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采面初采初次放頂安全技術措施
一、編制說明
我區W151綜采工作面安裝即將結束,已具備生產條件,現定于2008年3月下旬對W151采面進行初采,為確保初采及初次放頂期間的安全順利開展工作,特編制該措施審批。
二、?技術要求
1、采場采用ZY3400/9/22型支架進行支護,上下巷兩端頭支護采用DZ25-30/100型單體液壓支柱配合4.8m花邊工字鋼長梁進行支護,上下巷距煤壁20m段超前支護采用DZ25-30/100型單體液壓支柱配合HDJA-1200型鉸接頂梁進行支護,齊梁齊柱式布置,上下尾巷采用單排聯鎖戧棚配合密集柱、戧柱切頂,戧棚采用厚≥100mm、長2m半圓木配合單體柱支設成1梁3柱。
2、液壓支架初撐力必須達到支架設計要求。
3、上下端頭切頂排密集柱,柱距小于400mm,若上下端頭壓力較大時,增設一定數量木垛加強支護。
4、上下端頭分別采用長3.6m的花邊工字鋼設成4組8梁進行支護,大梁組間距700mm,組內梁間距200mm,每棵大梁下至少打三棵單體液壓支柱;其中上出口下幫和下出口上幫的花邊工字鋼距支架間距≤700mm。
5、上、下巷自采面煤壁往外20m范圍內采用鉸接頂梁配合單體支柱和半圓木進行超前支護;煤壁往外10m范圍內為3排,10~20m為雙排。棚距為0.8m,超前支護隨采面的推進而往前移。
6、采面上出口往外30m隨時備有長4.2m、4.8m的半圓木各50塊,5m3剎桿及采面使用柱梁總數10%的鉸接頂梁和單體柱。
7、采煤機上安設停止采面溜子的急停按扭確保完好。
8、回收W鋼帶的順序為:從里往外逐塊回收,嚴禁分段作業。
9、上下巷回收W鋼帶,隨時保持超前煤壁5m前回收,嚴禁多回收或少回收。
10、當采面動機割第一刀煤將采面煤壁找直,采面往前推進嚴格按《采煤工作面支架平、剖面圖》的要求進行支護。
三、安全措施
1、初采期間,如果有片幫現象,在片幫地段煤壁幫支設一梁2柱順山托棚進行加強支護,使用單體柱必須完好,且每棵柱子用防倒繩捆綁牢固。
2、啟動采煤機前,采煤司機必須先發出信號,確認無任何安全隱患后,方可啟動采煤機。采煤機停止運轉時,采煤機上下滾筒離合器必須處于斷開位置。采煤機檢修時,采煤機開關必須打到零位。
3、采面所有電氣設備必須實行“瓦斯電”閉鎖。
4、在初采期間通風區根據現場瓦斯涌出量調配好風量。
5、設備試運轉調試時,必須有機運工區、安檢部、生產管理部等部門組成的驗收檢查人員在場。
6、初采前采面系統及輔助系統的各類電器設備必須提前試運轉,切實做好安裝調試工作,確保安裝質量。
7、在初采期間,割煤時必須及時或提前移架,發現頂板有問題時,必須先將頂板控制支護處理好后,方可割煤。
8、若需強制放頂,強制放頂措施另報。
9、為便于上隅角的瓦斯管理,上尾巷可提前回收到三排支柱,但特殊支護必須及時打好補齊。
10、在采面下端頭打好密集支柱,用篷布遮擋好,減少老塘漏風,降低采面瓦斯濃度。
11、回柱必須嚴格執行先支后回的原則進行操作,回柱順序必須嚴格按從下往上、由老塘至煤壁進行,同時回柱時后路必須暢通。
12、上下端頭后方棚梁回收時,必須設專人觀山,發現頂板有脫層、掉渣等現象,必須及時將人員撤到安全地點。
13、回出的支柱必須支設成全承壓柱。
