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頂安全技術措施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頂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2906

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頂時,由于頂板巖層懸露面積增加,煤柱和切頂支柱承受的壓力相應增加,引起煤柱壓碎、煤壁片邦、支柱收縮下陷,進一步引起頂板巖層不均勻下沉、脫層、開裂而增加對煤柱和切頂的壓力,隨時可能發生大冒頂,危及作業人員生命安全。為了防止事故發生,特制訂本措施,在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頂的全過程中,本措施與《煤礦安全規程》、《1513工作面采煤作業規程》中的相關規定必須一并嚴格執行。

一、區域概況

1513采煤工作面位于中下部水平,采區運輸巷和回風巷各600m及開切眼100m于今年4月已全部結束,即將形成1513采煤工作面,可采煤量8.9萬噸,可采期為12個月,本工作面上履巖層結構情況簡單,預計初次放頂垮落步距為6~10m。本礦以前1512初次放頂的實踐,基本采后自然垮落,即完全依靠直接頂本身懸露巖層達到極限垮距后破壞垮落。若直接頂達到極限跨距后,仍不垮落,則要根據工作面的實際情況,采取強制放頂措施(若遇強制放頂,編制強制放頂的措施),總之頂底板變化較大,同時與M50煤層層間距較薄,易垮落采區和煤層,故必須進一步根據實際情況控制放頂距離。礦為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切實把好安全關。特編制1513采面初次放頂安全技術措施,供當班安全管理人員各施工作業班組,回柱技能工學習后實施。。

?二、采面初次回柱放頂組織領導

(一)領導機構

1、組長:向清華(礦長)

2、副組長:甘佑義(安全副礦長)

3、成員:由生產礦長、機電礦長、工程師、帶班礦長、安全員、瓦檢員、隊長、班長、電工、回柱工組成。

(二)、工作職責:

1、組長全面負責該回采工作面初次回柱放頂的人、財、物的供給調配,并親自指揮調配,負責初次放頂人員落實,監管全面安全工作。

2、工程師負責對該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頂的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并對措施貫徹學習實施督促。

3、成員對該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頂現場指揮及現場的安全工作。

三、1513工作面準備工作

1、準備好該采面初次放頂的工具及輔助材料(回柱器、拉繩、鐵絲、釘子、鐵錘、拔柱器等)。

2、1513采面將采四排,打柱掛梁支護完畢后,必須嚴格檢查已支護的四排支柱和梁子,觀察有無滑柱、頂梁松動及煤幫漏頂出現。

3、初次放頂必須有礦級跟班領導,礦級安全管理人員現場觀察指揮放頂安全工作。

4、初次放頂必須由熟悉的回柱技能工進行回柱作業。

5、回柱技能工首先必須備好回柱用的工具,拉繩、鐵絲、排材、臨時支護材料等。

四、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頂的安全技術措施

1、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頂前,由工程師組織相關所有人員認真學習本措施并簽名。

2、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頂前,必須在工作面下出口巷備齊Ф14~16公分,長2.0~2.2米坑木50根,與工作面采高相應的單體液壓支柱和鉸接頂梁各30根,以備大壓顯現時及時增補木垛、叢柱,防止采面垮塌之用。

3、初次放頂前必須對1513采面進行全面檢查,并打好特殊支護,即打好密集支柱和反撐支柱。并根據實際情況在局部地段打好叢柱。密集支柱沿傾斜每5米留一個安全出口,安全出口寬度不得少于5米,密集支柱之間應不得少于10cm的空隙,以便于回柱操作。

4、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頂前,煤壁必須清理直順,不得留有傘檐和開裂、松動的煤矸。采面支護(支柱、密柱、叢柱、戧柱、頂梁等)質量必須達到作業規程的要求,頂梁必須全部鉸接牢固、頂梁端頭緊靠煤壁。

5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頂前,上下出口距煤壁不少于20米范圍內的支架必須用單體支柱和鉸接頂梁加固,確保安全退路隨時暢通無阻。

6、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頂時,當班跟班礦長、安全員必須堅守現場,安全員負責觀察頂板、支柱、煤壁壓力情況,跟班礦長負責現場指揮工作,安全員負責撤退路線安全保障和現場監督,嚴禁任何人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冒險蠻干。

7、該區域回柱放頂,必須有足夠的供風量,嚴禁無風、微風進行回柱作業。

8、該區域回柱放頂,嚴格對瓦斯巡回檢查(特別是采面上隅角瓦斯及有害氣體檢測),嚴禁瓦斯超限作業,若遇停電、停風等情況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撤到工作面運輸巷安全地帶。

9、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頂時,礦長、安全礦長應輪班到現場指導、檢查放頂工作,收集礦壓資料,制訂補充、補救措施,預防事故發生。

