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頂期間瓦斯強化安全技術措施
說明:111102采煤工作面現已安裝完畢,即將進入聯合試運轉時期,為加強111102采煤工作面通風、瓦斯、機電管理,確保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頂期間的瓦斯治理安全,特制定本措施,望有關單位嚴格執行。
一、凡是在111102采煤工作面工作的人員,必須愛護好通風設施和防塵設施,嚴禁損壞、撞壞和同時敞開任何地點的一組風門,以防造成風流短路,影響到111102采煤工作面及其他地點的風量,發生瓦斯事故。
二、凡是在111102采煤工作面工作的所有人員,必須充分認識到瓦斯對礦井安全生產的危害,一切為瓦斯管理讓路,綜采隊必須協助通防部搞好111102采煤工作面的瓦斯管理。
三、通防部、綜采隊要有隊長或班長跟班,安全監察員必須跟班盯現場,并負責監督實施本措施。
四、綜采隊必須每班一次、機電部必須每天一次對111102采煤工作面的所有電氣設備進行一次檢查,杜絕失爆現象。
五、工作面初次放頂期間,成立瓦斯治理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具體負責首采面初次放頂期間的瓦斯治理安全工作。
組?長:劉須超
副組長:趙以樂、劉俊領、唐永紅、袁宏道
成?員:徐正雄、宋立新、王斌、鄧小成。
六、對通修隊的要求:
1、通修隊必須保證111102采煤工作面的風量不低于1270m3/min,測風員至少每10天對111102采煤工作面的風量測定一次,并根據生產和現場瓦斯情況隨時進行調整測定,發現問題及時匯報,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
2、111102采煤工作面必須派責任心強、素質高、業務熟練的瓦檢員、放炮員進行工作。
3、通修隊必須將一采區所有風門、調節風門設好閉鎖裝置,并派專職人員管理好風門,發現風門被撞壞、損壞必須及時匯報通防部、通修隊等有關部門,以便及時修復,并找出責任者嚴加處罰。
4、111102采煤工作面瓦斯員發現風流不穩定、風量減少,必須立即查明原因,并及時匯報區隊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
5、111102采煤工作面的瓦檢員要攜帶瓦斯杖或長膠管隨時掌握好上隅角、面前瓦斯變化情況,將每次檢查的結果及時通知現場的工作人員,并嚴格執行好瓦斯檢查制度和現場交接班制度。
6、在111102運輸巷及回風巷密集后每隔20-30m構筑一道全斷面攔漿防火墻,以減少采空區漏風及瓦斯涌出。防火墻要用黃土裝袋后成“井”字形交叉壘起,墻體應全斷面構筑,厚度不低于1m。墻體完成后,用凝膠或其他非燃性材料封堵嚴密。
7、在111102運輸巷進風側密集處設置一道全斷面風擋,減少向采空區的漏風(風擋設置標準:風擋設置必須上至頂板,下至底板,緊貼面后密集,保證其嚴密性)。風擋必須隨著工作面的推進及時移挪、設置,現場瓦檢員負責管理好風擋,保證風擋的正常使用。111102工作面所有人員必須愛護風擋,不得隨意損壞、敞開或摘除風擋。
8、綜采隊必須及時拆除兩順槽密集后的頂幫錨桿,以便使順槽處頂板在回采后及時垮落,減少采空區漏風。
9、生產過程中,瓦檢員要密切注意觀察上隅角和回風流中的瓦斯變化情況,當上隅角瓦斯濃度達到0.6%或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達到0.6%時,瓦檢員要立即通知綜采隊循環溜尾信號工,信號工必須立即停止循環溜子運轉。同時瓦檢員要及時查明瓦斯濃度升高原因,匯報通修隊值班隊長,待上隅角瓦斯濃度降到0.8%以下、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降到0.6%以下時,方可通知綜采隊恢復生產。
