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更換主井車房滾筒襯墊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更換主井車房滾筒襯墊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3188

一、基本情況概述

主井車房滾筒襯墊厚度為118mm,在檢修作業期間對滾筒繩槽襯墊磨損量進行測量,測量后在用繩槽磨損深度分別是:南1#53.50mm2#53.86mm3#53.20mm4#54.48mm5#54.72mm;備用繩槽磨損深度分別是:南1#69.32mm2#70.38mm3#68.10mm4#70.42mm5#70.12mm。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四百二十三條規定:摩擦提升裝置的繩槽襯墊磨損剩余厚度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繩槽磨損深度不得超過70mm。主井使用的鋼絲繩直徑為50mm,現在襯墊磨損量超過規定值,為了確保主井正常運轉,必須進行更換。

二、現場狀況描述

主井擔負著我礦原煤提升任務,隨著生產任務的逐步加大,主井的提升任務也隨著增加,造成絞車滾筒襯墊磨損嚴重,在近一段時間檢修期間對主井車房滾筒襯墊磨損量進行測量時發現,襯墊磨損量已超過規定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需要更換滾筒襯墊。

三、危險因素

1、司機有誤開車的危險。(七2)

2、作業過程中,有盲目作業的危險。(七1、5)

四、作業組織

跟班隊干:

作業人員:機運一隊檢修工

作業時間:2010年10月日

五、作業前準備工作

1、對滾筒進行測量直徑為5m,經計算滾筒周長為15.7m,按每塊襯墊長度為158mm進行計算,一個繩槽共需襯墊99.37塊,經對庫房襯墊進行清點,共5個滾筒的襯墊,計525塊(包括5套連接襯墊,5套調整襯墊),滿足更換車房滾筒襯墊的需要。

2、作業前對車房車繩槽平臺進行檢查,對車繩槽的車刀進行清洗,保證在作業過程中車刀工作靈活。

3、準備3根長300mm的鏨子。

4、提前將準備更換的襯墊運至主井車房,清點好襯墊數量,不要隨意丟失。

5、準備作業時所需的各種工器具。

六、作業步驟

1、作業前,將箕斗開至對罐位置停車。

2、作業人員站在滾筒下方的車刀作業平臺處,將車刀對準南1#繩槽正中,緊固壓塊螺栓將車刀與工字鋼橫梁固定在一起,搖動手把看車刀是否正對滾筒襯墊正中,不合適時,對其位置進行調整至合適位置。

3、解除閉鎖,與司機聯系東箕斗以0.5m/s的速度向上開車,緩慢將車刀頂至車襯墊處開始車滾筒襯墊,直至襯墊剩余1~2mm時,退出車刀停止車襯墊。

4、松開車刀,將車刀移動到南5#滾筒處,使其不影響作業人員作業。

5、兩名作業人員站在滾筒上方,用鏨子和榔頭將南1#滾筒襯墊從繩槽中打開一個缺口,再用鏨子將繩槽中的襯墊剔除完。

6、安裝南1#滾筒新襯墊。拿上一組新襯墊塊,先將一半襯墊放入繩槽中,將另一半襯墊插入繩槽對整齊后,使勁壓入滾筒繩槽,用榔頭打襯墊裝入繩槽中,依次將全部的襯墊裝入繩槽中,在安裝過程中要確保兩組襯墊之間不留空隙,從安裝第二塊襯墊開始,都要用榔頭沿滾筒方向打緊墊塊。

7、當安裝的墊塊超出作業人員所能作業的范圍時,與絞車司機聯系東箕斗以0.3m/s速度向上開車,每次開車行程為1~1.5m之間。

8、按照上述步驟對其他4個滾筒的襯墊進行更換。

9、檢查無誤后,開車試運行,無異常現象后正常開始運行。

10、回收臨時設施,恢復絞車試運行。

七、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1、更換襯墊分三班作業,每班必須安排專人負責,保證按規程技術數據要求施工,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