10、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頂時,工作面必須備齊完好各種工具、器械。

11、回采工作面直接頂初次來壓垮塌前,初次及以后每次回柱時,沿走向每隔2排、傾向每隔8~10米預設一根Ф10~12cm原木信號支柱,信號支柱嚴禁回收。

12、回柱嚴格先支后回、從下到上、由外(采空區側)到內(煤壁側)、先支柱后頂梁、逐根回收的順序進行。密柱、叢柱超前于回柱的距離不小于15米。打密柱時,沿傾向每5米預留一寬0.8米的安全出口,回柱到位后立即補好。

13、單體支柱的回收按操作規程執行,先用鐵絲套住單體支柱和鉸接頂梁,預選好退路,利用回柱器回柱后立即退到安全地點;待單體支柱和鉸接頂梁拉到安全地點后,再人工運走,嚴禁任何人直接進入已回柱區搬、撿任何物件。

14、回柱的全過程中,必須安排有經驗的老工人觀察煤壁、頂板、已回柱區域壓力情況,在頂板巖體內出現斷裂破碎聲、圍巖破碎下沉、掉碴由少增多、由稀到密、淋水增大、信號支柱折斷、支柱變形移位、搖晃、抖動等大壓預兆或已回柱區域頂板巖層正在垮落時,必須暫停一切工作,一切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待垮落穩定后,再恢復工作。

15、回柱的全過程中,全體人員精力必須高度集中,嚴禁任何人高聲喧嘩,影響正常信號的發送、接收、執行,嚴防該作而不作、未作,不該作卻誤作等錯誤行為、現象發生造成事故。

16、利用回柱器回柱時,除回柱工和專職安全觀察員兩人外,其他所有人員必須先撤退到回柱點后(上)方8m以上位置,為回柱工和專職安全觀察員兩人的安全撤退預留出足夠的空間和通道。

17、手動葫蘆的支柱必須穩固、牢實、可靠,距回柱點的直線距離不得小于4米。

18、回收的支柱、材料用機械、工具拉到安全地點后,必須立即運走,嚴禁在現場堆積阻塞通道、出口及影響安全操作和遇險避退。

19、回柱的全過程中,任何人嚴禁到回柱地點的下方和側面,若出現任何災害,作業場所一切人員立即沿煤壁下行撤退至工作面運輸巷(下安全出口),經1513運輸巷進入到皮帶上山撤至地面。但撤退到安全地點后,必須立即電話向地面調度值班室匯報,簡要說明報告人姓名、所在班組、報告時所在地點、災害性質、發生地點、受災人數等情況,同時按地面調度值班室的指揮行動。

20、回柱后達到《作業規程》規定距離頂板仍不垮落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強制放頂措施卸壓。強制放頂措施根據頂板結構屆時再行制訂。

21、實施中若發現本措施有不妥或不完善之處,必須立即向礦長和技術負責人匯報,以便及時修正、補充、完善,確保安全。

篇2:工作面初采初次放頂技術:安全措施

一、概況

s21201綜采工作面于2009年1月22日計劃完成割煤機、液壓支架等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為了確保初采期間及初次放頂等工作的順利進行,特編制工作面初采初放技術安全措施,并經貫徹學習后執行。

二、初采及初次放頂組織管理措施

1、礦成立初采初次放頂安全領導小組,以加強初放的安全領導工作。領導小組人員安排如下:

組長:王榮

副組長:卓澤強駱長君蒲家全李德

成員:鄒代銀侯勝軍劉濤石順偉譚兵吳榮華唐大洪常建孫維彬

2、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頂必須由生產或安全副礦長擔任現場總指揮。

3、放頂前由該領導小組組織有關人員召開初采初放專題會議,負責指揮、檢查、督促、管理該面的初次放頂工作、落實現場值班人員。初采、初放期間,各職能部門對該面進行重點管理,由礦派人輪流現場值班。(早班生產科、中班調度室、夜班安全科)

4、初次放頂期間綜采隊必須有隊干現場值班,出班后必須向礦調匯報當班安全、頂板管理、頂板垮落等詳細情況。

5、初落過程即采空區頂板冒落高度達到采高2.0米以上,采空區頂板冒落長度沿傾向不少于工作面長度的2/3,且來壓穩定后由初落領導小組組長組織有關人員到現場檢查,確認已安全后,宣布初落結束。

6、放頂結束后,工作面按作業規程要求進行正常回采。

三、初采、初次放頂安全技術措施

1、初采前,組織全隊職工干部學習本措施,學習貫徹《s21201工作面作業規程》、《s21201工作面瓦斯管理安全技術措施》、《s21201工作面防突技術安全措施》,并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2、工作面兩端頭布置4.4米л型鋼梁,按一梁四柱,成對邁步前移,支護端頭。單體液壓支柱必須拴齊拴牢防倒繩,兩安全出口必須隨時保持暢通。

