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巷掘進規程安全技術措施
一)1、掘進巷道名稱:三平巷
2、工程量:全長90米。
3、斷面為梯形工字鋼對棚支護(上寬1.8米、中高2.0米、下寬2.8米)。
4、開口位置:距離二平巷40米處,掘進位于煤層中,開門方位110°。
二)支護說明
⑴臨時支護:
采用金屬前探梁做臨時支護,金屬前探梁采用兩根4米長的12#槽鋼,每根用專用卡子2個固定在后部工字鋼棚上,每根前探梁用二道卡子,配合大頭楔,上緊打牢,及時前移前探梁,進行護頂,人員在前探梁支護下作業,嚴禁空頂作業。
⑵永久支護:
三平巷正常掘進時設計永久支護方式工字鋼對棚支護,雙抗網、椽子被幫頂。
施工中若煤層松軟或圍巖穩定性差時,應改變支護參數或支護形式。(另制定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工藝
一)施工方法
巷道采用風鎬落煤,皮帶運輸。施工流程如下:交接班→安全檢查→風鎬落煤→及時前移前探梁→上梁→出矸(煤)→架棚腿→掛網被幫頂
二)施工準備
1、測量人員給出中、腰線。
2、施工設備準備并調試完成。
3、風、水、電至施工地點。
4、施工人員學習本措施并考試合格。
三)施工工藝
1、掘進
巷道采用風鎬落煤,人工掘進,溜子、皮帶運輸。
2、支護材料
支護采用礦用工字鋼、雙抗網、椽子。
3、支護工藝
(1).嚴格執行施工現場“敲幫問頂”制度,工作人員必須在完好支護的掩護下,用長把工具除去幫頂的活煤、活矸,放置在安全地點。架棚時,先上梁,然后再站好兩幫腿(棚腿必須栽在實底上)背木背頂背幫成一直線,背木間距0.3米,背實在工字鋼上,保證牢固安全。
(2).梁與棚腿結合處必須親合嚴密,棚不扭斜,不前傾后仰,工程質量符合要求;幫頂必須打嚴背實,嚴禁出現不接頂幫的現象。
(3).架棚結束后,將信號電纜進行吊掛,吊掛后距底板高度要符合要求。
(4).在施工中,若出現其它異常情況,生產技術科要及時編制全技術措施,確保安全施工。
4、質量要求
(1)、頂幫雙抗網必須均勻布置,腰幫接頂時塑鋼網兩端壓茬寬度0.1m擱扣聯接,相鄰兩塊網之間要壓茬連接,壓茬長度不小于100mm,每隔250mm有一個連接點。塑鋼網與工字鋼用椽子被幫頂。.
(2)、鋼棚和巷道頂板要垂直,傾度合理、迎山有力,棚梁接口嚴實和縫。梁、腿接口處搭接長度為150mm,鋼棚之間其上部、下部的撐木或拉桿齊全,鋼架與壁面之間必須楔緊,相鄰鋼架之間應連接牢靠。
(3)、支架棚距:500mm,誤差:±50mm煤層松軟、圍巖破碎或壓力較大處,可適當縮小棚距,幫頂背嚴,棚梁頂部空間必須用木垛接頂,打緊撐木。
(4)、柱窩要見實底,深度不低于200mm,必要時要用料石墊或穿木鞋,若出現空幫空頂,用廢木,鋼網打實備牢。
⑸、巷道無雜物、無淤泥、無積水,保證巷道暢通。
⑹、材料、工具碼放整齊,管線吊掛整齊。
三、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準備
1、施工前,由隊長負責組織技術人員傳達貫徹本措施,并進行考試、簽字,考試合格后方可下井作業。
2、施工前地測科必須提前給出開口位置,標好中、腰線,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必須做好測量工作,礦地測科定期負責復測標定出巷道中、腰線,施工單位嚴格按線施工。
3、開工前必須對支護和環境進行檢查、加固和清理。對工作地點進行安全檢查,發現不能保證安全時,必須立即處理,待確保安全后再進行工作。
4、施工前按設計要求,形成正規的通風系統和其它系統,并能正常的使用。
5、開工前必須經相關科室檢查同意后,并且持有批準的開工報告方可施工。
二、頂板管理
1、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嚴禁空頂作業。用長柄工具在安全地點將頂幫的活煤、馬棚、片幫、傘檐等一切不安全隱患處理掉,確保安全無誤后,方可開工。
2、必須嚴格按設計規定施工,保證架棚的施工質量,每班設專人進行驗收。
3、遇地質構造或頂板破碎時,將地質變化情況匯報礦技術科,以便及時確定確實可行的支護方案。
4、架棚時必須及時,嚴禁空頂作業在上梁、站腿時,必須扶牢、扶穩,預防碰傷,發生意外。
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立即落煤
1)、頂板壓力大,臨時支護未跟上。
2)、巷道有掛紅、掛汗、空氣變冷等透水預兆時。
3)、眼內有瓦斯涌出,有響聲,瓦斯超限時。
三、巷道冒頂處理措施
1、巷道局部冒頂,但還未冒嚴,壓力已相對穩定時的處理方法:
(1)、加固冒頂處兩側支護,在緊靠冒頂附近的支架棚梁上打上點柱,必要時把靠近塌冒處的支架用長鋼梁聯成牢固的一體。
(2)、先清理巷道兩幫塌冒物,清理到夠作一架棚子的空間時再挖腿窩,其深度不準超過鄰近腿窩深度。
(3)、棚子的梁、腿、剎背材料要事先準備好,立棚腿、上梁要迅速、準確,并立即剎頂背幫,然后清理巷道中間的塌冒物。
(4)、按上述方法逐架往前做,直至做通為止。如塌冒處支架上方留有空洞,則需用木料與頂接實。
(5)、塌冒區支架上方空洞要由有豐富經驗的老工人處理。若需碼木垛接頂,必須先用1.2m以上的長把工具把上方、兩幫活矸找下來,必要時在棚梁上打上臨時點柱,確認安全后,再用板梁、道木或圓木在棚梁上成井字型垛與頂接實,剎好周幫;裝頂時有專人觀察頂板。后路保持暢通。
