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業低壓電纜日常巡視和維護維修方面防范措施
(1)變電所和配電室的電纜溝、隧道、電纜井、電纜架及電纜線段應定期巡視檢查。電纜的中間接頭與電纜終端頭是電纜安全運行中的薄弱環節,應加強檢查。戶內終端頭每班至少檢查一次,戶外終端頭,每月至少一次夜間巡視,并應選擇細雨或初雪的日子進行。
(2)應檢查電纜終端頭絕緣子有無裂痕、積污或燒傷痕跡,終端頭有無漏膠、滲油或發熱現象,夜間應檢查有無發生閃絡現象。對于電纜中間接頭的數量、敷設位置、電纜型號和設備名稱應設臺帳記錄,按項巡檢。
(3)在電纜中間接頭和終端頭處,電纜的鎧裝、鉛皮和金屬接頭盒應有良好的電氣連接,使其處于同一電位,在電纜兩端應將鎧裝、鉛皮相連接并接地,接地體面積不小于10mm2,接地電阻不大于10Ω。
(4)定期檢查并記錄電纜表面溫度及其周圍溫度,以確定電纜是否過負荷,其最高工作電壓不應超過其額定電壓的15%。當測得電纜溫度超過額定溫度時,應須繪制溫度及負荷變化曲線,分析原因,并采取適當措施。
(5)對電纜腐蝕情況定期檢查分析。根據腐蝕化合物的顏色和形狀,判斷是陽極地區雜散電流腐蝕,還是陰極地區雜散電流腐蝕,或是化學腐蝕及其化腐蝕類型,并采取可靠的隔離處理措施。
(6)電纜溝面及電纜線路上,不應堆置瓦礫、建筑材料等雜物及其它有害液體,不應設置任何棚屋、倉庫等。
(7)電纜溝及隧道內,不應有積水或污物,不許向溝或隧道內排水。電纜支架須牢固,無松動或銹爛現象,溝蓋板要完整無缺。電纜標簽應完整、字樣清楚。
(8)進入房屋的電纜口處,應裝設防小動物措施,溝內不得積有污穢及易燃物品,不得有滲水現象。人孔內如有積水,每六個月應抽取一次樣品化學分析,如發現對鉛皮有害物質時,應采取防護措施。
(9)對敷設在地下的電纜,應查看路面是否正常,有否挖掘痕跡及線路標樁是否完整無缺。在電纜線路保護范圍內進行挖掘或打樁等,應持有動土許可證,否則應停止工作。
(10)在做電纜終端頭時,用電工刀割電纜外皮應小心,以免損傷電纜相間絕緣。如果因疏忽損傷,應在損傷處套上一層塑料管,加強絕緣處理。
(11)應定期對電纜進行預防性試驗。主要包括測量電纜的絕緣電阻、直流耐壓試驗并測量泄漏電流、檢查電纜線路的相位和電纜芯線直流電阻的測量。通過對電纜進行預防性試驗,可以檢查判斷電纜是否受潮、老化,絕緣強度是否下降,芯線截面和導電率是否符合要求、有無斷股和接觸不良,電纜相位是否一致等故障和缺陷,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篇2:電力電纜巡視檢查管理制度
一、配電室中電纜溝及溝中電纜每周巡視一次,室外電纜每季度巡視一次。
二、電力電纜巡視內容:
1、溝道的蓋板是否完整無缺。
2、溝道及隧道內的電纜支架是否牢固,有無銹蝕現象。
3、溝道及隧道中是否有積水和雜物。
4、電纜溝內有無滲漏水現象。
5、電纜終頭的絕緣套管是否完整、清潔、有無閃絡放電現象,有無鳥巢。
6、引線與接線端子的接觸是否良好,有無發熱現象。
7、終端頭是否漏油、鉛色及鉛封處有無龜裂現象。
8、芯線或引線的相間及對地距離是否符合規格。
9、接地線是否良好有無松動及斷股現象。
篇3:電力通信電纜巡視檢查工作程序
一、主題內容與使用范圍本程序規定了電力、通信電纜及附屬設備巡視檢查的內容和周期。本程序適用于本廠電力、通信電纜的巡視檢查。二、巡視檢查周期及內容電纜線路的巡視:1、電纜線路及終端頭的巡視,每季一次。巡視時應注意經絡是否有取土,有無新建建筑物,電纜標樁是否移動,電纜頭有無異狀。2、電纜入孔井巡視,每半年一次。應注意井體有無沉降、裂縫。3、特殊情況(解凍、暴雨后)和故障后巡視,根據情況決定。變電所內電纜的巡視按變電所規定辦理。4、電纜線路維護、測量項目和周期(見下表)。三、對巡視檢查中發現問題的處理1、在巡視過程中發現問題,如危及人身、設備安全和影響生產時,應立即處理,并向有關領導和部門匯報;2、如暫不危及人身、設備安全,不影響生產又不具備處理條件時,應編入生產計劃予以處理。四、對巡視檢查情況及測量數據應如實填寫記錄。項目周期絕緣電阻測量每年一次接地裝置檢查及接地電阻測定每年一次電纜盒清掃每半年一次負荷測定每半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