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倉燒焊安全技術專項措施

煤倉燒焊安全技術專項措施

2024-07-23 閱讀 2487

一、施工概況

因選煤廠產品倉、原煤緩沖倉倉上作業中會涉及燒焊,特編制此施工安全措施以確保安全施工。

二、施工安排

時間:年月日

施工負責人:安全負責人:燒焊工:

三、安全措施

1、倉上作業非特殊原因嚴禁隨意燒焊,必須燒焊須經倪總或陳廠長同意方可施工。現場必須由當日主值班監督。

2、燒焊前向調度匯報,由調度負責通知安監站、倉上瓦斯檢測員到施工現場;經倪總或陳廠長同意,廠值班、安監站、瓦斯檢測確認現場符合作業條件后方可作業,作業完畢后向調度匯報。

3、施工前,由施工負責人召開全體施工人員會議,貫徹本措施,明確施工方法和任務及施工中安全注意事項。

4、登高作業要系安全帶,安全帶要確保完好可靠,高掛低用,并拴在牢固構件上。下方嚴禁有易燃物品。同時嚴禁人員從下面通過,并要有警戒人員。

5、施工中嚴格執行選煤廠停送電制度以及《選煤廠安全規程》施工,嚴禁違章作業,違章指揮。

6、施工作前,檢查氧氣瓶壓力表是否完好,如不符合安全要求,嚴禁使用。安裝壓力表時,不準面對瓶口,應站在側面。

7、刮板機箱體內部燒焊、更換刮板,插板必須全部關嚴,機頭、機尾施工,施工人員必須佩帶保險帶。

8、割炬的氧氣管道、割嘴等處,均不得有雜物或油脂侵入,以防堵塞氣體通路或引起燃燒、爆炸。

9、搬運氣瓶應避免碰撞,氣瓶不得在地上滾動;乙炔氣瓶不得臥置;嚴禁氣瓶在烈日下曝曬。

10、氧氣瓶和乙炔氣瓶要距明火10m以上,氧氣瓶距乙炔氣瓶要在5m以上,嚴禁在氣瓶附近吸煙。

11、割炬點火時,先開乙炔瓶氣閥,后開氧氣瓶氣閥,熄火時,先關乙炔瓶氣閥,后關氧氣瓶氣閥。

12、氧氣管和乙炔管不得互用,乙炔、氧氣軟管不得與電焊線、電源線混在一起,容器內作業時,用燈電壓不得超過12v。

13、電焊設備及工具,必須絕緣良好,交、直流電焊機外殼必須接地,不得用易燃易爆物品輸送管路、路軌、鋼絲繩、機電設備等代替零線。

14、嚴格執行焊接安全管理中的“十不燒”。

15、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嚴禁酒后及身體不適人員從事本作業。

16、煤倉燒焊作業前、后及過程中要檢測煤倉上口的瓦斯濃度,并在現場懸掛便攜儀,瓦斯濃度達到0.2%時立即停止作業,匯報調度,并由崗位司機手動開啟軸流風機,待瓦斯降到0.2以下在開始施工。

17、確保倉上軸流風機完好,以便隨時開啟,外排瓦斯。瓦斯濃度達到0.2%,軸流風機必須開啟。

18、燒焊時,必須戴黑色護目鏡,作業人員必須嚴格穿戴勞動保護用品。

19、起吊時嚴格執行安全規程及選煤廠起吊工操作規程,做到起重作業十不準原則,隨時觀察起吊情況,防止損壞物體及碰傷手、腳,同時工作中嚴禁上下拋遞工器具。

20、火種由專人保管,用過之后帶離現場。

21、氧氣瓶、乙炔瓶兩者之間距離不得小于10米,與動火點之間距離不得小于10米,氧氣瓶應放在乙炔瓶上風側,氧氣瓶、乙炔瓶置于動火點上風側,在使用時必須直立放置;乙炔瓶必須有防回火裝置,電焊機接地良好,接線柱不能裸露,并設專用開關,由專人負責停送電。

22、現場要確保水源充足,準備有不少于0.5立方米干沙和兩支干粉滅火器,燒焊前應對燒焊地點20米范圍內灑水、對易燃易爆物品進行徹底清理,無法清理的加以保護,作業前須徹底滅塵,并經現場負責人同意后方可進行本作業。

23、燒焊前須燒焊時焊接接地線應搭接在燒焊點附近。須對絕緣手套、鉗把線進行認真檢查,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

24、燒焊時,要有保護措施,倉口附近,插板必須插嚴實。并用托盤承接焊渣,并對焊渣滅火,并注意焊渣嚴禁落入煤倉內。

25、燒焊工作完畢或暫停工作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和氣源并灑水滅火,清理現場。