(6)、從擴修開始到完工,除操作者要精神集中按要求操作外,還必須設一專人觀察頂板動靜,發現問題立即處理,情況嚴重時要立即將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待壓力穩定后恢復工作;
(7)、要經常檢查瓦斯含量,確保空氣符合規定要求。
2、局部巷道已冒嚴,壓力已相對穩定時的處理方法:
(1)、加強通風,風量要適當,確保有害氣體控制在允許范圍內。
(2)、塌冒處兩側支護加固方法同上。
(3)、當巷道頂板冒落時,采用撞楔法進行施工,撞楔法的具體施工方法為,沿工作面的第一架支架的梁子上面,穿進15kg/m的輕軌,長度、密度可根據具體的現場情況而定,一般長度在2米左右,過長時,后面的剩余部分太長,造成棚子的下方露出部分多,易傷人;過短,不能探到前面的預架棚的位置。作業人員用坑木等物料對輕軌進行撞擊,使其與前方的頂板相接觸,形成挑頂,當夠一架棚的位置時,立即開始架棚。
(4)、撞楔時,前方的作業人員必須注意所持物料的把握位置,避免撞空傷人。
(5)、在撞楔之前,必須對第二架棚子的梁子上方進行加固,用木楔等物料打緊打牢,避免在撞楔時抬起梁子,造成第二架棚子倒腿失效。
(6)、架設完的棚子必須進行牢靠的加固,幫頂必須剎實剎嚴。
(7)、當出現高冒時,必須用坑木搭設木垛接實頂,每層木垛之間必須用木楔緊牢。
3、局部巷道已冒嚴,壓力不穩定且還在塌冒的處理方法。
(1)、按上述方法,確保塌冒處兩側安全,使危險區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2)、待壓力穩定,聽不到冒落聲后再按前述方法操作。
四、“一通三防”安全技術措施
㈠、通風管理
1、嚴格風機管理制度,風機必須設專人并掛牌管理,任何人員不得擅自開停風機。
2、風機安裝位置:距乏風口大于10m處的寬敞處。
3、工作面通風必須按照煤巷掘進系列化要求,實現“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三專兩閉鎖”。每天八點班由瓦檢員與當班電工共同試驗風機自動倒臺情況,并向調度室匯報備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風筒要吊掛平直,破口要及時修補,風筒口距工作面距離不得超過5m,并按規定正確懸掛便攜式瓦斯報警儀。
5、嚴格瓦斯檢查制度,通風隊必須派專職瓦檢員隨時檢查瓦斯,并按規定填寫牌板,瓦斯牌板距工作面不超過30m。
6、工作面無論何種原因突然停風,所有人員必須立即撤至進風巷道中,并切斷電源。恢復通風時嚴格遵守《安全規程》第129條和141條之規定。
7、掘進工作面回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0.8%或二氧化碳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作業,切斷電源,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8、掘進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0.8%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切斷電源,并采取措施處理。當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5%,回風瓦斯達到1%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電動機及其開關安設地點附近20米范圍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9、掘進工作面及其回風巷道內體積大于0.5立方米的空間,積聚的瓦斯濃度達到2%時,其附近20米范圍內必須停止作業,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10、因瓦斯濃度超過規定而被切斷電源的電氣設備,必須在瓦斯濃度降到0.8%以下時,方可人工恢復送電。
11、掘進工作面風流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作業,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匯報礦調度所,查明原因,并制定措施進行處理。
12、工作面必須安排專職瓦斯檢查工,經常檢查工作面的瓦斯情況;瓦斯濃度超過規定時,瓦斯檢查工立即責令現場人員停止工作,切斷超限區域內電器設備電源,并將人員撤到安全地點。
13、掘進工作面施工時,迎頭必須懸掛便攜式瓦斯檢測儀,割煤時正常開機使用。瓦斯濃度達到0.8%時,立即停止作業。
14、通風科必須安排瓦斯檢查工對掘進工作面的邊孔鉆場、避難硐室掛風障,確保通風良好;并設點檢查,每班檢查、匯報次數不少于一次,發現問題要及時匯報,并采取處理措施。
15、當工作面前方遇有地質構造時,地測科應提前30m向有關單位下地質預報,通風科,接地質預報后,應采取加強瓦斯檢查、加強防突預測預報、調整鉆孔的數量和參數、提高抽放、卸壓效果等措施,防止瓦斯超限及煤與瓦斯突出。