10、111102采煤工作面若出現瓦斯超限、報警,跟班人員、安監員及瓦檢員必須立即查明原因,匯報通修隊和有關部門。
11、采煤工作面及其他作業地點風流中、電動機或其開關安設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達到0.8%時,必須停止工作,切斷電源,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12、采煤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內,體積大于0.5m3的空間內積聚的瓦斯濃度達到2.0%時,附近20m內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13、對因瓦斯濃度超過規定被切斷電源的電氣設備,必須在瓦斯濃度降到0.8%以下時,方可通電開動。
14、111102工作面回風順槽內安設兩個瓦斯傳感器:1號瓦斯傳感器設在距工作面煤壁線10米范圍內,其瓦斯報警濃度為≥0.6%,斷電濃度為≥0.8%,復電濃度<0.8%,斷電范圍為工作面及其進、回風巷內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2號瓦斯傳感器設在距回風口10-15米處,其瓦斯報警濃度為≥0.6%,斷電濃度為≥0.8%,復電濃度<0.8%,斷電范圍為工作面及其回風巷內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在回風隅角處設置一個瓦斯便攜儀,距巷幫和采空區切頂線不得超過800mm,距頂板不超過300mm。
15、111102采煤工作面安設的瓦斯傳感器必須用標準氣至少每七天標校一次,確保靈敏可靠使用正常,報警、斷電準確無誤。
16、定期進行檢查測定,避免自然發火。M11煤有自然發火危險,為防止采空區因抽放瓦斯而引起煤炭自然發火,必須定期進行檢查并采取氣體進行分析測定,其內容包括密閉或抽放管內氣體成份、溫度、負壓、流量等,并分析變化動態。當CO或溫度呈上升趨勢時,應進行控制抽放(低負壓抽放);而發現有自然發火征兆時,必須立即停止抽放并采取向密閉內注水、注漿等防火措施,待自然發火征兆消除后再逐漸恢復抽放。
七、對防突隊的要求:
1、負責加強工作面初次放頂期間瓦斯抽放力度。調整抽放系統,加大工作面初次放頂期間本煤層的瓦斯抽放負壓,打開回采工作面起采線前方30m范圍內所有抽放孔的閥門,經常檢查瓦斯抽放管路連接情況,確保正常抽放。
2、保證工作面回風順槽敷設的低負壓抽放管對回采工作面的采空區及上隅角瓦斯進行正常抽放。
3、控制抽放負壓,保證抽放質量。因為采空區圍巖受采動影響透氣性大大提高,因而抽放負壓過大,很容易使空氣進入采空區而降低抽出的瓦斯濃度,且有自然發火危險的煤層還會因氧氣濃度的增加而引起采空區內的自然發火。
八、對綜采隊的要求:
1、班長必須攜帶便攜儀,并懸掛在上隅角,位置要符合規定要求,以便于隨時掌握瓦斯情況。
2、111102采煤工作面的作業人員要及時回撤至最小控頂距,并保證隅角成流線形,防止瓦斯超限。
3、111102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嚴禁堆積物料,回撤出的物料應及時轉走,保證巷道暢通無阻.
4、為減少瓦斯涌出量,割煤機速要均勻。溜頭信號工要隨時觀察1#甲烷傳感器顯示瓦斯變化情況,當1#甲烷傳感器顯示瓦斯濃度達到0.6%時,必須立即停止循環溜子運轉。
5、機組噴霧要使用正常,霧化良好,維修工要經常檢查,出現問題處理要及時。機組噴霧不起作用不得開機割煤。綜采隊要管理和使用好各種防塵設施,保證靈敏可靠。
6、綜采隊維修工必須確保111102采煤工作面所有電器設備完好,杜絕失爆現象。維修工入井必須攜帶便攜儀,當電器設備需要打開時首先從上一級電源側停電,并掛牌站崗,檢查附近10m內瓦斯濃度低于0.5%時,方可按操作程序打開維修。
