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井下燒焊安全技術專項措施

井下燒焊安全技術專項措施

2024-07-23 閱讀 6779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223條之規定,在井下主要硐室、進風巷和井口房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為確保井下施工安全,特編制本措施如下:

一、施工時間:2012年3月12日時至時

二、施工地點:1605工作面

三、施工內容:燒焊

四、參加施工人員:安監員、瓦斯員、燒焊工一人及相關施工單位工作人員。

五、施工負責人:

(一)、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指定安全檢查員和施工負責人在現場檢查和督導,必須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檢查,現場周圍10m范圍內應徹底清掃浮煤、渣及其它易燃物,在周圍灑水防火,并應有供水管路,有專人負責噴水。

2、在工作地點,必須有專用滅火軟水管,并保證水流正常充足,長度足夠。其它工作地點首先檢查20m范圍內巷道頂部和支護背板情況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工作人員事前要熟悉滅火器的使用方法,且工作前要認真對其檢查是否可靠,工作時首先在燒焊處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設施接受火星,發現異常情況要立即切斷電源,并采取措施,及時匯報調度部門,堅決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

3、燒焊的工作現場必須備有2只干粉滅火器,2把防火掀及不少于0.2m3的防火沙,如發現有不安全因素時,必須處理好后方可施工。

4、施工過程中,對現場的瓦斯濃度要在燒焊前、燒焊中和燒焊后進行不斷地檢查,當瓦斯濃度超過0.5%或遇到停風時,必須立即停止氣割、燒焊工作,并切斷電源,熄滅火種,待恢復檢查無誤后方可施工。

5、所使用的電焊機應有專職電工拆電源,燒焊時,工作人員應嚴格按措施操作。電焊機二次線圈及外殼要可靠接地,電焊機電源側應有絕緣保護。工作中移動電焊機時,應先停電。

6、燒焊時,工作人員應嚴格按措施施工,持證上崗,防護用品穿戴齊全。電焊鉗帶電時嚴禁亂扔亂放。

7、施工時,必須首先檢查頂板和兩幫的支護情況,發現不安全因素要及時處理,處理好以后方可施工。

8、施工過程中,要顧及周圍情況,要將巷道兩幫前后20m范圍內的電纜用鐵皮或水泥蓋板保護好,對易燃易傷物品應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嚴禁損傷。

9、施工過程中,所以施工人員必須聽從負責人的統一指揮,嚴禁隨意行動,施工中工序穿插要適當,各工作人員要相互配合,嚴禁其他人員從施工地點通過。

10、燒焊施工完畢后,工作地點應再次灑水,將燒焊中落到地面的焊渣進行清理,并有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1小時,發現異常情況,立即處理,直至確認無問題后,方可離開現場。

11、整個施工過程中,安全檢查員及施工負責人要嚴把安全關,各施工人員要各負其責,確保安全施工,施工負責人必須由施工隊分管領導擔任。

12、技術要求:電焊機型號:b*-315型,使用普通焊條,電焊時電弧要穩定,焊接處不得有沙眼或氣泡等缺陷。

13、本措施經領導審批后,在施工前,施工負責人組織所以參加施工人員認真學習本措施,并作好簽字記錄,在施工中要嚴格按措施施工。

篇2:井下燒焊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1.指定專人在場檢查和監督。

2.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前后兩端各10m的井巷范圍內,應是不燃性材料支護,并應有供水管路,有專人負責噴水。上述工作地點應至少備有2個滅火器。

3.在井口房、井筒和傾斜巷道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時,必須在工作地點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設施接受火星。

4.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風流中,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只有在檢查證明作業地點附近20m范圍內巷道頂部和支護背板后無瓦斯積存時,方可進行作業。

5.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完畢后,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并應有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1h,發現異狀,立即處理。

6.在有煤(巖)與瓦斯突出危險的礦井中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時,必須停止突出危險區內的一切工作。

篇3:礦井井下燒焊安全技術措施制度

為了規范我礦井下燒焊作業,杜絕因燒焊作業引起各類事故的發生,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223條規定,結合我礦實際情況,特制定本管理規定。

一、井下燒焊作業安全管理的一般要求

井下和井口房內不得從事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如果必須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進風井巷和井口房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每次必須制定安全措施,并遵守下列規定:

㈠指定專人在場檢查和監督。

㈡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前后兩端各10m的井巷范圍內,應是不燃性材料支護,并應有供水管路,有專人負責噴水。上述工作地點應至少備有2個滅火器。

㈢在井口房、井筒和傾斜巷道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時,必須在工作地點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設施接受火星。

㈣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風流中,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只有在檢查證明作業地點附近20m范圍內巷道頂部和支護背板后無瓦斯積存時,方可進行作業。

㈤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完畢后,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并應有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1h,發現異狀,立即處理。

㈥在有煤(巖)與瓦斯突出危險的礦井中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時,必須停止突出危險區內的一切工作。

㈦煤層中未采用砌碹或噴漿封閉的主要硐室和主要進風大巷中,不得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

二、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編制

㈠有需要燒焊作業的施工單位負責按《煤礦安全規程》及上級有關部門安全規定的要求編制措施。

㈡井下燒焊作業措施內容必須確認以下責任人。

1.燒焊單位的一名正職在現場組織實施。

2.現場負責瓦斯檢查的人員名單。

3.現場負責灑水沖塵的人員名單。

4.現場負責防滅火的人員名單。

㈢井下燒焊作業措施中必須明確以下責任單位。

1.燒焊施工單位負責整個燒焊作業全過程的安全。

2.救護隊負責有毒有害氣體的檢查及安全監護。

3.通風科負責審核燒焊地點的通風狀況,明確該地點通風狀況能否滿足燒焊作業需要及采取的通風措施。

4.安全檢查隊負責燒焊措施落實的監督檢查。

㈣井下燒焊作業地點確定。

措施中必須明確燒焊作業地點,并寫明通風科對該點通風狀況的認定。

㈤井下燒焊作業時間確定。

井下燒焊作業必須安排在礦井八點班檢修期間或礦井停產檢修期間。

三、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審批程序

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審批必須有下列單位和礦領導組成:業務科室、機電科、通風科、安全檢查科、通風副總、機電副總、安全副總、總工程師、礦長。

四、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報送

措施審批后必須報送各業務科室:機電科、通風科、安全檢查科、安全檢查隊、救護中隊等,以備檢查。

五、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貫徹

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貫徹,由施工單位的隊長負責,在入井前對本措施貫徹到每一個參與燒焊作業人員,并簽字落實。

六、井下燒焊作業現場落實

㈠井下燒焊作業的現場,有施工單位一名正職負責在現場組織實施。

㈡按措施要求參與燒焊作業人員全部到位后方可作業。

㈢救護隊員檢查作業地點瓦斯在0.5%以下時方可作業。

㈣燒焊作業前專職灑水人員對作業地點前后20米巷道、巷幫、頂板及作業體進行灑水沖塵。

㈤防滅火器材準備齊全和完好,專職防滅火人員監護現場作業。

㈥安全檢查隊安全檢查員負責監督檢查措施的落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