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筒燒焊安全技術專項措施
一、施工概況
根據生產需要,我項目部負責3#回風立井井架及地面設備安裝工程,3#回風立井井架、(絞、穩車)設備安裝作業時會涉及燒焊,為保證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二、施工部署
施工地點:3#風回風立井井口
2、危險源辨識
(1)燒焊在井口作業時,存在瓦斯爆炸危險。
(2)燒焊過程中火星引燃可燃物。
三、安全措施
每次燒焊前1天,要打燒焊報告,并經礦審核批準。
燒焊前,燒焊處內側及外側底部應加裝防護網,防止燒焊時火星落入井筒內。
3、燒焊前,安檢員、瓦檢員到現場監護及檢查瓦斯,當作業地點10米范圍內瓦斯濃度小于0.5%時,方可燒焊。
4、燒焊前向調度匯報,由礦方派安檢員、瓦檢員到施工現場檢查和監督。
5、燒焊時施工現場5米范圍內設置警戒,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
6、在井口焊接作業時,現場要確保水源充足,準備有不少于0.5立方米
干沙和兩具干粉滅火器,燒焊前應對燒焊地點20米范圍內灑水。
7、割炬的氧氣管道、割嘴等處,均不得有雜物或油脂侵入,以防堵塞氣體通路或引起燃燒、爆炸。
8、搬運氣瓶應避免碰撞,氣瓶不得在地上滾動;乙炔氣瓶不得臥置;嚴禁氣瓶在烈日下曝曬。
9、氧氣瓶、乙炔瓶兩者之間距離不得小于10米,與動火點之間距離不得小于10米,氧氣瓶應放在乙炔瓶上風側,氧氣瓶、乙炔瓶置于動火點上風側,在使用時必須直立放置;電焊機接地良好,接線柱不能裸露,并設專用開關。嚴禁在氣瓶附近吸煙。
10、割炬點火時,先開乙炔瓶氣閥,后開氧氣瓶氣閥,熄火時,先關乙炔瓶氣閥,后關氧氣瓶氣閥。
11、氧氣管和乙炔管不得互用,乙炔、氧氣軟管不得與電焊線、電源線混在一起。
12、電焊設備及工具,必須絕緣良好,電焊機外殼必須接地。
13、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嚴禁酒后及身體不適人員從事本作業。
14、燒焊作業前、后及過程中要檢測井口附近的瓦斯濃度,并在現場懸掛便攜儀,瓦斯濃度達到0.5%時立即停止作業,待瓦斯降到0.5%以下再開始施工。
15、燒焊工作完畢或暫停工作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和氣源并灑水滅火,清理現場。
16、燒焊時必須指定專人在現場檢查和監督。
17、施工完畢,安全負責人觀察一個小時,確無任何隱患后方可收工。
18、作業前向作業人員認真學習貫徹本措施,否則不允許進行作業。作業中嚴格按照措施要求執行。
1、燒焊作業必須由不燒性材料構筑在支護完好的安全地點。
2、燒焊以前要做好以下防護工作:①現場有效滅火器不得少于兩只。②供水管路要保證供水,若水管無水時,各有防火水不得少于0.1m3。③燒焊地點10米以內,若有撤離不掉的易燃物,必須用阻燃物件予以遮掩。
3、燒焊前,安全員必須檢查燒焊地點各通道,施工單位負責清理暢通,大型物件阻塞巷道時,必須運走。
4、燒焊器材放置位置由安全員選定,但必須放在燒焊地點10米以外主進風側的巷道中。
5、現場必須有安全員監督本措施的實施,測氣員負責對燒焊地點10米以內的沼氣進行監測,并且沼氣濃度不得超過0.5%。
6、燒焊之前,電焊工負責對燒焊地點10米以內的巷道在燒焊前和燒焊以后用水全面噴灑,清除干凈遺煤,煤塵,將可移動的易燃物移至燒焊地點10米以外。
