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噴漿機的使用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噴漿機的使用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2 閱讀 2502

一、噴漿前的準備工作

1、檢查噴漿用風水管路有無漏風跑水現象,并及時進行處理。

2、對輸料管路的磨損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修理或更換。

3、輸料管路應順暢,不得出現死彎、硬彎,防止堵塞管路,或嚴重造成管路磨損。

4、檢查清理干凈料倉內雜物。

5、各密封部件是否嚴密,各閥門是否漏風、漏水。

6、壓力表是否正常、靈活。

7、減速箱、各軸承是否缺油。

8、電動機及各傳動部件運轉是否正常。

9、出料彎頭有無阻塞現象,并及時清理。

10、對噴頭的攏料管、水環及其連接部件磨損情況進行檢查,水孔有無阻塞現象,并及時進行修理或更換。

11、工作面前后信號聯絡是否清晰、準確。

12、檢查頂幫圍巖情況,及時找掉浮矸、活石,并用壓風、壓水沖洗巖幫。

13、檢查巷道掘進斷面規格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不符合要求處及時處理。

14、風筒接至工作面,將工作面其它管線、纜線妥善保護好。

15、噴漿機司機、噴射手等作業人員要求專門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二、噴漿機及噴射手操作

1、嚴格按說明書規定的操作方法進行操作。

2、噴漿機的開機順序必須正確,先開風、后開水,最后送電給料,防止出現堵管現象。

3、進料應連續,速凝劑按規定比例添加,且保證均勻。

4、注意風壓變化情況,壓力突然上升或表針擺動時,說明管路發生堵塞,應立即停機檢查處理。

5、處理機械故障時,必須停風、停電處理,嚴禁在運行中將手伸入彎管或料倉內,以防止發生事故。

6、噴射前先用水沖洗巖面,噴射手隨時觀察圍巖、噴層表面、回彈、粉塵等情況,及時調整水灰比。

7、噴射開始應先給風,后給水,再給料,結束時,噴漿機料倉內料用完后,應停電,后停風,再停水。

8、噴槍不出料時應停風、停電檢查,噴槍對準前下方,并避開行人及其他工作人員。

9、用錘擊法疏通堵管時,噴射手和輔助操作人員要握緊噴槍,以防止噴槍甩動傷人。

10、經振動、錘擊后,用送風處理堵管時,風壓不得超過4Mpa。

三、噴漿機停機操作及收尾

1、噴漿結束后,應及時對噴漿機及其附件清理,防止粘結的料塊堵塞管路。

2、噴漿管路的拆除應在管路中的殘余風量已全部放完后,方可進行,拆下來的管路認真清理檢查無誤后碼放整齊,放置在不影響其它工作的地點。

3、清理落在巷道底板的回彈料,收集起來按規程規定比例摻入水泥,攪拌均勻后,用于澆筑水溝。

4、將散落在各纜線、管路及設備開關上的回彈料清理干凈,將從巷幫上拆下的風筒重新接好,搞好文明施工。

5、用壓風吹凈旋轉體料腔及輸料管內的余料,拆下出料彎頭,清除橡膠襯合板和旋轉體上的粘結物。

6、拆除座體,清除積存在座體內的余灰,檢查清理干凈后,逆著拆除順序重新裝好待用。

篇2:某噴漿工程施工措施

噴漿工程施工措施

噴漿一般用手壓式噴漿機或電動噴漿機。噴漿的操作工藝、質量標準和施工注意事項除參照刷漿的有關規定外,還應按照以下各點要求進行操作。

1、噴漿一定要在建筑物門窗等物件的最后一道面漆涂刷之前進行,以免門窗、裝飾等涂刷后弄污。

2、噴漿用的石灰漿,要用80目籮斗過兩遍才可使用。

3、噴漿前要計劃好噴漿頭移動方向和先后次序,防止亂噴而造成厚處流淌,薄處露底。

4、平頂板噴漿時,要沿前方向慢慢移動漿頭,使漿面受漿均勻。一間房間可先把墻與平頂接合處噴好,并使平頂四周至少噴出20~30CM寬的邊條,再由里向外邊噴邊向門口方向后退,噴完后即退出房門。