3、機、風兩巷必須嚴格執行前10米雙排,后10米單排的超前支護的規定;工作面必須隨時備用足夠的背接、頂材料。。

4、初采前綜采一隊在風巷切頂線排,鋪設兩趟φ500mm的水泥圓筒,接頭處搭接嚴實,并用矸渣保護好水泥圓筒,水泥圓筒必須用相適宜的“十”圓木撐牢,鋪設水泥圓筒與切頂線一致,隨工作面推進而鋪設。

5、初采期間,工作面采高控制在2.0米-2.5米之間,確保液壓支架有效接頂,并將工作面運輸機調平調直,必須摸頂板開采,割底矸保證采高,進風巷超前回風巷10~15m回采。

6、初采、初放期間保證泵站壓力≧30mpa,乳化液濃度3-5%。

7、工作面初采期間,循環進度0.6米、放頂步距為0.6米,按作業規程要求及時移架,接頂完好、支架調直符合要求,支架升緊達到設計初撐力。

8、根據工作面頂板巖性及回采經驗,工作面自開切眼推進20-25米,將出現頂板初次來壓。初次放頂,初次來壓期間必須嚴格瓦斯、頂板管理。

9、初次放頂期間,必須加強兩端頭、兩巷的支護質量、沉底、維護加固工作,支護強度、密度,搞好工作面采煤機和溜子的操作,并嚴格液壓支架的操作質量,嚴禁空頂作業。

10、加強初采初放期間瓦斯涌出的動態監測,工作面瓦斯濃度超過1.5%、回風瓦斯濃度超過1.0%及以上時,停止作業。向礦調度室匯報,由通風區檢查處理,若瓦斯涌出異常,應立即撤人、斷電,并另編瓦斯治理措施。

11、加強回風巷上隅角瓦斯的管理,嚴禁瓦斯超限作業,巷道尾巷必須及時回撤,最大允許滯后切頂線距離不超過1.5m。。

12、初次放頂時,若現場放頂不垮,懸頂走向長達到6m、傾斜長達到25m時,采取強制放頂措施,屆時另編措施批準后執行。

13、初采、初放期間,當班跟班隊長攜帶便攜式瓦檢儀,班班必須有隊干現場跟班,其它技術操作嚴格按本采面作業規程執行。

14、工作面回采必須及時移架,移架時立柱下降不得過多,控制在20~40cm之間,若遇頂板破碎,應采取帶壓移架。

15、工作面端面距最大不允許超過340mm,若遇煤壁片幫,頂板破碎必須采取超前移架,移架后,因片幫,端面距超過0.34m則必須打貼幫支柱作臨時支護。

16、割煤人員必須加強對切齒的檢查,及時更換損壞的切齒,避免煤機滾筒齒座被磨壞。

17、更換切齒時,必須要切斷煤機電源,在開關上閉鎖、掛牌、拉離合器,而且人員嚴禁站在空頂側作業。

18、移支架時,人員必須站在支架內移架。

19、工作面必須保持“三直、一平、兩暢通”,做到支架與工作面保持垂直。

21、凡頂板局部冒落時,必須立即用木料絞頂接實,嚴禁出現空頂、假頂。

22、加強設備檢修,保證設備完好率達到95%,采面支架必須保證每架完好。

23、各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

24、當采面頂板下沉速度大,此時應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并向礦調度室匯報,待采取措施處理后,壓力穩定方能恢復作業。

25、為防止煤壁片幫傷人,移架后必須及時伸出護幫板。

26、工作面機頭段的π鋼支護,必須成對邁步使用,π鋼及單體支柱必須按《作業規程》的要求打齊打牢,缺柱或倒柱必須及時補上,歪或偏梁柱必須及時扶正,失效支柱及損壞π鋼必須及時更換。

27、該面上端頭保假二巷沖眼貫穿s21201回風巷的安全技術措施屆時根據現場場制定針對性措施。

28、本措施未涉及到的嚴格按該面《作業規程》及《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執行。

篇3:X工作面初次放頂安全措施

2254工作面已刷面回采,該面切眼全長104m,跟煤層頂板掘進,切眼平均坡度25°,高度1.6m。根據作業規程要求,工作面自切眼西幫向西推進2m后,即按初次放頂管理頂板。為此特擬本措施:

一、組織措施

1、初次放頂工作開始前,礦成立“2254工作面初次放頂安全管理小組”:

組長:許云龍

副組長:瞿光金、王光武

成員:張靖、顏亨福、張維剛、魏興明、嚴達信、趙興起、嚴迖舉、李景湘

2、工作面自切眼西幫向西推進2m后,開始回柱放頂,工作面即按初次放頂管理頂板。

3、工作面初次放頂期間,必須有工作面初次放頂安全管理小組人員現場跟班,監督檢查規程措施在現場的落實兌現情況。發現不符合規程措施要求的工程必須立即制止,并責令作業人員進行整改,直到符合要求。若現場實際情況與規程措施不符時,現場跟班人員必須及時匯報調度室,由調度室通知初次放頂安全管理小組組長,再由組長召集相關人員研究專門措施進行處理。跟班人員要嚴格執行“一班三匯報”制度,以便調度室及時掌握了解情況。

4、跟班人員名單及班次:

回采工區:中班:嚴達舉夜班:李景湘。

安全科:中班:唐洪夜班:曾以松。

以上跟班人員休班或有事不能上崗時,必須提前向初次放頂安全管理小組組長或副組長請假,并由組長或副組長指派其他人員替班頂崗。

二、安全技術措施:

1、安全管理小組現場跟班人員必須現場交接班,交班人員必須把當班的安全隱患向下一班接班人員交代清楚。接班人員接班后,必須先對工作面的頂板、基本支架、特殊支架、采空區垮落情況、上下兩巷超前支護、端頭支架、煤壁機道、運輸系統、液壓系統等進行全面認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安排處理,待整改完畢并具備安全生產的條件后,方可組織本班的生產任務。

2、工作面自切眼西幫向西推進2m后開始回柱放頂?;刂彭斍?分別在工作面上、下出口位置及工作面機頭大棚靠老塘處各架設一個木垛,中間段每隔5m(邊-邊)增加一架戧棚。待各類特殊支架架設齊全后,方可回柱進行初次放頂。雙抬棚、戧棚使用1.4m長、厚大于8cm的半圓木配本面使用的單體液壓支柱架設,架設戧棚時要向老塘側迎14~15?且保證有0.25m深的柱窩(工作面頂板來壓前,戧棚扶成抬棚的形式,待工作面頂板來壓時,再戧向老塘側)。

3、回柱放頂采用人工從下往上分組分段的方式進行,每組不少于2人?;刂鶗r,一人操作,一人負責觀察頂板和清理后路,并負責將回出的支柱沿切頂排打上全承載?;爻非氨仨殞η许斉诺闹еM行補液加壓,并按要求架設好各類特殊支架。只有當切頂線至煤壁線的支架完好,浮煤清掃干凈,特殊支架架設好后,方可進行回柱放頂。回柱放頂時施工人員必須站在被卸載支柱傾斜上方,且支架完好、后路暢通的安全地點操作。

4、回柱放頂時,施工點下方嚴禁有人。

5、回柱放頂時,必須嚴格按從下往上分組、分段進行,回柱時,必須用木料、笆片沿新切頂線擋好,防止回柱放頂后,頂板跨落矸石竄入煤幫側,影響安全和煤質。

6、由于工作面坡度大,工作面回柱放頂時,回出來的支柱必須沿切頂排進行全承載,并且是回一棵支一棵,嚴禁將全部支柱回完后再來打全承載。

8、工作面失效支柱必須嚴格按專擬的“2254工作面失效支柱管理安全技術措施”要求進行更換。

9、回柱放頂期間,若工作面出現支柱明顯下沉,頂板下沉量急劇增加,支柱普遍向一個方向傾斜,頂板出現裂縫,煤壁片幫嚴重,頂板沿煤壁線切斷等,必須立即對工作面加強支護,如增設木垛、戧棚、戧柱等措施來提高工作面支護強度,控制和處理好工作面初次來壓。

10、因工作面下口往上45.6m-80m段受f11斷層的影響,造成該段在走向上5m范圍內頂板破碎,需破頂0~1.0m回采,該段在回采過程中柱距嚴格控制在0.5m內,頂板必須用半圓木配笆片接嚴背實。

11、工作面回柱放頂后,若采空區局部懸頂和冒落不充分處,小于(2×5)㎡時,必須采取縮小柱距、增打木垛、戧棚等加強支護。超過時,采取沿切頂排打密集點柱的方式切頂。

12、工作面回柱放頂后,若采空區局部懸頂達走向5m,傾向20m時,工作面立即停采,采取人工強制放頂(屆時另擬專門措施審批后執行)。

13、工作面初次來壓結束,頂板垮落達到1.5倍采高,老塘充填結實,頂板壓力穩定后。經初次放頂安全管理小組成員現場會審,并擬定措施審批后,方可解除初次放頂,按正常放頂管理頂板。

采煤三區:趙興起

2011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