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軌道下山安全技術措施

軌道下山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9939

一采區軌道下山在四聯巷口撥門,撥門門點位置坐標為(*:4032326.992,y:.492),掘進方位角為159?;按中線施工,沿煤層底板掘進,標高為+791。撥門前,先在開門口補打1排錨索加強支護,間距為1.5m,3根。撥門點采用打眼放炮的方法進行,施工前將放炮地點前后10米范圍內的風水管路、電纜、皮帶機尾用舊皮帶、木板等掩護好,將電纜落地。采用錨網噴支護,噴漿時另外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在掘進機未安裝完畢,仍采用放炮掘進。為確保施工安全,特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如下:

一、準備工作

1、技術科:指定巷道的開口位置,放好巷道的中線,并向施工單位貫徹本措施。

2、施工隊:準備好打眼時所用的機具,炸藥箱、放炮母線及發爆器,并安裝一部刮板機。

3、通風科:在四聯巷上側20m處安裝風機,在回風聯巷口安裝防塵水幕。

4、機電科:將風水管路接到位,安裝水泵、排水管路,提前排完開口位置積水。

二、技術要求

1、軌道下山巷開口時掘進方式為炮掘,按技術科給定的中腰線掘進,炮掘50米后,改為綜掘,掘進斷面為矩形形,巷道毛寬3.8米,凈寬3.6米,毛高2.7米,凈高2.6米,毛斷面面積10.26m?,凈斷面積9.36m?,巷道掘進時必須保證巷道的毛寬。巷道開口位置在d6點前20米處,巷道方位158°,(詳見軌道下山巷道布置圖)。設計長度260米(平距)。

2、支護方式及要求

(1)、臨時支護

①、軌道下山臨時支護采用3根吊掛式前探梁作為臨時支護。前探梁使用2寸的鋼管制作,長度為4.0m,間距不大于1.0m,吊環采用高強螺母與直徑20mm的鋼筋焊制成直徑150mm防滑式圓環,用絲扣擰在錨桿上,數量6個,吊環形式為圓形,使用時必須上滿絲。前探梁最大控頂距離為2.0m,前探梁上方使用規格不小于長×寬×厚=2000×200×50mm的木板、數量不少于5塊,橫向放置在前探梁的前端,并用木楔與頂板接實。

②、當頂板不平整時,應使用3根帶有初撐力、支撐高度為2.0m~2.1m的金屬安全點柱,合理有效地支撐頂板,作為臨時支護。

(2)、永久支護

支護形式:軌道下山巷采用矩形斷面,永久支護一般情況采用錨梁網噴射混凝土配合頂部錨索作為永久支護。

①、支護材料及支護規格

頂部支護:采用φ20mm×l2000mm高強度左旋無縱筋螺紋鋼錨桿。錨桿間排距800mm×800mm。每排布置5根,配合φ12mm鋼筋焊制的托梁及長、寬度為2000×1000mm金屬平焊網,網孔規格100×100mm,全斷面覆蓋,用16#鐵絲每200mm連接一道。

錨索支護:錨索為17.8mm的17股高強度低松弛預應力鋼絞線,延伸率4%,錨索長度為6500mm。錨索每排1根、排距3.2m沿巷道正中線布置。錨索托板采用300mm×300mm×16mm高強度可調心托板及配套鎖具。

幫部支護:采用φ20mm×l2000mm高強度左旋無縱筋螺紋鋼錨桿。錨桿間排距1000mm×800mm。幫錨布置6根,每幫3根,配合φ12mm鋼筋焊制的托梁及長、寬度為2000×1000mm金屬平焊網,全斷面覆蓋,用16#鐵絲每200mm連接一道,錨桿間距為1000mm。