2、絞車司機在操作過程中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作業,嚴格執行“一人操作一人監護”的操作制度,出現異常情況,必須立即停車進行檢查,聽從現場負責人指揮。

3、滾筒襯墊必須全部連續更換完畢后,箕斗方可正常運轉,作業過程中,絕對不能高速運轉。

4、更換后廢舊襯墊及時回收,保證車房干凈整潔。

5、每班作業前召開班前會,明確本班工作內容,強調安全注意事項,明確分工,確保作業順利進行,交接班人員必須將現場遺留工作、存在問題及注意事項交待清楚,并作好記錄。

6、所有作業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本規程,互相監督共同搞好現場的安全工作,杜絕“三違”現象的發生。

7、作業完畢,由礦上組織驗收后才能進行正常提升運行。

篇2:更換主井車房滾筒襯墊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一、基本情況概述

主井車房滾筒襯墊厚度為118mm,在檢修作業期間對滾筒繩槽襯墊磨損量進行測量,測量后在用繩槽磨損深度分別是:南1#53.50mm2#53.86mm3#53.20mm4#54.48mm5#54.72mm;備用繩槽磨損深度分別是:南1#69.32mm2#70.38mm3#68.10mm4#70.42mm5#70.12mm。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四百二十三條規定:摩擦提升裝置的繩槽襯墊磨損剩余厚度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繩槽磨損深度不得超過70mm。主井使用的鋼絲繩直徑為50mm,現在襯墊磨損量超過規定值,為了確保主井正常運轉,必須進行更換。

二、現場狀況描述

主井擔負著我礦原煤提升任務,隨著生產任務的逐步加大,主井的提升任務也隨著增加,造成絞車滾筒襯墊磨損嚴重,在近一段時間檢修期間對主井車房滾筒襯墊磨損量進行測量時發現,襯墊磨損量已超過規定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需要更換滾筒襯墊。

三、危險因素

1、司機有誤開車的危險。(七2)

2、作業過程中,有盲目作業的危險。(七1、5)

四、作業組織

跟班隊干:

作業人員:機運一隊檢修工

作業時間:2010年10月日

五、作業前準備工作

1、對滾筒進行測量直徑為5m,經計算滾筒周長為15.7m,按每塊襯墊長度為158mm進行計算,一個繩槽共需襯墊99.37塊,經對庫房襯墊進行清點,共5個滾筒的襯墊,計525塊(包括5套連接襯墊,5套調整襯墊),滿足更換車房滾筒襯墊的需要。

2、作業前對車房車繩槽平臺進行檢查,對車繩槽的車刀進行清洗,保證在作業過程中車刀工作靈活。

3、準備3根長300mm的鏨子。

4、提前將準備更換的襯墊運至主井車房,清點好襯墊數量,不要隨意丟失。

5、準備作業時所需的各種工器具。

六、作業步驟

1、作業前,將箕斗開至對罐位置停車。

2、作業人員站在滾筒下方的車刀作業平臺處,將車刀對準南1#繩槽正中,緊固壓塊螺栓將車刀與工字鋼橫梁固定在一起,搖動手把看車刀是否正對滾筒襯墊正中,不合適時,對其位置進行調整至合適位置。

3、解除閉鎖,與司機聯系東箕斗以0.5m/s的速度向上開車,緩慢將車刀頂至車襯墊處開始車滾筒襯墊,直至襯墊剩余1~2mm時,退出車刀停止車襯墊。

4、松開車刀,將車刀移動到南5#滾筒處,使其不影響作業人員作業。

5、兩名作業人員站在滾筒上方,用鏨子和榔頭將南1#滾筒襯墊從繩槽中打開一個缺口,再用鏨子將繩槽中的襯墊剔除完。

6、安裝南1#滾筒新襯墊。拿上一組新襯墊塊,先將一半襯墊放入繩槽中,將另一半襯墊插入繩槽對整齊后,使勁壓入滾筒繩槽,用榔頭打襯墊裝入繩槽中,依次將全部的襯墊裝入繩槽中,在安裝過程中要確保兩組襯墊之間不留空隙,從安裝第二塊襯墊開始,都要用榔頭沿滾筒方向打緊墊塊。