㈡、安全監測措施:
1、巷道必須按《規程》要求安設瓦斯報警監測系統,并可靠使用,且必須具備故障閉鎖功能。
2、監測系統電纜必須使用專用阻燃電纜或光纜,嚴禁與調度電話電纜或動力電纜共用。
3、拆除或改變與安全監測設備關聯的電器設備的電纜線及控制線,檢修與安全監測設備關聯的電器設備,需要安全監測設備停止運行時,必須報告調度室,并制定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
4、安全監測設備發生故障時,必須及時處理,在故障處理期間,必須有安全技術措施。
5、每天有瓦檢員、機電工配合監測隊檢查安全監測設備及電纜是否正常,并與現場便攜式瓦斯報警器或便攜式光瓦進行對照,并將結果報有關部門,當發現兩者讀數誤差大于允許誤差時,應以讀數較大者為準,采取安全措施,并及時對兩種設備進行調校。
6、瓦斯探頭報警,應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待瓦斯濃度降到規定以下時,方可恢復工作。
㈢、防塵管理
1、利用壓力水管作為防塵管路,每隔30m設一個閥門。
2、巷道設兩道水幕:一道為固定水幕,距回風口50m;;另一道為移動水幕。
3、各轉載點噴霧要設專人管理,隨機開停,嚴禁長流水;巷道內所設的凈化水幕等防塵設施,施工單位要管理使用好,嚴禁損壞。
4、定期沖洗巷幫,防止粉塵堆積,每周一次。
5、配戴防塵口罩加強個人防護。
㈣、防火管理
1、井下輸送機采用阻燃膠帶。
2、巷道內浮煤,定期清理,煤塵定期沖洗。
3、電器著火,首先切斷電源,在切斷電源之前,只準使用不導電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油脂著火時,禁止直接用水滅火,使用黃沙或干粉滅火器滅火,并向調度室、隊值班人員匯報清楚。
4、井下使用的棉紗、布頭等易燃品放到蓋嚴的桶內,定期帶上井,嚴禁將剩油、廢油留在或潑灑在巷道內。
5、嚴禁明火作業和電器失爆。
五、機電安全措施
1、井下電器設備嚴禁失爆,其防爆性能完好,機械部位的定位銷、安全閘、信號設施必須完好,靈活,可靠。防爆性能遭受破壞的電氣設備,必須立即處理或更換,嚴禁繼續使用。
2、機電設備的接地保護裝置和局部接地裝置,都應同主接地極接成一個總接地網。
3、電氣設備檢修、搬遷必須停電(包括電纜和電線),井下電氣設備檢查,必須在瓦斯濃度小于1%,沒有淋水、積水的地點進行。檢修時,嚴格執行停送電作業制度,嚴格執行“誰掛牌,誰摘牌”制度。
4、非專職或非電氣值班人員,不得擅自操作電氣設備。
5、一切容易碰到的、裸露的電氣設備及其帶動的機電外露的轉動和傳動部分(靠背輪、鏈輪、膠帶和齒輪等),都必須加裝護罩或遮攔。
6、防爆電氣設備入井前,必須由防爆檢查員檢查其安全性能,合格后方可下井安裝。
7、敷設電纜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電纜必須懸掛,嚴格執行制定的管線吊掛標準,在水平巷道中,電纜應用吊鉤、帆布帶吊掛,嚴禁用鐵絲吊掛。
(2)水平巷道中懸掛的電纜應有適當的弛度,并在隨意外重力時能自由墜落。其懸掛高度應使電纜在有礦車掉道時,不致受撞擊,在電纜掉落時不落在軌面上。
(3)電纜懸掛點的間距:在水平巷道內不得超過3m。
(4)電纜不應該懸掛在壓風管或水管上,在電纜上嚴禁懸掛任何物體。如果電纜同壓風管、供水管在巷道同側敷設時,必須設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離。
8、各種機電設備必須懸掛責任牌,落實責任人專人維修,經常檢查維修,保持完好。開關上架并保持干凈、整潔。
9、線路檢修及停送電,必須嚴格執行停電申請和停送電制度。停電線路維修作業必須遵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
10、、起吊、拆除安裝設備時,必須有專人檢查所使用過的工具是否良好,起吊點和工具是否有足夠的承載強度,起吊時必須做到嚴、穩、緩,起吊重物附近嚴禁無關人員逗留、通行。巷道支護不得作為起吊點使用,嚴禁帶電起吊電氣設備。
11井下供電應做到:
“三無”:無雞爪子、無羊尾巴、無明接頭。“四有”:有過流和漏電保護裝置、有螺釘和彈簧墊、有密封圈和擋板、有接地裝置。“二齊”:電纜吊掛整齊、設備硐室清潔整齊。“三全”:防護裝置全、絕緣用具全、圖紙資料全。“三堅持”:堅持使用檢漏繼電器、堅持使用照明、信號綜合保護,堅持使用瓦斯電和風電閉鎖
12、井下人員,嚴禁拆開、敲打、撞擊礦燈。
六、架鋼棚安全技術措施
1、架設支架時前后人員應配合協調,步調一致,統一聽從班長指揮,以免架棚歪倒、落下砸傷人。
2、架設支架立柱腿時,立柱時要同時喊號,防止人員擠傷手,柱腿立好后分別由兩人扶好,防止傾倒傷人。
3、立柱腿時,按準確位置挖出柱窩,柱腿要放在實底處安設,防止棚腿歪斜、不正或懸空。
4、支設鋼支架時要檢查支架無裂紋、無氧化物、溶渣等阻礙物,如發現后立即更換支架。
5、支設鋼支架時,工作人員要配戴好布手套,防止支架上的鐵屑或毛邊劃傷手。
6、在支立架棚時,必須扶牢、扶穩,預防碰傷,發生意外。
7、棚腿結合處必須連接牢固緊密,棚不扭斜,不前傾后仰,工程質量符合要求。
8、及時檢查施工地點的安全情況,存放的物料必須穩妥放置,保證不得使物料下滑和滾落底部,施工人員要時刻注意巷內安全情況,保證在安全前提下進行施工。