14、當采面推溜移架后,回收上下巷端頭支護的W鋼帶,回收W鋼帶前,在被回收W鋼帶與下一塊W鋼帶之間打上1梁3柱的傾斜托棚,方可進行回收,回收時,先將鋼帶螺母、托盤拆卸完畢,然后作業人員站在被回鋼帶上方用長不小于2m的釬子將W鋼帶撬掉到巷道底板上。
15、回拆W鋼帶時,只能設一架回一塊,嚴禁一次拆卸多塊。
16、回收W鋼帶前,必須先進行敲幫問頂,及時將幫頂活矸找凈,防止掉矸傷人;在整個回收W鋼帶過程中必須設專人觀山。
17、回收W鋼帶時,人員只能站在回收點的斜上方具有牢固可靠的支護下操作,嚴禁空頂作業。
18、回下的W鋼帶必須及時運出采面。
19、掉在老塘的物件只能使用長柄工具取出,嚴禁人員進入空頂區域。
20、回收W鋼帶時,若老塘頂板發生掉渣、斷裂、頂板活動或其它異常現象時,區隊長必須及時將人員撤到安全地點。
21、初采期間必須有瓦檢員、安檢員在現場盯崗,瓦檢員必須隨時檢查瓦斯情況及風量變化情況,瓦斯濃度≥0.8%時,嚴禁作業。
22、初采期間,通風區必須安排班隊長對W151上、下巷通風系統進行巡查,確保巡查系統正常可靠。
23、初采期間必須有區隊長現場指揮作業,組織抓好初采工作,排除安全隱患,采面支柱必須經常二次注液,確保初撐力達90KN以上。
24、初采期間必須指派有經驗的專職人員進行觀山,觀察老塘頂板活動情況,發現頂板來壓及異常現象,立即將人員撤出采面到安全處,待頂板活動穩定,并經區隊長組織人員全面加強支護,確認安全后方可進入采面恢復正常生產。
25、上、下巷超前支護必須架設完整,加強上、下巷的文明生產工作,在巷道變坡地段安設風泵及管路,以防巷道積水
26、采場所有支柱必須具有牢固的防倒繩捆在頂梁上,機頭、機尾必須打上牢固可靠的雙壓柱。
27、礦壓觀察小組成員每天做好測量及上圖,收集整理好初始來壓步距。
28、工作面回采前各抽水點必須安排專職人員進行抽水并加強對水泵、水管的維護,同時各抽水點必須配有備用水泵。
29、上、下端頭支護安全技術要求
(1)工作面兩端頭頂板分別用四組長3.6m的工字鋼花邊大梁支護,每組兩梁,一梁三柱。兩梁隨工作面的推進交替邁步前移,大梁組間距為0.7m,組內間距為0.2m;上端頭與端頭支架相鄰的一組大梁的間距、下端頭與端頭架相鄰一組大梁的間距為0.5m~0.7m,且沿切頂排每棵大梁下必須打上一棵戧柱。
(2)上、下端頭采用DZ25-30/100型單體液壓支柱配合工字鋼大梁支護。
(3)竄大梁前,必須將尾巷的密集柱打好,防止竄矸傷人。
(4)竄大梁時,必須停止采面溜子運轉,且嚴禁啟動采煤機。
(5)竄大梁時,必須三人配合,兩人抬梁,一人升柱。
(6)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且隨時觀察頂板的變化情況。
(7)所竄大梁必須符合質量標準化和規程的相關要求。
30、超前支護安全技術要求
(1)上下巷自采面煤壁往外20m范圍內采用HDJA-1200型金屬鉸接頂梁配合單體液壓支柱支護,靠近采面20m范圍內采用三排走向抬棚,單體柱間距不得大于0.8m。上下巷鋼帶支護段采用2.5m單體柱配合厚度不小于150mm的半圓木替棚,棚距為0.8~1.0m,在頂板破碎帶棚距縮小為0.4~0.5m。巷道高度大于2.5m時,頂上用連鎖木垛接頂,再用半圓木配合單體柱建成一梁兩柱的順山托棚支護;
(2)超前抬棚必須成排,柱子必須迎山有勁,不得打在浮煤(矸)上;
(3)上下巷超前支護頂空或頂板破碎地段必須采用剎桿或半圓木剎嚴背實;
