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運輸巷扒閉安全措施

運輸巷扒閉安全措施

2024-07-23 閱讀 8989

進入汛期以來,因雨汛造成井下涌水量增大,導致5101采空區涌水順5101運輸巷自里向外涌出,部分滲水沿巖層裂隙滲入井底煤倉,使工作面產出原煤含水量大,井底煤倉工人施工作業環境極差,危險程度增大。因此,經礦領導班子研究決定,由生產技術科制訂扒閉、排水安全措施,打開5101運輸巷密閉,利用機械排水方式排出該巷道積水。具體措施如下:

一、組織機構

成立5101扒閉、排瓦斯領導機構

組長:郭新嶺

副組長:李鳳鳴韓國華

成員:通風科、安監科、機電科、生產科主要負責人

二、安全技術措施

1、在扒閉之前,首先由機電科在5101運輸巷口外10m處,即主運輸巷(進風巷)設置安裝15kw局扇一臺。

2、扒開閉口以后,在確保瓦斯濃度符合規程規定的情況下,閉口應滿足行人安全撤退、風筒懸掛、設備運輸的需要。

3、安裝和使用局部通風機和風筒還應遵守下列規定:

(1)局部通風機必須由指定人員負責管理,保證正常運轉。

(2)壓入式局部通風機和啟動裝置,必須安裝在進風巷道中,距掘進巷道回風口不得小于10m;全風壓供給該處的風量必須大于局部通風機的吸入風量。

(3)必須采用抗靜電、阻燃風筒。

(4)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風機在停電或其它原因導致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轉不得自行啟動,必須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

4、由通風科安排該巷道進行扒閉、瓦斯排放。扒閉前,首先由專職瓦檢員現場檢查瓦斯濃度情況,扒閉口自上而下、由小到大不間斷的進行瓦斯監測,當閉口瓦斯濃度超過1.5%時,必須停止工作,采用風障對閉口進行排放。

5、在排放瓦斯過程中,采取逐段控制風量的方式進行,嚴禁一風吹。排出的瓦斯與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都不得超過1.5%,且51采區系統內必須停電撤人。

6、排放地點必須設專職瓦檢員。且在排放過程中不間斷的進行瓦斯檢查。

7、在檢查中發現瓦斯超限,要立即撤出人員,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并必須按本措施進行排放瓦斯,嚴禁違章作業。

8、在排瓦斯、排水過程中,風筒要及時接續,嚴禁微風、無風作業,同時排水人員嚴禁進入風筒出風口8米以里。

9、風筒吊掛整齊,逢環必掛,做到直、平,無忽高忽低現象,確保通風正常,無意外阻力。

10、進入工作地點后,施工地點必須懸掛瓦斯報警儀。

11、因停電導致局部扇風機停止運轉,恢復局扇時,必須采取上述第5、6、7項措施進行瓦斯排放。且局扇不得自行啟動,必須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

12、采用風動泵進行排水。

三、其它

1、排瓦斯工作,必須有礦領導、安全員、瓦檢員現場跟班,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進入5101運輸巷后,在瓦斯不超限的情況下,首先檢查巷道支護情況,發現有頂板來壓下沉,底板鼓起,煤壁片幫等異常情況,必須采取先加固,后工作的措施,嚴禁冒險蠻干違章作業。

3、進入5101運輸巷后,在保證頂板無異常、瓦斯不超限后,要及時清理巷道中雜物,確保人員撤退道路暢通。

四、后續管理

1、在確保巷道完整的情況下,計劃排水點停止在124m處,然后在此點構筑密閉,密閉外砌一沉淀池。

2、采用三趟2吋鋼管向外排水,排水利用自吸的方式進行,減少后續設備管理。

3、在5101運輸巷與主運輸巷口砌筑永久密閉。

施工人員簽字:

施工負責人簽字:

通風科負責人簽字:

機電負責人簽字:

安監科負責人簽字:

總工程師簽字:

篇2:礦石運輸車輛安全管理制度

為了保證鎳礦自907輔助斜坡道運輸安全、高效,規范在此范圍內所有車輛的運行,結合礦山現行相關管理制度,針對本工程的實際特點,特制定本管理制度,本制度所指車輛均為大型運輸設備,輕型車輛做相關說明。

一、駕駛員要求:

1、車輛駕駛員必須經過技能培訓并取得相應資質認定,否則不得操作駕駛車輛。

2、所有車輛使用前,駕駛員都必須進行啟動前檢查,以確保車輛處于安全狀態,填寫《車輛啟動前檢查表》。如車輛有故障,未修理好之前不能下井執行運輸任務。

3、駕駛員必須在平地進行剎車檢查,并在進入主下斜道前(945硐口)必須再檢查一遍剎車。

4、駕駛員必須在各類警示、標示牌,并按照規定用對講機報告車輛運行位置。

5、行人必須主動避讓車輛,若無安全位置,行人應發出停車信號,司機必須在離行人3米以外停車讓行。

二、車輛管理要求:

1、車輛必須配備車載滅火系統和無線通訊裝置。

2、車輛若具備條件必須配備足夠亮度的旋轉警示燈,安裝警示燈的車輛在井下作業時必須打開旋轉警示燈。

3、車輛在井下行駛檔位不得超過三檔,上、下斜坡時必須掛二檔駕駛且中途不得換擋,通過彎道和岔口之前要減速慢行。井下行駛速度不得超過10km/h。

4、所有車輛在井下運行時都必須為四輪驅動狀態。

5、同向行駛的車輛間距必須大于30米,907岔口至945硐口段車輛間距不得小于50米。

6、井下行駛嚴禁超車。

7、按照車輛通行權原則行駛,通行權低的車輛必須讓行通行權高的車輛,嚴禁違章強行。

車輛通行權自高至低依次為:救護車、439卡車、413卡車、MT2010、重慶巨能運輸卡車、服務車、裝載機、其他輕型車輛。

三、故障及異常情況處理

1、不允許在主斜坡道、輔助斜坡道上停車或從事修理工作。

2、如果設備無法移出禁停路段,必須在工作點的上方和下方至少20米以外的地方,設置明顯的警示帶或路障,并用對講機向值班工長班長報告停車點的位置,值班工長應立即發出禁行指令,以防止其他車輛進入造成擁堵。

3、車輛發生故障,駕駛員應立即報告值班工長和移動維修,盡可能將車停靠在巷道一側以防其滑走,確保閃光燈一直亮著,在方向盤上掛上(黃色)的“停止使用”標簽。在未得到明確指令前不不可移動車輛。

4、若車輛起火,立即停車并關閉發動機,用車上的自動和手動滅火器進行滅火,并通知當班工長。

篇3:廠區交通運輸安全管理制度

1、各類車輛駕駛人員和其他職工都要嚴格遵守國家各級政府指定頒布的交通規則和法規;各類車輛的技術狀況都應符合安全運輸的要求,嚴禁“病”車上路。

2、嚴禁在公路堆放物件。

3、職工進出廠區道路要遵守交通規則,不準在公路中心行走、玩耍、打鬧。嚴禁攔車、爬車、追車。行走時要走人行道或路邊,橫跨公路要注意左右來往車輛和聽清各種車輛發出的信號。

4、行人和機動車輛通過公路平交道口、交叉路口時要對各種車輛進行確認,做到“一站、二看、三通過”和“寧停三分,不搶一秒”,嚴禁鉆桿搶過。

5、職工在汽車未停穩時,不得搶上搶下,更不準鉆車、爬車、跳車。嚴禁在車輛底下休息乘涼。非隨車工作人員不準搭乘作業機車、車輛和汽車吊車。

6、載人車輛要按“準載”限額載人;載貨車輛除允許的裝卸人員外,不得人貨混裝。載貨不得超寬、超長、超重。載運特殊設備、工件(長、寬、高超過規定)時,應在明顯處插紅旗標志(夜間掛紅燈),裝載物不安全時駕駛員不得動車;行車過程中一旦發現貨物有滑動、滾動等情況必須立即停車進行加固處理,確保行車安全。

7、各種交通車輛駕駛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十不準”,做到安全行車。

(1)嚴格執行交通安全規則,不準開快車;(2)不準病車上路(3)不準酒后開車和疲勞駕車;(4)不準違章超車和占道;(5)不準自流供油與脫檔滑行;(6)不準無證駕車;(7)不準超員超載行車;(8)不準將車交非駕駛員開車;(9)廠內機動車輛不準到廠外公路上行駛;(10)運載各種物件不準超高超寬,必須將物件捆綁牢固。

8、在廠區行駛的各種車輛都要遵守公司和主管部門有關“限速”的規定。廠區行駛速度不超過15公里/小時,檢修現場、檢修通道路段行駛速度不超過5公里/小時。

9、汽車進入廠房的管理規定

9.1駕駛員必須按照用車單位帶車人員(簡稱帶車人)指定地點停靠車輛。

9.2裝卸貨物時,駕駛員必須下車到帶車人指定地點待命;待命地點屬生產現場的,駕駛員必須戴好安全帽。

9.3帶車人要在確定裝卸作業完畢,而且有關作業人員撤離汽車后方可通知駕駛員動車;駕駛員二次確認無誤后方可上車,鳴笛啟動汽車。

9.4用汽車拖拉物品時,由帶車人負責物品運輸途中的安全,確保被拖物品不傷行人。

10、萬能機、內燃翻斗車、電瓶車等生產工具車不準開出本廠區外從事作業,特殊情況必須經領導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