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熱爐日常檢查操作措施
1.水套爐的點爐應檢查:A.室內外供氣管線有無漏氣;水位計是否在2/3處;B.壓力表是否準確;安全閥是否靈活有效。2.點火操作:(以節能燃燒器為例)1)按照三不點火要求操作(即:不檢查不點;天然氣無控制不點;火嘴天然氣漏氣不點);2)打開天然氣閥門,觀察氣壓表壓力為0.05—0.20MPa時按下燃燒器啟動按鈕,觀察燃燒器吹掃爐膛后自動點火;火焰燃燒正常后調節火頭和送風量;3)如果氣壓低于0.05MPa燃燒器電磁閥不能打開,需調整氣壓。3.啟動水循環:當水套爐的爐壓升到0.1—0.2MPa時,開出水循環閥門,回水閥門;循環不暢應進行導流:打開放空閥放空。4.改油進水套爐流程:開啟進出、油閥門。5.調風板、控制火苗,壓力達到規定值;若水位下降,應加水。6.水套爐停爐操作:提前2—3小時進行控制火苗,緩慢降溫,待進口水溫與出口水溫相接近時,關氣停火;繼續吹掃30分鐘使爐膛溫度下降后停爐。7.加熱爐的日常監控點:天然氣壓力;爐壓;水位;進、出口油溫;進、出口水溫;安全閥;排煙溫度和排煙情況。三、技術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項1.點爐前應吹掃15--30分鐘;點火后火力控制應由小到大,使水套和爐膛均勻受熱。緊急停爐或停電后應立即關閉天燃氣,嚴防氣體聚集爆炸。2.長期停爐應將爐內水套和循環管線水放進,防止銹、垢腐蝕設備,檢修和拆裝時應吹掃爐膛和油管,防止余油殘氣引發事故。3.HJ630—SY6.4—12型加熱爐為火筒式雙盤管循環式加熱爐。四、加熱爐的一般故障判斷與處理故障癥狀原因分析處理煙囪冒黑煙1.氣量太大;2.風量太小;3.火嘴結焦;4.煙道堵塞阻力大1.調小氣量;2.加大風量;3.檢修火嘴4.清理煙道積灰煙囪冒白煙1.氣量太小;2.風量過大;3.火嘴堵塞;4.煙道有冷凝水5.水套漏失1.調大氣量;2.調小風量;3.清理火嘴;4.冷凝水升溫即正常5.水套滲漏上報大修燃燒不穩定1.氣壓波動;2.風量波動;3.燃氣含水影響燃燒1.檢查氣流程、調壓器2.檢修鼓風機3.加裝燃氣排水閥
篇2:常壓車間加熱爐發生火災爆炸應急措施
a工藝處理措施
1)爐管破裂或高溫管線泄漏造成火災
如果彎頭漏油,可將彎頭箱板打開,檢查處理。如果爐管破裂,立即關掉加熱爐的燃料油和瓦斯氣,關死燃料油和瓦斯控制閥的一次閥和副線閥;之后開爐膛滅火蒸汽滅火,同時手動關閉進料控制閥,再關閉進料泵出口閥,停泵。把油掃入塔內,停空氣預熱器,關通風門,煙道擋板全開。
2)開工瓦斯回火
立即關閉瓦斯一、二次閥,并向爐內吹入霧化蒸汽(測爆合格后點火。
b消防
若火勢較小,發現人員首先就進取滅火器材將火撲滅,然后按泄漏事故處理。若火勢較大,班長指揮義務消防隊利用消防水槍、滅火器等控制火勢,盡力避免燒壞火災周圍機、電、儀表等設施,同時班長指定人員報火警,引導消防車到位,并設置隔離區
c警戒、疏散、逃生
常壓爐發生火災爆炸,火情嚴重時,在車間的組織下,應在進裝置路口設立警示牌和警示線,除消防車外,其他車輛不得入內。當火勢相當嚴重或難以控制時,車間主任在消防隊沒有及時趕到的情況下,組織裝置人員緊急疏散逃生,逃生方向要處于上風向。
d現場急救
加熱爐著火如有人員受傷則多是燙傷,車間救護組應對傷者進行簡單的救護。入馬上脫掉燙傷處的衣物,用清水沖洗傷處,盡量保證燙傷處的皮膚完好,引導救護車并協助醫務人員盡心救護。
e污染處理
加熱爐出現火情時,操作崗要馬上準備好空冷器和冷卻器,并隨時投用,保證塔頂汽油的冷卻,防止安全閥跳閘,使放空氣體直接排入大氣,對環境造成危害。瓦斯發生泄漏,應立即關閉瓦斯進裝置總閥,或者聯系催化車間切斷瓦斯來源。
篇3:管式加熱爐檢驗實施前安全措施
1.嚴格辦理安全施工簽證
施工單位在施工檢驗前必須辦理以下簽證。