26、施工完畢,留人觀察一個小時,確無任何隱患后匯報調度,方可收工。

27、作業前向作業人員認真貫徹本措施,所有作業人員應簽字留名,作業中嚴格按照措施要求執行。

篇2:礦井井下燒焊安全技術措施制度

為了規范我礦井下燒焊作業,杜絕因燒焊作業引起各類事故的發生,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223條規定,結合我礦實際情況,特制定本管理規定。

一、井下燒焊作業安全管理的一般要求

井下和井口房內不得從事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如果必須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進風井巷和井口房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每次必須制定安全措施,并遵守下列規定:

㈠指定專人在場檢查和監督。

㈡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前后兩端各10m的井巷范圍內,應是不燃性材料支護,并應有供水管路,有專人負責噴水。上述工作地點應至少備有2個滅火器。

㈢在井口房、井筒和傾斜巷道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時,必須在工作地點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設施接受火星。

㈣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風流中,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只有在檢查證明作業地點附近20m范圍內巷道頂部和支護背板后無瓦斯積存時,方可進行作業。

㈤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完畢后,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并應有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1h,發現異狀,立即處理。

㈥在有煤(巖)與瓦斯突出危險的礦井中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時,必須停止突出危險區內的一切工作。

㈦煤層中未采用砌碹或噴漿封閉的主要硐室和主要進風大巷中,不得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

二、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編制

㈠有需要燒焊作業的施工單位負責按《煤礦安全規程》及上級有關部門安全規定的要求編制措施。

㈡井下燒焊作業措施內容必須確認以下責任人。

1.燒焊單位的一名正職在現場組織實施。

2.現場負責瓦斯檢查的人員名單。

3.現場負責灑水沖塵的人員名單。

4.現場負責防滅火的人員名單。

㈢井下燒焊作業措施中必須明確以下責任單位。

1.燒焊施工單位負責整個燒焊作業全過程的安全。

2.救護隊負責有毒有害氣體的檢查及安全監護。

3.通風科負責審核燒焊地點的通風狀況,明確該地點通風狀況能否滿足燒焊作業需要及采取的通風措施。

4.安全檢查隊負責燒焊措施落實的監督檢查。

㈣井下燒焊作業地點確定。

措施中必須明確燒焊作業地點,并寫明通風科對該點通風狀況的認定。

㈤井下燒焊作業時間確定。

井下燒焊作業必須安排在礦井八點班檢修期間或礦井停產檢修期間。

三、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審批程序

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審批必須有下列單位和礦領導組成:業務科室、機電科、通風科、安全檢查科、通風副總、機電副總、安全副總、總工程師、礦長。

四、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報送

措施審批后必須報送各業務科室:機電科、通風科、安全檢查科、安全檢查隊、救護中隊等,以備檢查。

五、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貫徹

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貫徹,由施工單位的隊長負責,在入井前對本措施貫徹到每一個參與燒焊作業人員,并簽字落實。

六、井下燒焊作業現場落實

㈠井下燒焊作業的現場,有施工單位一名正職負責在現場組織實施。

㈡按措施要求參與燒焊作業人員全部到位后方可作業。

㈢救護隊員檢查作業地點瓦斯在0.5%以下時方可作業。

㈣燒焊作業前專職灑水人員對作業地點前后20米巷道、巷幫、頂板及作業體進行灑水沖塵。

㈤防滅火器材準備齊全和完好,專職防滅火人員監護現場作業。

㈥安全檢查隊安全檢查員負責監督檢查措施的落實情況。

篇3:地面燒焊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說明:

為確保我隊正常檢修需要,檢修所用的部分材料、備件需要在地面進行加工,為保證施工的安全順利進行,特編制本措施,待批準后執行。

二、施工地點:固定隊地面檢修車間

三、施工單位:固定隊

四、施工準備:

1.施工前將所用的工器具、材料、零部件、消防設施及安全防護用品準備齊全;

2.清理施工現場的雜物,并對施工現場進行灑水降塵;

3.檢查施工作業現場周圍環境,在作業場所10米內不得有易燃易暴物。

五、安全措施:

1.施工時所用到工器具及安全防護用品,必須經過檢查確保安全可靠,不合格的工器具及安全防護用品嚴禁使用。

2.施工所用的氧氣、乙炔必須分開放置,其間距不少于5m的安全距離,距施工火源點的距離不少于15m的安全距離;且乙炔瓶必須使用回火閥。

3.電、氣焊割必須有專業的電焊工進行操作,并且要持證上崗,一人操作一人監護。

4.所有的施工人員不得酒后參加施工和帶情緒上崗施工。

5.施工人員必須熟悉此次的施工程序、施工環境和施工的危險因素。

6.施工時要有一名負責人跟班負責,統一指揮。

7.施工結束后用水對施工現場噴灑一遍,留施工負責人觀察1小時,無異常現象方可離開。

8、登高作業必須佩戴安全帶,安全帶系在相對靜止物體上,且生根牢固。

9.施工地點若有電纜或機電設備必須采取保護措施。

10.其它不到之處將按《煤礦安全規程》和審批意見執行。

救助站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