9、施工地點要指定專人負責,施工前要分工明確到人并講明注意事項,跟班隊長親自盯在現場,按措施要求施工,杜絕違章作業。
10、在架棚時,施工地點不得少于5人,必須有專人看護頂板。
11、本班不能施工完畢,在不影響安全工作的前提下,要將幫頂封閉嚴實,向下一班工作人員交接清楚后方可下班。
12、施工期間,跟班干部及安全檢查員加強安全質量監督、檢查。
13、其它嚴格執行《崗位作業標準》《煤礦安全規程》“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中的架棚巷道部分、輔助運輸制度及各項規定。
七、防治水措施
1、巷道低洼處設水窩,水窩規格為(長×寬×高)為1.5×1.5×1m。
2、泵水設施及選型:水窩設一臺風泵和一臺4kw防爆潛水泵,一臺使用,一臺備用,保證排水量大于5m3/h。巷道內鋪設一趟專用的3寸排水管。
3、施工期間加強水文地質調查,堅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發現透水預兆時及時停頭,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4、排水管路的連接及管路的日常維護,閘閥的清理和更換要及時。
5、水泵司機現場交接班,每班交班前必須對所負責的排水系統檢查一遍,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并向調度室匯報。
6、發現異常征兆時,必須采取處理措施,施工中發現透水征兆,如工作面出現掛紅、掛汗、空氣變冷,發現霧氣、水叫、頂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底鼓等現象,必須停止作業,采取措施,報告調度室,如情況危急必須撤出所有威脅區人員。
7、遇特殊地質構造和富水區時,必須編制專項防治水措施
八、其它安全措施
1)工作面使用刮板輸送運轉時,裝煤(矸)嚴禁人員嚴禁非工作面人員操作,以保職工人生安全。
2)啟動刮板輸送機查看溜子機頭和機尾末端壓住和戧住,以防壓住溜子啟動困難,造成意外。刮板輸送機轉動時任何人不得站在輸送機上或乘坐輸送機。
3)、刮板輸送機司機要經過培訓考試,正規操作,信號要靈敏,操作前要檢查壓柱的可靠情況,操作時不準反向運行,以免斷鏈傷人。
4)、工作面的運輸機要做到平、直、穩,刮板輸送機要成直線。刮板輸送機移過后必須及時支設正規支柱。移溜時嚴格執行《煤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移刮板輸送機工有關規定。
5)、檢修處理刮板輸送機故障時,必須閉鎖控制開關,掛上停電牌。
6)、溜子、皮帶運輸機之間必須有聲光信號。
7)、電器設備必須班班檢修,溜子不得缺刮板,連接環不得缺螺絲,嚴禁溜子飄鏈。
8)、施工時使用風鎬進行施工,操作前必須注意:
(1)、檢查風鎬性能是否完好,壓風管各接頭必須牢固可靠,相鄰兩接頭之間必須進行有效、牢固的連接,以防脫節傷人。
(2)、操作風鎬的人員必須是有實際操作經驗的人員,其他人員不得進行操作,操作前必須檢查風鎬的各部件是否完好,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9)、皮帶運輸機要經常調校,防止皮帶跑偏,經常檢查連接的皮帶扣,磨損超過規定,必須更換。不可以用皮帶運輸物料。
10)、嚴格執行《煤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刮板輸送機司機、移刮板輸送機工的規定。
九、災害預防措施及避災路線
災害預防措施
1、井下作業人員必須佩戴自救器,明確出現各類事故后人員組成分工和通知方法。
2、所有施工人員必須熟悉所掘巷道生產條件,預測可能發生事故的性質、原因和地點。
3、所有作業人員必須熟悉避災路線,以保證發生事故后安全撤出。
4、建立避難的峒室,要學會急救人員的方法。配備處理事故必須的設備,材料。
㈠、遇火災、瓦斯爆炸、避災路線、措施
1、發生火災時,應視火災的性質、瓦斯情況等情況,立即一切可能的方法滅火,控制火勢。電器設備著火,應先切斷電源,只準用不導電的器材滅火。滅火過程中,必須由跟班干部或班長統一指揮,在通風、安監人員的監護下進行,并要指定專職瓦檢員檢查有害氣體和風向、風量的變化,采取防止人員中毒的措施,同時立即匯報調度室。如控制不住火勢,所有人員戴上自救器,向進風方向撤離。
2、避災路線
工作面→皮帶巷→南井→地面
㈡、遇水災措施
1、工作面或其他地點發現透水預兆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采取措施,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威脅地點人員,并立即向調度室匯報。
2、避災路線:
工作面→皮帶巷→南井→地面
十、文明生產
1、加強施工現場管理,保證后路暢通,杜絕臟、亂、差現象發生,巷道內材料、工具碼放整齊,做到掛牌管理。
2、巷內浮矸要及時清理干凈,做到無雜物、無積水、無淤泥等。
3、管路和電纜吊掛整齊,各種設施要做到“五不漏”即不漏水、風、電、油、液等。另風、水管每50m設一個閥門。
其他未盡事宜嚴格執行新版《煤礦安全規程》
鄭宏鑫泰(新密)煤業有限公司
2012年7月12日