7、燒焊時嚴禁在燒焊地點及其附近進行與燒焊無關的工作。與作業無關的人員,不準進入燒焊地點10米以內的區域。
8、燒焊時,其下端必須設有接火星的設施以利于清理易燃物,否則,不準進行燒焊。
9、燒焊完畢,現場負責人必須立即將燒焊器材運上井,安全員需停留燒焊現場一小時觀察,如果發現異狀,立即進行處理并向調度所匯報。
篇2:煤礦井口房井筒燒焊措施
1、燒焊工作應由受過專門培訓、取得相應資格證書的人員擔任,持證上崗并嚴格執行本工種的操作規程。學徒、實習人員應在師傅監護指導下工作。
2、電焊機絕緣必須良好。電焊機的電源線應使用良好的橡膠絕緣線,電源線的長度應盡量短。如因生產急需確需采用較長的電源線時,應離地面2.5m以上布設。
3、禁止將氧氣瓶和可燃氣體放在一起。氧氣瓶應離明火10m以上,夏季要防止日光曝曬。
4、禁止在離乙炔瓶10m以內進行明火作業、吸煙或燃燒物件。乙炔瓶使用時只能直立,不能橫躺臥放。
5、冬天寒冷,氣瓶閥門、壓力調節器被凍結時,可用溫水或水蒸氣適當加熱,嚴禁用火烤。
6、氧氣瓶、乙炔瓶不用及運輸時應擰緊瓶帽,檢查瓶口不得漏氣,并防止氣瓶受到猛烈的沖擊、碰撞或嚴重腐蝕。
7、氧氣瓶、乙炔瓶使用時相距5m以上,氧氣、乙炔膠管不得混用。
8、燒焊前必須將燒焊地點20m范圍內的易燃物清理干凈。
9、燒焊現場至少備有2個滅火器。
10、燒焊過程中由施工負責人檢查是否有不安全因素存在,發現不安全因素應停止燒焊,整改合格后方能繼續。
11、燒焊后清理現場,用水噴灑消滅火種。并由施工負責人指明一人在現場監護1小時,發現異狀,立即處理,確認無誤后,方準離開現場。
12、燒焊工及施工人員佩帶合格的安全帶,安全帶的引繩系在合適的地點。
13、燒焊前清理井口、井筒雜物,并適量撒水滅塵。
14、氣瓶、電源線、膠管在井筒中、提升容器上妥善固定。
15、由施工負責人用便攜式瓦斯檢測報警儀檢測風流中瓦斯濃度,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
16、燒焊過程中,在工作地點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設施接受火星。
17、燒焊完畢對井筒設施再次撒水并檢查一次。
篇3:副井井筒修復施工期間燒焊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述
副井現正進行井筒修復工程,在修復過程中需頻繁進行氣割及電焊作業,為保障能安全順利的進行燒焊作業,特編制本燒焊措施用于指導燒焊作業。
二、勞動組織
施工單位:中煤三建二十九工程處板集項目部
施工負責人:魏賢清
安全負責人:湯德東
項目負責人:解鳳仁
三、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人員必須熟悉消防滅火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存放地點,并應嚴格執行本措施。
2.施工時特殊工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上崗作業。
3.燒焊工應由受過專門培訓、取得相應資格的人員擔任,并嚴格執行本工種的操作規程。
4.氧氣瓶、乙炔瓶不使用及運輸時應擰緊瓶帽,檢查瓶口不得漏氣,運輸時必須分車放置,單獨運輸,須輕搬輕放,嚴禁劇烈撞擊,應有可靠的防撞、防震措施。
5.現場所有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等勞保用品及防護用品。
6.施工前認真檢查氧氣、乙炔管路及減壓閥是否完好,必須做到合格不漏氣,各閥門開啟靈活、關閉嚴密。