7、當安裝的墊塊超出作業人員所能作業的范圍時,與絞車司機聯系東箕斗以0.3m/s速度向上開車,每次開車行程為1~1.5m之間。

8、按照上述步驟對其他4個滾筒的襯墊進行更換。

9、檢查無誤后,開車試運行,無異常現象后正常開始運行。

10、回收臨時設施,恢復絞車試運行。

七、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1、更換襯墊分三班作業,每班必須安排專人負責,保證按規程技術數據要求施工,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

2、絞車司機在操作過程中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作業,嚴格執行“一人操作一人監護”的操作制度,出現異常情況,必須立即停車進行檢查,聽從現場負責人指揮。

3、滾筒襯墊必須全部連續更換完畢后,箕斗方可正常運轉,作業過程中,絕對不能高速運轉。

4、更換后廢舊襯墊及時回收,保證車房干凈整潔。

5、每班作業前召開班前會,明確本班工作內容,強調安全注意事項,明確分工,確保作業順利進行,交接班人員必須將現場遺留工作、存在問題及注意事項交待清楚,并作好記錄。

6、所有作業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本規程,互相監督共同搞好現場的安全工作,杜絕“三違”現象的發生。

7、作業完畢,由礦上組織驗收后才能進行正常提升運行。

篇3:副井副提升機維修滾筒襯墊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述

由我單位承建的板集煤礦副井井筒排水、清淤修復工程現正進行井筒與井底連接處修復工程,由于副井副提升機長期使用,滾筒襯墊磨損損壞嚴重,為確保安全,經研究決定維修滾筒襯墊,為保證維修滾筒襯墊作業安全,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用于指導維修滾筒襯墊工作。

二、技術要求

1、固定襯墊的螺栓穿入部分的襯墊厚度不得小于繩徑的1.2倍,襯墊磨損到距螺栓頭端面5mm時應更換襯墊。

2、滾筒襯墊的繩槽深度為鋼絲繩直徑的0.3倍,相鄰兩繩槽的中心距應比鋼絲繩直徑大2-3mm。

三、施工準備

1、施工前,將襯墊按照繩槽方向由出繩槽開始在平地緊密排列,并標好標記。

2、準備好施工過程中所需用到的氧氣、乙炔、32#工字鋼2根、Φ40mm抱卡4副等工具材料。

3、準備好施工所用到的M18×150螺栓120套。

4、在兩根工字鋼翼緣兩側相同位置使用氧氣、乙炔切割一個直徑為30mm的主提絞車鋼絲繩穿過孔,然后在兩根工字鋼腹板相同位置使用氧氣、乙炔切割兩個螺栓孔,工字鋼作為托架使用。