篇2:三平巷掘進規程安全技術措施
一)1、掘進巷道名稱:三平巷
2、工程量:全長90米。
3、斷面為梯形工字鋼對棚支護(上寬1.8米、中高2.0米、下寬2.8米)。
4、開口位置:距離二平巷40米處,掘進位于煤層中,開門方位110°。
二)支護說明
⑴臨時支護:
采用金屬前探梁做臨時支護,金屬前探梁采用兩根4米長的12#槽鋼,每根用專用卡子2個固定在后部工字鋼棚上,每根前探梁用二道卡子,配合大頭楔,上緊打牢,及時前移前探梁,進行護頂,人員在前探梁支護下作業,嚴禁空頂作業。
⑵永久支護:
三平巷正常掘進時設計永久支護方式工字鋼對棚支護,雙抗網、椽子被幫頂。
施工中若煤層松軟或圍巖穩定性差時,應改變支護參數或支護形式。(另制定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工藝
一)施工方法
巷道采用風鎬落煤,皮帶運輸。施工流程如下:交接班→安全檢查→風鎬落煤→及時前移前探梁→上梁→出矸(煤)→架棚腿→掛網被幫頂
二)施工準備
1、測量人員給出中、腰線。
2、施工設備準備并調試完成。
3、風、水、電至施工地點。
4、施工人員學習本措施并考試合格。
三)施工工藝
1、掘進
巷道采用風鎬落煤,人工掘進,溜子、皮帶運輸。
2、支護材料
支護采用礦用工字鋼、雙抗網、椽子。
3、支護工藝
(1).嚴格執行施工現場“敲幫問頂”制度,工作人員必須在完好支護的掩護下,用長把工具除去幫頂的活煤、活矸,放置在安全地點。架棚時,先上梁,然后再站好兩幫腿(棚腿必須栽在實底上)背木背頂背幫成一直線,背木間距0.3米,背實在工字鋼上,保證牢固安全。
(2).梁與棚腿結合處必須親合嚴密,棚不扭斜,不前傾后仰,工程質量符合要求;幫頂必須打嚴背實,嚴禁出現不接頂幫的現象。
(3).架棚結束后,將信號電纜進行吊掛,吊掛后距底板高度要符合要求。
(4).在施工中,若出現其它異常情況,生產技術科要及時編制全技術措施,確保安全施工。
4、質量要求
?(1)、頂幫雙抗網必須均勻布置,腰幫接頂時塑鋼網兩端壓茬寬度0.1m擱扣聯接,相鄰兩塊網之間要壓茬連接,壓茬長度不小于100mm,每隔250mm有一個連接點。塑鋼網與工字鋼用椽子被幫頂。.
?(2)、鋼棚和巷道頂板要垂直,傾度合理、迎山有力,棚梁接口嚴實和縫。梁、腿接口處搭接長度為150mm,鋼棚之間其上部、下部的撐木或拉桿齊全,鋼架與壁面之間必須楔緊,相鄰鋼架之間應連接牢靠。
(3)、支架棚距:500mm,誤差:±50mm煤層松軟、圍巖破碎或壓力較大處,可適當縮小棚距,幫頂背嚴,棚梁頂部空間必須用木垛接頂,打緊撐木。
(4)、柱窩要見實底,深度不低于200mm,必要時要用料石墊或穿木鞋,若出現空幫空頂,用廢木,鋼網打實備牢。
⑸、巷道無雜物、無淤泥、無積水,保證巷道暢通。
⑹、材料、工具碼放整齊,管線吊掛整齊。
三、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準備
1、施工前,由隊長負責組織技術人員傳達貫徹本措施,并進行考試、簽字,考試合格后方可下井作業。
2、施工前地測科必須提前給出開口位置,標好中、腰線,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必須做好測量工作,礦地測科定期負責復測標定出巷道中、腰線,施工單位嚴格按線施工。
3、開工前必須對支護和環境進行檢查、加固和清理。對工作地點進行安全檢查,發現不能保證安全時,必須立即處理,待確保安全后再進行工作。
4、施工前按設計要求,形成正規的通風系統和其它系統,并能正常的使用。
5、開工前必須經相關科室檢查同意后,并且持有批準的開工報告方可施工。
二、頂板管理
1、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嚴禁空頂作業。用長柄工具在安全地點將頂幫的活煤、馬棚、片幫、傘檐等一切不安全隱患處理掉,確保安全無誤后,方可開工。
2、必須嚴格按設計規定施工,保證架棚的施工質量,每班設專人進行驗收。
3、遇地質構造或頂板破碎時,將地質變化情況匯報礦技術科,以便及時確定確實可行的支護方案。
4、架棚時必須及時,嚴禁空頂作業在上梁、站腿時,必須扶牢、扶穩,預防碰傷,發生意外。
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立即落煤
1)、頂板壓力大,臨時支護未跟上。
2)、巷道有掛紅、掛汗、空氣變冷等透水預兆時。
3)、眼內有瓦斯涌出,有響聲,瓦斯超限時。
三、巷道冒頂處理措施
1、巷道局部冒頂,但還未冒嚴,壓力已相對穩定時的處理方法:
?(1)、加固冒頂處兩側支護,在緊靠冒頂附近的支架棚梁上打上點柱,必要時把靠近塌冒處的支架用長鋼梁聯成牢固的一體。
?(2)、先清理巷道兩幫塌冒物,清理到夠作一架棚子的空間時再挖腿窩,其深度不準超過鄰近腿窩深度。
?(3)、棚子的梁、腿、剎背材料要事先準備好,立棚腿、上梁要迅速、準確,并立即剎頂背幫,然后清理巷道中間的塌冒物。
?(4)、按上述方法逐架往前做,直至做通為止。如塌冒處支架上方留有空洞,則需用木料與頂接實。
?(5)、塌冒區支架上方空洞要由有豐富經驗的老工人處理。若需碼木垛接頂,必須先用1.2m以上的長把工具把上方、兩幫活矸找下來,必要時在棚梁上打上臨時點柱,確認安全后,再用板梁、道木或圓木在棚梁上成井字型垛與頂接實,剎好周幫;裝頂時有專人觀察頂板。后路保持暢通。