5、有時工作開始時,會發生機械吸不上漿的情況,原因是鋼球被吸入,把閥門堵住,這時,只要用錘輕輕敲擊鋼球處,使鋼球受震活動,即可吸漿。

6、每次下班后要清洗噴漿工具,清洗噴漿機和皮管的方法是:吸入清水,將灰漿擠出,直到噴出的都是清水為止。

7、噴漿時要注意風向,盡量避免灰漿飛到門窗上和自己身上。

8、噴漿前要在手上、臉上抹上凡士林或護膚油脂,以防石灰漿灼傷皮膚,最好能戴上風鏡。

9、有時,噴漿者因故暫停噴漿,而壓漿者不知道,仍在用力壓漿,這樣皮管受壓易產生脫節,甚至爆開,造成事故。因此,壓漿者必須注意,如果壓漿時覺得很費力,應稍停一會,待壓減少時再推壓漿。

篇3:噴漿施工保護電纜安全技術措施

為加強與完善在噴漿施工過程中,對施工段風水管路、風筒、電纜保護,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如下。

一、電纜保護以及吊掛方法:

1、使用風鎬刷大提前挖臨時溝,溝規格:200mm×200m

臨時溝到噴漿處的距離不得小于30m。

2、將電纜從電纜鉤上解下,使用舊風筒布或編織袋包裹后放入溝內,然后使用皮帶覆蓋。風筒包裹長度不低于20m(噴漿處前后10m范圍內),覆蓋皮帶長度不小于風筒包裹長度,溝被覆蓋控制在皮帶中線下部。

3、當噴漿作業完成后,及時回收清理回彈料,做到人走清場,不得延后處理。

4、當噴漿面向前推進超過10m時,解除皮帶覆蓋和風筒包裹或編織袋,重新吊掛電纜,充填溝。以此循環作業吊掛要求如下:

(1)高、低壓電力電纜敷設在巷道同一側時,高壓與低壓電纜之間的距離控制在50mm-100mm之間。

(2)通信電纜和信號電纜與電力電纜分掛巷道兩側,若受條件所限,在巷道內應敷設在電力電纜上方0.1m以上的地方。

(3)電纜不應懸掛在風水管上,不得遭受水淋,電纜上嚴禁懸掛任何物件。若電纜與壓風供水管在巷道同一側敷設,必須敷設在管路上方,控制在0.3m以上的距離。

(4)水平巷道懸掛的電纜應有適當的弛度,懸掛高度,電纜懸掛點間距控制在3m左右。

(5)不得損害電纜設置注有編號、用途、電壓和截面的標志牌。

(6)電氣聲光信號裝置以及按鈕開關,不得損害應標明裝置的種類和用途等

二、風水管路保護以及吊掛方法:

1、噴漿之前,對風水管提前10m進行保護,使用舊風筒包裹并使用麻繩幫扎牢固。

2、當噴漿作業完成后,及時回收清理回彈料,不得延后處理,風筒布上擠壓的噴漿料厚度不得超過3mm。

3、當噴漿面向前推進超過10m時,解除皮帶覆蓋和風筒包裹。

三、風筒保護以及吊掛方法:

1、噴漿之前,對風筒提前10m進行保護,將風筒解下放置于地板上,使用舊風筒包裹并使用麻繩幫扎牢固,凡是靠近皮帶架的風筒做雙層保護。

2、當噴漿作業完成后,及時回收清理回彈料,不得延后處理,風筒布上擠壓的噴漿料厚度不得超過3mm。

3、當噴漿面向前推進超過10m時,解除皮帶覆蓋和風筒包裹,重新吊掛風筒,風筒吊掛必須整平、直,做到逢環必掛,不得漏風。

4、施工時依次循環作業,保護風筒完好,風筒吊掛必須按照質量標準化作業。

四、項目部管理人員,嚴格按照帶班制度進行帶班加強現場管理。

五、凡是對現場保護不力的班組以及個人,嚴格按照項目部處罰制度以及礦方規定進行考核處理。

六、其他未盡事項均按照《煤礦安全規程》以及礦方相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