②、特殊地段支護

永久支護一般情況選用錨梁網噴射混凝土加錨索補強支護,在頂板破碎處,選用錨桿、錨網、鋼帶噴射混凝土加錨索補強支護以及增加錨索密度,確保對頂板的有效支撐。頂板特別破碎時,采用礦用u型鋼制成的半圓拱型棚進行加強支護,每架棚頂幫必須使用水泥背板(規格1000mm×15mm×25mm),全周長構頂幫,背板內空隙處必須用矸石填滿,嚴格執行支棚工操作規程,以防頂板在兩棚之間形成墜兜而造成頂板離層。

3、施工順序和方法如下:頂幫部錨桿在放炮完成后由外向里及時鉆裝。

三、質量要求

1、巷道凈寬:中線至任一幫距離誤差為0~+200mm。巷道凈高:無腰線測全高誤差在0~+200mm

2、錨桿安裝質量應符合以下規定:安裝牢固,托板密貼壁面,未接觸部位必須楔緊。

3、錨桿的抗撥力應符合以下規定:最低值不小于設計值。

4、錨桿安裝的規格及允許偏差的規定:間距、排距允許偏差±100mm;錨桿孔深度允許偏差0~+50mm;

5、錨網安裝質量:金屬網緊貼煤(巖)壁,網間壓接(幫扎)牢固,網片之間采用鐵絲雙股連網,搭接長度符合要求。連接壓茬好,將網拉緊。

6、錨桿桿體、錨索及配件、材質、品種、規格、強度、結構符合設計:作業規程及規范的規定。

7、錨固劑的材質、規格、配比、性能:符合設計、作業規程及規范的規定。

8、錨桿、錨索的預緊力、錨固力要符合規定。

四、爆破作業

1、鉆爆工藝流程:

安全檢查→標定中線→打眼→裝藥→連線→放炮→處理頂板→出渣→錨網索支護→文明衛生

2、打眼

工作面布置2臺風鉆同時打眼作業,掌握好炮眼角度。

3、鉆爆法施工要求:

(1)、鉆眼前,必須仔細檢查工作面10m范圍內的支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依據巷道中線在工作面畫出巷道中線和巷道周邊輪廓線,按炮眼布置圖標定眼位。

(3)、嚴禁鉆眼與裝藥平行作業和嚴禁在殘眼內鉆眼,并執行濕式鉆眼。

(4)、開門施工采用淺打眼(1.0米)、少裝藥,每孔裝藥0.4kg,全斷面一次裝藥、一次起爆,待拉門進入5米后按正規放炮作業循環進行。

(5)、嚴格按爆破圖布置和爆破說明書進行打眼、裝藥、爆破。當現場實際發生變化,爆破工可根據現場情況適當調整爆破參數,以保證最佳的爆破效果。

(6)、爆破采用先拉槽后刷幫壓頂的方法。

(7)、爆破前班隊長必須派專人按如圖所示設置警戒,每一警戒點設1個人警戒員,一個聯絡員,設好警戒后,一人負責警戒,另一人返回通知已設好警戒,只有各個警戒點的警戒員都通知警戒設好后才可裝藥爆破,爆破后只有警戒員接到撤除警戒的通知后才能撤除警戒。

五、爆破技術管理措施

1、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聯鎖"放炮制,工作面20m范圍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0%時,嚴禁用電鉆打眼和放炮。

2,打眼放炮施工,打眼前必須找凈巷道幫頂浮石,打眼裝藥按照爆破說明書執行,黃泥按要求封堵,必須使用水炮泥,爆破地點附近20m范圍內灑水,瓦斯濃度在1%以下時方可起爆。裝藥時,工作面5m范圍內禁止進行其他工作。

3、放炮前,隊長派人要放好警戒,警戒距離為煤巷100m的安全地點。警戒員和聯絡員均由隊長派出,沒有接到聯絡員的通知放炮員不準放炮,警戒員不準撤離警戒位置。

4、放完炮待炮煙吹散,時間符合要求后,由爆破工、瓦檢員、班組長巡視爆破地點,檢查通風、瓦斯、煤塵、頂板、拒爆、殘炮等情況,確認無誤后,其他人員方可進入工作面作業。