?(6)、從擴修開始到完工,除操作者要精神集中按要求操作外,還必須設一專人觀察頂板動靜,發現問題立即處理,情況嚴重時要立即將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待壓力穩定后恢復工作;
?(7)、要經常檢查瓦斯含量,確保空氣符合規定要求。
2、局部巷道已冒嚴,壓力已相對穩定時的處理方法:
?(1)、加強通風,風量要適當,確保有害氣體控制在允許范圍內。
?(2)、塌冒處兩側支護加固方法同上。
(3)、當巷道頂板冒落時,采用撞楔法進行施工,撞楔法的具體施工方法為,沿工作面的第一架支架的梁子上面,穿進15kg/m的輕軌,長度、密度可根據具體的現場情況而定,一般長度在2米左右,過長時,后面的剩余部分太長,造成棚子的下方露出部分多,易傷人;過短,不能探到前面的預架棚的位置。作業人員用坑木等物料對輕軌進行撞擊,使其與前方的頂板相接觸,形成挑頂,當夠一架棚的位置時,立即開始架棚。
(4)、撞楔時,前方的作業人員必須注意所持物料的把握位置,避免撞空傷人。
(5)、在撞楔之前,必須對第二架棚子的梁子上方進行加固,用木楔等物料打緊打牢,避免在撞楔時抬起梁子,造成第二架棚子倒腿失效。
(6)、架設完的棚子必須進行牢靠的加固,幫頂必須剎實剎嚴。
(7)、當出現高冒時,必須用坑木搭設木垛接實頂,每層木垛之間必須用木楔緊牢。
3、局部巷道已冒嚴,壓力不穩定且還在塌冒的處理方法。
?(1)、按上述方法,確保塌冒處兩側安全,使危險區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2)、待壓力穩定,聽不到冒落聲后再按前述方法操作。
四、“一通三防”安全技術措施
㈠、通風管理
1、嚴格風機管理制度,風機必須設專人并掛牌管理,任何人員不得擅自開停風機。
2、風機安裝位置:距乏風口大于10m處的寬敞處。
3、工作面通風必須按照煤巷掘進系列化要求,實現“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三專兩閉鎖”。每天八點班由瓦檢員與當班電工共同試驗風機自動倒臺情況,并向調度室匯報備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風筒要吊掛平直,破口要及時修補,風筒口距工作面距離不得超過5m,并按規定正確懸掛便攜式瓦斯報警儀。
5、嚴格瓦斯檢查制度,通風隊必須派專職瓦檢員隨時檢查瓦斯,并按規定填寫牌板,瓦斯牌板距工作面不超過30m。
6、工作面無論何種原因突然停風,所有人員必須立即撤至進風巷道中,并切斷電源。恢復通風時嚴格遵守《安全規程》第129條和141條之規定。
7、掘進工作面回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0.8%或二氧化碳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作業,切斷電源,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8、掘進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0.8%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切斷電源,并采取措施處理。當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5%,回風瓦斯達到1%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電動機及其開關安設地點附近20米范圍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9、掘進工作面及其回風巷道內體積大于0.5立方米的空間,積聚的瓦斯濃度達到2%時,其附近20米范圍內必須停止作業,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10、因瓦斯濃度超過規定而被切斷電源的電氣設備,必須在瓦斯濃度降到0.8%以下時,方可人工恢復送電。
11、掘進工作面風流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作業,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匯報礦調度所,查明原因,并制定措施進行處理。
12、工作面必須安排專職瓦斯檢查工,經常檢查工作面的瓦斯情況;瓦斯濃度超過規定時,瓦斯檢查工立即責令現場人員停止工作,切斷超限區域內電器設備電源,并將人員撤到安全地點。
13、掘進工作面施工時,迎頭必須懸掛便攜式瓦斯檢測儀,割煤時正常開機使用。瓦斯濃度達到0.8%時,立即停止作業。
14、通風科必須安排瓦斯檢查工對掘進工作面的邊孔鉆場、避難硐室掛風障,確保通風良好;并設點檢查,每班檢查、匯報次數不少于一次,發現問題要及時匯報,并采取處理措施。
15、當工作面前方遇有地質構造時,地測科應提前30m向有關單位下地質預報,通風科,接地質預報后,應采取加強瓦斯檢查、加強防突預測預報、調整鉆孔的數量和參數、提高抽放、卸壓效果等措施,防止瓦斯超限及煤與瓦斯突出。
㈡、安全監測措施:
1、巷道必須按《規程》要求安設瓦斯報警監測系統,并可靠使用,且必須具備故障閉鎖功能。