7、采煤機司機在割煤的同時要注意觀察機載式瓦斯斷電儀瓦斯變化情況,一旦瓦斯濃度超過0.5%時,必須停止割煤。
九、工作面初次放頂期間,回風順槽內不準有人。111102采煤工作面的所有人員必須了解瓦斯異常涌出的預兆,掌握111102采煤工作面的避災路線,一旦發現工作面瓦斯涌出異常或有異常涌出行征兆,即:瓦斯涌出量異常或忽大忽小,打眼時噴瓦斯、噴煤,煤塵增多,聽到悶雷聲,煤面輕微振動,壓力增大,煤巖開裂,片幫,打眼時頂鉆、夾鉆等,必須停止一切工作,由綜采隊跟班隊長及班組長、安全監察員、瓦斯檢查工等組織將人員全部按避災路線(迎著風流方向)撤出到一采區軌道大巷內,同時切斷回采工作面及其上、下出口中所有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的電源,并及時向公司調度室進行匯報。組織勘察現場后,再決定是否恢復生產。
十、避災路線
1、瓦斯(煤塵)火災避災路線:
111102工作面→111102運輸順槽→111102運輸順槽軌道聯絡巷→一采區軌道大巷→副井底車場→副井→地面
2、水災避災路線:
111102運輸順槽側:111102工作面→111102運輸順槽→111102運輸順槽軌道聯絡巷→一采區軌道大巷→副井底車場→副井→地面
111102回風順槽側:111102工作面→111102回風順槽→111102回風順槽聯絡巷→副井底車場→副井→地面
十一、此措施未盡事宜,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和有關規定執行。
篇2:X炮采工作面初次放頂安全措施
為確保工作面初次放頂安全,避免因頂板大面積突然垮落給工作面造成破壞,制定以下措施:
一、工作面簡介
3703工作面采用走向長壁采煤法,人工爆破落煤。
切眼采用鉸接梁支護方式。
工作面頂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
巷道布置采取煤層頂板布置,一條進風巷、一條回風巷,一條開切眼,進回風巷平行布置,切眼長92m。
工作面現推進幾個循環,面臨初次放頂準備工作。
二、組織機構
1、調度成立初次放頂安全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分管回采付主任都計林,全權負責放頂階段整體工作布置、安排、以及督辦落實工作。
付組長:隊長申軍年、付隊長關新軍,具體負責現場工作的組織協調,為安全工作第一負責人。
成員:代班長:王建亮、程國軍、申兵
安全員:張愛國、關海軍、何建強
質檢員:蘇建中、申光年、陳保國
負責現場組織實施,并負責現場安全把關。
2、領導組成員跟班安排
為落實好重點工程的現場把關,放頂階段隊干實行現場跟班制。
對工作面工程質量、安全狀況以及遺留的問題等,上、下班的班組長四員干部必須現場交接清楚。
3、領導組工作制度:
(1)工作面在進入壓力顯像階段后,領導組成員跟班現場指導。
(2)領導組成員要按時參加班前會,電話聯系工作面,詳細了解工作面上班有關情況,做好當班班前布置。
(3)安全小組每天組織一次碰頭會,對一天工作進行總結。對工作面出現重大隱患,要提出整改方案,特殊情況報生計科,調度室協調解決。
(4)工作面初次放頂工作,要經高度驗收,確認無危險后,領導組方可撤消,停止工作。
三、頂板管理
1、工作面頂板支護安全技術措施
(1)工作面必須保持兩個暢通無阻的安全出口,一個通到回風順槽,一個通道運輸順槽,工作面的安全出口要經常維護,兩個出口處不的堆放材料,在出口處的20m范圍內其高度不得低于1.6m。
(2)在安全出口處嚴禁留臺階。因地質條件等原因造成有臺階時,必須采取措施處理,使用結實繩子捆綁在支柱上,使人能安全上、下。
(3)禁止將支柱打在浮煤或浮矸上,支柱要見柱窩,不見底板的軟煤要用鐵鞋墊底。
(4)支柱要有3-5°迎山角,假設必須有兩人聯合操作,不得一人單獨進行操作。