5、放炮的引藥必須由爆破工加工,腳線的連接工作可由經過專門訓練的班組長協助放炮員進行,放炮母線連接腳線、檢查線路和通電工作,只準放炮員一人操作。工作面一次裝藥必須一次起爆,每次爆破作業前,爆破工必須做電爆網路全電阻檢查。

6、處理拒爆、殘爆時,必須在班組長指導下進行,并應在當班處理完畢。如果當班未能處理完畢,當班爆破工必須在現場向下一班爆破工交接清楚。處理拒爆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由于連線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連線起爆。

(2)在距拒爆炮眼0.3m以外另打與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裝藥起爆。

(3)嚴禁用鎬刨或從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藥卷或從起爆藥卷中拉出電雷管。不論有無殘余炸藥嚴禁將炮眼殘底繼續加深;嚴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藥;嚴禁用壓風吹拒爆(殘爆)炮眼。

(4)處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須詳細檢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電雷管。

(5)在拒爆處理完畢以前,嚴禁在該地點進行與處理拒爆無關的工作。

7、當班剩余的雷管、火藥如數交回火藥庫,嚴禁亂扔亂放。

8、打眼前將工作面貨扒凈,并確認無瞎、殘炮后方可打眼。

9、認真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第315~346條有關規定。貫徹時一并貫徹。

10、為了確保爆破效果,采用反向裝藥,按如下措施執行:

(1)裝藥前,工作人員采用撬棍找凈幫頂及迎面的活矸,采用壓風吹凈眼內的浮塵,進行裝藥工作,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制;

(2)裝藥時,按規定的長度和標準填充水炮泥和封泥,必須全斷面一次爆破,特殊情況下如處理瞎炮等爆破時,必須在放炮前,檢查工作面風流及炮眼內的瓦斯濃度,當瓦斯濃度小于1%時,才能進行裝藥爆破;

(3)必須使用安全等級不低于三級的煤礦許用炸藥以及煤礦許用毫秒雷管,最末一段延期時間不得超過130ms;

(4)連接腳線時,腳線懸空,禁止與巖壁接觸。

(5)爆破后,工作面貨沒倒凈,在沒有確認有無瞎、殘炮的情況下,放炮員不準提前離崗。

六、幫、頂管理措施

1、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該項工作由班組長負責。進入工作面前的沿途及工作面的施工過程必須對幫頂及迎面危巖浮石進行全面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執行一人作業一人監護制。

2、工作面放炮完畢后,在進行敲幫問頂時,找頂人員站在安全地點并躲開巖石下落方向,保證退路暢通。找凈幫頂及迎面危巖浮石活塊及傘檐子,然后進行永久支護。

3、找幫頂的工具必須使用專用工具,1.8m及1.6m撬棍配合使用,操作時要注意周圍環境及站立位置,整理好現場環境,退路暢通。

七、避災路線

(1)、工作面發生火災、瓦斯及煤塵事故時,佩戴好自救器,按以下路線撤離:

工作面迎頭→軌道下山→集中運輸巷→主斜井材料車場→主斜井→地面

工作面迎頭→軌道下山→一聯巷→300材料巷→300大巷→副立井(回風立井)→地面

(2)、發生水災、頂板事故時的避災路線:按由低處向高處路線撤離原則。

工作面迎頭→軌道下山→集中運輸巷→主斜井繞巷→主斜井→地面

工作面迎頭→軌道下山→一聯巷→300材料巷→副立井(回風立井)→地面

篇2:站場軌道工程施工方法措施

站場軌道工程施工方法

由于車站均屬樞紐范圍,運輸繁忙,在站場上進行軌道施工,既要保證既有線安全運營,又要保證施工、人員安全,在施工之前,應針對站場特點編制詳細的施工和既有線安全防護方案、施工組織設計及要點封閉、慢行需求計劃,并取得建設、運營、設計、監理單位的簽認。