2、監測系統電纜必須使用專用阻燃電纜或光纜,嚴禁與調度電話電纜或動力電纜共用。
3、拆除或改變與安全監測設備關聯的電器設備的電纜線及控制線,檢修與安全監測設備關聯的電器設備,需要安全監測設備停止運行時,必須報告調度室,并制定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
4、安全監測設備發生故障時,必須及時處理,在故障處理期間,必須有安全技術措施。
5、每天有瓦檢員、機電工配合監測隊檢查安全監測設備及電纜是否正常,并與現場便攜式瓦斯報警器或便攜式光瓦進行對照,并將結果報有關部門,當發現兩者讀數誤差大于允許誤差時,應以讀數較大者為準,采取安全措施,并及時對兩種設備進行調校。
6、瓦斯探頭報警,應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待瓦斯濃度降到規定以下時,方可恢復工作。
㈢、防塵管理
1、利用壓力水管作為防塵管路,每隔30m設一個閥門。
2、巷道設兩道水幕:一道為固定水幕,距回風口50m;;另一道為移動水幕。
3、各轉載點噴霧要設專人管理,隨機開停,嚴禁長流水;巷道內所設的凈化水幕等防塵設施,施工單位要管理使用好,嚴禁損壞。
4、定期沖洗巷幫,防止粉塵堆積,每周一次。
5、配戴防塵口罩加強個人防護。
㈣、防火管理
1、井下輸送機采用阻燃膠帶。
2、巷道內浮煤,定期清理,煤塵定期沖洗。
3、電器著火,首先切斷電源,在切斷電源之前,只準使用不導電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油脂著火時,禁止直接用水滅火,使用黃沙或干粉滅火器滅火,并向調度室、隊值班人員匯報清楚。
4、井下使用的棉紗、布頭等易燃品放到蓋嚴的桶內,定期帶上井,嚴禁將剩油、廢油留在或潑灑在巷道內。
5、嚴禁明火作業和電器失爆。
五、機電安全措施
1、井下電器設備嚴禁失爆,其防爆性能完好,機械部位的定位銷、安全閘、信號設施必須完好,靈活,可靠。防爆性能遭受破壞的電氣設備,必須立即處理或更換,嚴禁繼續使用。
2、機電設備的接地保護裝置和局部接地裝置,都應同主接地極接成一個總接地網。
3、電氣設備檢修、搬遷必須停電(包括電纜和電線),井下電氣設備檢查,必須在瓦斯濃度小于1%,沒有淋水、積水的地點進行。檢修時,嚴格執行停送電作業制度,嚴格執行“誰掛牌,誰摘牌”制度。
4、非專職或非電氣值班人員,不得擅自操作電氣設備。
5、一切容易碰到的、裸露的電氣設備及其帶動的機電外露的轉動和傳動部分(靠背輪、鏈輪、膠帶和齒輪等),都必須加裝護罩或遮攔。
6、防爆電氣設備入井前,必須由防爆檢查員檢查其安全性能,合格后方可下井安裝。
7、敷設電纜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電纜必須懸掛,嚴格執行制定的管線吊掛標準,在水平巷道中,電纜應用吊鉤、帆布帶吊掛,嚴禁用鐵絲吊掛。
(2)水平巷道中懸掛的電纜應有適當的弛度,并在隨意外重力時能自由墜落。其懸掛高度應使電纜在有礦車掉道時,不致受撞擊,在電纜掉落時不落在軌面上。
(3)電纜懸掛點的間距:在水平巷道內不得超過3m。
(4)電纜不應該懸掛在壓風管或水管上,在電纜上嚴禁懸掛任何物體。如果電纜同壓風管、供水管在巷道同側敷設時,必須設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離。
8、各種機電設備必須懸掛責任牌,落實責任人專人維修,經常檢查維修,保持完好。開關上架并保持干凈、整潔。
9、線路檢修及停送電,必須嚴格執行停電申請和停送電制度。停電線路維修作業必須遵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
10、、起吊、拆除安裝設備時,必須有專人檢查所使用過的工具是否良好,起吊點和工具是否有足夠的承載強度,起吊時必須做到嚴、穩、緩,起吊重物附近嚴禁無關人員逗留、通行。巷道支護不得作為起吊點使用,嚴禁帶電起吊電氣設備。
11井下供電應做到:
“三無”:無雞爪子、無羊尾巴、無明接頭。“四有”:有過流和漏電保護裝置、有螺釘和彈簧墊、有密封圈和擋板、有接地裝置。“二齊”:電纜吊掛整齊、設備硐室清潔整齊。“三全”:防護裝置全、絕緣用具全、圖紙資料全。“三堅持”:堅持使用檢漏繼電器、堅持使用照明、信號綜合保護,堅持使用瓦斯電和風電閉鎖
12、井下人員,嚴禁拆開、敲打、撞擊礦燈。
六、架鋼棚安全技術措施
1、架設支架時前后人員應配合協調,步調一致,統一聽從班長指揮,以免架棚歪倒、落下砸傷人。
2、架設支架立柱腿時,立柱時要同時喊號,防止人員擠傷手,柱腿立好后分別由兩人扶好,防止傾倒傷人。
3、立柱腿時,按準確位置挖出柱窩,柱腿要放在實底處安設,防止棚腿歪斜、不正或懸空。
4、支設鋼支架時要檢查支架無裂紋、無氧化物、溶渣等阻礙物,如發現后立即更換支架。
5、支設鋼支架時,工作人員要配戴好布手套,防止支架上的鐵屑或毛邊劃傷手。
6、在支立架棚時,必須扶牢、扶穩,預防碰傷,發生意外。
7、棚腿結合處必須連接牢固緊密,棚不扭斜,不前傾后仰,工程質量符合要求。
8、及時檢查施工地點的安全情況,存放的物料必須穩妥放置,保證不得使物料下滑和滾落底部,施工人員要時刻注意巷內安全情況,保證在安全前提下進行施工。
9、施工地點要指定專人負責,施工前要分工明確到人并講明注意事項,跟班隊長親自盯在現場,按措施要求施工,杜絕違章作業。