(5)禁止不同性能的支柱在同一個工作面及20m超前支護混合使用,被損壞的支柱和鉸接梁必須及時運出工作面,并堆放整齊,不得任意堆放在巷道內。
2、防止片幫、冒頂安全技術措施
(1)所有工作人員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進入工作面首先由當班隊長或組長對工作面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確認無隱患后方可作業。所有作業人員都必須在完整可靠的地段作業,嚴禁空頂作業。
(2)工作面使用的單體液壓柱的高度應與工作面采高相適應,支柱的最小高度要保障活柱的伸出量不小于頂板最大下沉量加50mm,支柱最大高度不得小于采高,嚴禁超高支設支柱。
(3)保證單體液壓支柱有足夠的初撐力,不低于90kn。乳化液泵站和液壓系統完好不漏液,壓力不小于18mpa,注液槍的出口壓力不低于18mpa。
(4)底板松軟或不見底板,其抗壓強度小的地段,單體液壓柱使用鐵鞋墊底。底板堅硬光滑地段,必須掏柱窩。
四、物資準備
1、備用應急單體液壓支柱不少于30根,備用鉸接梁不少于30根,“π”型鋼梁不少于20根。
2、戧棚梁(15cm厚、3m長)現場存放不少于2車30根,抬棚用木板梁(13cm厚、2m長)不少于30根,木背板不少于2車。
3、金屬菱形網不少于10卷。
4、支護工具現場不少于2套。
五、具體措施
1、為確保工作面安全,工作面推進5-8個循環左右,頂板巖石沒有全部垮落而存在部分懸頂時,必須采取爆破方法強制放頂,放頂時對頂板巖石打眼深度不的小于1.5米。放頂后,頂板冒落高度要求達到采高的1.5--2倍時。才算放頂成功,工作面方可轉入正常回采作業階段。
2、強制放頂時,放頂眼布置位于梁空擋內,距梁尾15-20cm,眼距1m,眼深要至少鉆入巖塵1.5m,每眼裝藥量0.6kg,炮眼水平角度90°,仰角55°--60°為避免崩倒支架應使炮眼最小抵抗正對支架空擋。
3、放頂階段,靠近矸石側支柱要加戧棚,戧梁長度3m。每架戧棚不得小于3根柱腿。柱腿要蹬在前排支柱柱根上。支柱出現鉆底,要穿鐵鞋。
4、強制放頂時,放頂眼爆破為一次裝藥,分段爆破。即一段放炮結束后,接下來只準對相鄰裝藥段連線放炮,不準跳段。起爆方向由機尾向機頭逐段進行,炮眼分段長度5m。
5、工作面放頂過程中,嚴格控制端頭支護質量,切頂線支柱要成線,支柱與頂梁,頂板垂直,頂梁與頂板接頂要嚴實,端頭接頂距只準超出工作面支架控頂距1m。根據壓力顯象,可適當在原支架間加密支護。
6、超前支護在原支柱基礎上,可加長雙排柱支護距離至20m。巷道行人側寬度不得小于70cm,不得有雜物,確保出口行人。
六、安全注意事項
1、放頂階段,嚴格控制工作面采高。切眼維護高不得低于2.25m,以防頂板大面積垮落使支架受壓死架。
2、加強工程質量管理,支柱排距,行距和控頂距要符合《作業規程》要求,不得出現咬梁,倒梁現象
3、支架梁頭要緊靠煤幫,煤幫要加避幫柱,避幫柱要加背板,頂緊金屬網,避免頂板突然垮落,造成煤幫受力過大片幫,加大工作面控頂距離,增加管理難度。
4、加密工作面聯網密度。金屬網長短邊搭接不得小于10cm用14#鐵絲聯網,扣扣相連,一扣三扭。
5、采空區充填煤要將支架包嚴,以防落矸推柱倒架。
6、質檢員要加大工作面質檢力度,發現漏液柱、失效柱及時更換,確保每根支柱有足夠支撐力。
7、放頂階段,隊干必須嚴格執行現場跟班制度,特種作業人員嚴禁缺員。
8、正式放頂時,嚴格控制工作面作業人數。
9、要保證乳化液泵站提供壓力不低于18mp。
采煤隊
二○一○年五月
篇3:X工作面初次放頂安全措施
2254工作面已刷面回采,該面切眼全長104m,跟煤層頂板掘進,切眼平均坡度25°,高度1.6m。根據作業規程要求,工作面自切眼西幫向西推進2m后,即按初次放頂管理頂板。為此特擬本措施:
一、組織措施
1、初次放頂工作開始前,礦成立“2254工作面初次放頂安全管理小組”:
組長:許云龍
副組長:瞿光金、王光武
成員:張靖、顏亨福、張維剛、魏興明、嚴達信、趙興起、嚴迖舉、李景湘