(4)隨時對支柱進行二次注液,保證支柱有足夠的初撐力。
(5)做好支柱防倒工作,每棵單體柱必須用防倒繩捆綁牢固,嚴防倒柱傷人。
四、施工組織
1、公司領導小組
組長:張忠永
成員:趙慶平、岑鴻飛、李臣武、田雙良、王青維、李干蒂、杜其江
2、采區領導小組:
組長:雷現清
八點班成員:李永龍、張家紅、王恩富、潘玉勝、馬樁柱、徐德益、胡澤一
四點班成員:司守福、袁勝斌
零點班成員:徐成躍、王潤
3、初采期間,公司領導小組負責整個初采工作的指揮和協調,并負責督促初采安全技術措施現場兌現工作。
4、采區領導小組負責初采安全技術措施現場落實。
5、初采期間,領導小組必須每班有人現場值班指揮生產、并親自檢查采場頂板及支護情況,發現頂板來壓、立即組織撤人到安全處,待頂板穩定,并經過加強支護安全后方可進入。
6、現場必須有專職安檢員值班,負責全面檢查安全隱患、監督措施落實,發現問題立即停止施工,處理好后方可施工。
7、當老塘頂板冒落高度達1.5~2.0倍采高以上,并經公司初采領導小組確認初次放頂結束,公司和采區領導小組解除,本措施自行作廢。
8、采區值班區隊長,安檢部專職安檢員,通風區專職瓦檢員以及公司安排專職值班人員必須現場監督好,并在作業前、作業中、作業后嚴格規程措施兌現,且認真全面仔細巡查整個作業場所,發現隱患必須先安排現場處理,有特殊情況立即停電撤人,并匯報采區調度。
9、其它未述部分內容嚴格按《W151綜采工作面回采作業規程》和《操作規程》的相關規定執行。
篇2:綜采工作面初次放頂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1401工作面回風順槽原切眼向外341-355m處頂板不垮落對于現場施工造成安全隱患,經過研究決定采取在頂板打眼放震動炮破壞器完整性的方法進行放頂。為確保頂板預裂及初次放頂期間的安全施工,故編制本措施。
二、綜采隊組織措施
1、綜采隊主管隊長對工程的施工組織、安全及工程進度全面負責組織落實。
2、技術員負責措施的編制并組織職工學習簽字。
3、當班跟班隊長對本班工作進度、安全及工程質量全面負責。
4、當班作業人員對自身的安全、工作進度及工程質量全面負責。
5、瓦檢員加強瓦斯的巡回檢查,安檢員監督措施的現場兌現、落實,并對現場安全進行監督。
三、放頂期間準備工作
1、1401工作面強制放頂期間,加強工作面上下隅角的瓦斯管理工作,及時施工隔離墻并保證施工質量,嚴禁瓦斯超限作業。
2、強制放頂期間,必須對工作面及回風順槽進行灑水沖塵,以防煤塵堆積。
3、采用木料保護單體液壓支柱,防止放炮崩壞。
三、頂板預裂的技術要求
1、采用打眼放松動炮的方法進行頂板預裂。
2、在上端頭關門柱向采空區側200mm頂板上布置單排眼,以不小于60°角度進行打眼。
3、打眼機具采用風鉆配合1.5m、2.5m的釬子進行濕式打眼,打眼時先用短釬子打,然后再換成長釬子。
4、打眼順序:從機尾向機頭方向打眼。班組長攜帶便攜式瓦檢儀現場指導,并隨時檢查打眼段的瓦斯濃度。
5、炮眼深度2.5m,眼距0.8m,每孔裝藥量1節,剩余長度用足量黃泥及水炮泥充填。
6、放炮采用反向爆破,采取一次裝藥,一次起爆。
7、打眼放炮期間,回風順槽的所有噴霧必須全部打開。
8、打眼機具采用風鉆打眼,打眼必須采用濕式打眼,嚴禁打干眼。
四、頂板預裂放炮安全措施:
1、打眼前,必須先檢查打眼段頂板支護情況,支架前探梁、護幫板接頂護幫嚴實,在確認安全的前提下,方可組織打眼作業。
2、打眼前,煤機必須開離打眼地段30m外的安全地點停放。
3、打眼前必須停止煤機、刮板輸送機的運轉,并將組合開關手把打到零位,懸掛警示牌,確認安全后方可施工。
4、打眼必須兩人以上操作,嚴禁單人作業。
5、放炮前瓦檢員認真檢查打眼段的瓦斯濃度,當放炮點及附近20m范圍、架間及隔離墻前的瓦斯濃度大于0.8%時,必須撤出人員,切斷設備開關電源,匯報礦調度室,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6、停電工作
?①停電單位:綜采隊
②停電地點:1401工作面下順KBSGZ800移變和KBSGZ630移變低壓側,并懸掛警示牌。
③停電線路:1401工作面采煤機、刮板輸送機動力電源,1401工作面運輸順槽轉載機、雙速絞車動力電源及回風順槽所有的絞車電源。
7、裝藥前,作業人員必須將打眼機具和其它材料配件全部轉移到安全地點,以免因放炮對打眼機具造成損傷。
8、裝藥前,用廢舊皮帶將立柱伸出部分包裹嚴實,并懸掛皮帶在支架上,懸掛寬度低于工作面輸送機電纜槽,頂梁保護支架的管線、立柱、操縱閥組等;電纜槽內電纜、水管的保護,首先在電纜槽內放置寬度合適的半圓木,然后用袋子裝煤堆放在電纜槽上對電纜槽內的電纜、管線進行保護;工作面輸送機電機、減速機采用在其上方用袋子裝煤堆放來保護;下巷的電纜、管線懸掛皮帶進行保護。
9、檢查放炮母線與雷管腳線聯接處,用絕緣膠布纏好,嚴禁有明接頭,放炮母線距起爆地點不得小于100m。
10、放炮前,在打眼后方20m以外,開啟一組架間噴霧,回風巷的全斷面噴霧全部打開。
11、放炮前,必須將放炮段支架的護幫板全部收回。
12、上述工作由當班班組長、瓦檢員、放炮員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撤人設崗。
13、撤人、設崗工作
①撤人范圍:1401工作面、1401工作面回風順槽、1401工作面運輸順槽。
②設崗及職責:1#崗設1401工作面運輸順切眼向外100m處兼起爆點,職責將爆破點到起爆點沿途的人員全部撤出并阻止人員沿1401運輸順槽進入警戒區域并懸掛“正在放炮,嚴禁進入”的警示牌;2#崗設在1401回風順槽與+1180運輸石門交匯點的安全地點,職責將爆破點到設崗點沿途所有人員撤到設崗位置并阻止人員沿+1180運輸石門進入警戒區域并懸掛“正在放炮,嚴禁進入”的警示牌。
14、停電及撤人設崗工作到位后,由班組長、瓦檢員、放炮員現場進行確認后,匯報礦調度,取得同意后,放炮員方可進行爆破作業。
15、放炮后,放炮員必須先取下放炮器鑰匙,并將放炮母線從電源摘下,扭接成短路后妥善保管,待炮煙吹散,至少等10分鐘,班組長、放炮員、瓦檢員必須首先巡視放炮地點,檢查有無拒爆、殘爆現象,通風斷面、瓦斯濃度、煤塵、頂板等情況,如發現有危險情況必須立即采取措施處理。只有確認安全無誤后,由班組長通知站崗人員撤崗,然后組織人員進入工作面作業。
16、處理拒爆、殘爆的方法
①通電以后拒爆時,放炮員必須先取下鑰匙,并將放炮母線從電源摘下,扭接成短路,至少等15分鐘,才能沿路線檢查,找出拒爆的原因。若由于聯線不良造成的,可重新聯線進行起爆。