四、施工步驟

1、甩罐到井口東側,將主提鉤頭下放至井筒底。

2、待鋼絲繩下放到預定位置,在封口盤上并排放置已切割好的兩根工字鋼,使副提絞車鋼絲繩恰好穿過已切割好的鋼絲繩穿過孔,工字鋼使用螺栓連接緊固,確保工字鋼穩固牢靠。

3、在副提絞車鋼絲繩上方使用4副抱卡作為卡繩裝置,抱卡要牢固可靠。

4、待抱卡固定牢固后,在抱卡位置坐好標記,以便發現鋼絲繩有竄動時,及時采取措施處理。

5、做好標記后,緩慢開動絞車,進行退繩,由井口施工人員,將剩余鋼絲繩圍繞封口門盤繞在封口盤上。退繩時絞車速度不得超過0.5m/s。

6、待滾筒上鋼絲繩全部放開之后,將絞車斷電,由機電人員進入到滾筒內,將鋼絲繩繩卡拆卸后,將滾筒內鋼絲繩卸掉。

7、待滾筒內鋼絲繩全部卸除后,使用留繩將鋼絲繩在絞車房鋼絲繩出口處綁扎牢固,防止鋼絲繩滑落傷人。

8、拆卸滾筒與襯墊連接螺栓,如遇不能拆卸的,則使用電氣焊切割。

9、待每塊襯墊上螺栓拆卸完成后,將襯墊取下。

10、對滾筒下方及上方的襯墊,開動絞車到便于拆卸的位置,進行襯墊的拆除。

11、待滾筒上襯墊拆卸完成之后,重新在襯墊上刻出繩槽。

12、使用M18×150螺栓,將刻好的襯墊重新固定在滾筒上。

13、對滾筒下方及上方的襯墊,開動絞車至便于安裝位置進行襯墊的安裝。

14、待襯墊固定完畢,將鋼絲繩由出繩口插入滾筒內,由現場機電人員進入到滾筒內進行鋼絲繩使用繩卡固定牢靠。

15、緩慢開動副提絞車,進行纏繩,絞車速度不得大于0.5m/s。

16、待井口鋼絲繩纏繞完畢,并且鋼絲繩張緊后,拆除工字鋼,將副提鉤頭提升到封口盤上。

五、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及注意事項

1、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上崗作業。

2、在施工之前,絞車維護仔細全面的檢查好絞車、天輪,確保施工過程中絞車性能良好。

3、滾筒內施工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及勞保手套,防止發生意外。

4、滾筒內有人員施工時,必須將絞車高壓回路斷電,并在操作臺掛好檢修牌,防止誤操作。

5、滾筒上襯墊排列必須緊密準確,確保各繩槽相互對應。

6、鋼絲繩全部退下后,絞車房鋼絲繩出口,必須有可靠留繩,防止鋼絲繩脫落傷人。

7、登高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合格的保險帶,并且生根牢固。

8、信號工發送信號應及時、準確、清楚,信號聯系要清晰可靠,信號不清楚不得開車。

9、在拆卸及安裝滾筒上下方襯墊,需開動絞車時,人員避開撤至安全地點后,方可由專人聯系開車。

10、作業時,利用抱卡把鋼絲繩留至32#工字鋼前,必須在井蓋門之外的合適的封口盤鋼梁位置利用墊鐵把工字鋼墊起,防止井蓋門受力變形.

11、絞車滾筒附近,必須備有合格的消防用具。

12、絞車司機必須配有正、副司機,每班不得少于2人。做到一人開車、一人監護。發現問題及時停車處理。

13、滾筒內繩卡必須固定牢固可靠,防止鋼絲繩滑脫。

14、動用電氣焊時,滾筒下方積油槽需打掃干凈。

15、施工中所用抱卡必須固定牢固可靠。

16、井口施工時所用工具必須留繩,防止墜落井筒。

17、纏繩時,派專人與車房傳遞信號,并派專人時刻注意鋼絲繩纏繞情況,確保鋼絲繩排列整齊、不錯繩。

18、施工完畢,清理現場,認真檢查,查看是否有工具遺落在井口及滾筒內。

19、現場施工人員應戴好手套,防止鋼絲繩從手中滑落傷人及毛刺傷手。

20、現場必須有項目部管理人員統一協調指揮。

21、纏繩時絞車運行速度不得超過0.5m/s,鋼絲繩擺動范圍內嚴禁站人。

22、纏繩完畢后,要先空罐運行2鉤,確認各種保護完好并正常投入使用后,方可載人運行。

23、施工時,封口盤上的井蓋門必須蓋好,并且封堵嚴實,防止有東西墜入井筒。

其他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及有關規定執行。

附:32#工字鋼鋼梁強度校驗

螺栓抗拉強度校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