《作業規程》及《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執行。

篇3:X工作面初次放頂安全措施

2254工作面已刷面回采,該面切眼全長104m,跟煤層頂板掘進,切眼平均坡度25°,高度1.6m。根據作業規程要求,工作面自切眼西幫向西推進2m后,即按初次放頂管理頂板。為此特擬本措施:

一、組織措施

1、初次放頂工作開始前,礦成立“2254工作面初次放頂安全管理小組”:

組長:許云龍

副組長:瞿光金、王光武

成員:張靖、顏亨福、張維剛、魏興明、嚴達信、趙興起、嚴迖舉、李景湘

2、工作面自切眼西幫向西推進2m后,開始回柱放頂,工作面即按初次放頂管理頂板。

3、工作面初次放頂期間,必須有工作面初次放頂安全管理小組人員現場跟班,監督檢查規程措施在現場的落實兌現情況。發現不符合規程措施要求的工程必須立即制止,并責令作業人員進行整改,直到符合要求。若現場實際情況與規程措施不符時,現場跟班人員必須及時匯報調度室,由調度室通知初次放頂安全管理小組組長,再由組長召集相關人員研究專門措施進行處理。跟班人員要嚴格執行“一班三匯報”制度,以便調度室及時掌握了解情況。

4、跟班人員名單及班次:

回采工區:中班:嚴達舉夜班:李景湘。

安全科:中班:唐洪夜班:曾以松。

以上跟班人員休班或有事不能上崗時,必須提前向初次放頂安全管理小組組長或副組長請假,并由組長或副組長指派其他人員替班頂崗。

二、安全技術措施:

1、安全管理小組現場跟班人員必須現場交接班,交班人員必須把當班的安全隱患向下一班接班人員交代清楚。接班人員接班后,必須先對工作面的頂板、基本支架、特殊支架、采空區垮落情況、上下兩巷超前支護、端頭支架、煤壁機道、運輸系統、液壓系統等進行全面認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安排處理,待整改完畢并具備安全生產的條件后,方可組織本班的生產任務。

2、工作面自切眼西幫向西推進2m后開始回柱放頂。回柱放頂前,分別在工作面上、下出口位置及工作面機頭大棚靠老塘處各架設一個木垛,中間段每隔5m(邊-邊)增加一架戧棚。待各類特殊支架架設齊全后,方可回柱進行初次放頂。雙抬棚、戧棚使用1.4m長、厚大于8cm的半圓木配本面使用的單體液壓支柱架設,架設戧棚時要向老塘側迎14~15?且保證有0.25m深的柱窩(工作面頂板來壓前,戧棚扶成抬棚的形式,待工作面頂板來壓時,再戧向老塘側)。

3、回柱放頂采用人工從下往上分組分段的方式進行,每組不少于2人。回柱時,一人操作,一人負責觀察頂板和清理后路,并負責將回出的支柱沿切頂排打上全承載。回撤前必須對切頂排的支柱進行補液加壓,并按要求架設好各類特殊支架。只有當切頂線至煤壁線的支架完好,浮煤清掃干凈,特殊支架架設好后,方可進行回柱放頂。回柱放頂時施工人員必須站在被卸載支柱傾斜上方,且支架完好、后路暢通的安全地點操作。

4、回柱放頂時,施工點下方嚴禁有人。

5、回柱放頂時,必須嚴格按從下往上分組、分段進行,回柱時,必須用木料、笆片沿新切頂線擋好,防止回柱放頂后,頂板跨落矸石竄入煤幫側,影響安全和煤質。

6、由于工作面坡度大,工作面回柱放頂時,回出來的支柱必須沿切頂排進行全承載,并且是回一棵支一棵,嚴禁將全部支柱回完后再來打全承載。

8、工作面失效支柱必須嚴格按專擬的“2254工作面失效支柱管理安全技術措施”要求進行更換。

9、回柱放頂期間,若工作面出現支柱明顯下沉,頂板下沉量急劇增加,支柱普遍向一個方向傾斜,頂板出現裂縫,煤壁片幫嚴重,頂板沿煤壁線切斷等,必須立即對工作面加強支護,如增設木垛、戧棚、戧柱等措施來提高工作面支護強度,控制和處理好工作面初次來壓。

10、因工作面下口往上45.6m-80m段受f11斷層的影響,造成該段在走向上5m范圍內頂板破碎,需破頂0~1.0m回采,該段在回采過程中柱距嚴格控制在0.5m內,頂板必須用半圓木配笆片接嚴背實。

11、工作面回柱放頂后,若采空區局部懸頂和冒落不充分處,小于(2×5)㎡時,必須采取縮小柱距、增打木垛、戧棚等加強支護。超過時,采取沿切頂排打密集點柱的方式切頂。

12、工作面回柱放頂后,若采空區局部懸頂達走向5m,傾向20m時,工作面立即停采,采取人工強制放頂(屆時另擬專門措施審批后執行)。

13、工作面初次來壓結束,頂板垮落達到1.5倍采高,老塘充填結實,頂板壓力穩定后。經初次放頂安全管理小組成員現場會審,并擬定措施審批后,方可解除初次放頂,按正常放頂管理頂板。

采煤三區:趙興起

2011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