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輔助運輸巷溜矸眼燒焊安全技術措施

輔助運輸巷溜矸眼燒焊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2999

一、施工地點:+1190東翼輔助運輸巷溜矸眼

二、施工內容:焊接+1190東翼輔助運輸巷溜矸眼上下切口預埋件。

三、施工時間:2013年12月19日09時00分到15時30分

四、施工負責人:鄭克群

參加人員:陳明金、王龍凱、陳世舉。

五、施工單位:陳家溝煤礦機電隊

六、施工所需主要工具、材料、配件:電焊機、滅火器、干砂等專用工具。

七、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由施工負責人做好施工前的人員安排,準備好所需材料、工具、配件。

2、焊接、氣割工具在運輸時,必須做到穩妥可靠,固定牢靠,裝卸和運輸過程中嚴禁扔摔或使之受到劇烈震動。

3、焊接作業前必須與通風隊、安全科取得可靠聯系,由通風隊指派一名瓦檢員到現場負責瓦斯檢查,安全科指派一名安全員在現場監督施工。

4、焊接作業前,由瓦檢員檢查瓦斯濃度,只有風流中瓦斯低于0.5%時,才能進行焊機接線和燒焊作業。

5、焊接作業地點前后20米范圍內必須清除易燃品,然后用水沖濕。同時設置兩個以上合格的滅火器及足夠的滅火砂。

6、未經瓦檢員進行瓦斯檢查,不準進行電焊機搭火作業和氣割點火工作。

7、電焊機搭火必須由專職電工執行,移動電焊機時必須先切斷電焊機電源,施工完畢從地面停電,并經電工驗電確認停電后切斷電焊機電源,回收燒焊器具及電焊機升井。

8、焊接作業期間,作業人員必須戴齊防護用具,以防被燙傷、灼傷,嚴格按《電氣焊操作規程》作業。

9、電焊機與氧氣瓶及乙炔瓶的間距不得小于10m,氧氣瓶與乙炔瓶的間距不得小于7m。

10、焊接作業期間,作業地點必須保持連續供水,如遇突然斷水必須停止作業,并向礦調度匯報,待恢復供水經調度同意后方可繼續進行施工作業。

11、所切管子必須事先固定,防止切斷后掉下傷人。

12燒焊工作必須由專職電焊工進行。

13施工過程中,主通風機和井下局部通風機必須保持連續運轉,如出現停風,必須立即停止燒焊作業。

14、整個燒焊過程中,瓦檢員必須隨時檢查作業地點的瓦斯濃度,發現異常,立即停止燒焊施工并切斷電源。

15、施工結束,必須對現場進行清除火種,灑水降溫,并由施工負責人指派專人在現場留守1小時以上,確認無誤后,向礦調度匯報并得到礦調度同意后方可離開施工現場。

16、帶入施工地點的燒焊器具,施工完畢后必須立即回收保管好,不得隨意亂放在現場。

17、焊縫必須符合有關焊接質量標準中的相關規定。

18、所有施工人員必須聽從施工負責人的統一指揮,嚴格按各工種操作規程、本措施及《煤礦安全規程》中相關規定進行操作,嚴禁有“三違”現象發生。

2013年12月19日

篇2:井下燒焊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1.指定專人在場檢查和監督。

2.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前后兩端各10m的井巷范圍內,應是不燃性材料支護,并應有供水管路,有專人負責噴水。上述工作地點應至少備有2個滅火器。

3.在井口房、井筒和傾斜巷道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時,必須在工作地點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設施接受火星。

4.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風流中,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只有在檢查證明作業地點附近20m范圍內巷道頂部和支護背板后無瓦斯積存時,方可進行作業。

5.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完畢后,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并應有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1h,發現異狀,立即處理。

6.在有煤(巖)與瓦斯突出危險的礦井中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時,必須停止突出危險區內的一切工作。

篇3:礦井井下燒焊安全技術措施制度

為了規范我礦井下燒焊作業,杜絕因燒焊作業引起各類事故的發生,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223條規定,結合我礦實際情況,特制定本管理規定。

一、井下燒焊作業安全管理的一般要求

井下和井口房內不得從事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如果必須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進風井巷和井口房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每次必須制定安全措施,并遵守下列規定:

㈠指定專人在場檢查和監督。

㈡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前后兩端各10m的井巷范圍內,應是不燃性材料支護,并應有供水管路,有專人負責噴水。上述工作地點應至少備有2個滅火器。

㈢在井口房、井筒和傾斜巷道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時,必須在工作地點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設施接受火星。

㈣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風流中,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只有在檢查證明作業地點附近20m范圍內巷道頂部和支護背板后無瓦斯積存時,方可進行作業。

㈤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完畢后,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并應有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1h,發現異狀,立即處理。

㈥在有煤(巖)與瓦斯突出危險的礦井中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時,必須停止突出危險區內的一切工作。

㈦煤層中未采用砌碹或噴漿封閉的主要硐室和主要進風大巷中,不得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

二、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編制

㈠有需要燒焊作業的施工單位負責按《煤礦安全規程》及上級有關部門安全規定的要求編制措施。

㈡井下燒焊作業措施內容必須確認以下責任人。

1.燒焊單位的一名正職在現場組織實施。

2.現場負責瓦斯檢查的人員名單。

3.現場負責灑水沖塵的人員名單。

4.現場負責防滅火的人員名單。

㈢井下燒焊作業措施中必須明確以下責任單位。

1.燒焊施工單位負責整個燒焊作業全過程的安全。

2.救護隊負責有毒有害氣體的檢查及安全監護。

3.通風科負責審核燒焊地點的通風狀況,明確該地點通風狀況能否滿足燒焊作業需要及采取的通風措施。

4.安全檢查隊負責燒焊措施落實的監督檢查。

㈣井下燒焊作業地點確定。

措施中必須明確燒焊作業地點,并寫明通風科對該點通風狀況的認定。

㈤井下燒焊作業時間確定。

井下燒焊作業必須安排在礦井八點班檢修期間或礦井停產檢修期間。

三、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審批程序

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審批必須有下列單位和礦領導組成:業務科室、機電科、通風科、安全檢查科、通風副總、機電副總、安全副總、總工程師、礦長。

四、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報送

措施審批后必須報送各業務科室:機電科、通風科、安全檢查科、安全檢查隊、救護中隊等,以備檢查。

五、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貫徹

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貫徹,由施工單位的隊長負責,在入井前對本措施貫徹到每一個參與燒焊作業人員,并簽字落實。

六、井下燒焊作業現場落實

㈠井下燒焊作業的現場,有施工單位一名正職負責在現場組織實施。

㈡按措施要求參與燒焊作業人員全部到位后方可作業。

㈢救護隊員檢查作業地點瓦斯在0.5%以下時方可作業。

㈣燒焊作業前專職灑水人員對作業地點前后20米巷道、巷幫、頂板及作業體進行灑水沖塵。

㈤防滅火器材準備齊全和完好,專職防滅火人員監護現場作業。

㈥安全檢查隊安全檢查員負責監督檢查措施的落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