7.乙炔瓶上必須裝有防護罩及回火逆止器。乙炔瓶減壓閥低壓側壓力不得超過0.15Ma。
8.氣焊所用火源只允許施工負責人攜帶,其他人員嚴禁攜帶點火物品下井。
9.在井下施工地點要懸掛瓦斯便攜儀。
10.使用氣焊作業時,必須備齊消防物品后方可施工。施工地點要有水源充足的供水管路,至少兩個滅火器,儲存有0.3立方米以上滅火沙子的沙箱(沙袋)和一把消防鏟等消防器材,各種消防器材質量要符合消防要求。
11.燒焊現場應保持正常通風,通風滿足要求方可燒焊,燒焊作業地點無易燃易爆物品,有易燃、易爆物時必須清除方可開始作業。
12.乙炔、氧氣瓶應分開放置,其安全距離不得小于5m,并且氧氣瓶、乙炔瓶的位置與明火距離應大于10m。
13.不準在有壓力(液壓或氣壓)、帶電設備、易燃、易爆、有毒的容器上進行焊接或氣割。(不準在有壓力(液壓或氣壓)、帶電等設備和易燃、易爆物品或有毒的容器上進行焊接或氣割。)
14.焊嘴過熱或堵塞而爆鳴時,應立即關閉乙炔閥,然后冷卻焊嘴,處理正常后再繼續施工。
15.氣割作業前,必須對被割件先行綁扎固定,防止在割除后物件擺動傷人。
16.氣割作業時,應裝上減壓器和回火防止器等,氧氣、乙炔膠管不得混用.
17.燒焊場所乙炔瓶不得超過5只,各種氣瓶連接處、膠管接頭、減壓器等嚴禁沾染油脂。乙炔、氧氣瓶口要有完整的帽蓋,放置穩固做好留繩并不得傾斜倒置。氣瓶內的氣體不準全部用完,應留至少0.05Mpa的剩余壓力。
18.燒焊前必須將燒焊地點20米范圍內的易燃物清理干凈,周圍采用不燃性材料支護。
19.電氣焊設備在運輸過程中應輕搬輕放,嚴禁碰撞和涂抹油污,并要保護好電纜。
20.電焊機在有淋水的地方使用時必須加蓋防水帆布或風筒布等,把子線絕緣性要良好,不得有破皮現象,電源接線端要接牢固,不得有打火現象,有專職電工負責停、送電。
21.電焊機絕緣必須良好,供電電壓與電焊機相符合。電焊作業時,電焊機的接地線要直接搭在被焊接件上。
22.燒焊過程中,禁止任何人接觸電焊機。需要移動電焊機時,必須停掉電源。
23.燒焊作業時,必須安排瓦斯檢查員、安監人員在現場進行安全檢查與監督。
24.施工結束后,必須清理現場可能存在的明火,并安排專人灑水熄滅余火、清理焊渣,觀察1小時無異常情況后方可離開。
25.在高處燒焊作業,燒焊工及施工人員佩帶合格的安全帶,安全帶的引繩系在合適的地點生根牢固。氣瓶、電源線、膠管應妥善固定。
26.燒焊過程中,由施工負責人或由其安排專人監視火花,在工作地點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設施接受火星,防止引燃易燃物,同時在工作地點的下方不允許有人施工。
27.燒焊前瓦檢員檢測燒焊地點的風流中,瓦斯濃度應小于0.5%,并檢查作業地點附近20米范圍內無瓦斯積存,瓦斯濃度超過0.5%時嚴禁燒焊。
28.燒焊過程中,瓦檢員隨時監測風流中瓦斯濃度,發現瓦斯濃度超過0.5%,立即停止燒焊,消滅火種。
29.燒焊期間隨時觀察有害氣體及煙霧情況,發現煙霧及有害氣體濃度超限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待濃度降低后再燒焊。
30.每次燒焊結束后,氧氣瓶、乙炔瓶、電焊機等必須及時升井。
31.現場施工中安監員負責監督檢查燒焊前、燒焊過程中及燒焊結束后各項燒焊措施的落實情況。
32.本措施經相關領導和部門批準簽字后方可執行。
33.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等相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