②發生殘爆時,在距殘爆炮眼0.3m以外,平行布置新的炮眼,重新裝藥起爆。嚴禁用手搞刨出或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藥,或從起爆藥卷中拉出電雷管,嚴禁用壓風和水吹、沖拒爆(殘爆)炮眼。
③處理拒爆(殘爆)的炮眼后,爆破工必須詳細檢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電雷管。
五、其它注意事項
1、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聯鎖”放炮制度、“撤人設崗”制度及炸藥雷管的“領退、簽票、存放”制度。
2、放炮期間加強兩端頭支護和兩巷超前支護的維護,對失效的單體及時補打,單體初撐力不小于90KN;保證上下出口高度不低于1.8m,出口暢通。
3、火工品的管理
(1)所有領用的炸藥、雷管必須分裝在專用的木箱內并上鎖,嚴禁亂放、亂扔,炸藥雷管箱必須放在頂板完好,避開機械、電氣設備的地點。爆破時,必須放在警戒線以外的安全地點,兩箱相距不小于10m,嚴格執行炸藥、雷管“兩箱兩鎖”制度。
(2)當班用不完的炸藥、雷管必須及時交回炸藥庫存放,嚴禁任何人員私自藏匿和帶上地面,嚴格執行炸藥、雷管“領退制度”及“簽票制度”。
篇3:某某綜采初次放頂安全技術措施
我礦2308綜采工作面已經安裝完畢,進入開采階段,為確保開采安全,有效控制頂板,便于瓦斯管理,特制定本初采初放安全技術措施,望相關科隊遵照執行:
一、責任分工
施工負責人:趙偉紅
現場管理人:當班班組長、瓦斯員、安全員
安全檢查負責人:跟班副礦長、跟班科、隊長
瓦斯檢查:當班瓦斯員
施工隊組負責人負責將作業過程、工作中注意事項等內容貫徹到每位作業人員及現場作業安排;當班班組長負責本班施工期間的人、機、環境、安全設施施工的安全監督,發現安全隱患、問題及時匯報,并責令施工隊組限期整改;跟班副礦長、跟班科隊長負責督查該措施的執行情況,確保操作規范;瓦斯員必須按規定檢查作業地點及附近的瓦斯濃度,只有在瓦斯濃度符合規定時方可作業。
二、回采前的準備工作
1、提前對切眼及兩巷的支架進行維護,采面支架、輸送機安裝調試完畢,巷道支護要提前加固,空頂漏頂處要架設木垛,清凈巷道內的浮渣雜物。
2、順槽輸送機和采面輸送機調整好,要求平、直、順,不得高低起伏。
3、安裝調試好泵站及液壓管路系統,上齊“一通三防”設施及各項安全設施。電話通訊保持暢通。
4、開采前,備齊兩巷所需的柱、梁。運料巷備足搶險物料、大料不少于30根。
5、電氣設備保證完好,無失爆現象,各種信號齊全,按扭靈活可靠,運輸機鋪設平直完好。然后對采面運輸機及機巷轉載機進行試運轉,缺刮板、螺栓、螺絲的及時補齊、擰緊,確認無問題后方可進行靠運輸機工作,保證機械設備運行正常。
6、開采應在工作面三機聯合試運轉之后進行。開采前,對采面支架所有立柱、推進缸、操作閥、聯接銷等進行仔細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所有操作閥必須安好處于零位,否則不準開工。
7、運輸機運轉前,將煤墻側的浮煤、雜物清理干凈,保證運輸機的平、穩。
8、按作業規程要求做好機頭超前上下兩巷超前加固工作。
9、及時移架,將工作面機道頂板的空頂時間減小到最小。
10、帶壓擦頂移架減小頂板下沉,最大限度保持頂板完整性。
11、超前移架縮短控頂距,最大限度減小空頂距防止頂板冒落。
三、初采及初次放頂措施