軌道施工原則:更新改造工程,要在保證正常運輸、運營的條件下施工,最大限度的利用列車間隔和調車間休時間進行施工作業,減少封鎖正線,確保各次列車或單機的運行安全。在既有線改造施工前要與既有線設備主管部門、工務段、電務段、水電段等達成設備臨時維修保管協議,清楚設備維修保管責任單位、里程位置、改造項目、時間等,并交當地車務主管部門一份,以便更好的保證各部門設備完好使用,取得車務部門的配合和指導施工。

新建、改移線路施工:

既有線路改移時,首先要鋪好設計改移位置的道碴,待封鎖時間,扒開既有道床,撥移線路,線路撥至設計位置時,回填道碴、起道、串碴、搗固、方枕、調整軌縫及軌距、緊固螺栓、整修道床。

既有線改造,要利用“天窗”時間,對線路進行養護和修整,并作好既有線施工的防護工作。

在線路換側處,要反復測量、精確配軌,待線路換側處兩端新建線路達到通車標準時方可進行換側施工。

合理安排組織勞動力,施工要有序,速度要快。

列車通行后,要注意觀察線路動向,及時整修線路,消除隱患。

增加或更換道岔施工:

施工前,先按規定要求整正施工段的既有軌道,兩端加強鎖定,精確測定道岔位置,并配置兩端合攏段。

結合現場條件和行車密度選定施工方法。繁忙區段的咽喉區各類道岔或電氣聯鎖的道岔,采用整組預鋪后撥入。

鋪入道岔要迅速,電務、信號部門密切配合,一些電纜埋設、信號設備安裝要提前完成。

道岔撥入就位或拼裝成型后,即按線路開通要求補碴整正,線路開通后列車慢行階段,繼續整修道岔直至達到驗收要求。

與其它專業有關的道岔施工,要有有關專業人員配合進行。

篇3:軌道敷設高低壓電纜安全技術措施

施工時間:2012年2月25日

施工地點:六采軌道

施工負責人:戚長培

安全負責人:于連成

一、施工概述:

回收II3軌道四階段車場至II3軌道下口變電所之間的局專線路。

二、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施工人員到達現場,必須進行安全確認,巷道沒有運行礦車;在施工段內,無其他礦車閑置軌道上,確認安全無隱患。

2、提前計劃軌道絞車停電時間,嚴禁施工期間軌道絞車走勾。

3、提前審批好搭、拆火申請。

三、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必須安全確認:確認施工環境無隱患,施工工具無隱患,施工人員安全防護用具齊全,同時,確認施工結束后無隱患。

2、施工過程中由施工負責人負責施工具體安排,安全負責人負責安全監督工作,所有人員必須聽從指揮。

3、施工期間,嚴禁帶電敷設、回收電纜。

4、施工人員需要站在礦車內作業時,要先用專用掩車木在礦車下方擋實,軌道坡度超過0.7%時必須用阻車器掩實礦車,防止礦車在施工期間滑動。

5、施工人員在推車過程中,推車人員要正確站位,嚴禁人員站在礦車兩側,同時對礦車前拉后推;施工人員推車時,聽從施工負責人現場指揮,嚴禁亂喊口號,推車速度不能過快。

6、推車皮時,所有人員必須在車皮后方施工,若兩輛車皮同向時,必須保持距離在20米以上。

7、多人拉電纜時要聽從專人指揮互相合作,用力均勻并站在電纜同側,轉彎時站在電纜外側,否則可能造成人員擠傷。

8、電纜裝車過程中施工人員注意手不要搭在車沿上,防止電纜擠傷手。

9、在需要使用梯子時要安排專人扶梯,登高作業人員要佩帶保險帶。

10、施工負責人必須攜帶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搭、拆火時注意瓦斯濃度,瓦斯濃度超過0.8%時,必須立即斷電、停止作業。

11、電源拆、搭火時,必須按照《煤礦井下電工作業規程》作業,嚴禁帶電作業。

12、其他未盡事宜,按《煤礦安全規程》執行。