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井下車輛燒焊安全技術措施

井下車輛燒焊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8 閱讀 6352

一、概況:井下車輛在使用過程中,一些部位出現開焊現象,需進行補焊和加工。我工區計劃在東副井底進行施焊。為了保證焊接期間的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措施:二、燒焊地點:東副井底三、項目負責人:田雷霆安全負責人:崔建軍技術負責人:馮國慶、胡志勇停送電負責人:徐建斌時間為:早7:00——晚19:00(早班由崔建軍現場總負責,午班由溫建紅現場總負責)四、準備工作:1、將電焊機及所用的工具、材料以及消防設施由地面下放至東副井底,保證設備齊全,并確保達到完好標準。2、將電焊機接在候車場的配電硐室開關上。3、清理工作現場,燒焊20米范圍內嚴禁碼放易燃、易爆雜物及物品,保證周圍無安全隱患。保證焊接地點清潔。4、現場必須配置兩個滅火器和專用水管、兩個沙袋及兩把消防鍬,燒焊周圍20米范圍內用水灑濕。5、針對柴油箱部位,劃分保護區,放置醒目的標識。施焊過程中,嚴禁進入保護區域焊接。五、安全技術措施:1、焊工在施焊作業時,必須嚴格遵守《電焊工操作規程》。2、所有參加本次作業的人員必須學習本措施,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并聽從現場項目負責人的指揮。3、拆接電源線及停送電要嚴格執行寺河礦《寺河礦停送電管理制度》,電焊機接地極必須接在配電硐室的總接地極上。4、所有參加本次作業的人員必須學習本措施,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和《高空、起重、燒焊作業管理規定》,并聽從現場項目負責人的指揮。5、燒焊前,由現場負責人指定現場安全負責人、現場技術負責人、現場停送電負責人,到位并確認安全后,在施工地點20米范圍內設立警戒線,嚴禁非作業人員進入。6、倒焊時,必須做好保護,防止焊渣傷人。7、施工過程中,專職瓦檢工必須加強焊接點20米范圍內瓦斯濃度的檢查,各項作業負責人和焊工必須隨身攜帶有效的便攜式瓦檢儀。一旦濃度超過0.5%。立即停止作業,切斷電源。8、嚴禁帶電調節電焊機電流,以防引起火花;電焊機不得放置在有淋水或有積水的地方,地線必須與焊件可靠連接,并且執行就近接地的原則,嚴禁通過其它物體接地。電焊機必須可靠接地,設專人看護。9、氧氣、乙炔在工作時,分別由2個人負責氧氣、乙炔瓶的安全,氧氣瓶、乙炔瓶相距不小于5米,距燒焊現場不小于10米,且垂直放置,嚴禁倒放、斜放。10、燒焊后必須作業現場清理干凈,并將燒焊地點10米范圍內用水澆濕,并留人監護1小時確認無誤后,方可撤人。11、燒焊完畢,要及時將電焊機回收至地面大班房。12、作業完畢后必須向值班室、調度室匯報。13、所有負責人必須到現場,檢查符合施工條件后方可開工。14、燒焊前必須在調度會上打燒焊報告。15、燒焊完畢,要及時拆電焊機電源和設備并回收上井。16、安監工、瓦檢工、安全負責人現場把關,并填寫安全檢查單,確認安全后,方可開工。負責人簽字表時間地點安監工瓦檢工安全負責人技術負責人項目負責人

篇2:井下燒焊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1.指定專人在場檢查和監督。

2.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前后兩端各10m的井巷范圍內,應是不燃性材料支護,并應有供水管路,有專人負責噴水。上述工作地點應至少備有2個滅火器。

3.在井口房、井筒和傾斜巷道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時,必須在工作地點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設施接受火星。

4.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風流中,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只有在檢查證明作業地點附近20m范圍內巷道頂部和支護背板后無瓦斯積存時,方可進行作業。

5.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完畢后,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并應有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1h,發現異狀,立即處理。

6.在有煤(巖)與瓦斯突出危險的礦井中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時,必須停止突出危險區內的一切工作。

篇3:礦井井下燒焊安全技術措施制度

為了規范我礦井下燒焊作業,杜絕因燒焊作業引起各類事故的發生,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223條規定,結合我礦實際情況,特制定本管理規定。

一、井下燒焊作業安全管理的一般要求

井下和井口房內不得從事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如果必須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進風井巷和井口房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每次必須制定安全措施,并遵守下列規定:

㈠指定專人在場檢查和監督。

㈡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前后兩端各10m的井巷范圍內,應是不燃性材料支護,并應有供水管路,有專人負責噴水。上述工作地點應至少備有2個滅火器。

㈢在井口房、井筒和傾斜巷道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時,必須在工作地點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設施接受火星。

㈣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風流中,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只有在檢查證明作業地點附近20m范圍內巷道頂部和支護背板后無瓦斯積存時,方可進行作業。

㈤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完畢后,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并應有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1h,發現異狀,立即處理。

㈥在有煤(巖)與瓦斯突出危險的礦井中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時,必須停止突出危險區內的一切工作。

㈦煤層中未采用砌碹或噴漿封閉的主要硐室和主要進風大巷中,不得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

二、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編制

㈠有需要燒焊作業的施工單位負責按《煤礦安全規程》及上級有關部門安全規定的要求編制措施。

㈡井下燒焊作業措施內容必須確認以下責任人。

1.燒焊單位的一名正職在現場組織實施。

2.現場負責瓦斯檢查的人員名單。

3.現場負責灑水沖塵的人員名單。

4.現場負責防滅火的人員名單。

㈢井下燒焊作業措施中必須明確以下責任單位。

1.燒焊施工單位負責整個燒焊作業全過程的安全。

2.救護隊負責有毒有害氣體的檢查及安全監護。

3.通風科負責審核燒焊地點的通風狀況,明確該地點通風狀況能否滿足燒焊作業需要及采取的通風措施。

4.安全檢查隊負責燒焊措施落實的監督檢查。

㈣井下燒焊作業地點確定。

措施中必須明確燒焊作業地點,并寫明通風科對該點通風狀況的認定。

㈤井下燒焊作業時間確定。

井下燒焊作業必須安排在礦井八點班檢修期間或礦井停產檢修期間。

三、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審批程序

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審批必須有下列單位和礦領導組成:業務科室、機電科、通風科、安全檢查科、通風副總、機電副總、安全副總、總工程師、礦長。

四、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報送

措施審批后必須報送各業務科室:機電科、通風科、安全檢查科、安全檢查隊、救護中隊等,以備檢查。

五、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貫徹

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貫徹,由施工單位的隊長負責,在入井前對本措施貫徹到每一個參與燒焊作業人員,并簽字落實。

六、井下燒焊作業現場落實

㈠井下燒焊作業的現場,有施工單位一名正職負責在現場組織實施。

㈡按措施要求參與燒焊作業人員全部到位后方可作業。

㈢救護隊員檢查作業地點瓦斯在0.5%以下時方可作業。

㈣燒焊作業前專職灑水人員對作業地點前后20米巷道、巷幫、頂板及作業體進行灑水沖塵。

㈤防滅火器材準備齊全和完好,專職防滅火人員監護現場作業。

㈥安全檢查隊安全檢查員負責監督檢查措施的落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