10、在架棚時,施工地點不得少于5人,必須有專人看護頂板。
11、本班不能施工完畢,在不影響安全工作的前提下,要將幫頂封閉嚴實,向下一班工作人員交接清楚后方可下班。
12、施工期間,跟班干部及安全檢查員加強安全質量監督、檢查。
13、其它嚴格執行《崗位作業標準》《煤礦安全規程》“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中的架棚巷道部分、輔助運輸制度及各項規定。
七、防治水措施
1、巷道低洼處設水窩,水窩規格為(長×寬×高)為1.5×1.5×1m。
2、泵水設施及選型:水窩設一臺風泵和一臺4KW防爆潛水泵,一臺使用,一臺備用,保證排水量大于5M3/h。巷道內鋪設一趟專用的3寸排水管。
3、施工期間加強水文地質調查,堅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發現透水預兆時及時停頭,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4、排水管路的連接及管路的日常維護,閘閥的清理和更換要及時。
5、水泵司機現場交接班,每班交班前必須對所負責的排水系統檢查一遍,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并向調度室匯報。
6、發現異常征兆時,必須采取處理措施,施工中發現透水征兆,如工作面出現掛紅、掛汗、空氣變冷,發現霧氣、水叫、頂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底鼓等現象,必須停止作業,采取措施,報告調度室,如情況危急必須撤出所有威脅區人員。
7、遇特殊地質構造和富水區時,必須編制專項防治水措施
八、其它安全措施
1)工作面使用刮板輸送運轉時,裝煤(矸)嚴禁人員嚴禁非工作面人員操作,以保職工人生安全。
2)啟動刮板輸送機查看溜子機頭和機尾末端壓住和戧住,以防壓住溜子啟動困難,造成意外。刮板輸送機轉動時任何人不得站在輸送機上或乘坐輸送機。
3)、刮板輸送機司機要經過培訓考試,正規操作,信號要靈敏,操作前要檢查壓柱的可靠情況,操作時不準反向運行,以免斷鏈傷人。
4)、工作面的運輸機要做到平、直、穩,刮板輸送機要成直線。刮板輸送機移過后必須及時支設正規支柱。移溜時嚴格執行《煤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移刮板輸送機工有關規定。
5)、檢修處理刮板輸送機故障時,必須閉鎖控制開關,掛上停電牌。
6)、溜子、皮帶運輸機之間必須有聲光信號。
7)、電器設備必須班班檢修,溜子不得缺刮板,連接環不得缺螺絲,嚴禁溜子飄鏈。
8)、施工時使用風鎬進行施工,操作前必須注意:
(1)、檢查風鎬性能是否完好,壓風管各接頭必須牢固可靠,相鄰兩接頭之間必須進行有效、牢固的連接,以防脫節傷人。
(2)、操作風鎬的人員必須是有實際操作經驗的人員,其他人員不得進行操作,操作前必須檢查風鎬的各部件是否完好,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9)、皮帶運輸機要經常調校,防止皮帶跑偏,經常檢查連接的皮帶扣,磨損超過規定,必須更換。不可以用皮帶運輸物料。
10)、嚴格執行《煤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刮板輸送機司機、移刮板輸送機工的規定。
九、災害預防措施及避災路線
災害預防措施
1、井下作業人員必須佩戴自救器,明確出現各類事故后人員組成分工和通知方法。
2、所有施工人員必須熟悉所掘巷道生產條件,預測可能發生事故的性質、原因和地點。
3、所有作業人員必須熟悉避災路線,以保證發生事故后安全撤出。
4、建立避難的峒室,要學會急救人員的方法。配備處理事故必須的設備,材料。
㈠、遇火災、瓦斯爆炸、避災路線、措施
1、發生火災時,應視火災的性質、瓦斯情況等情況,立即一切可能的方法滅火,控制火勢。電器設備著火,應先切斷電源,只準用不導電的器材滅火。滅火過程中,必須由跟班干部或班長統一指揮,在通風、安監人員的監護下進行,并要指定專職瓦檢員檢查有害氣體和風向、風量的變化,采取防止人員中毒的措施,同時立即匯報調度室。如控制不住火勢,所有人員戴上自救器,向進風方向撤離。
2、避災路線
工作面→皮帶巷→南井→地面
㈡、遇水災措施
1、工作面或其他地點發現透水預兆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采取措施,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威脅地點人員,并立即向調度室匯報。
2、避災路線:
工作面→皮帶巷→南井→地面
十、文明生產
1、加強施工現場管理,保證后路暢通,杜絕臟、亂、差現象發生,巷道內材料、工具碼放整齊,做到掛牌管理。
2、巷內浮矸要及時清理干凈,做到無雜物、無積水、無淤泥等。
3、管路和電纜吊掛整齊,各種設施要做到“五不漏”即不漏水、風、電、油、液等。另風、水管每50m設一個閥門。
其他未盡事宜嚴格執行新版《煤礦安全規程》
?
鄭宏鑫泰(新密)煤業有限公司
?2012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