2、工作面自切眼西幫向西推進2m后,開始回柱放頂,工作面即按初次放頂管理頂板。
3、工作面初次放頂期間,必須有工作面初次放頂安全管理小組人員現場跟班,監督檢查規程措施在現場的落實兌現情況。發現不符合規程措施要求的工程必須立即制止,并責令作業人員進行整改,直到符合要求。若現場實際情況與規程措施不符時,現場跟班人員必須及時匯報調度室,由調度室通知初次放頂安全管理小組組長,再由組長召集相關人員研究專門措施進行處理。跟班人員要嚴格執行“一班三匯報”制度,以便調度室及時掌握了解情況。
4、跟班人員名單及班次:
回采工區:中班:嚴達舉夜班:李景湘。
安全科:中班:唐洪夜班:曾以松。
以上跟班人員休班或有事不能上崗時,必須提前向初次放頂安全管理小組組長或副組長請假,并由組長或副組長指派其他人員替班頂崗。
二、安全技術措施:
1、安全管理小組現場跟班人員必須現場交接班,交班人員必須把當班的安全隱患向下一班接班人員交代清楚。接班人員接班后,必須先對工作面的頂板、基本支架、特殊支架、采空區垮落情況、上下兩巷超前支護、端頭支架、煤壁機道、運輸系統、液壓系統等進行全面認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安排處理,待整改完畢并具備安全生產的條件后,方可組織本班的生產任務。
2、工作面自切眼西幫向西推進2m后開始回柱放頂。回柱放頂前,分別在工作面上、下出口位置及工作面機頭大棚靠老塘處各架設一個木垛,中間段每隔5m(邊-邊)增加一架戧棚。待各類特殊支架架設齊全后,方可回柱進行初次放頂。雙抬棚、戧棚使用1.4m長、厚大于8cm的半圓木配本面使用的單體液壓支柱架設,架設戧棚時要向老塘側迎14~15?且保證有0.25m深的柱窩(工作面頂板來壓前,戧棚扶成抬棚的形式,待工作面頂板來壓時,再戧向老塘側)。
3、回柱放頂采用人工從下往上分組分段的方式進行,每組不少于2人。回柱時,一人操作,一人負責觀察頂板和清理后路,并負責將回出的支柱沿切頂排打上全承載。回撤前必須對切頂排的支柱進行補液加壓,并按要求架設好各類特殊支架。只有當切頂線至煤壁線的支架完好,浮煤清掃干凈,特殊支架架設好后,方可進行回柱放頂。回柱放頂時施工人員必須站在被卸載支柱傾斜上方,且支架完好、后路暢通的安全地點操作。
4、回柱放頂時,施工點下方嚴禁有人。
5、回柱放頂時,必須嚴格按從下往上分組、分段進行,回柱時,必須用木料、笆片沿新切頂線擋好,防止回柱放頂后,頂板跨落矸石竄入煤幫側,影響安全和煤質。
6、由于工作面坡度大,工作面回柱放頂時,回出來的支柱必須沿切頂排進行全承載,并且是回一棵支一棵,嚴禁將全部支柱回完后再來打全承載。
8、工作面失效支柱必須嚴格按專擬的“2254工作面失效支柱管理安全技術措施”要求進行更換。
9、回柱放頂期間,若工作面出現支柱明顯下沉,頂板下沉量急劇增加,支柱普遍向一個方向傾斜,頂板出現裂縫,煤壁片幫嚴重,頂板沿煤壁線切斷等,必須立即對工作面加強支護,如增設木垛、戧棚、戧柱等措施來提高工作面支護強度,控制和處理好工作面初次來壓。
10、因工作面下口往上45.6m-80m段受f11斷層的影響,造成該段在走向上5m范圍內頂板破碎,需破頂0~1.0m回采,該段在回采過程中柱距嚴格控制在0.5m內,頂板必須用半圓木配笆片接嚴背實。
11、工作面回柱放頂后,若采空區局部懸頂和冒落不充分處,小于(2×5)㎡時,必須采取縮小柱距、增打木垛、戧棚等加強支護。超過時,采取沿切頂排打密集點柱的方式切頂。
12、工作面回柱放頂后,若采空區局部懸頂達走向5m,傾向20m時,工作面立即停采,采取人工強制放頂(屆時另擬專門措施審批后執行)。
13、工作面初次來壓結束,頂板垮落達到1.5倍采高,老塘充填結實,頂板壓力穩定后。經初次放頂安全管理小組成員現場會審,并擬定措施審批后,方可解除初次放頂,按正常放頂管理頂板。
采煤三區:趙興起
2011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