(1)檢驗任務書
管式加熱爐檢驗要辦理檢驗任務書,明確修理內容和安全措施,記錄修理及檢查驗收的情況。設備解除危險后,經設備交出者在任務書上簽字,落實設備檢驗的安全措施后,施工職員方可進行檢驗施工。
(2)進進設備作業許可證
如需進進管式加熱爐內部施工,必須辦理《進進設備內部作業許可證》。設備經安全處理和分析,有害氣體在答應濃度范圍內,經安全治理職員簽字后方可進進設備內施工。
(3)動火許可證
施工時需要動火(如電焊、氣割)、使用強烈照明燈或金屬敲擊,都必須辦理慟火許可證》。經審查批準簽字后,方可在規定時間內開工動火,并在規定時間內結束,超過期間必須重新辦理簽證。
2.消除設備的危險因素
運行中的管式加熱爐,必須消除其危險因素,使之處于安全狀態下方可進行檢驗。檢驗施工前需做好以下工作。
(1)停車按照檢驗計劃并與上下工序及有關的工段(如鍋爐房、配電間冷凍站、給水站等)取得聯系,嚴格按照停車方案規定的程序停止設備的運轉。
(2)卸壓卸壓操縱應緩慢進行,在壓力未卸盡排空前,不得拆動設備。
(3)排放向指定的安全地點或儲罐中排盡設備或管道中殘留的物料。
(4)降溫?切斷熱源,以不損傷設備的方法或自然降溫的方式使設備降至常溫。
(5)抽堵盲板?停工檢驗的管式加熱爐必須和運行系統可靠隔離,這是石油化工安全檢驗必須遵循的安全規定之一。隔離的最可靠辦法是裝設盲板。通常是將與檢驗的管式加熱爐相連的管道、管道上的閥門、伸縮接頭等可拆部分拆下,然后在管路一側的法蘭上裝設盲板。假如無可拆部分或拆卸十分困難,則應在和被檢驗設備相連接的管道法蘭接頭之間插進盲板。抽堵盲板屬于危險作業,應辦理作業許可證,并指定專人負責制定作業方案和檢查落實安全措施。抽堵盲板的職員必須經過專門練習、持證作業。作業過程應逐一記錄,以便防止由于漏堵導致檢驗作業中發生事故。此外,還需遵循以下要求:
①盲板必須根據被隔離管道內介質的特性、壓力、溫度等條件,在進行設計和制作時,滿足強度和密封要求。
②介質為易燃易爆物質時,抽堵盲板作業點四周25m范圍內不準用火;與作業無關的職員必須離開現場;室內作進行符合安全要求的透風,現場應有足夠的使用照明燈時,必須用電壓低于36V的防爆燈;抽堵時必須使用銅質或其他撞擊時不產生火花的工具。
③抽堵盲板前應對設備和管道進行仔細的檢查。一般要求管道內介質溫度小于60℃,介質的壓力,煤氣類物質壓力小于196.33Pa,氨氣等刺激性物質壓力小于490.3Pa,方能進行抽堵盲板作業,否則需辦理特殊的審批手續。
④作業職員應站在上風向,作業時間不得超過0.5h。危險性大的場合應派專人進行監護作業。
(6)置換和中和?為保證管式加熱爐檢驗中動火和爐內作業的安全,設備檢驗前必須進行置換處理。通常是用水蒸氣或惰性氣體將設備、管道內的可燃性或有毒有害氣體徹底置換出來。對盛有酸、堿等腐蝕性液體或經酸洗、堿洗后的設備,則應進行中和處理,以保證施工安全和防止設備腐蝕。置換作業的安全留意事項有以下幾點:
①置換作業應在抽堵盲板達到設備的可靠隔離后進行。
②置換前應制定置換方案,繪制置換流程圖。根據置換和被置換介質相對密度的不同,選擇置換介質的進口位置和被置換介質的出口位置,確定取樣分析部位(一般取置換系統的終點和易成為死角的部位)。
③用注水排氣法置換氣體時,一定要保證設備內被水布滿,所有易燃氣體被全部排出。設備經惰性氣體置換后,在人罐作業前還必須用空氣置換惰性氣體,以防作業職員窒息。
④在置換過程中,應按照置換流程圖上標明的取樣分析進行吹掃,也稱為掃線。方法是利用蒸汽吹掃設備殘留的物質。作業前要制定吹掃方案,繪制流程圖,在流程圖和登記表中標注和寫明吹掃的扼要流程在流程圖和登記表中標注和寫明吹掃的扼要流程、管號、設備編號、吹汽壓力、起止時間、進汽點、排放點、排放物往路、吹掃負責人和安全事項,并辦理審批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