1、工作面開采前必須配齊通防設施(風障等),風量、風速符合要求,按規定配備好防排水設備,泄水通道暢通。
2、將安裝剩余的設備部件以及雜物轉運到指定地點或上井。
檢查煤壁情況,運輸機前的雜物應清理干凈,嚴禁留有鐵器等物。
3、工作面所有安全設施必須齊全、可靠,符合要求。
4、檢查所有設備的注油情況和各種保護,進行聯合試運轉。
5、工作面必須按作業規程的要求,配齊所有支護材料,否則不準生產。
6、初次放頂期間,礦成立初次放頂領導小組,放頂期間放頂小組成員會同隊管理人員跟班指揮放頂期間的安全生產,直到放頂結束。
7、初次放頂期間,控制采高在2.2m,沿頂開采,嚴禁超高。
8、三班進行礦壓觀測,及時進行預測預報。工作面要設專人全面巡視頂板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發現來壓預兆時及時撤人。
9、初次放頂期間,嚴格控制割煤速度在2m/min以下,并且每割煤一小時停機10min觀察頂板,以防突然來壓。
10、初次放頂期間,要加強工作面支護密度、支護強度管理,保證支架初撐力不低于25MPA。當上、下兩尾巴懸頂超過10平方米時,必須加強支護或采取強制放頂措施進行處理。
11、當采空區頂板冒落高度達到采高的1.5倍,長度達到工作面長度的2/3以上時,視為初次放頂結束。
12、初采初放結束后,回采時嚴格執行工作面作業規程。
四、隨著工作面推進,接近直接頂初次垮落步距時,必須對初次放頂采取措施,具體如下:
1、在(頂板分類)中,將直接頂的初次垮落步距作為直接分類的主要參考指標,它反映了直接頂下位巖層的穩定性,不受生產技術條件影響,即直接頂初次垮落步距小于18m。
2、初采過程,班長、安全員技術員要認真檢查采空區頂板變化情況,煤壁前頂板裂隙產生情況,掌握頂板初次來壓時間,空頂距長達6m時,頂板未垮落,必須停產采取人工強制放頂法垮落頂板。
3、放頂前必須加強工作面支護強度,保證支架完好的支護狀態,必須檢查工作面支柱的實際支護狀態,漏液支柱,不合格支柱必須重新打好。
4、依據初次放頂時的頂板破壞特點,采取相應的加強支護措施,采場支護的效果,不僅僅決定于支架足夠的承載能力,還決定于支護方式是否與初次放頂時,頂板破壞特征相適應。
5、工作面后方采空區懸頂區必須放置報警柱,當其拆斷發出響聲,即預示初次垮落,以便采取措施。
五、頂板、端頭支護管理
1、工作面要采直,支架與煤壁垂直,不正的支架及時調整,保證支架呈直線式切頂。
2、正式生產前必須確保液壓系統完好。乳化液泵站及工作面液壓支架的零部件必須齊全、完好,立柱、千斤頂和閥組應聯結牢固、密封良好、動作靈敏可靠。
3、支架安全閥整定合理,保證支架工作阻力。
4、嚴格控制采高,采高不低于2.2米,以防來壓時頂板下沉量大,影響拉架式機組運行。
5、落煤后及時移架,避免長時間空頂。
6、片幫嚴重時,要超前移架、超前維護。
7、移架時,相鄰支架不得同時降架拉架,必須按順序進行。
8、適當加密超前支護,加強兩巷的支護強度,支柱迎山要找好,與柱要給足液,保證有足夠的初撐力,失效支護及時修復。
9、礦壓觀測要做預報工作指導施工。
10、上、下兩出口要保持暢通,不得堆積物料,清凈浮貨,安全出口高度在1.8米以上。
11、初采、初放期間,跟班礦長、隊長、現場指揮,確保初采、初放工作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